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坚持依宪治国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坚持依宪治国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下册 导学案
课 节 2.1 坚持依宪治国 单 元 第一单元
学 习 目 标 政治认同:了解现行宪法的构成,理解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道德修养: 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宪法权威,提高守法、护法能力 法治观念: 懂得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的道理 健全人格:培养崇尚宪法的思想,树立宪法意识,自觉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责任意识:深刻认识依宪治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自觉树立宪法观念,增强守法意识
重点 根本的活动准则、最高的法律效力
难点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知 识 结 构
设问导读
1.我国宪法是 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2.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 ,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 。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 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 。
4.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 、 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随堂检测
基础应用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主要的问题。下列内容由宪法规定的是( )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我国实施50多年的劳动教养制度,因违反宪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提出废止。随后,国家启动相关法律程序废止。这表明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③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享有最高立法权 ④普通法律是宪法的立法基础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3、下面关于宪法的地位,说法错误的是 ( )
A、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与普通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D、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4、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因此,作为中国共产党要
①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②领导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③把法治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加快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④进一步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 空抛物谁来担责 老人摔倒要不要扶 高铁“ 霸座”怎么……《民法典》对百姓关注的这些热点问题作了回应。根据《宪法》制定的《民法典》, 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充分表达了宪法精神。这说明( )
A.民法典是国家的根本法
B.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
C.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D.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6. 阅读以下法条,结合所学知识你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宪法和刑法规定的内容相同 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
③违反宪法就要受到刑罚处罚 ④法律制裁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 学习《坚持依宪治国》时,某同学认为:“我国的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所以, 中国共产党可以不遵守宪法。” 这一观点( )
A.正确,中国共产党只需要遵守中国共产党章程
B.错误,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C.正确,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是领导-切的
D.错误,中国共产党可以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
8.我国宪法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下列做法中符合宪法这一规定内容的是(  )
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14岁的小刚同学在学校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③2017年11月28日,青岛500多名新录用公务员面向宪法宣誓 ④2017年11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检察日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应当强调宪法在其完善和发展中的地位。法律体系的形成、完善和发展,应以宪法为价值指引和评判标准。下列对于宪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C.宪法规定集体生活中的最根本的问题 D.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10.“《刑法》+《教育法》+《环境保护法》+《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宪法”的观点(  )
A.正确,因为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
B.错误,因为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复杂
C.错误,因为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并非所有问题
D.正确,因为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
(二)拓展提高
11.合作探究
材料一 2017年5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任职干部宪法宣誓活动。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首席大法官周强出席活动并监誓。上午9时30分,宣誓活动开始。奏唱国歌之后,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庄严的国徽,在周强的监誓下,由一级大法官沈德咏领誓,二级大法官裴显鼎等102名新任职的大法官、法官等法院工作人员高举右手,庄严宣誓:“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材料二 王华生活在一个和谐、民主、幸福的家庭,家里每个人都“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017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四个“国家宪法日”,这一天晚饭后,他们一家人一边收看《新闻联播》一边聊天。
爷爷:宪法还是不够完善啊,何时才能把“治霾”写进宪法啊
王华:共产党是执政党,爸爸是党员,而且还是执政党的一个不算太小的领导干部,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吧
爸爸:儿子,错!宪法是我们每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更要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1)材料一中最高人民法院新任职干部为什么要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2)请对材料二中爷爷的说法进行评析。
(3)请对材料二中爸爸的话进行解读。
12.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五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第-条规定:“为了维护国歌的尊严,规范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1)材料一说明宪法与普通法律有什么不同
(2)材料二说明宪法具有什么显著特征 对此你是怎么认识的
(3)综合两则材料及两个问题的问答,你得出了哪些重要结论
13.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宪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核心,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宪法规定的内容与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有什么不同点?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有什么意义?
三、自学反思(请写出你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发现及存在的困惑等)
随堂检测参考答案
B 2. A 3.C 4. A 5.C 6.D 7.B 8.D 9.C 10.C 
11.(1)①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⑤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2)爷爷的说法是错误的。①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治霾”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个一般性问题,因此不会写入宪法。
(3)爸爸的话是正确的。①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②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12.答案(1)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 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 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普通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2)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3)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具有至无上的权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符合题意两点即可)
13.(1)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2)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是对宪法的具体化。
(3)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保障了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