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北京)八年级下册地理 6.1东南亚地理实践活动课——走近新加坡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图版(北京)八年级下册地理 6.1东南亚地理实践活动课——走近新加坡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一节《东南亚》教学设计
课题 《东南亚》地理实践活动课——走近新加坡
教学目标 通过搜集资料,展示实践活动结果等活动,进一步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与农业生产、生活以及旅游资源等区域特征。通过搜集资料、汇报实践活动成果和交流,促进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进行实践活动和活动成果展示,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实践能力和地理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 1、通过实践活动过程,深入理解分析区域特征的一般方法。2、通过实践活动和成果的展示交流,提升小组合作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能力,以及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教学难点 1、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分析某一区域特征的一般方法2、通过实践活动和成果的展示交流,提升小组合作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能力,以及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教材分析与教法设想 本节对应地理课程标准:找出某一地区位置、范围、主要国家,说出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说出气候特点一家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举例说出某一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影响。本节课是学习《东南亚》之后的实践活动课,以东南亚的国家新加坡为例,探究成为最受欢迎旅游目的地的原因,学生分小组开展制定新加坡旅游攻略的实践活动,并进行展示汇报。在此过程中,学生制定新加坡的旅游攻略不但进一步理解了东南亚的重要知识点,还提升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社会实践的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教学方法:由于本节是地理实践活动课,内容和日常生活联系较多,为了引起学生兴趣,以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iPad网络教学等形式完成实践活动任务,然后展示交流。 CIA教学(谈话、讨论、活动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小组创制的景区地图和美食地图 ,拍摄、制作的视频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欢迎同学们来到地理课堂,请观看一段新闻视频。[新课导入]:播放视频《中国出境旅游持续升温》通过视频我们得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和境外消费已经连续多年增长。这是我国国民的消费水平提高的表现,出境游不但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成为推动全球经济的重要力量,中国游客正在用足迹点亮全球。在众多的境外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中,哪里最受我国国民欢迎的呢?那么如果我们去这个最受欢迎的国家或地区旅游需要做哪些攻略呢?相信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开展的实践活动已经有了答案,接下来依次有请小组的代表上台为大家介绍本组的实践活动成果。 观看视频 以视频为导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一实践小组:通过实践调查探究最受欢迎的境外旅游目的地 教师在小组代表介绍完毕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师:第一小组把实地访谈和网络调查相结合,有效的避免了局限性,得出的结论也很有说服力,这也使得其他小组制定旅游攻略有了良好的开端。通过调查结果,我们选定了东南亚国家新加坡,接下来让我们开启新加坡之旅。 组员一:首先介绍本组的实践任务是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形式探寻最受欢迎的境外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其次展示实践活动实施的学生访谈图片和学生自录采访视频。组员二:连接网络用iPad展示网络调查问卷结果,选取其中的几项问题结果进行说明,并确定最受国民欢迎的境外旅游目的地为东南亚国家的新加坡。组员三: 提出制定新加坡旅游攻略的倡议——攻略在手,畅行无忧,狮城,等着我!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第二实践小组:通过实践调查制定行前攻略(行前准备和出行路线) 教师在小组代表介绍完毕后进行点评、总结由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回顾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和气候类型。教师:通过第二小组的行前攻略,我们首先通过3D数字地球确定了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以及新加坡位置,并且通过读图直观得出东南亚与我国距离非常近,可谓“山水相依”。我们还通过新加坡的热带雨林气候确定了旅行的行李,给我们出行提供了指导,那么东南亚除了新加坡的热带雨林气候还有哪种气候类型呢?(学生回答后)过渡:正是这种热带气候使得东南亚有丰富的食材,那么到达新加坡之后,我们当然要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接下来有请第三小组。 组员一:首先介绍本组的实践任务是通过书籍和网络查询来做出行前准备和制定出行路线。利用iPad联网在实物展台显示百度3D数字地球,让学生通过3D数字地图找到东南亚以及新加坡位置,并指出新加坡距离我国很近,可谓山水相依。组员二、组员三: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展示去新加坡旅游需要携带的行李,并请台下其他组的同学帮助指出不必要带的物品,说明其原因。组员三:确定到访新加坡旅游的最佳时间。指出如果喜欢美食选择4月、7月,喜欢购物选择6月。组员四:通过大数据图片展示新加坡出游全年高峰,并通过网络查询去新加坡的机票和所用时间,再一次强调新加坡甚至整个东南亚距离我国较近。 通过利用3D数字地球查找东南亚以及新加坡的位置,来巩固学生的旧知,并且提高学生读图和区域定位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可以有效回顾东南亚气候,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
