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考点6 平衡移动与平衡转化率的关系温度、压强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平衡状态下,其他条件不变,改变温度或压强(改变容器容积),若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一定增大;若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一定减小。浓度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只有一种气体反应物的反应[以aA(g) bB(g)+ cC(g)为例]恒温恒容时,增加A的量相当于增大压强,对A的平衡转+I (化率的影响与增大压强对A的平衡转化率的影响一致;恒温恒压时,增加A的量,反应达到的平衡与原平衡等效,A的平衡转化率不变。即:条件改变 平衡移动方向 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A的转化率恒温恒容,又加入A 正方向移动 a=b+c 不变(平衡移动,但状态未改变)a>b+c 增大a 恒温恒压,又加入A 正方向移动 不移动 不变如此看来,平衡移动与平衡状态的改变,是两个不同概念。平衡状态包括:温度、压强、体积还有浓度。(2)有两种或多种气体反应物的反应[以aA(g)+bB(g) cC(g)+dD(g)为例]①若只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A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反应物A、B的物质的量同倍数地增加在恒温恒容下,反应物A、B的物质的量同倍数地增加,此种情况等效于增大压强,由压强的影响分析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其可能增大、不变或减小;在恒温恒压下,反应物A、B的物质的量同倍数地增加,反应达到的平衡与原平衡等效,A、B的平衡转化率都不变。即:条件改变 平衡移动方向 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平衡转化率只增加A的量 正反应方向 — а(A)减小,а(B)增大恒温恒容,按起始投料比增加A、B的物质的量 正反应方向 a+b=c+d,加压平衡不移动 不变a+b>c+d,加压平衡正移动 均增大a+b恒温恒压,按起始投料比增加A、B的物质的量 正反应方向 压强不变,压强不影响平衡的移动 不变【归纳】达到平衡后又充入反应物,平衡肯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反应物的转化率可能增大、减小或不变。恒容条件下,若是气体体积缩小、增大、不变的反应,则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减小、不变;恒压条件下,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变。分析转化率的变化应以增大压强平衡如何移动为依据。用平衡常数分析转化率用平衡常数分析转化率的变化,以aA(g) bB(g)为例:达到平衡后,保持恒温恒容,又充入A,平衡正向移动,c(B)增大。(1)若a(2)若a>b,则cb-a(B)减小,增大,A的百分含量ψ(A)、A的转化率а(A)增大。(3)若a=b,则K不变,不变,A的百分含量ψ(A)、A的转化率а(A)不变。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思维流程1.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建立如下平衡:2NO (g)N O (g),保持温度不变,分别向容器中通判断入一定量的NO 气体和N O 气体,在这两种情况下重新达到半衡后,容器中NO 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 )。A.都减小 B.都增大C.前者增大,后者减小 D.前者减小,后者增大2. (2021·云南昭通期中)在相同温度下(T=450℃),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且保持体积不变,甲容器中充人1 g SO 和1gO ,乙容器中充人2g SO 和2gO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B.平衡时O 的浓度:乙>甲C. 平衡时SO 的转化率:乙>甲D.平衡时SO 的体积分数:乙>甲3.(2019·海南卷)反应C2H6(g) C2H4(g)+H2(g) ΔH>0,在一定条件下于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乙烷平衡转化率的是( )A.增大容器容积 B.升高反应温度C.分离出部分氢气 D.等容下通入惰性气体4.(2020·课标全国Ⅱ)乙烷在一定条件可发生如下反应:C2H6(g)===C2H4(g)+H2(g) ΔH1=+137 kJ·mol-1,提高该反应平衡转化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5.(2020·南昌县莲塘一中月考)T ℃下,向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O和CO,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NO和CO浓度如下表:时间/s 0 1 2 3 4 5c(NO)×10-4 mol·L-1 10.0 4.50 c1 1.50 1.00 1.00c(CO)×10-3 mol·L-1 3.60 3.05 c2 2.75 2.70 2.70(1)则c2合理的数值为________(填字母)。A.4.20 B.4.00C.2.95 D.2.85(2)将不同物质的量的H2O(g)和CO(g)分别通入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H2O(g)+C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实验组 温度/ ℃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 需时间/minH2O CO CO H2Ⅰ 650 2 4 2.4 1.6 5Ⅱ 900 1 2 1.6 0.4 3Ⅲ 900 a b c d t若a=2,b=1,则c=________________,达平衡时实验组Ⅱ中H2O(g)和实验组Ⅲ中CO的转化率的关系为αⅡ(H2O)________αⅢ(CO)(填“<”“>”或“=”)。