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精准发力补短板—改善薄弱学科【活动理念】高中阶段的学生,一方面有了自己的思想、行为,开始发展自己的兴趣,并朝着自己所喜好的方面发展;另一方面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发展,比较喜欢理解、动脑类学习内容,而对需要背、读、记、写的内容觉得很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些学科缺乏学习兴趣,或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忽视或放弃其他薄弱或不喜欢的学科,如果长此以往,各学科成绩就会出现比较大的差异,形成优势学科和薄弱学科。短板效应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短板效应对学习发展的消极影响,偏科对自己人生的重大影响,从而审视自己学业上的不足并找到原因。让学生意识到,想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要找到自己学习中的短板学科,并找到原因及改进的方法,让自己的学习成绩达到最好的结果。【活动对象】高二年级学生【活动目标】1.学习短板效应,并意识到短板效应对学习发展的消极影响;2.探索自我的薄弱学科现象,并分析造成薄弱学科的原因;3.找到克服薄弱学科的方法,树立学习的自信。【活动准备】水槽1个,量筒3个,杯子3个,每6-8个人组成一小组。【活动过程】一、团体暖身:短板实验1.活动规则向学生并排呈现容量不同的大、中、小三个杯子,其中大杯子和中杯子的杯壁各有一个破洞(学生不知),小杯子完好无损。让学生挑选杯子进行盛水比赛,起点到终点的距离为4-5米,起点处的水桶是满的,终点处的水桶是空的,要求学生以手中的杯子在起点处把水盛起送到终点的桶里,再返回盛水,时间为1分钟,最后看谁的桶里水最多。第一个学生上来挑选了最大的杯子,第二个学生挑选了中杯子,最后一个学生只能拿到小杯子。教师:你们挑选到不同容量大小的杯子,有什么想法?学生1:我的杯子最大,我肯定盛得最快也最多。学生2:我的杯子太小了,但是我会加快速度的。结果:在1分钟时间里,在盛水过程中, 大杯子不断漏水。每次只能盛一点点,而小杯子每次都是盛满满的水,最后小杯子盛的水量最大,大子盛的水量最小。2.小组讨论: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1:大杯子虽然大,但是杯子有洞。刚开始没有发现这个洞。学生2:小杯子没有漏洞,盛水过程更加顺利,速度当然快。教师: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样平齐且无破损, 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设计意图:暖身活动,激发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活跃课堂氛围。巧妙的设计杯子漏洞,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从而引出活动主题。二、团体转换:我的短板1.陈翔的短板陈翔同学从高一开始他对物理很有兴趣,而且物理老师幽默风趣,上课风格很吸引人,他上课非常认真,科学成绩很优秀,是物理课代表,而且他经常参加比赛并获奖。他花在物理上的时间比其他学科都多,对于语文、英语等学科,他只是完成基本的作业,没有花很多时间在语文等其他学科上。高一的时候参加温州市物理竞赛获一等奖,大家都以为他至少也能上省重点大学。可不曾想,高考成绩出来后,离普通大学还差2分。这2分的“罪魁祸首”原来是一直被他轻视的语文——150 分的试卷,他只得了77分。2.小组讨论:(1)陈翔为什么没有考上重点大学?(2)造成陈翔同学语文短板的可能原因有哪些?学生1:他的语文成绩拖后腿了,语文成绩太差了。学生2:他花在语文学科上的时间太少了,基础知识肯定没有拿到满分。学生3:他对物理很有兴趣,导致花很多时间在物理上,对语文比较随意,不重视。学生4:对语文没兴趣,没读、没背,原来就不好,不想写作文……3.我的薄弱学科教师:通过陈翔的故事,我们真实地感受到语文这门薄弱学科给陈翔的高考成绩带来很大的影响。高中的学习不是靠一门优势学科就可以了,除了保持自己的优势学科,同时也要找到自己的薄弱或短板学科是什么?哪一门学科是你觉得比较薄弱的?大家回想一下进入高中后,各科成绩的对比,哪一门学科是在平均分以下的?哪一门学科是你所有学科中分数最低的?想一想,写一写:我学科薄弱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各自独立思考,在表格上记录。我的薄弱学科 原因1.2.(注意:本环节遵从学生意愿,愿意的给予表扬,不愿意的就成为自己的小秘密。)学生分享的内容:学生1:我的英语成绩很差,因为上课都听不懂,单词都不会写,总觉得英语很难,很讨厌。所以平时不太喜欢学,总觉得考试都考不及格。学生2:我的语文成绩比较薄弱,因为我不喜欢语文,读、写、背太麻烦了,我都记不住古诗词和文言文。学生3:我的数学很差,因为数学课上有几次听不懂,后来就跟不上了,平时不懂的知识不敢问老师,怕被老师驾。设计意图:通过思考自己的短板学科,找到自己的短板学科的原因,认识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三、团体工作:我的长板教师:刚才我们分析了各自的短板学科,相信我们每个人也有自己比较擅长的学科,成绩相对比较优秀的学科。