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2 化学实验基础(包括实验方案设计)考点各个击破常用化学仪器分类 名称 图形 主要用途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试管 ① 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 用于少量物质的溶解③ 收集少量气体蒸发皿 用于少量溶液的蒸发、浓缩和结晶坩埚 灼烧固体时使用燃烧匙 用作少量固体燃烧的反应容器可间接加热的仪器 烧杯 ① 用于配制溶液② 用作常温或加热时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锥形瓶 ① 用作滴定中的反应容器② 用于蒸馏实验中收集液体圆底烧瓶 用作较多液体参加的反应容器平底烧瓶 用作较多液体参加的反应容器蒸馏烧瓶 蒸馏液体时使用加热仪器 酒精灯 用于加热盛放物质的仪器 细口瓶 用于盛放液体试剂广口瓶 ① 用于盛放固体试剂② 用作洗气瓶集气瓶 ① 用作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② 用于有关物质在气体中燃烧的装置滴瓶 ① 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② 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续表分类 名称 图形 主要用途计量仪器 量筒 用于量取液体体积,读数时一般只能精确至0.1 mL夹持仪器 试管夹 夹持试管进行简单的加热实验坩埚钳 夹持坩埚或夹持热的蒸发皿等辅助仪器 药匙 取用粉末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玻璃棒 ① 搅拌② 引流③ 蘸取液体漏斗 ① 过滤 ② 洗涤沉淀例1 (2020·江苏学测)下图仪器中名称为圆底烧瓶的是 ( )A B C D常见的装置1. 分离装置方法 适用范围 实验装置图 主要仪器 举例过滤 的分离 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 粗盐提纯时,将粗盐溶于水,过滤,将不溶于水的杂质除去蒸发 分离溶于溶剂中的溶质 蒸发皿、三脚架、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 从食盐水溶液中提取食盐晶体萃取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两种 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将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一般在分液漏斗中进行(为便于萃取后进行分液) 苯萃取碘水中的碘分液 分液是将两种 、 分离 分液漏斗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加饱和的碳酸钠溶液);水、苯的分离结晶、重结晶 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 酒精灯及过滤仪器 提纯含有氯化钠的硝酸钾升华 混合物中某一成分在一定温度下可直接变为气体,再冷却成固体 酒精灯、大烧杯、圆底烧瓶、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 粗碘中混有碘化钠(或碘化钾等),利用碘易升华的特性,可将碘与杂质分离蒸馏、分馏 分离两种互相溶解但沸点不同的液体 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和铁圈)及石棉网 制取蒸馏水,除去水中的杂质;除去酒精中的水(加生石灰);石油分馏2. 气体的发生、净化、收集、尾气处理装置(1) 气体的发生装置装置图类型 固体+固体气体(O2、NH3) 固体+液体(不加热)气体(CO2、H2) 固体+液体气体(Cl2)注意事项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简易装置要求是块状固体 加热要垫上石棉网(2)气体的净化装置名称 U形管 干燥管 洗气瓶装置使用方法 内装固体干燥剂(碱石灰或无水CaCl2等) 粗口进气细口出气,即“粗进细出” 气体应“ ” 注意事项 被净化的气体不能与干燥剂(或洗涤剂)反应(3) 气体的收集方法收集方法 收集气体的类型 收集装置 可收集的气体(举例)排水法 难溶于水又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O2、H2、NO等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 Cl2、SO2、NO2、CO2向下排空气法 密度小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H2、NH3、CH4(4) 气体尾气的处理装置方法 点燃法 直接吸收法装置图 点燃尾气4(如CO) 直接吸收(如用NaOH溶液吸收Cl2)说明 可燃性的气体,如H2、CH4、C2H 无须防倒吸 防倒吸(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NH3、HCl)例2 (2021·江苏学测)蒸馏是一种分离液体混合物的常用方法。下列装置表示蒸馏的是 ( )A B C D例3 (2021·江苏学测)完成下列实验需用图所示仪器的是 ( )A. 制备少量CO2气体B. 溶解少量NaOH固体C. 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NaClD. 配制100 mL 0.200 mol/L KCl溶液实验方案与目的1. 常见离子的检验离子 选用试剂 主要实验现象 有关离子方程式Na+ 做焰色试验 火焰呈 K+ 做焰色试验 透过 观察,火焰呈 N NaOH 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N+OH-NH3↑+H2OFe3+ KSCN 溶液呈血红色 Fe3++3SCN-Fe(SCN)3Fe2+ KSCN、氯水 加KSCN无现象,加氯水后溶液呈血红色 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Cl- HNO3、AgNO3 先加硝酸酸化,再加AgNO3产生白色沉淀 Ag++Cl-AgCl↓S HCl、BaCl2 先加盐酸酸化,再加BaCl2产生白色沉淀 Ba2++SBaSO4↓2. 常见物质的检验物质 试剂、用品或方法 现象H2O 无水CuSO4 白色变为蓝色O2 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Cl2 湿润的淀粉-KI试纸 变蓝NH3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SO2 品红 品红褪色,加热颜色又恢复CO2 澄清石灰水 无色无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O O2 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NO2 H2O 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生成无色气体淀粉 碘水 变蓝蛋白质 灼烧 有烧焦羽毛的气味NaCl(钠盐) 焰色试验 焰色反应显黄色KCl(钾盐) 焰色试验 焰色反应显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胶体 激光笔 有丁达尔效应的是胶体3. 