(3)二甲醚是清洁能源,用CO在催化剂存在下制备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2CO(g)+4H2(g)??CH3OCH3(g)+H2O(g),已知一定条件下,该反应中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投料比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①a、b、c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为________。②根据图像可以判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6.(2020秋 石景山区期末)已知:H2(g)+CO2(g) H2O(g)+CO(g)△H>0,T1温度时的平衡常数K。T1、T2温度时,在①、②、③、④四个相同体积的恒容容器中投料,起始浓度如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温度 容器 编号 起始浓度/mol L﹣1H2 CO2 H2O COT1 ① 0.1 0.1 0 0② 0.2 0.1 0 0③ 0.1 0.2 0.1 0.1T2 ④ 0.04 0.04 0.06 0.06A.容器①5min达到平衡,用H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12mol L﹣1 min﹣1B.H2的平衡转化率:①>②C.容器③中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D.容器④中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T2>T17.(2021 中卫模拟)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反应Ⅰ:CO(g)+2H2(g) CH3OH(g)△H1反应Ⅱ:CO2(g)+3H2(g) CH3OH(g)+H2O(g)△H2在以上制备甲醇的两个反应中:反应I优于反应II,原因为 .②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Ⅰ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温度 250℃ 300℃ 350℃K 2.041 0.270 0.012I、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Ⅰ并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对容器升温,此反应的化学反应平衡应 移动(填“正向”、“逆向”、“不”).II、某温度下,将1mol CO和4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0.1mol/L,则CO的转化率为 ,此时的温度 250℃(填“>”、“<”、“=”)(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①2CH3OH(l)+3O2(g)=2CO2(g)+4H2O(l)△H1=﹣Q1kJ/mol②2CO (g)+O2(g)=2CO2(g)△H2=﹣Q2 kJ/mol③H2O(g)=H2O(l)△H3=﹣Q3 kJ/mol请写出甲醇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气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3)某同学依据甲醇燃烧的反应原理,设计如图所示的电池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将 填“升高”、“降低”、“不变”),该燃料电池负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8.(2020秋 临沂期中)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t℃ 700 800 830 1000 1200K 0.64 0.9 1.0 1.7 2.6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2)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多选扣分)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v正(H2)=v逆(H2O)d.c(CO2)=c(CO)e.容器中的气体密度保持不变(3)起始时按1:1的比例向容器中充入CO2和H2,保持反应温度为70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CO2):c(H2):c(CO):c(H2O)= 。(4)830℃时,向容器中充入1mol CO、5mol H2O,保持温度不变,反应达平衡后,其平衡常数 1.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温度时,若投入的CO2,H2,CO,H2O的浓度分别是2mo/L、3mol/L、6mol/L、1mol/L,则此时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 。(填“正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移动”或“不移动”)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考点6 平衡移动与平衡转化率的关系温度、压强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平衡状态下,其他条件不变,改变温度或压强(改变容器容积),若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一定增大;若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一定减小。浓度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只有一种气体反应物的反应[以aA(g) bB(g)+ cC(g)为例]恒温恒容时,增加A的量相当于增大压强,对A的平衡转+I (化率的影响与增大压强对A的平衡转化率的影响一致;恒温恒压时,增加A的量,反应达到的平衡与原平衡等效,A的平衡转化率不变。