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湘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1、人数男生 xx 人,女生 xx 人,合计 xx 人。2、学生学习习惯本年级共有六个教学班,学生是新生,能唱一些简单的儿童歌曲,并能积极的用动作表现音乐。其中还有一部分同学能运用嘹亮的声音大胆的表现。3、学困生学习情况本年级是新生。二、本学期教学总要求本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共有十五课,包括唱歌、歌表演、音乐游戏、听赏、集体舞表演、音乐戏剧表演、律动表演等教学内容,教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要求学生学习用圆润、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并通过歌曲的艺术处理掌握歌曲的基本情感并能大胆的运用动作及情绪表现歌曲,有个性的完整的表现表演歌曲;让学生从音乐的角度来做音乐游戏,养成很好的表现音乐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充分发挥创造思维来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性。三、教学措施1、以音乐教学新大纲为本,并以减负为前提,紧抓课堂教学质量2、深钻教材,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3、运用媒体辅助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4、对基础比较弱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四、研究课题或创新以边唱边跳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并尝试可以根据歌曲的情绪不坐在椅子上,站立自由表现。充分体现孩子们活泼的天性,让孩子们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轻松的学习音乐。五、教学进度安排略教学设计1《勇敢的鄂伦春》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服饰特点、生活习性等简单知识。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过程与方法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们明白爱护森林、保护林木人人有责的重要性。重点 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方法 听唱法 律动法难点 1.歌曲中“一呀 一杆 枪” “日夜 巡逻”的音准及咬字吐字2.用打击乐器敲打节奏并尝试三个声部的敲击并能为歌曲伴奏。教法 用听~讲~练结合起来 学法 注重趣味性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具准备电子琴、课件、打击乐器:响板、碰钟、双响筒 课时 2 课时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在教学中,还应满足学生“爱动”的年龄特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活动。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师: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其中又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呢?老师给予肯定。师:你知道那些少数民族呢?生:答。老师也了解到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我们来看一下。课件展示,看完后问学生知道了什么?2、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少数民族——鄂伦春族。老是带领大家走进鄂伦春,了解与鄂伦春相关的知识。课件展示。我们已经知道了鄂伦春的这么多知识,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鄂伦春民歌,想不想听?三、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1.播放范唱录音,你仔细听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2. 请同学们打开书 p6,观察鄂伦春族小朋友的服饰特点。说鼓励的话让学生大胆的动起来。生:答。生听范唱。问:看没看到书上有一个背枪、骑马的鄂伦春小朋友?他头戴——皮帽,身穿——袍式的皮服,脚穿——皮靴,3.再听范唱录音,勇敢的鄂伦春人不惧严寒、不怕困难,在茂密的森林里干什么呢?4.有节奏地朗读歌词。(1)带学生分句读歌词,要求:划节拍有节奏地读,声音位置要高。