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依法行使权利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依法行使权利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下册 导学案
课 节 3.2 依法行使权利 单 元 第二单元
学 习 目 标 政治认同: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依法行使权利的道理 道德修养: 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 法治观念: 结合案例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 健全人格: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责任意识:增进热爱宪法的情感,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
重点 依法行使权利
难点 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
知 识 结 构
设问导读
1.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 ,不能滥用权利。
2.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 、 和 为代价。
3.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 、 、 和诉讼等。
4.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 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互相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5.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有 、 、 。
随堂检测
基础应用
1、毕达哥斯说:“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没有绝对的自由 ②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利益 ③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④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可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报道,某山村在选举大会上,村民赵某承诺,如果自己当选村委会主任,则按人头向村民每人发放现金1 800元。选举结束,赵某如愿当选。当日,赵某共向村民发放现金190余万元。经群众举报,赵某受到有关部门的查处。赵某的行为(  )
A.是正当竞争
B.是公民行使合法权利的表现
C.损害了国家、社会、集体、他人的利益,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D.是在行使选举的权利中开展的政党的竞选活动
3.盐城大丰区一男子在家中使用电脑、手机编造“大丰出现诺如病毒”的信息,并大肆传播,引起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恐慌。经证实,此信息为谣言。公安机关依法对该男子进行传唤,他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材料启示我们青少年(  )
A.行使权利时要遵守宪法和法律 B.应珍惜和正确行使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C.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D.要远离网络,克服好奇心
4、近日,陕西省白水县人民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屈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在本判决生效后60日内赔偿给原告杨某等六人因交通事故致刘某死亡的死亡赔偿金110000元、丧葬费28448元、抢救费500元,共计138948元。杨某等人这种维护权利的方式是(  )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5. 2021年2月21日,茂名市公安机关接群众举报,有网民在微信群中发布侮辱诋毁卫国成边英雄官兵的言论。警方迅速开展调查,将嫌疑人田某查获并依法刑事拘留。这告诉我们( )
①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②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③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
④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权要承担刑事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 明明的妈妈加入了一个名为“开心购物”的微信群,只需微信付款给群主,就可送货上门。可妈妈最近却开心不起来,因为群主擅自将她的真实姓名、收货地址等信息公布在群里,妈妈所购商品也有质问题。对此,下列做法可取的有( )
①不予理会,毕竟没有蒙受重大损失 ②告知群主,这是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③如法炮制,在群里公布群主的秘密 ④保留证据,便于日后维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 东省建立行业专业调解组织2145个,覆盖到医疗卫生、道路交通、征地拆迁、金融信贷物业管理等30多个行业和领域。2013 年以来,省人民调解组织共化解矛盾纠纷211.4万件,有效预防和减少“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可见( )
A.调解适用于刑事纠纷,由法院来调解
B.调解是解决民间纠纷非常重要的方式
C.调解能从根本上杜绝刑事案件的发生
D.任何矛盾和冲突都可以通过调解解决
8.毕达哥斯说:“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没有绝对的自由 ②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利益 ③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④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可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某校的午休铃声响过后,七年级(1)班宿舍的其他同学都上床休息了,小东还在大声朗读英语。室友提醒他,他却说:“学习是我的权利和自由,任何人都不能干涉。”小东的言行主要错在(  )
A.没有和同学搞好关系
B.不知道公民依法享有哪些权利
C.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损害了他人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D.不知道未成年人不能享有一切自由和权利
10.在现实生活中,公民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不应该采取的方法是(  )
A.向人民法院起诉
B.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C.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D.向有关部门投诉或到执法部门控告
(二)拓展提高
11.某机场二十余名乘客因航班延误,航空公司没有给予及时的、合理的解释和赔偿而情绪失控,冲入跑道逼停飞机,上演了“拦机维权”一幕。
【拦机乘客】拦机是为了维护我们的合法权利。
【其他乘客】“拦机维权”不可思议,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机毁人亡。
【机场公安】拦机乘客违反了航空安全保卫条例,处以治安处罚。
【民航局】航空公司对该事件处置不当,暂停该航线的经营。
(1)从乘客维权反而受到处罚的教训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拦机乘客该如何正确维权
12.辨析题
地铁里吃东西、手机外放声音..于地铁上的不文明行为一直以来备受大家热议。殊不知这些乘客的行为可能要上“乘客行为黑名单”了。对于是否可以在地铁里吃东西、手机外放声音等,人们看法不一。
请你对下面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13.开学前一天,小甜和小周到文具商场选购文具。商场里熙熙攘攘,购买文具的人很多。她们反复挑选后,觉得没有合适的,准备到别处选购。这时商场的女经理和保安走过来,对小甜说:“请跟我们到办公室。”“为什么要到办公室?”“我们怀疑你偷东西。”“我没有……”不容小甜分辩,经理和保安强行把她拉到办公室。经理叫保安在门口守着,然后恶狠狠地对小甜说:“怪不得商场老丢东西,原来是你们这群人做的好事。”说着,经理便强行对小甜搜身,最后什么也没有搜出。这件事给小甜带来了很大的心理伤害,她整天忧心忡忡,无心学习。
(1)商场工作人员的行为主要侵犯了小甜的什么权利?为什么?
(2)假如你是小甜,你准备怎样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3)从这一案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三、自学反思(请写出你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发现及存在的困惑等)
随堂检测参考答案
A 2.C 3.A 4. D 5.A 6.C 7.B 8.A 9.C 10.C 
(1)公民既要享受权利,又要履行义务;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依法维权;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等。
(2)公民权利如果受到损害,要懂得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12.(1)地铁是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具有开放性,任何公民都可以进入公共空间参与公共生活,受公共利益。
(2)公民可以乘地铁,享受乘车的便利,但在地铁上吃东西、手机外放声音等行为会破坏车厢的公共环境,危害其他乘客的合法权益,破坏运营程序,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因此,拉黑是有道理的。(3)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4) 在地铁上吃东西、手机外放声音等行为虽然是微小的,但是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文明素养和精神境界,关系着国家民族形象。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增强规则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文明素养,构造良好的公共环境。
13.(1)人身自由权利。因为非法搜查公民身体,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行为。我国宪法规定: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2)要懂得运用法律保护自己,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可采用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追究商场的法律责任。要求商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精神损失等。
(3)宪法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要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