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知道常见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2.初步认识置换反应的概念,能够判断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是否属于置换反应。3.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性和探究欲。重点: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难点:1.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2.置换反应。【学习活动】任务一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_________1.大多数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_________,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1)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铝在空气中被氧化,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_________,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因而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2)铁、铜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3)“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_________。2.下列关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热的细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B.各种金属在高温下都能与氧气反应C.金属与氧气反应都生成黑色的金属氧化物D.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可以初步比较一些金属的活动性3.小辉家中收藏着一件清末的铝制佛像,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该佛像未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化学反应C.铝不易被氧化 D.铝易被氧化,但氧化铝薄膜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4.下图是同学们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性质实验”时的几种操作方式,更能提高实验成功率的方式是_________(填序号)。有的同学完成上述实验后,提出“铁丝能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呢?”,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已知在点燃的条件下,镁带能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方案①: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方案②: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段镁带,点燃镁带,待镁带快燃尽时,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你认为方案___________(填①或②)更为科学,理由是______________。【变式1】科学兴趣小组采用不同方案对金属活动性的强弱进行了研究。甲同学:将镁带和铜粉分别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观察现象。乙同学:把铁制容器和铝制容器放在同一潮湿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容器表面的锈蚀情况。……实验后,同学们进行汇报和评价交流。(1)甲同学根据________的实验现象,得出金属镁的活动性比铜强。(2)乙同学观察到铁制容器表面有明显的锈蚀现象,面铝制容器表面无明显变化,据此他得出铁的活动性比铝强的结论。小组讨论后一致认为乙同学的方案设计不合理,他们的理由是:铝制容器表面无明显变化是因为________导致容器中的铝无法与氧气接触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此方法比较铁与铝的活动性强弱。任务二 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5.(1)分别写出镁、铝、锌、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2)分别写出镁、铝、锌、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6.废旧手机的某些部件中含有Mg、Al、Cu、Ag等金属,为了回收重金属,将旧手机的部件粉碎并浸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过滤,所得固体中含有的金属是( )A.Mg和Al B.Cu和Ag C.Al和Cu D.Mg和Ag7.假设与排除是探索未知物的一种方法。《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强水性最烈,能蚀五金(金、银、铜、铅、铁)”,下列物质最可能是“强水”的是( )A.硫酸亚铁溶液 B.稀盐酸 C.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 D.稀硫酸8.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猜想与假设】a.可能与硫酸的质量分数有关;b.可能与锌的形状有关。【设计并实验】小明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和不同形状的锌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编号 硫酸的质量分数(均取20mL) 锌的形状(均取1g) 氢气的体积(mL)(均收集3min)① 20% 锌粒 31.7② 20% 锌片 50.9③ 30% 锌粒 61.7④ 30% 锌片 79.9【收集证据】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得出结论】锌与硫酸反应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反思与评价】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可能还受哪些因素影响,请举出一例__________,并设计实验验证____________。【变式2】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完全反应所需时间:丙>甲>乙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任务三 置换反应9.由一种_________与一种_________反应,生成另一种_________和另一种_________的反应叫作置换反应。但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_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置换反应,请列举一例: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0.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Fe2O3+3CO2Fe+3CO2 B.CH4+2O2CO2+2H2OC.2Na+2H2O=2NaOH+H2↑ D. Na2CO3+CaCl2=CaCO3↓+2NaCl11.金属锰与氯化亚铁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Mn+FeCl2═MnCl2+F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C.锰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 D.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12.“中国高铁,世界第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镍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镍的原理是:C+2NiO2Ni+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中NiO发生还原反应 B.