(2)师生划拍齐读歌词,注意反馈第四句节奏及歌词师: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像奔跑着的什么声音?(3)学生跟琴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注意每句结尾二分音符的时值。5.跟着小老师一句一句学唱歌曲。老师弹琴伴奏(如果没有会唱的学生由老师分句教唱)7.生生接唱歌曲。注意每个乐句的音准和节奏,特别是唱准“一呀一杆 枪”“日夜 巡逻”及每个乐句结尾两拍的长音8.生生交换接唱歌曲。让我们用掌声谢谢小老师——X X X ,请回座位上。9.分两大组接唱歌曲10.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有问题的乐句及时纠正指导。这说明他居住的兴安岭地区天怎么样?(寒冷)像歌中唱的那样:一匹马,一杆猎枪,勇敢的鄂伦春肩负着狩猎、巡逻、守护山林的神圣职责。11.如果你来扮演勇敢的小鄂伦春,你会用什么样的情绪来表现他不惧严寒、不怕困难呢?学生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12.自豪的、骄傲的演唱全曲,你可以试着加上动作演唱。四、巩固练习《勇敢的鄂伦春》过渡语:大家真聪明,这么快就能一起把歌唱下来,如果你能把歌词背下来唱那就更棒啦!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唱了一首鄂伦春族民歌——《勇敢的鄂伦春》,兴安岭有了勇敢的鄂伦春,人们不再害怕野兽的侵犯和偷伐树木的人了,让我们也像鄂伦春一样,努力学习用知识来保护家乡、振兴家乡吧!第二课时一、情境引入教师头戴小鹿头饰: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森林里的小鹿,今天,我想邀请大家到森林里去郊游。(课件:出示森林图片,背景音乐《小鹿,小鹿》。)师:森林里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我们来看看都有谁呀!(课件:逐一出示各种小动物图片。)同桌之间背歌词!一会儿要进行男、女生的歌唱比赛。师:我还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儿歌,请小朋友们轻轻拍手为我伴奏好吗?(教师拍手读两遍歌词,适当做简单律动。)二、学唱歌曲师:小朋友快瞧,那里有一群我的小伙伴唱着歌向我们跑过来了。(课件:出示一群奔跑的小鹿,同时播放歌曲录音。)师:现在我们来到了森林游乐园,大家看,这只看门的小鹿好象有话要对我们说。三、游戏创编学生戴上各种小动物的头饰。(课件:小鹿说:“大家先别着急,我还有要求呢,你们要把歌里唱的小鹿是怎么做的跟自己平时玩的游戏结合起来,教给游乐园里的小动物,怎么样,能做到吗?)学生分组创编,教师巡视指导。四、分组展示师:(放音乐示意大家归位),小朋友们都准备的很认真,(课件:小鹿说:“大家好,这里是森林游乐园,小朋友们要到游乐园去和各种小动物做游戏。不过要进游乐园需要先买门票,可我们这里的门票很特别,就是要看小朋友们能不能跟我一起唱会这首歌。)现在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请大家来表演,好吗?希望每个小组上来表演的时候,先由小组长告诉大家你们跟什么小动物玩的什么游戏,下面的小朋友要认真地看,轻轻拍手为他们伴奏,好吗?学生依次展示两到三组,每组展示完可由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五、集体游戏师:小朋友们玩的游戏可真精彩,我也想把自己编的游戏跟大家一起玩,谁愿意上来?(挑选10 人左右上台)。下面的小朋友,请你拍手为我们伴奏,学会了这个游戏,下课后可以跟你的小伙伴一起玩呢!教师讲解游戏规则,与学生进行游戏。六、结束部分(课件:小鹿说:“小朋友们,时间过得真快,我们的郊游要结束了,可我看到咱们玩过的地方有许多小朋友留下的垃圾,如果每个人都这样不爱护环境,我的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呀!”)师:小朋友们,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自由说)师:那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还小动物们一个美丽的家(音乐声中,学生边捡起地上的垃圾,边走出教室。)第二课教学目标 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过程与方法认真聆听弹拨乐合奏《快乐的罗嗦》,能感受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欢歌竞舞的炽热情景。价值观在一系列活动中,能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重点 感受彝族音乐、体验彝族音乐。方法 听唱法 律动法难点 欢快、热烈的歌曲演唱。办法 听唱法 律动法教法 听唱法 律动 学法教具准备 钢琴、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等。