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设计的基本原则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设计的基本原则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2》

资源简介

2.2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教材版本
《技术与设计1》,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二、设计理念
从生活实例入手,使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的内涵并切身体会,使学生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认识到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科学、实用、创新、安全、经济、美观、技术规范、可持续发展)以及各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学生通过对设计的原则及原则之间关系的理解,内化为初步运用设计的基本原则评价产品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该内容主要采用案例分析、讨论等方法,深入浅出地讲解教材内容,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烘托课堂气氛,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材分析
《设计的一般原则》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本节分成两个内容:(1)设计的一般原则;(2)各原则之间的关系。本节教学内容是全书的基础内容之一,它和上一节都是围绕设计的问题展开的。技术世界中的设计,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最终目的的。因此,设计时要考虑设计中的八个基本原则,以便能使设计的技术产品适合人的需要。这八个原则既是设计的规范,又是评价的尺度,它更多地反映一种理念,重在使学生能够在运用这些基本原则认识设计,为构思、评价、优化方案打下基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理解设计除了需要想象力和创造性之外,还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通过简单的案例分析,让学生的亲身参与体验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能较好的把握设计的基本原则,体验到这些原则在设计中的重要性。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案例,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较好的掌握和熟悉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各原则之间关系的理解,内化为初步运用设计的基本原则评价产品的能力,并为“体验设计实践”作知识准备。
四、学情分析
通过对第一章“揭开设计的面纱”的学习,学生对设计有了较为深刻和全面地了解,基本形成了对待设计的积极情感和正确进行设计的意识,能够模仿生活中已有产品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制作,但大多是一些零碎而非系统的、自发而非自觉的、感性而非理性的模仿技能。在学习上节课内容时,学生合作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无意识的运用了某些设计的原则。这些经验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对设计的基本原则的识记并不困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对设计的基本原则形成全面的、联系的、主次的辨证观和初步具备运用设计的基本原则评价产品的能力。
五、教学目标
a) 知识与技能: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
b) 过程与方法:1)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2)初步学会用设计的基本原则来评价某些产品。
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作品的分析评价,对设计的基本原则形成全面的、联系的、主次的辩证观。
六、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
难点:初步应用这些原则进行产品评价。
七、教学方法
案例法、讨论法、分组探究法
八、教学策略及媒体运用
在本节的教学中,教师将采用学生合作学习与教师教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总体教学流程为:“情境导入——案例分析——合作探究——自主发现——交流评价——总结提升”。
1.利用多媒体课件辅以典型案例作为引导,教师进行归纳、提炼和总结,并补充、拓展和深化,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设计的基本原则。
2.通过某一事物(由课件实现)的设计活动,让学生在生动的体验中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间的联系、制约、主次的关系。
3.让学生扮演设计师的角色,对所接触到的作品进行点评,形成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拓展。
九、教学准备
1.典型案例及其图片的搜集和课件制作。
2.制作纸扎桥、越野车模型的器材。
十、教学过程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想和媒体运用
1 情境导入 摆放3—5个设计不同的凳子,请同学上来坐坐。 提出问题:设计小板凳,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板书“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展示学习目标 选举代表上来坐坐,其余学生观察其反应。 不同的凳子,坐着的感觉不同(学生谈感受)。 分组讨论,评价,总结其特点。回答问题。 营造这个的情境目的一是回顾,二是创设学习情景,给学生以新颖、有冲击力的直观感受和体验,获得体验。通过分析学生对设计的基本原则有了初步概念。
2 案例分析(1) 展示永动机失败的案例 设计要遵循自然界的科学规律(板书:科学性原则) 试一试:你还能找出生活中因违反科学原理而带来不良影响的产品吗? 学生观看书后分析案例 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浏览课本相关知识(P44),使学生明白设计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违背必将失败,突出科学原则的重要性
4 案例分析(2) 展示设计不合理的笔筒案例(中看不中用的笔筒) 让学生找出刚才坐过的椅子中设计不实用的椅子。 思考、分组讨论。 理解实用性原则 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互动式教学,课堂气氛活跃。 再次加深学生对不实用原则的理解。
5 案例分析(3) 幻灯投影展示一种新颖的桌椅。教师只作提示,让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 再次比较上课时3~5位同学坐过的椅子,展示那一把谁也不敢坐的椅子,问出原由。 任选2~3组由每个代表各回答一个问题 学生:有新意 学生:不安全 教师只作提示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主探究“摘得果子”。 理解创新性和安全性原则
6 知识小结 科学性是前提条件 实用性是根本原则 安全是起码要求 创新是核心 思考、分组讨论,总结 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及时得以巩固
6 合作探究 创设情境: 进行一个体验活动:纸扎桥。 可展示以前一些同学设计成功的作品图片,提供学生参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进一步明确实践活动任务,以实现分层教学。 合作实践、积极探究,根据自己能力选择不同层次任务。 基本任务 提高任务 挑战任务 实践活动是巩固知识的载体。 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体验,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是本节课的亮点)
7 自主发现 当你购买生活用品时,你还会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教师拓展:经济、美观、技术规范、可持续发展 学生思考、讨论,希望价廉、物美、可靠、环保。 对设计的基本原则有更深层的理解,知识得到充实和完善。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以及教师的点拨,使学生对设计的基本原则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8 通过对设计的基本原则的学习,研究探讨“格雷斯夫设计的自鸣式水壶”运用了设计中的哪些基本原则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产品。 通过研究探讨,加深学生对设计的基本原则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设计原则对一般性案例进行分析的能力。
9 交流评议 根据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一件生活或学习用品,说出你设计的理由。 由各小组选出较为优秀的作品派代表进行展示并说明设计理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点评。 通过作品展示点评,学生可以学习他人设计的不同理念,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这是学生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 填写课堂评价表,由小组内先自评,再由组与组之间互评,教师给予点评。
10 总结提升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对本节课进行分析归纳并总结。 组织学生回忆、总结学习内容,内化为初步运用设计的基本原则评价产品的能力,并延伸到日常学习生活中提高学生注意多元化考虑问题。
十、板书设计:
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设计的基本原则
科学、实用、创新、安全、经济、美观、可持续发展、技术规范
(二)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十一、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进入问题情境。这样的课程导入留有悬念,一开始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2、本节内容以知识和理论为主,如果单纯以案例讲授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本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建构知识,在设计中发现问题,在活动中体验过程,这样不仅理解了知识,内化了能力,而且体验了真实的情感,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要求。
【不足之处】:个别学生不够活跃、任务完成不够理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