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安全教育》教学简案学科:《安全教育》 授课年级: 专业: 教师姓名:课题名称: 探寻一 溺水急救 计划学时: 1个学时教学内容 预防溺水;溺水自救的方法;救助溺水者的方法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如何预防溺水,溺水如何自救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后,学生能有效预防溺水,学会溺水自救和救助溺水者的方法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谨防溺水重点、难点及处理对策 重点:预防溺水,学会溺水自救 难点:救助溺水者的方法 对策:通过问题探究法、讲授法、模拟演练法等教法、学法,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 本节课以少年溺水,伙伴以为是在逗乐,错过救援时机终酿惨案的案例为引入,结合问题探究法、讲授法、模拟演练法等教学方法对如何预防溺水,溺水如何自救以及如何救助溺水者进行讲解分析,提高学生安全意识,防止溺水事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引入新课 【情景再现】微信朋友圈惊现一视频,一名少年在河水里翻转扑腾,而岸边几名少年却在嬉笑逗乐,眼睁睁地看着水中的少年溺亡。 以案例引入,提问:如何有效预防溺水,引发学生的思考 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以现实残酷案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防溺水知识的兴趣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一、预防溺水 1、游泳场所的选择 (1)室内游泳馆 具有特殊的围护结构.水温及室温相对稳定,有多种辅助设施齐全 (2) 天然游泳场 应尽量选择浅水和静水区域 找有经验的、身强力壮的成年人陪同 携带救生圈等安全设备 【小提示】 切勿在明令禁止游泳的区域游泳。若选择可游泳锻炼的天然水域,需要提前了解该处水温、漩涡、水流、水深、水中杂草分布等情况。 2、游泳前的准备 (1)泳前暖身操 (2)泳前适应水温 【知识拓展】 游泳注意事项 运用问题探究法,解决问题:如何预防溺水。讲授法讲解知识要点,组织学生动起来,做暖身操。 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思考听讲,积极参加活动 以讲授法、演练法解决学生疑问,为加深学生对防溺水知识的印象。二、溺水自救的方法 1、不会游泳者的溺水自救方法 2、溺水者会游泳的自救方法 【小提示】 发生抽筋后,同一部位可能会再次抽筋,所以对抽筋处要充分按摩并慢慢游向岸边,上岸后对患处再进行按摩和热敷 以讲授法、模拟演练法开展教学活动 学生根据教师指导,认真学习 溺水自救方法动作。 教师详细讲解知识要点,让学生学会溺水自救的方法三、救助溺水者的方法 1、施救者不会游泳或水性不好时的求助方法 ①大声呼救或报警 ②固定自己,利用竹竿 ③利用绳、救生圈等漂浮物 ④利用衣服、裤子结绳 2、施救者水性较好时的救助方法 ①发现溺水者,观察周围 ②脱去外衣,下水救人 ③后方靠近,压制双手 ④头出水面,游向岸边 【小提示】 施救者切忌迎面接触溺水者。溺水者因为神志不清或心慌意乱,会紧紧抓抱施救者,从而导致双方一同溺水 3、溺水者被救后急救措施 (1)被救上岸后的急救 (2)心肺复苏术 【小提示】 两人在场时,最好两人一起施救。双人施救的效果比单人施救的效果好。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 30∶2 ,即30次心脏按压,2次人工呼吸。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模拟溺水情景,演练如何施救,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认真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积极参与角色扮演,模拟演练溺水施救。 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并能够团队合作,模拟演练,丰富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现实案例】 少年凭所学技能救人 让学生认真阅读案例并进行分析,思考少年如何正确施救。 认真阅读案例思考问题 通过现实案例,让学生加深对溺水施救知识的印象,突破难点课堂训练 做一做: 1、 模拟游泳时发生腿部和手部抽筋的缓解动作。 2、 3 人一组,轮流模拟心肺复苏术,进行单人心肺复苏及双人心肺复苏的训练。 教师引导学生模拟练习 参照标准动作,进行演练 让学生熟练自救及施救的方法,防范于未然课堂小结 本节课对运动过度的危害和运动损伤处理措施进行讲授,对学生健康和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讲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要点,提高健康意识和安全意识,学会适当安排运动,防止运动过度,同时也学会损伤的处理措施,掌握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布置作业 想一想 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岸上的急救是挽救溺水者生命的关键环节,那么,如何开展岸上急救呢 课后反思教学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