即:条件改变 平衡移动方向 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A的转化率恒温恒容,又加入A 正方向移动 a=b+c 不变(平衡移动,但状态未改变)a>b+c 增大a 恒温恒压,又加入A 正方向移动 不移动 不变如此看来,平衡移动与平衡状态的改变,是两个不同概念。平衡状态包括:温度、压强、体积还有浓度。(2)有两种或多种气体反应物的反应[以aA(g)+bB(g) cC(g)+dD(g)为例]① 若只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A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反应物A、B的物质的量同倍数地增加在恒温恒容下,反应物A、B的物质的量同倍数地增加,此种情况等效于增大压强,由压强的影响分析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其可能增大、不变或减小;在恒温恒压下,反应物A、B的物质的量同倍数地增加,反应达到的平衡与原平衡等效,A、B的平衡转化率都不变。即:条件改变 平衡移动方向 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平衡转化率只增加A的量 正反应方向 — а(A)减小,а(B)增大恒温恒容,按起始投料比增加A、B的物质的量 正反应方向 a+b=c+d,加压平衡不移动 不变a+b>c+d,加压平衡正移动 均增大a+b恒温恒压,按起始投料比增加A、B的物质的量 正反应方向 压强不变,压强不影响平衡的移动 不变【归纳】达到平衡后又充入反应物,平衡肯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反应物的转化率可能增大、减小或不变。恒容条件下,若是气体体积缩小、增大、不变的反应,则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减小、不变;恒压条件下,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变。分析转化率的变化应以增大压强平衡如何移动为依据。用平衡常数分析转化率用平衡常数分析转化率的变化,以aA(g) bB(g)为例:达到平衡后,保持恒温恒容,又充入A,平衡正向移动,c(B)增大。(1)若a(2)若a>b,则cb-a(B)减小,增大,A的百分含量ψ(A)、A的转化率а(A)增大。(3)若a=b,则K不变,不变,A的百分含量ψ(A)、A的转化率а(A)不变。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思维流程1.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建立如下平衡:2NO (g) N O (g),保持温度不变,分别向容器中通判断入一定量的NO 气体和N O 气体,在这两种情况下重新达到半衡后,容器中NO 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 )。A.都减小 B.都增大C.前者增大,后者减小 D.前者减小,后者增大答案:A解析:不管是通入一定量的NO 还是N O ,都相当于增大压强,有利于正反应(NO 转化为N O )的进行,即NO 的转化率增大,体积分数减小。2. (2021·云南昭通期中)在相同温度下(T=450℃),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且保持体积不变,甲容器中充人1 g SO 和1gO ,乙容器中充人2g SO 和2gO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B.平衡时O 的浓度:乙>甲C. 平衡时SO 的转化率:乙>甲D.平衡时SO 的体积分数:乙>甲3.(2019·海南卷)反应C2H6(g) C2H4(g)+H2(g) ΔH>0,在一定条件下于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乙烷平衡转化率的是( )A.增大容器容积 B.升高反应温度C.分离出部分氢气 D.等容下通入惰性气体答案 D4.(2020·课标全国Ⅱ)乙烷在一定条件可发生如下反应:C2H6(g)===C2H4(g)+H2(g) ΔH1=+137 kJ·mol-1,提高该反应平衡转化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答案 升高温度 减小压强(增大体积)解析 C2H6(g)??C2H4(g)+H2(g) ΔH1=137 kJ·mol-1是一个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吸热反应,提高该反应平衡转化率,应使化学平衡右移,可以采用的措施有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增大体积)等。5.(2020·南昌县莲塘一中月考)T ℃下,向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O和CO,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NO和CO浓度如下表:时间/s 0 1 2 3 4 5c(NO)×10-4 mol·L-1 10.0 4.50 c1 1.50 1.00 1.00c(CO)×10-3 mol·L-1 3.60 3.05 c2 2.75 2.70 2.70(1)则c2合理的数值为________(填字母)。A.4.20 B.4.00C.2.95 D.2.85(2)将不同物质的量的H2O(g)和CO(g)分别通入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H2O(g)+C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实验组 温度/ ℃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 需时间/minH2O CO CO H2Ⅰ 650 2 4 2.4 1.6 5Ⅱ 900 1 2 1.6 0.4 3Ⅲ 900 a b c d t若a=2,b=1,则c=________________,达平衡时实验组Ⅱ中H2O(g)和实验组Ⅲ中CO的转化率的关系为αⅡ(H2O)________αⅢ(CO)(填“<”“>”或“=”)。