气体产物中可能有COC.该不锈钢中还含有铁和碳 D.该不锈钢合金的硬度小于纯铁【变式3】由所学知识可知,活泼性Fe>Cu,Fe+CuSO4=FeSO4+Cu。非金属与金属类似,活泼性Cl2>Br2>I2,请写出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课后作业】1.下列关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热的细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B.金属在高温下都能与氧气反应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高D.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可以初步比较些金属的活动性强弱2.取一定质量的锌粒和铜片于同一敞口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硫酸。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 )A B C D3.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Fe+H2SO4=FeSO4 +H2↑ B.CO+CuOCu+CO2C.Cl2+2NaI=2NaCl+I2 D.Fe+CuSO4=FeSO4+Cu4.某不纯的铁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23g氢气,则铁中混有的物质可能是( )A.锌 B.碳 C.铝 D.银5.金属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铜 铝密度/(g cm-3) 8.92 2.70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 0.007 7.73导电性(以银的导电性为100作标准)(1)家用电线常用铜制,但在高压远距离输电中,常用铝代替铜,请根据题表的信息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2)在空气中,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3)为探究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分别将铁丝、铜丝插入稀硫酸中(图2所示),说明铁比铜的金属活动性更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6.铝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1)铝元素的含量居地壳中所有元素的第________位,将铝块拉成细丝,是利用铝的________性。(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如图为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3)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写出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4)冰晶石在工业制取金属铝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硫酸铝和氟化钠(NaF)在熔融条件下反应生成冰晶石(Na3AlF6),同时得到硫酸钠,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7.小明选择“铁丝和氧气反应的成功率和实验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开展探究。下表是他分别用相同规格、不同材质的铁丝和氧气反应的三组实验数据和燃烧情况说明。实验编号 氧气的浓度 铁丝的材质 燃烧情况说明① 100% 纯铁丝 剧烈燃烧,火星明显,效果好② 90% 纯铁丝 没有纯氧中剧烈,火星较明显,效果较好③ 90% 钢丝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强度大,美观,比纯铁丝燃烧有更大的爆鸣声,效果非常好(1)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①和②表明:该实验效果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3)能表明铁丝材质对实验效果有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_____。(4)通过分析,“氧气的浓度”、“铁丝的材质”两个因素中哪个因素对实验效果影响更大?_________。(5)实验表明,在相同的情况下,三根铁丝拧成一束比一根铁丝燃烧更容易成功,效果更明显,请从燃烧的条件这个角度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你认为还有什么因素影响铁丝和氧气反应的成功率和实验效果?______________。请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将20.0 g Cu-Zn合金粉末投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1)完全反应后生成H2的质量为___________g;(2)Cu-Zn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评价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学习活动】1.金属氧化物 (1)2Mg+O22MgO 4Al+3O2=2Al2O3 氧化铝薄膜 (2)3Fe+2O2Fe3O4 2Cu +O22CuO (3)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合理即可) 2.D 3.D 4.C ② 镁能在CO2中燃烧而火柴不能(或“CO2不支持火柴燃烧,燃着的火柴放入CO2中立即熄灭不能对铁丝持续加热”或“CO2支持镁带燃烧,燃着的镁带放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能持续燃烧能使铁丝充分受热”等合理即可) 【变式1】(1)镁带燃烧而铜丝不能燃烧 (2)铝制容器表面有一层致密氧化膜 5.(1)①Mg+2HCl=MgCl2+H2↑ ②2Al+6HCl=2AlCl3+3H2↑ ③Zn+2HCl=ZnCl2+H2↑ ④Fe+2HCl=FeCl2+H2↑ (2)①Mg+H2SO4=MgSO4+H2↑ ②2Al+3H2SO4=Al2(SO4)3+3H2↑ ③Zn+H2SO4=ZnSO4+H2↑ ④Fe+H2SO4=FeSO4+H2↑ 6.B 7.C 8.【收集证据】①③(或②④) 【得出结论】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或锌与硫酸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反思与评价】温度 取质量相等的锌粒分别放入两只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温度不同,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测量收集等体积的氢气所需要的时间(只要有控制变量的意识即可) 【变式2】C 9.单质 化合物 单质 化合物 不一定 10.C 11.D 12.D 【变式3】Cl2+2NaBr=2NaCl+Br2【课后作业】1.D 2.C 3.B 4.C 5.(1)铝的密度比铜小(合理即可) (2)4Al+3O2=2Al2O3 (3)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合理即可) Fe+H2SO4═FeSO4+H2↑ 6.(1)三 延展 (2)失去 (3)4Al+3O2═2Al2O3 (4)Al2(SO4)3+12NaF 2Na3AlF6 +3Na2SO4 7.(1)3Fe+2O2Fe3O4 (2)氧气的浓度 (3)②③ (4)铁丝的材质 (5)三根铁丝燃烧放出的热量更多,更容易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6)铁丝的粗细(或铁丝表面是否打磨等,合理即可) 选择材质相同、粗细不同的铁丝,分别在相同浓度的氧气中燃烧,比较燃烧的剧烈程度、火星情况及效果(合理答案均可,应与上一空相对应)8.(1)0.4(2)设Cu-Zn合金中Zn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65 2x 0.4g65﹕2=x﹕0.4g解得,x=13.0 gCu-Zn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为:(20.0g-13.0g)/20.0g×100%=35%答:(1)完全反应后生成H2的质量为0.4g;(2)Cu-Zn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为3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