第三实践小组:美食和住宿攻略(探寻新加坡美食和特色民居) 教师在小组代表介绍后点评和总结。通过新加坡美食和住宿来回顾东南亚的粮食作物和特色民居,强调自然环境对农业和传统民居的影响。教师:第三小组对新加坡的美食和住宿攻略做的非常好,特别是美食视频和美食地图的绘制,具有很大的参考性和实用性。通过小组成员的展示,我们不但了解和新加坡的美食和特色民居,还理解了任何区域的农业都与自然环境分不开,发展特色农业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还会影响当地的传统民居。因此,我们如果到了一个别的地方发现传统民居比较特别,就要想到和当地的气候有关。 组员一:首先介绍本组的实践任务和实施过程。然后播放小组合作制作的新加坡美食视频,并提出问题:视频里出现了什么食材?新加坡人以什么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他小组同学讨论探究后回答问题。组员二:对其他小组回答的问题进行点评和补充。组员三:介绍水稻的生长习性,并指出东南亚居民喜欢吃米饭的原因。两名组员展示并介绍小组绘制的新加坡美食地图组员四:介绍旅行新加坡要入住的特色酒店,引出特色民居并提出问题:为什么那里的房屋一层是架空的二层住人。学生回答后进行点评 通过相关的歌曲视频可以培养学生在视频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也激发课堂的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并树立“人地”思想。通过创制地图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绘图、读图能力。
第四实践小组:热门景区攻略(探寻新加坡热门景区和文化) 教师在本小组代表介绍完毕之后进行点评和总结,并总结新加坡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回顾东南亚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教师:第四小组对于新加坡的城市景观和景区以及文化介绍的非常详细,用心制作的景区地图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通过介绍新加坡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请同学们回顾东南亚还有哪些旅游资源。东南亚华人华侨众多,所以文化也与我们很相通。那么华人华侨也对东南亚的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心系我们的祖国。 组员一:首先介绍本小组的实践活动任务探寻新加坡热门景区和文化,然后展示新加坡城市绿化景观,并提出新加坡是水源缺乏的国家。组员二:解释新加坡的水资源战略,并指出2019年北京世博园的中国馆借鉴之处。组员三、组员四:小导游介绍新加坡的热门景区,并提出问题,哪些是自然旅游,哪些是人文旅游资源。组员五:介绍新加坡多元文化的华人文化,结合中国人口迁移——下南洋来反映那里和我们有相通的文化,同时展现华人的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最后,展示小组成员制作的新加坡景区地图。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通过聆听景区介绍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了解华人“下南洋”的历程来培养爱国、敬业、诚信等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实践小组:购物攻略(探究旅游纪念品) 教师在小组代表汇报后进行点评和总结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教师:第五小组攻略很全面,相信通过第五小组的购物攻略,大家在选购时会买到自己心仪的纪念品,并且还回顾了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可谓收获颇多。探究新加坡成为国民最受欢迎的境外旅游目的地的原因还分析东南亚旅游优势。 组员一:介绍本组的实践活动任务,并指出新加坡的港口贸易十分发达的原因是位于“十字路口”的位置,重点强调“海上咽喉之地”马六甲海峡。组员二:由马六甲海峡联系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指出“一带一路”的意义和给新加坡带来的新的发展契机。组员三:介绍由于地理位置和港口贸易使得新加坡成为购物的天堂,并在两位导购员介绍旅游纪念品之后,提问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组员四、组员五:通过角色扮演导购员来边展示边介绍介绍新加坡的特色纪念品:蕉麻帽子、天然橡胶拖鞋、椰壳工艺品和棕榈油饼干。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地理思维;通过角色扮演不但让学生掌握了知识点并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安全和爱国教育 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教育:出门在外最重要是安全,难免会有不可抗力,那么在新加坡如果遇到困难请记住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的电话,无论何时,伟大的祖国总在我们的身后。 学生聆听 给予学生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并树立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生感想和收获教师总结 一、学生分享本组在进行实践活动的感想及收获 ,以及对整个实践活动课的感想与收获。二、学生演唱自己填词的新加坡旅游攻略歌曲。三、教师点评和总结此次实践活课成果和意义。
教学反思: 本节是学习了《东南亚》之后的实践活动课,以《畅游新加坡》为例,根据学生特点分为五个实践活动小组,以访谈、调查、阅读相关书籍和网络调查等形式进行实践活动。完成实践活动后,小组代表进行展示、汇报和交流。本节课成功之处:1、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理解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成产等地域特征;2、对于地图的应用,本节创设了利用3D数字地图来探究东南亚以及新加坡的位置和范围,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本节课对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的辅助教学充分重视,学生用ipad连接网络展示问卷调查结果、学生自录的采访视频、学生绘制的美食视频以及学生自己作词演唱的歌曲视频都应用在课堂之中,提高了课堂的活跃性,抽象的知识也得以形象化;3、体现以学生为主的地理课堂,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展示成果等进一步掌握重难点,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本节课不足之处:1、教师的语言不够简练,点评和总结应该更有针对性;2、整节课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成果不够活跃,部分学生参与不足,没有全部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一点在以后的课程有待进一步加强。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注意提升学生学习和读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