常见物质的除杂(括号里为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Na2CO3(NaHCO3) 加热NaHCO3(Na2CO3) CO2和H2OFeCl2(FeCl3) 过量铁粉 过滤FeCl3(FeCl2) Cl2或双氧水I2(SiO2) 加热升华Fe2O3(Al2O3) 过量NaOH溶液 过滤KNO3(NaCl) 水 结晶、重结晶炭粉(CuO) 稀盐酸 过滤Fe粉(Al粉) 过量NaOH溶液 过滤4. 常见混合气体除杂混合气体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H2(NH3) 浓硫酸 洗气Cl2(HCl) 饱和NaCl溶液 洗气CO2(HCl) 饱和NaHCO3溶液 洗气CO2(SO2) 饱和NaHCO3溶液 洗气CO2(CO) 灼热CuOCO(CO2) 石灰乳或NaOH溶液 洗气NO(NO2) 水 洗气N2(O2) 灼热铜网CH4(C2H4) 溴水 洗气酸性高锰酸钾、石灰乳 洗气实验安全1.常用化学危险品标志2. 常见实验安全处理方案防爆炸 点燃可燃性气体(H2、CH4)前要先验纯防污染 尾气(SO2、Cl2)吸收或点燃(可燃性气体)防倒吸 防倒吸装置少量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稀碳酸氢钠溶液少量烧碱不慎溅到皮肤上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稀硼酸酒精灯着火 用湿抹布盖灭熄灭酒精灯 不能用嘴吹灭,应该用灯帽盖灭Na、Mg着火 用沙子盖灭温度计破碎后水银洒落地面 用硫黄覆盖浓硫酸稀释 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闻气体气味的方法 闻气体的气味要用手在集气瓶口轻轻扇动,不能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常用的试纸试纸类型 pH试纸 蓝色石蕊试纸 红色石蕊试纸 淀粉-KI试纸作用 检验溶液酸碱性 遇酸溶液试纸变红 遇碱溶液试纸变蓝色 检验氧化性比碘单质强的试剂使试纸变蓝色备注 除了pH试纸不能润湿其余的试纸都要润湿例4 (2021·江苏学测)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 用品红溶液鉴别SO2和CO2B. 用氯化铵晶体和熟石灰加热制备NH3C.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Cl2中的HClD. 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检验溶液中的Cl-达标巩固检测【考向1 常见仪器、安全标识】1. (2013·江苏学测)实验室盛装浓硫酸的试剂瓶上贴有的标识是 ( )A B C D2. (2020·无锡学测一模)下列实验不需要使用胶头滴管的是 ( )A. 用量筒量取5 mL液体B. 配制1 mol/L的NaCl溶液C. 用KSCN溶液检验Fe3+的存在D. 分离汽油和水的混合物3. (2021·连云港合格考)下图仪器中名称为蒸馏烧瓶的是( )A B C D4. (2021·徐州合格考一模)下列试剂需保存在棕色瓶中的是 ( )A. 浓硫酸 B. 碳酸钠溶液 C. 浓盐酸 D. 浓硝酸【考向2 实验装置、操作与评价】5. (2020·江苏学测)规范操作是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 )A. 转移溶液 B. 搅拌溶液 C. 熄灭酒精灯 D. 取蒸发皿6. (2019·江苏学测)用NaCl固体配制100 mL 1.00 mol/L NaCl溶液。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A. 溶解 B. 蒸发 C. 转移 D. 定容7. (2018·江苏学测)下列装置可用于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是 ( )A B C D8. (2022·扬州学测合格考)实验室中配制250 mL 0.100 0 mol/L Na2CO3溶液时,必须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是A. 锥形瓶 B. 试管 C. 分液漏斗 D. 容量瓶9. (2022·连云港学测合格考)规范操作是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蒸发浓缩 C. 蒸馏 D. 过滤10. (2022·南京学测合格考)下列实验操作中,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操作是 ( )A B C D11. (2021·徐州合格考一模) 下列气体可用右图所示方法收集的是 ( )A.O2 B.SO2C.NO2 D.NH312. (2021·盐城合格考模拟)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 )A B C D用该装置除去粗盐水中混有的泥沙 用该装置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制备碳酸钠 用该装置制取蒸馏水 用该装置分离水和汽油13. (2021·连云港合格考模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是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闻气体气味 B. 点燃酒精灯 C. 过滤 D. 移开蒸发皿14. (2021·徐州合格考一模)实验室由海水获得淡水的实验装置是 ( )A B C D【考向3 实验方案与目的】15. (2020·江苏学测)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HCl气体B. 用燃烧的木条检验N2和CO2C. 用KSCN溶液检验溶液中的Fe3+D. 用丁达尔效应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16. (2019·江苏学测)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用浓硫酸干燥NH3B. 用焰色试验鉴别KCl和K2SO4C. 用NaOH溶液除去Cl2中的HClD. 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棉线和羊毛线17. (2022·扬州学测合格考)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 用品红溶液鉴别SO2和CO2B. 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备Cl2C. 用NaOH溶液除去Cl2中的HClD. 用浓硫酸除去Cl2中的少量水蒸气18. (2022·连云港学测合格考)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HClB. 用BaCl2溶液鉴别Na2SO4溶液和Na2CO3溶液C. 通入氯气可除去FeCl3溶液中含有的FeCl2D. 