(3)二甲醚是清洁能源,用CO在催化剂存在下制备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2CO(g)+4H2(g)??CH3OCH3(g)+H2O(g),已知一定条件下,该反应中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投料比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①a、b、c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为________。②根据图像可以判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D (2)0.6 = (3)①a>b>c ②投料比相同,温度越高,α(CO)越小,平衡左移,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解析 (1)由于CO为反应物,逐渐被消耗,故c2应介于2.75~3.05之间,又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即3.60-3.05>3.05-c2>c2-2.75>2.75-2.70,故应选D。(2)由H2O(g)+CO(g)??CO2(g)+H2(g)可知,Ⅱ中平衡时n(H2O)=0.6 mol,Ⅱ可看作向容器中加入1 mol CO、1 mol H2O建立平衡后又加入1 mol CO重新建立的平衡,Ⅲ可看作向容器中加入1 mol CO、1 mol H2O建立平衡后又加入1 mol H2O重新建立的平衡,故对平衡右移的促进作用完全相同。故c=0.6,αⅡ(H2O)=αⅢ(CO)。(3)①α(CO)越大,越大,故a>b>c,②由图像知温度越高,α(CO)越小,平衡左移,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6.(2020秋 石景山区期末)已知:H2(g)+CO2(g) H2O(g)+CO(g)△H>0,T1温度时的平衡常数K。T1、T2温度时,在①、②、③、④四个相同体积的恒容容器中投料,起始浓度如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温度 容器 编号 起始浓度/mol L﹣1H2 CO2 H2O COT1 ① 0.1 0.1 0 0② 0.2 0.1 0 0③ 0.1 0.2 0.1 0.1T2 ④ 0.04 0.04 0.06 0.06A.容器①5min达到平衡,用H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12mol L﹣1 min﹣1B.H2的平衡转化率:①>②C.容器③中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D.容器④中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T2>T1答案:C。【解答】解:A.容器①中:H2(g)+CO2(g) H2O(g)+CO(g)起始(mol L﹣1) 0.1 0.1 0 0转化(mol L﹣1) x x x x平衡(mol L﹣1) 0.1﹣x 0.1﹣x x x根据平衡常数,可得:K,解得x=0.06,故用H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H2)0.012mol L﹣1 min﹣1,故A正确;B.由A计算知x=0.06mol,故甲容器中H2的转化率为60%,②中增大了H2的浓度,故H2的转化率减小,应小于60%,H2的平衡转化率:①>②,故B正确;C.容器③中反应的浓度商Q0.5<K,容器③中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故C错误;D.容器④中Q,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说明Q<K,已知:H2(g)+CO2(g) H2O(g)+CO(g)△H>0,说明温度升高,所以T2>T1,故D正确;【点评】考查反应速率计算、平衡转化率计算、浓度商和平衡常数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等知识点;注意增大一种反应物的量,本身的转化率减小。7.(2021 中卫模拟)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反应Ⅰ:CO(g)+2H2(g) CH3OH(g)△H1反应Ⅱ:CO2(g)+3H2(g) CH3OH(g)+H2O(g)△H2①在以上制备甲醇的两个反应中:反应I优于反应II,原因为 反应I符合“原子经济性”的原则即原子利用率为100% .②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Ⅰ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温度 250℃ 300℃ 350℃K 2.041 0.270 0.012I、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Ⅰ并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对容器升温,此反应的化学反应平衡应 逆向 移动(填“正向”、“逆向”、“不”).II、某温度下,将1mol CO和4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0.1mol/L,则CO的转化率为 80% ,此时的温度 < 250℃(填“>”、“<”、“=”)(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①2CH3OH(l)+3O2(g)=2CO2(g)+4H2O(l)△H1=﹣Q1kJ/mol②2CO (g)+O2(g)=2CO2(g)△H2=﹣Q2 kJ/mol③H2O(g)=H2O(l)△H3=﹣Q3 kJ/mol请写出甲醇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气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CH3OH(l)+O2(g)=CO(g)+2H2O(g)△H=(2Q3+0.5Q2﹣0.5Q1)kJ/mol (3)某同学依据甲醇燃烧的反应原理,设计如图所示的电池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将 降低 填“升高”、“降低”、“不变”),该燃料电池负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H3OH﹣6e﹣+8OH﹣=CO32﹣+6H2O .