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时间里找“空间”》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时间里找“空间”》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时间里面找“空间”》教学设计
1、教材版本
本节课参考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健康》,高中二年级(全一册)第 7课《时间里面找“空间”》。
2、设计理念
理论阐述:西南师范大学黄希庭教授在《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一文中提到,时间是一种人格的维度,也就是个体的时间管理倾向,它主要包含了个体的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感和时间效能感三个部分。基于时间管理倾向的理论,青少年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表现为“如何看待时间的意义”、“运用时间的能力和观念”、“驾驭时间的信心”三方面。本节课从时间管理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并通过史蒂芬·科维的四象限时间管理法帮助学生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提高学生时间管理的能力和信心。
学情分析:时间管理的能力,是一名高中生在高中三年中能否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自我目标的关键因素。高二阶段,学生学习的密度和强度增加,但不少同学缺乏时间观念,也缺少时间管理的方法,浪费了时间,也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学生自我效能感降低,进而缺乏学习的动力,导致恶性循环。因此,对高二学段学生开展时间管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觉察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意识到时间的短暂和宝贵,引导学生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时间管理和学习安排,树立积极的时间观,提高学习效率。设计意图:以学生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为重点,以学生学会用四象限时间管理法进行时间规划为难点,通过层层递进的活动,增强学生的时间意识,提高时间管理的能力和信心,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三、活动目标
1. 基础性目标:通过“我的时间华夫图”活动,学生对自己时间使用状况有明确的认识
2. 拓展性目标:通过“时间里面找空间”活动,学生学会四象限时间管理法。
3.挑战性目标:通过“练一练”活动,学生能够练习时间管理的
技能,在学习生活中践行有效的时间管理。
3、活动准备
ppt、彩笔、华夫图纸、人生纸条、四象限时间规划纸。
4、教学过程
(1)时间去哪儿了
播放《开学前补作业》视频,使学生看到自身在时间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自嘲式”的视频引发学生共鸣,为后续学生“自我暴露”作铺垫,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
(2)我的时间华夫图
1. 首先请回想一下,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假期里你所做的事情,比如睡觉、聊天、写作业、体育锻炼、玩手机、逛街等等。
2. 将各项活动投入时间的多少,按照百分比的方式记录在华夫图中。3.用黄色表示学习的时间,橙色表示集体活动时间,绿色表示休息的时间,蓝色表示尽情娱乐的时间,红色表示拖延的时间,紫色表示其他时间等等。
(三)撕纸人生
假如每个人的生命是 100岁,下面给大家几个问题,请大家按照我提的要求去做。
(1)你们现在几岁?过去的时间是再也回不来了,我们把年龄之前的时间撕掉!
(2)你想几岁退休?通常 60岁之后,人的精力体力不断下降,到了退休的时候,我们把它后面的时间撕掉。
(3)一天 24个小时你如何分配?一般人通常是睡眠 8个小时,占了1/3,吃饭、休息、聊天、游戏等等又占了 1/3,真正用来学习和工作的时间仅占 1/3,所以我们把剩下的折成三等份,再撕掉 2/3。
结论:时间是短暂且宝贵的。
(3)时间里面找“空间”
讲述史蒂芬·科维提出的四象限时间管理法,并且让同学们分析应该把时间放在哪些事情上,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节省时间,减少做与目标无关的活动。
(4)练一练在学习四象限时间管理法后,学生利用该方法进行未来一周的时间规划,并进行小组分享,形成同学间的约束力,提高时间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巩固课堂效果。
5、课堂总结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大家在时间管理上都有了自己新的认识和规划,也学会了从有限的时间里找出更多的“空间”来。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树立积极的时间观,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时间管理,提高学习效率,用时间谱写自己华丽的人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