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文化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哲学与文化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资源简介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1.1追求智慧的学问
1.哲学的起源
(1)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2)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3.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学习。(双重性)
4.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世界观人人都有。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1.2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的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①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P10
②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P11
(3)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哲学的基本派别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
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意义:
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
2.形成的历史条件:
直接理论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社会科学前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政治经济学说。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2)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3)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4)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第一次飞跃);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的飞跃)。
⑴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2.1世界的物质性
1.哲学的物质概念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2.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2)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意识不仅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没有人脑,就没有意识。
③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原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
2.2运动的规律性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2.规律的含义和特征
①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的特点:
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要求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普遍性:整个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能够能动的反映世界,也具有反作用。
(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的特点):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3)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4.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②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正确意识能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①规律是客观的和普遍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的规律,达到目的。②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原理: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②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2)方法论要求:
①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7.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求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根本观点:矛盾的观点。
对立统一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根本方法。
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的特征:
(1)联系的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联系的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
(2)联系的客观性:
①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分类: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具有客观性。)
③要求: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但不能根据自身需要建立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求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原理: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②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方法论:①要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系统优化的方法
原理: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发展的普遍性:整个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2.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
②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
3.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①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②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原理: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④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要求:①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③坚持适度原则,促进有力转化,防止不利转化。
4.事物发展的途径(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原理: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②道路是曲折的。
(2)方法论要求:
①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②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辩证否定
①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通过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是对立统一要求: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及其方法论(也叫:对立统一关系原理)(P37)
原理:(1)区别: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2)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联系: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②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方法论: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3.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直面矛盾,分析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原理: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②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
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①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原理: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②矛盾的次要方面也会影响事物的性质,主次方面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3)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①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
②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
③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5.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1)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6.易错易混提醒:
(1)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路中。
(4)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7)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8)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观)
1.认识与实践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a.区别: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b.联系: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2)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3)实践的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等。
(4)实践的特点: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P50-52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1)树立实践第一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2)重视认识的反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观)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特征:
(1)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3)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为什么说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原理:(1)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认识的主体人类是世代延续的,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3)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不断超越自身。
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
5.1社会历史的本质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一定同步;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①尊重社会实践,一切从实践出发;②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错误的社会意识。
5.2社会历史的发展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2)方法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P64
(2)方法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4.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
(注意: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5.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6.社会矛盾的解决:①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②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5.3 社会历史的主体
1.为什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作用)P66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2.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1)为什么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并成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2)是什么?(基本内容)
①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②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3)怎么做?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6.1价值与价值观
1.人的价值:①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②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表现)P73
原理: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③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
(是什么?) 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
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和作用(为什么)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体现了时代精神。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措施(怎么做)
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6.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点:主体差异性、阶级性、社会历史性。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如何做?)
①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补充:(1)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2)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3)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人民群众利益的关系
(4)我们的各项工作,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6.3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1.如何创造和实现价值?
(1)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①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
②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③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3)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主观条件)
①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③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④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2.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决定着人们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
3.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
(1)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辩证理解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的关系,科学、客观、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
(2)要充分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和危害,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第三单元 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1.什么是文化?
(1)文化的内涵:
①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②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2)文化的产生: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①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4)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①区别: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只要是文明就是积极向上的。文化则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反映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先进文化,反映腐朽落后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落后文化。
②联系:文化与文明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人。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5)文化的载体:
①含义:文化载体,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②文化的载体: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民俗等都是文化的载体。
2.文化的功能
(1)文化的功能: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①引导功能: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
②教化功能: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服务功能: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④推动功能: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的作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产生与发展
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
②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③中华文化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①核心思想理念: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
②中华传统美德: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
③中华人文精神: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
①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①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②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2)为什么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①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③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和理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1.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2)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爱国主义的作用: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4.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①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②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5.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内容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6.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关键词:新民主义时,井长延红西)
②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塞罕坝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关键词:两人四地与四抗,两弹载人与脱贫。四地:大庆红旗塞特区,四抗:抗美洪疫震救灾)
③伟大抗疫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7.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1.文化具有民族性
(1)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①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②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
(2)民族文化的体现: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①原因: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②要求: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1.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1)文化交流的意义
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正是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才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2)文化交流的要求: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2.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1)文化交融的原因:①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②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2)文化交融的意义
①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
②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反对两种错误观点: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
(2)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1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1.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2)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3)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
(4)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性
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
9.2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1.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①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③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2.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3.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1)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
(2)实现综合创新
①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②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③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9.3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1.如何建设文化强国(要求)
(1)建设文化强国,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
(2)建设文化强国,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3)建设文化强国,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①提高道德修养。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②提高科学文化修养。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
(4)建设文化强国,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①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
②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2.坚定文化自信
(1)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①夯实基础: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②坚定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文化的自信,也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3)根本要求: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