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一、情境定向:1、学生随音乐伴奏《彝家娃娃真幸福》进教室。2、游戏:《看谁学得快》教师打出节奏,学生模仿A、X X ︱X X ︱B、X X X X ︱X X X ︱C、X X X ︱X X X ︱D、X X XXXX ︱X X XXXX ︱E、X X XXXX ︱X X ︱二、 导入引趣:1、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加入“快乐旅行团”,由老师带领小朋友到云南去旅行。让我们跟着音乐出发吧!(出示课件:云南简介以及云南彝族生活的图片。)2、提问:图片将我们带到了哪儿?3、出示课题:课件:《情系彝族》4、引趣:今天我们旅行的第一站是彝族的“九乡村寨”。(录像课件:九乡村寨)三、激趣体验(一):课件画外音:欢迎小朋友到我们彝族做客。1、导入:你们听,彝族的小(1)、学生拍手(2)、启发创造:用其他的方法拍击。(启发学生回答)朋友们用歌声迎接我们啦2、初步感受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1)、问:彝族小朋友唱得好不好听?你听出了哪些歌词?(2)、引导学生说出“阿里里”(3)、小结:真聪明——“阿里里”是云南彝族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歌曲衬词。(4)、问:还有哪些歌词?(5)、小结:彝族小朋友为我们送上的歌曲是《彝家娃娃真幸福》(出示课件:《彝家娃娃真幸福》歌词)(6)有感情地朗读歌词。3、初步体验歌曲:(1)、启发:仔细地听,看你能不能跟彝族小朋友学上 1、2 句。(2)、启发:你学会了哪一句歌词?唱给大家听听。(3)师生合作学唱歌曲:采用接龙游戏学会。(4)小结:彝族小朋友有话要告诉大家。4、深入体验歌曲:(1)、教师示范:边唱边用律动伴奏。(2)、自己尝试:学一学边唱边用律动伴奏。(3)、全体在音乐伴奏下边唱边用律动伴奏。5、情感激发:(1)、问:彝族小朋友在唱歌是的心情是怎样的?速度呢?(2)、启发学生说:情绪——活泼轻快,速度——稍快(3)、用活泼轻快的声音唱。(4)参与表现:全体起立边唱边跳。6、小结:踏着歌声,告别彝族小朋友,快乐旅行团又出发了。四、激情体验(二):1、导入:闭眼听,远处传来动听的音乐……2、初步感受乐曲:《快乐的罗嗦》(1)、导入:随着欢快的音乐,我们的旅行团来到了彝族的第二站——“云南民族村”。(点击图片:民族村录像欣赏和火把节)(2)、点击画外音:你们真幸运,赶上了彝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火把节。(3)问:听到音乐你想做什么?为什么?(4)、小结:这首欢快的乐曲是彝族音乐《快乐的罗嗦》(点击图片:快乐的罗嗦)(5)、问:你听出哪个音乐重复出现的次数最多?(6)、启发学生回答:两个小朋友讨论一下。(7)、小结:这段重复出现的音乐是这首乐曲主题音乐,它是彝族最常用的乐器“月琴”演奏的。3、深入体验乐曲:(1)、聆听主题音乐:边听边哼唱。(2)、动一动:教师示范表演(3)、小组合作设计动作,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主题音乐。五、评价小结:1、总结:小朋友,今天,我们从云南归来,领略了云南彝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彝族小朋友的热情与好客,愿我们每位小朋友都和彝族小朋友成为好朋友。(点击图片:情系彝族)2、随彝族音乐走出教室。第二课时复习《彝家娃娃真幸福》听赏《猜调》导入活动:猜谜。什么长,长上天?什么长,水中间?什么长,街前卖?什么团,团上天?什么团,水中间?什么团,街前卖?欣赏歌曲《猜调》。第一遍完整欣赏:师:歌曲里是怎么问的?答案是什么?这首歌与你们平时听到的歌有什么不同?介绍歌曲:这首歌曲叫《猜调》,是我们云南小朋友游戏时唱的歌,一人问,另一人回答,这种形式就是对歌。第二遍完整欣赏,感受歌曲诙谐的情趣。第三遍完整欣赏,模仿歌里的小朋友唱歌,体验歌曲的诙谐。有一首歌曲回答了刚才那几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是怎么回答的。(是用我们云南的方言演唱的,重点引导幼儿说出歌曲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听完后,你们有什么感觉?歌曲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唱歌的?你们能模仿他们唱歌吗?第三课教学目标 学生能根据音乐做出合适的情绪反映,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情境中感受星空的美丽与奇妙。过程与方法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自然大方;能较准确的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价值观能用自然的声音整齐演唱歌曲,不喊叫,并通过律动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重点 学唱歌曲方法 听唱法 律动法难点 能用碰铃和沙锤给歌曲伴奏办法 听唱法 律动法教法 听唱法 律动法学法 听唱法 律动法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钢琴、CAI 课件课时设计理念 学生参与游戏的愿望高,积极性也很强,容易在课堂上失控,教师应充分发挥孩子好动天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同时提出规范和要求,使课堂活而不乱。