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必备知识 (一)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碳酸钠碳酸氢钠化学式 俗称 、苏打 物理性质白色粉末、 溶于水白色粉末、 溶于水溶液酸碱性碱性碱性 用途用于玻璃、化工、冶金、造纸、印染、合成洗涤剂、石油化工等工业生产①配制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②治疗胃酸过多症(二)纯碱的化学性质 物质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酚酞试液溶液变成 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三)复分解反应 1.定义:由两种 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 的反应。 2.表达式及特点:AB+CD→AD+CB(双交换,价不变) 3.实质: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 、 或 的过程。 4.常见类型:金属氧化物+酸、酸+碱、碱+盐、盐+盐 反应条件: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 、 或 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注意:反应物:有酸时可不溶,无酸时必须全可溶;生成物:有气体或沉淀或水 拓展:盐的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规律举例与酸反应盐+酸→新盐+新酸与某些碱反应可溶性盐+可溶性碱→新盐+新碱与某些盐反应可溶性盐+可溶性盐→新盐+新盐与某些金属反应金属+盐→新金属 +新盐一、基础知识应用 1..梳理和归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下列关于NaHCO3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俗称:苏打 B.用途:可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C.物理性质:白色固体 D.化学性质:可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2.现有试剂①澄清石灰水、②食醋、③食盐水、④纯碱溶液、⑤烧碱溶液,其中检验贝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盐必须用到的是 ( ) A.②⑤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3.鉴别碳酸钠和氯化钠,下列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加入稀盐酸 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加入酚酞试液 4.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HNO3、Ca(OH)2 B.KNO3、NaCl C.AgNO3、HCl D.Na2CO3、H2SO4 5.下列物质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且现象不明显的是 ( ) A.澄清石灰水与硫酸铜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 C.盐酸与纯碱溶液 D.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铜溶液 6.家庭或企业加工馒头、面包和饼干等食品时,常在面粉中加入膨松剂(如碳酸氢钠),蒸制或烘焙食品中产生大量气体,使面团疏松、多孔,制作的食品松软或酥脆,易于消化吸收。阅读上面信息后,回答下列问题。 (1)信息中提供的膨松剂是 (填化学式)。 (2)碳酸氢钠是一种 (填“可溶”或“不溶”)性的化合物。 (3)碳酸氢钠能使蒸制或烘焙的食品疏松多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7.在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时,小含同学进行如下探究:判断稀硫酸与下列四种溶液是否发生反应。 【进行实验】 (1)试管A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试管C中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 (4)实验结束后,向试管D中加入 物质可证明溶液中仍有酸。 A.酚酞试液 B.Fe2O3 C.Cu(OH)2 D.BaCl2 【反思与评价】 (1)根据以上实验可知判断复分解反应发生的依据是 。 (2)NaNO3、Ca(OH)2、BaCl2、Na2CO3四种物质中,任意两种物质之间,能够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有 个。 (A+)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 A.Fe2+ Na+ SO Cl- B.K+ Na+ OH- NO C.Ba2+ Cl- SO OH- D.H+ K+ NO CO 2.下列各物质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质量不变的是 ( ) A.KOH和稀硝酸 B.K2CO3和HCl C.CuSO4和BaCl2 D.Ca(OH)2和NaCl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