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冲破高三迷雾》教学设计【主题背景】高三复习已经进入了最后冲刺的阶段,但是很多同学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学习成绩都好像停滞不前,本来记忆清晰的知识点,好像也变得不是那么确定了,思维迟钝、学习效率低下......很多同学开始变得心情低落、沮丧、烦躁,甚至感觉心里一片茫然,对未来的高考变得信心全无。【活动目标】1、了解当前学习状态产生的原因。2、认识高原现象和心理饱和现象。3、找到冲破高三迷雾的方法和途径。【活动方法】活动比赛、自我反思、头脑风暴法【活动准备】PPT、导学案、笔【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你觉得自己的学习现在处于哪一层境界呢 2、案例再现:周烨呆呆地坐在教室里,心情有些低落。他回想起高中入学时立下的誓言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从高一一路“拼杀”到高三,为了心中的梦想“衣带渐宽终不悔”↓进入高三后,周烨更是“三更睡五更起”,经过一轮复习后,成绩突飞猛进。可是最近一个月来,周烨的成绩却停滞了,考试时有些熟悉的知识点也变得模糊起来。周烨有些搞不明白:学习上丝毫不敢松懈,学习态度、投入程度一如既往,套用了几年的学习方法也颇有心得,为什么成绩却停滞不前了呢 周烨有些慌乱,因为他开始感觉到学习效率降低了,有时还会思维迟钝,有一种身心俱疲的感觉,情绪变得烦躁、低落。看着最近的成绩,想着越来越远去的梦想,周烨茫然了....①周烨的学习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②你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问题解答:其实同学们与学习中的“高原期”狭路相逢了。高原现象通常出现在高三复习后期。2、初识高原现象高原现象随着复习时间的迁移,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模糊、进步缓慢、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并且伴有明显的生理心理不适的现象。这是高三复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学习的阶段: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各种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其能力和水平的发展并不是直线上升的,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①开始学习阶段:学习者要了解新事物、熟悉新规律,学习比较吃力,提高较慢。②迅速提高阶段:学习者初步掌握了该知识、技能的重要规律或找到了“窍门”后,成绩明显提高。学习者因此受到鼓舞,提高了兴趣,树立了信心,进步较快。③高原期阶段:学习者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具备了一定能力,制约自己进步的多是疑点、难点,加之急于求成的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进步速度比较缓慢,尽管学习者很用心学习,但成绩提高不多,有时甚至会下降,总体上处于一种停滞状态。④克服高原阶段:学习者坚持学习,不断探索,改进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掌提新的规律或技巧后,学习成绩又开始逐步上升,能力水平达到新的高度。所以了解了学习的四个阶段,我们就知道了学习成绩的提升不是直线式上升,而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3、对高原现象的正确态度①“高原现象”是正常的,保持心态平衡;②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③向同学、师长求助,分享快乐,分担压力;2、主体过程:“高原现象”成因分析及解决措施(1)、学习状态小测试(附录)在这个小测试中,√越多,说明你现在也处于高原期状态之中。那么我们如何快速平稳地走出高原期呢?(2)、活动体验1、高原现象的原因之一——思维定势(1)小游戏:量水比赛已知 A、B、C为盛水的工具,D代表所求水量,请自行设计方法,如何运用盛水工具求出 D栏所需的水量 如果你的算式是 D= B- A-2C, 那么“恭喜”你,成功进入思维定势的圈套!事实上,第 6、7、8题完全可以用(A士 C) 的方法直接求得。(2)脑筋急转弯:两个数字“1” 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多少 三个“1”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是多少 四个"1"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是多少 思维定势:由先前的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容易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容易束缚创造性思维。(2)解决方法:①剖析错例,深化概念;②充分利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创新思路;③调整学习方法与策略;2、高原现象的原因之二——心理饱和现象(1)学习百态心理饱和:感觉到学习效率降低了,有时还会思维迟钝,有一种身心俱疲的感觉,情绪变得烦躁、低落,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饱和现象”。在经历了重复、单调、缺乏调节的几个月后,从最初“豪情万丈”的激情状态逐渐消退为重复的厌倦心境,身心俱疲,正是“高原现象”产生的另一心理原因。(2)解决办法①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休息时间;②更换学习内容;③特别疲劳的时候,睡一觉。3、高原现象形成原因之三——自我低效感(1)看起来很努力的我何为学习上的自我低效感?它是这样一种状态:你看起来好像很努力在学习,但实际上却没有多少收获。自我低效感的表现:第1,常常感觉自己手头上有很多的任务,却不知道从何着手做。第2,第二,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第3,没有明确的工作清单。案例体验:第4,习惯于拖延。(2)案例分享计划:1、每天写三节,至少 15000字。2、不论何种特殊情况,都不能耽误码字。3、每天完成任务就可以休息,刷手机、看电视。看了这个案例,有什么感想?解决办法①列学习任务清单,明确完成期限;②拒绝拖延,向“拖延症” say “NO”;③增强计划执行力;(3)小结:高原现象的形成原因解决办法1、高原现象的形成原因一是学习方法与策略上的思维定势;二是学习状态上的心理饱和;三是学习效率上的自我低效感。2、“高原现象”解决办法第1、“高原现象”是正常的,保持心态平衡;第2、适时调整学习方法与策略;第3、劳逸结合,合理安排时间;第4、列学习任务清单,明确完成期限第5、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第6、向同学、老师、家长寻求帮助,分享快乐,分担压力3、感悟分享1、自我探索及分享:①你有高原期吗?②你的高原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③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及措施来冲出高原期?2、教师寄语:高中三年,不是鲜花铺就的,不是轻松造就的,更不是浪漫成就的。高中三年,是一个由蛹到蝶、由花到果、由苗到材的过程,是一个石墨变金刚石的过程。其间会有疼痛,会有失落,会有压力,更会有约束,有义务,有责任。而你们要做的,就是扬起理想的风帆,用你们的勤奋与努力,在绚丽多彩的中学航行,到达成功的彼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