第一课时一、讨论式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在晴朗的夏夜里,每当你们仰望浩瀚的夜空,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呢?小结:是啊,夜空非常的美丽而且神奇,今天啊,梁老师就带你们进行一次星空之旅,去夜空中参观浏览,好吗?(好)那我们怎样去呢?(坐飞机、坐飞船、坐火箭……)准备好了吗?(好了),现在出发啦!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飞吧。二、新歌教学(音乐实践,启发想象)1、A、谁能说一说夜空中的星星是什么样子的?(一闪一闪的、亮晶晶的、发光的……)B、谁能用动作学学星星发光的样子?(手臂伸直,五指分开,抖动手腕;手臂伸直,手有规教师唱谱,学生拍手拍腿,感知强弱,边唱谱边拍手拍腿。学生边听边做拍手拍腿动作。2、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歌,同学们可以随着音乐学学闪烁的星星。3、这首歌好听吗?(好听)现在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a、歌词学习。⑴全体同学一起读,找出不认识的字,教师给与指导。⑵按节奏,一边读歌词一边拍手打节奏。⑶找同学读歌词,其他同学为其拍手打节奏。(检验学生对歌词及节奏的熟练程度)b、歌曲学习。⑴试着将歌词填入到乐曲当中。⑵更为熟练的唱歌曲,边唱边打节奏。⑶分组演唱,一组演唱,一组伴奏。c、律动教学。⑴启发学生“跟着音乐动起来”。师:我们学会了这么好听的歌曲,如果加上好看的动作那就更好了,现在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把美丽的动作加入到活泼的乐曲当中吧,让我们跟着音乐动起来吧!⑵请学生上前表演自创的动作。教师给予肯定,并颁发小星星皇冠。⑶教师创编动作,学生模仿。师:看到同学们这么精彩的演出,老师也忍不住要和大家一起来表演一下了,看看老师创编的动作好不好看……4、小朋友们真棒,学得这么快,你能跟着伴奏演唱这首歌吗?(提示:同学闭上眼睛想一想,夜空中星星闪烁,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注意表现出夜晚的氛围)5、分组表现歌曲(甲组:唱;乙组:跳;丙组:演奏(由学生选择碰铃和沙锤。)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游览了夜空,认识了闪闪发光的小星星,其实夜空中的神奇和奥秘还多得很呢!只要我们好好学习科学知识,将来总有一天,我们真的会在天空中飞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星光圆舞曲》感受一下圆舞曲的节奏特点。2.用轻快的声音演出歌曲《快起床》教学重点:能根据《快起床》的歌词内容随着音乐的节奏用动作表现出来。教学难点:用律动的方式体会《星光圆舞曲》的节怕感。教学过程:一、师:同学们你们星期一到星期五早上是几点起床的?生:……师:同学们真不错,个个都起那么早,但为想着你们起床那会儿肯定是你们的妈妈喊了一遍又一遍,你们才懒洋洋的起来吧!1、师:同学们起床其实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为什么呢,以前老师也不那么认为,可是自从听了一首之后我的想法完全改变了,那是什么歌呢?同学们想不想听听,这首歌到底有多大的魅力,让老师的想法改变了。我想你们听后也会改变你们的想法的。那就让我们来听听学学这首歌。、2、听《快起床》旋律师:同学们听完之后,有没有感觉到这位小朋友懒洋洋的,不想起床。生:……那我们看看什么吸引他,那么开心的起床了。3、出示歌曲歌词师:同学们看看,读读歌词里都写了些什么?4、学唱歌曲师:小朋友都那么高兴,那我们也跟着他一起高高兴兴的把歌唱吧!(1) 跟琴学唱歌曲第一段(2) 听一遍音乐范唱接着学跟着音乐《快起床》做律动二、听赏钢琴曲《星光圆舞曲》1. 完整地听录音《星光圆舞曲》,教师用动作提示学生拍击节拍,即教师拍三下(拍手、点手心、点手心),学生便会跟上边听边感受节拍的强弱。2、复听录音。提示:歌中唱到了什么?3.分小组听录音,边唱边编创动作。提示:编自己的动作表现云。4、 随着录音伴奏,边唱边表演。5、 编创与活动。三、课堂小结:第四课农场的早晨教学目的:一 、 通 过 一 组 节 奏 练 习 , 感 受 音 乐 情 境 : 农 场 的 早 晨 是 一 番 什 么样热闹的场面;二、把动物的脚步声和节奏联系起来,完整的表现这个音乐故事,学会歌表演《母鸡叫咯咯》;三、欣赏童声齐唱《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教学难点:认读节奏。教学重点:感受整个音乐故事的情境。