用加热、称重的方法鉴别Na2CO3固体和NaHCO3固体19. (2022·盐城学测合格考)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SO2B. 用加热的方法除去CaO固体中的少量CaCO3C. 通入氯气可除去FeCl2溶液中含有的FeCl3D. 用分液法分离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20. (2022·盐城学测合格考)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B. 用浓硫酸干燥氨气C. 用Cl2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D. 用焰色试验鉴别NaCl和NaOH21. (2020·如皋学考模拟)关于新制饱和氯水,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新制饱和氯水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气溶于水但不与水反应B. 可以用pH试纸测量新制氯水的pHC. 向新制饱和氯水中通入SO2,溶液变为无色,是因为SO2将氯水漂白D. 新制氯水在光照时,溶液中会释放出氧气,同时溶液酸性增强22. (2021·连云港合格考模拟)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用浓硫酸干燥氨气B. 用分液漏斗分离水与乙醇的混合物C. 用丁达尔效应鉴别NaCl溶液和KCl溶液D. 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HCO323. (2021·盐城合格考模拟)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氨气B. 用焰色试验鉴别NaCl和KNO3C. 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混有的HClD. 用Cl2除去FeCl3溶液中混有的FeCl224. (2021·徐州合格考一模)下列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浓硫酸干燥NH3B. 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C. 用焰色反应鉴别KCl和KOHD. 用品红溶液鉴别SO2和CO225. (2021·徐州合格考模拟)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用饱和食盐水溶液除去Cl2中HClB. 用加热的方法除去CaO固体中的少量CaCO3C. 通入氯气可除去FeCl3溶液中含有的FeCl2D. 用分液漏斗从食醋中分离出乙酸26. (2021·徐州合格考模拟)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可证明氯水较强的氧化性B. 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色后褪色,说明Cl2有漂白性C. 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D. 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27. (2021·徐州合格考一模) 除去下列括号内的杂质,所加试剂和操作均正确的是 ( )选项 需除杂的物质 试剂 操作A NaHCO3(Na2CO3) —— 加热B CO2(HCl) 饱和Na2CO3溶液 洗气C Cl2(H2O) 碱石灰 洗气D NaCl(Na2CO3) 稀盐酸 蒸发结晶28. (2020·无锡学测一模)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A 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该溶液一定含有SB 某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C 将某溶液做焰色试验 焰色呈黄色 该溶液一定含有Na+D 往某溶液中加入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 该溶液一定含有C29. (2020·连云港学测一模)在探究SO2的性质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向溴水中通入SO2,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B. SO2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它能与水反应生成H2SO3C. 将足量的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D. 向SO2水溶液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30. (2020·南通学考模拟)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Cl、NaHCO3和Na2CO3中的一种或多种。下列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取一定量固体加热,若质量减少,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HCO3B. 取一定量固体,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C. 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滴加适量AgNO3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ClD. 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课时2 化学实验基础(包括实验方案设计)【考点各个击破】例1 D 解析: A是锥形瓶,B是胶头滴管,C是分液漏斗,D是圆底烧瓶,D正确。考点21. 固液混合物 互不相溶 互不相溶 密度不同的液体2. (2) 长进短出例2 B 解析: A是分液,B是蒸馏,C是加热固体物质,D是蒸发浓缩。例3 D 解析: 容量瓶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D正确。考点31. 黄色 蓝色钴玻璃 紫色例4 C 解析: SO2能够使品红褪色,CO2不能,A正确;氯化铵和熟石灰加热制备氨气,B正确;氯气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应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C错误;D选项是检验氯离子的正确方法。【达标巩固检测】1. C 2. D 3. C4. D 解析: 见光易分解的物质要放在棕色试剂瓶中,硝酸见光易分解,D正确。5. B6. B 解析: 配制100 mL 1.00 mol/L NaCl溶液,应称量后,在烧杯中溶解、冷却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图A、C、D均需要,不需要蒸发操作。