接下来我们要来找一找和我们有着一样长板的学科的同学!大家一起分享如何学好长板学科。1.优势学科分组(1)根据长板一致,重新分小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并选好组长。(2)根据自己的长板,想想之所以为长板的原因(从兴趣、习惯、学习方法、毅力等方面找),记录形成经验。完成以下表格:我们的长板学科 我们是如何学习的 相对我的弱势学科我什么启发2.小组分享学生1:我们比较喜欢数学,上课认真听,记笔记,课后练习独立完成,不懂的要及时问老师和同学,不要怕丢脸。多做练习题,收集错题。我的薄弱学科是英语,可能太缺少预习和复习了吧。学生2:我们的长板学科是英语,因为英语老师上课很有趣,英语课上能让我了解到很多国外知识,很有趣。课后我会去听磁带,读课文,背诵单词。我的薄弱学科是语文,我可能对我们中国的一些人文知识了解不多。学生3:我们比较喜欢语文,学语文一定要背诵古诗词和文言文,基础知识要掌握,多做题目多做阅读,课后多看课外书。这对我们薄弱学科的启示就是要把基础知识掌握好。学生4:我们擅长的是物理,物理课就要上课认真听,积极做实验,多做题目,不懂一定要问老师。学生5:我们喜欢化学,在化学课上我们认真听讲,多记笔记,多看书,熟记知识点。教师:同学们讲得都很好,我们知道只要我们找到原因和知道一些方法,我们的薄弱学科一定会改善的。3.克服短板方法总结板书:(1)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克服畏难心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为短板学科制定一个目标,坚定信心;(3)短板并不可怕,我们一定能克服短板。设计意图:通过思考,重新分小组,让长板学科的同学坐一起,分享长板学科的学习方法,树立自己的信心,并推广或运用到自己的薄弱学科。四、团体结束:相信自己教师:同学们,只要我们有一颗坚定的决心,不懈的恒心,良好的习惯、科学的方法,我们就一定能克服我们的短板,成就美好未来。战胜短板,我行!设计意图:给学生支持与鼓励,相信学生可以做到。【资料链接】短板效应又称“木桶原理”“水桶效应”。该理论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短板就成了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若要使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短板理论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主要矛盾。只有明白事物的薄弱环节,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才能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以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学习生活中,克服短板的过程其实就是找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加以克服。【操作建议】1.在上有关学习心理活动活动课时,活动教师首先要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大致了解学情,对活动学生有所了解。2.要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有所感悟,从活动中有所得到,避免单纯的说教。3,本次活动设计的活动比较多,学生的参与性会比较好。面对讨论环节,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避免学生讨论过于空洞。4.在学科分组的时候,要看到班级特殊的学生,可能会有一部分的学生觉得自己没有优势学科,这时候教师要积极地引导,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避免给部分学生造成不好影响。分组会使学生的兴奋度较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因此需要和学生约定好,让学生能及时安静下来,保证课堂教学有效进行。【活动反思】本次活动活动课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中的短板学科,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学科。加强了学生对自己学科长短板的意识,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更好的认识和反思。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避免说教,需耐心引导学生积极地参加讨论,积极地分析自己的学习状况。同时预先对活动的学生学习状况有所调查了解,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开展学习心理活动,仅仅上一节活动课还是不够的,活动老师需要继续跟进,多上几节活动课,继续深人探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