【解答】解:(1)反应I中反应物完全转化,子利用率为100%,符合“原子经济性”的原则,故答案为:①反应I符合“原子经济性”的原则即原子利用率为100%;②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减小,说明生成物减少,反应物增多,故反应向逆向移动,反应放热;达到平衡时,反应的CO的物质的量为:1mol﹣2L×0.2moL/L=0.8mol,转化率为,此时平衡常数为k100(mol/L)﹣3,温度小于250℃,故答案为:I:逆向;II:80%;<;(2)根据盖斯定律计算,2×③②①可得甲醇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气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CH3OH(l)+O2(g)=CO(g)+2H2O(g)△H=(2Q3+0.5Q2﹣0.5Q1)kJ/mol,故答案为:CH3OH(l)+O2(g)=CO(g)+2H2O(g)△H=(2Q3+0.5Q2﹣0.5Q1)kJ/mol;(3)该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负极反应为:CH3OH﹣6e﹣+8OH﹣═CO32﹣+6H2O,总反应为:2CH3OH+3O2+4OH﹣═2CO32﹣+6H2O,根据反应式可知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将降低,故答案为:降低;CH3OH﹣6e﹣+8OH﹣═CO32﹣+6H2O.【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绿色化学、化学平衡移动即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盖斯定律以及电化学知识,题目具有一定难度,本题中注意平衡常数的应用和判断.8.(2020秋 临沂期中)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t℃ 700 800 830 1000 1200K 0.64 0.9 1.0 1.7 2.6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该反应为 吸热 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2)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bc 。(多选扣分)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v正(H2)=v逆(H2O)d.c(CO2)=c(CO)e.容器中的气体密度保持不变(3)起始时按1:1的比例向容器中充入CO2和H2,保持反应温度为70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CO2):c(H2):c(CO):c(H2O)= 5:5:4:4 。(4)830℃时,向容器中充入1mol CO、5mol H2O,保持温度不变,反应达平衡后,其平衡常数 等于 1.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温度时,若投入的CO2,H2,CO,H2O的浓度分别是2mo/L、3mol/L、6mol/L、1mol/L,则此时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 不移动 。(填“正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移动”或“不移动”)答案:(1);吸热;(2)bc;(3)5:5:4:4;(4)等于;不移动。【解析】解:(1)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则CO2(g)+H2(g) CO(g)+H2O(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因为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正反应吸热,故答案为:;吸热;(2)a.该可逆反应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容器内压强自始至终不变,容器中压强变,不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故a错误;b.随反应进行CO的浓度增大,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说明反应到达平衡,故b正确;c.υ正(H2)=υ逆(H2O),不同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说明反应到达平衡,故c正确;d.c(CO2)=c(CO)时可能处于平衡状态,可能不处于平衡状态,与反应的条件有关,即与二氧化碳的转化率有关,故d错误;e.容器中的气体密度,质量守恒,体积恒定,所以密度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故e错误;故选:bc;(3)起始时按1:1的比例向容器中充入CO2和H2,保持反应温度为700℃,则mol/L CO2(g)+H2(g) CO(g)+H2O(g)初 a a 0 0变 x x x x平 a﹣x a﹣x x x0.64 解得x,达到平衡时,c(CO2):c(H2):c(CO):c(H2O)5:5:4:4,故答案为:5:5:4:4;(4)由表中数据可知,830℃时该平衡常数为1,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与物质的浓度无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浓度商Qc1=K,平衡不移动,故答案为:等于;不移动。【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盖斯定律的应用、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以及以及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考点6 平衡移动与平衡转化率的关系(学生版).docx 考点6 平衡移动与平衡转化率的关系(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