资源简介 正视舒适圈 挑战我自己【教学目标】梳理高一上学期的个人状态,正视自己的舒适圈。寻找扩大舒适圈的方法,积极构建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新的心理舒适区。感悟心理舒适区带来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形成主动走出心理舒适区的意愿,并尝试将新的行为习惯运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学重点】寻找扩大舒适圈的方法,积极构建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新的心理舒适区。【教学难点】形成主动走出心理舒适区的意愿,并尝试将新的行为习惯运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授课年级】高一学生【教学过程】热身导入:双手交叉体验指导语:请大家伸出双手,自然交叉握在一起,看哪个手的拇指在上?松开手,重新双手交叉顺序相反,刚才左手拇指在上的换成右手拇指在上提问:当大家用相反的方式交叉双手,有什么感觉呢?(感觉不舒服,别扭,不自在)过渡:当我们做习惯性的动作时,会感觉舒适自在,但即使只是手交叉方式的小变化,都会让我们感到不舒适。这种心理状态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主题:舒适区也就是舒适圈。【板书】正视舒适圈 挑战我自己【设计意图】通过游戏体验引出主题,引入本节课舒适圈的讨论。二、团体工作阶段聊聊舒适圈1、舒适圈介绍过渡:心理学研究中,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分为三个区,最里面一个区是“舒适区”舒适区指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在这个区域里,有熟悉的环境,与认识的人相处,做习惯做的事,所以我们感到轻松、自在有安全感。当我们走出舒适区的界限,就进入我们的“学习区”,会面对不熟悉的变化与挑战,因而感到担心害怕、不舒服。最外面一个区是“恐慌区”,因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心理会感觉严重不适,不堪重负,可能导致崩溃。2、舒适圈的感受(1)小组讨论:①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哪些舒适圈的具体表现?可以举例说明②待在舒适圈,做这些的事情,自己会有什么感受?③长期(1年、5年、10年、30年......)做这些事情你会有什么感受?④什么原因会促使我们尝试走出舒适圈,看看圈外的世界?学生讨论分享:举例说明教师总结拓展①舒适圈的表现:心理上的舒适:跟熟悉的同学交往、不在众人面前发言、只参加自己参加过的一些活动......身体上的舒适:躺在床上吃吃喝喝玩玩,只喝一个牌子的饮料,只听一种类型的音乐、总是去经常去的那几家吃饭......思维上的舒适:完成经常练习的幂函数练习题、先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学科作业、沿用惯有的学习方法和模式......小结:每个人舒适圈大小不一样,每个人舒适圈里的事情不一样,同一件事不同人的舒适度不一样,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思维模式、情绪表达各方面都可能会出现在舒适圈里。②感受:安全舒服稳定放松 VS不安压力退步烦闷 焦虑紧张③原因:外界环境变化、自身变化成长重新定义舒适圈:( )舒适圈 (相对、暂时)【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探讨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充分拓展舒适圈的认知,为下面的环节看看做好铺垫。画画我的舒适圈指导语:循着刚才的分析,画画你的舒适圈,它可以是任意形状,任意颜色,任意大小;舒适圈中有什么?高一上学期你的舒适圈有哪些表现?这些事件是你得心应手的、习惯性的、模式化的事情。可以是生活、学习、人际、情绪、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可以是你的习惯、喜好或是当前的能力,可以用卡通、手绘、文字等方式代表。(配音乐)学生绘画并分享【设计意图】通过绘制舒适圈活动走向自己的内心,梳理自己的状态,深入生活,直面实际问题。圈外的世界观看视频:提问:小鹬鸟的舒适圈和学习圈表现是什么?小鹬鸟是怎们完成挑战的?(小鹬鸟的舒适圈:等着妈妈投喂。学习圈:学会自己找食物。自己饿了,寄居蟹的方法、妈妈和同伴的鼓励......)过渡:我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小鹬鸟成长过程,它跳出了自己的舒适圈,挑战自己,获得了新的本领和技能。想一想哪些因素会促使我们跳出舒适圈,看看圈外的世界?(自己、外界环境)总结:突破的方法:自身:目标、勇气、态度、学习能力、心理准备、抗挫折能力......环境:重要的人的支持和鼓励、学习环境的整理......圈外的世界思考:你现在最想突破和挑战的是什么?有哪些行动方案可以完成挑战?(3-6条具体行动方案)案例学习:主动与人交往:①新学期结识一个新朋友②选修学校课程《人际关系修炼宝典》③每天主动跟班里同学打招呼,说“你好”④参加一次集体活动⑤遇到烦恼和心理老师讨论......自我大挑战指导语:画出学习圈,任意大小和形状,画出自己的学习圈和舒适圈的位置关系。写出这学期最想突破的一件事,提供 3-6条具体可操作的行动方案。(配音乐)学生讨论分享:①你的行动方案是什么?具体可操作吗?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②想象一下期末的时候这个挑战实现了是什么感觉?③来到学习圈你有什么感受和新的发现?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圈,惯于在自己固有的模式里学习和生活。但是我们跳出舒适圈,发现圈外的世界也很精彩,当我们处于学习圈的事情挑战成功成为我们得心应手的事情时,学习圈也可以叫舒适圈。但是现在的舒适圈和昨天的舒适圈比,变大了,更舒适了。【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学习,总结突破挑战的方法,完成自己的挑战行动计划,鼓励学生走出去看看圈外的世界。我发现过渡语:这个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对舒适圈和学习圈的关系进一步澄清,加深主题理解。四、课程小结:活动:交叉手指体验:指导语:两手十指交叉合起来;松开手,用相反的方式交叉双手;重复10次、30次、100次。现在什么感觉?(适应一些了,还不错)小结:当我们主动迈出舒适圈,进入学习圈,开始可能会经历紧张或不舒服,当我们在学习圈多次尝试我们新的行为,我们的学习圈可能就转化为我们新的舒适圈。希望今天我们做的小小的尝试和挑战,就像撬动新学期成长的一个支点,一个可以改变自我的支点。期待期末的时候分享大家的成功与喜悦。【设计意图】以叉手游戏贯穿始终,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这种变化和真实的感受。课后作业跟老师和家长交流一下自己的舒适圈,向学长学姐取经,做好高一下学期学习生活的准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