7. B8. D 解析: 配制溶液需要用容量瓶,D正确。9. D 解析: 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A错误;蒸发浓缩用蒸发皿,B错误;蒸馏冷凝水要下进上出,C错误。10. C11. A 解析: 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难溶于水的气体,A正确;SO2、NO2、NH3均易溶于水,B、C、D错误。12. B 解析: 加热碳酸氢钠固体要用坩埚,不能用蒸发皿。13. A 解析: 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B错误;过滤需要用玻璃棒引流,C错误;移开蒸发皿需用坩埚钳,D错误。14. C 解析: 实验室由海水制备淡水用蒸馏的方法获得淡水,C正确。15. C 解析: HCl易溶于水,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错误;氮气和二氧化碳都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B错误;Na2CO3和NaHCO3都是溶液,无法用丁达尔效应鉴别,D错误。16. D17. C 解析: 用NaOH溶液与Cl2发生反应,应该用饱和食盐水,答案选C。18. B 解析: NaHCO3溶液和HCl反应生成CO2,A正确;BaCl2溶液鉴别Na2SO4溶液和Na2CO3溶液都生成白色沉淀,B错误;氯气与FeCl2反应生成FeCl3,C正确;加热NaHCO3固体分解生成Na2CO3、CO2、H2O,根据质量减少的量计算NaHCO3的质量,根据总质量进而求出Na2CO3质量,D正确。19. C 解析: SO2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饱和NaHCO3溶液可除去CO2中的SO2,A正确;碳酸钙加热生成CaO,则加热法可除杂,B正确;氯气将Fe2+氧化成Fe3+,将原物质除去,不能除杂,C错误;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分层,可分液法分离,D正确。20. C 解析: 乙醇与水互溶,A错误;氨气与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B错误;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正确;NaCl和NaOH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D错误。21. D 解析:新制饱和氯水呈浅黄绿色,说明新制饱和氯水中含氯气,但不能说明氯气不与水反应,A错误;氯水中含HClO,具有漂白性,不能利用pH试纸测定pH,应选pH计,B错误;氯气和二氧化硫在水溶液中会发生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溶液变为无色,体现的是SO2的强还原性,不是漂白性,C错误;新制氯水在光照时,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所以溶液中会释放出氧气,同时溶液酸性增强,D正确。22. D 解析: 氨气与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A错误;水和乙醇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应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B错误;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都是溶液,都没有丁达尔效应,C错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D正确。23. A 解析: 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答案选A。24. D 解析: 浓硫酸与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A错误;乙醇和水互溶,不能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B错误;KCl和KOH的焰色试验均显紫色,无法用焰色试验鉴别,C错误;SO2能使品红褪色,CO2不能使品红褪色,可用品红溶液鉴别,D正确。25. D 解析: HCl极易溶于水,食盐水抑制氯气的溶解,则用饱和食盐水溶液除去Cl2中HCl,A正确;加热碳酸钙分解生成CaO,则加热法可除杂,B正确;氯气可氧化亚铁离子,则通入氯气可除去FeCl3溶液中含有的FeCl2,C正确;食醋溶液不分层,则分液漏斗不能分离,D错误。26. B 解析: 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生成I2,Cl2的氧化性强于I2,证明氯水较强的氧化性,A正确;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色后褪色,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不能说明Cl2有漂白性,B错误;溶液与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只能是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得到AgCl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C正确;溶液呈酸性,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D正确。27. D 解析: NaHCO3受热易分解,分解生成Na2CO3,加热不能除去碳酸钠,A错误;CO2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B错误;Cl2与碱石灰反应,C错误。28. C 解析: 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可能含有S和Cl-,A错误;某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可能是显碱性的盐如碳酸钠溶液,B错误;C正确;往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溶液中可能含有C、HC、S、HS,D错误。29. A 解析: Br2+SO2+2H2OH2SO4+2HBr,SO2表现的是还原性不是漂白性,答案选A。30. A 解析: 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导致固体质量减少,A正确;碳酸钠、碳酸氢钠都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碳酸钠,B错误;Na2CO3、NaCl均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Cl,C错误;加入石灰水,与Na2CO3、NaHCO3均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