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6.3防灾减灾 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6.3防灾减灾 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资源简介

高一地理《防灾减灾》教案
授课教师: 学时:2课时
第六章 自然灾害 本课标题 防灾减灾 2课时
课程 标准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行为动词是“说明”,学生在学完本节课后,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防灾措施。
学习 目标 区域认知 结合资料,认识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
综合思维 结合实例,阐述在面临自然灾害时宜采取的应对措施
地理实践力 结合具体灾害,采用合适的互救、自救措施,减小灾害损失。
人地协调观 掌握灾害中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 1.结合资料,认识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 2.结合实例,阐述在面临自然灾害时宜采取的应对措施 3.掌握灾害中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
教学 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景 导入 视频引入:播放视频 播放防灾减灾视频 提问:1.你知道国家在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吗 2.遭遇自然灾害,你该怎么做 以情景视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检查预习】 1.我国制定的防灾减灾的工作指导方针是什么? 2.防灾减灾的工作包括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学生依据学案回答问题
【视频导学】 一.播放国家灾害监测视频 了解: 由人造卫星、气象站、水文站、地震台、地质环境监测站等组成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学生观看视频总结回答
【案例导学】 出示地震监测 1.目前我们可以预报地震了吗? 2.我们能够对地震进行预警的原理是什么? 培养学生的探究总结能力 学生认真思考总结
【案例导学】 总结国家面临灾害预防措施: 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 学生依据案例探究回答问题。
【视频导学】 播放视频: 自然灾害发生后,政府应依据什么来决定所要调配的救援人员和物资的数量呢? 你认为地震专业救援队包括哪些专业救援人员? 计算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参与国际救援次数占全部地震救援次数的比重。 讨论强震发生后国际救援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案例导学】 出示案例学习灾后重建 学生读图、析图回答问题
【思维爆炸-以图导学】 面对自然灾害在灾害发生前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 学生读图、析图回答问题
【视频导学】 播放避灾视频 了解总结:不同的灾害中如何进行自救和互救?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回复
本课 小结 学生回顾本节内容,完成本节相关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