教具准备:节奏纸条、录音机、动物头饰。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师生问好:1、 发声练习:1 =C 2/412 3 4 | 5 — | 5 3 1 | 53 1 | 5 4 3 2 | 1 — ‖师:小鸡来唱 歌, ji ji ji ,ji ji ji ,ji ji ji ji ji .小鸭来唱 歌, gaga ga,gagaga, gaga gaga ga.小牛来唱 歌, 哞哞哞, 哞哞哞, 哞哞哞哞哞。…………2、 1 = C 2/45 4 | 3 2 | 1 — ‖u二、节奏练习:师:刚才好多小动物唱歌,好听吗?那么下面我们用节奏来模仿他们的样子好吗?1、 清晨,羊妈妈叫醒小羊,欢迎来农场的小客人。3/4 X — | X — | X X | X — ‖咩 咩 咩 咩 咩2、 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唱着歌儿走过来。2/4 X X | X 0 | X XX | X 0 ‖呷 呷 呷 呷 呷呷 呷3、 一群小鸡吵吵闹闹地走过来。2/4 X X X | X X X | X X XX | X X X ‖叽 叽叽 叽叽叽 叽叽 叽叽 叽叽 叽4、 听,小羊、小鸭、小鸡一块儿唱歌,多么快乐!5、 鸡妈妈怎么还没来呢?哦,原来……①、 学习德国民歌:母鸡叫咯咯;②、 视唱乐曲;③、 分乐句视唱;④、 难句学唱:24 4 4 | 3 6 5 3 | 2 4 4 4 | 3 6 5 |⑤ 、完整视唱乐曲;⑥ 、分乐句学唱歌词;⑦ 、生字学习:脖 伸 翼 添⑧ 、完整演唱《母鸡叫咯咯》。6、 让我们一起分享鸡妈妈的快乐吧!第二课时一、师生问好:二、继续学习:1、 复习上节课所模击的节奏;2、 放录音:音乐故事《农场的早晨》;a、 初听一遍;b、 分段聆听。3、 请个别同学复述故事:a、 看图编;b、 讨论;c、 自由论述;d、 上台讲。三、音乐故事表现:1、 请一个小朋友说;2、 分角色进行表演;3、 演员、观众、主持全体到位。四、欣赏:1、 童声齐唱:《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西班牙儿歌2、 来了哪些客人?生:小朋友、牛、鸡、羊、兔、马……师:他们在玩什么?说了写什么?生:参观农场,带来了玩具、果子、蔬菜。师:歌曲中唱到了什么?生:………五、集体表现:1、 欢聚一堂;2、 边唱边跳;3、 围成圈,全班分成几堆,自由表演。队形猪 鸡 马 牛 兔 狗 羊小 鸟 飞小朋友 男 女 男 女 ……六、听赏表演。1 导游:小朋友块块坐好,联欢会马上开始,首先欣赏动物们为我们准备的节目《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2 听完后导游请大家一起表演,可以扮演各种小动物,指导学生扮演各种小动物。3 导游:好了,小朋友们准备好没有,我们一起来表演《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4 导游:小朋友们今天的联欢会非常成功,非常美好,我们在农场玩的开心及了。5 学生随音乐走出教室。第五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聆听声音的活动和游戏中,能够听辨出声音的强弱,认识记忆强弱记号。过程与方法能学会唱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并能用歌声表现声音的强弱。价值观能用声音模仿、表现“回声”这一自然现象,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重点 感受并表现声音的强弱方法 对比法 听唱法难点 较准确地用歌声表现回声的强弱效果。突破办法 听唱法教法 游戏法、启发法、赏识鼓励法、合作创新法、才能展示法等。学法 对比法 听唱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琴、鼓、小豆课时 2设计理念 学生喜欢打击乐器,很想动手摸摸,敲打一下,教师应保护孩子们对乐器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为有要求的孩子提供多种机会尝试,活动时避免秩序混乱。教学中要明确提出要求,必须管好自己的乐器,不得随意响动。第一课时山谷回声真好听一、组织教学1、师生接唱问好歌2、听师弹《山谷回声真好听》师:大家的动作都能合着音乐的节拍,都有一双会听音乐的耳朵,下面我来考考大家的观察力怎么样?课件示图:找不同二、认识“声音的强弱”1、感受渗透师:你能找出这两幅图有哪些不同吗?师:这么多的不同,都是因为两只小狗敲鼓的声音不同,一起来听一听。师:有一个小朋友把这一组对比的声音用图形记录下来,我们来看,哪组图形适合呢?(出示大小对比、颜色浓淡对比的图形,学生判断选择)师:大家同意吗?好,我也这么认为。师:很好,有道理。2、来感觉声音响的、大的、重的叫“强”,反之叫“弱”。用记号“f ”和“p”表示。赶快往心中记忆。三、 学习歌曲1、导入情景师:在我们的周围就有许多强弱对比的声音。现在,我们就去大自然中聆听美妙的声音。听琴声 出 发 , 当 琴 声 弱 时 , 就 是 发 现 前 面 有 小 动 物 在 休 息 , 这 时 , 我 们 的 脚 步 应 该----师:好,听音乐出发。师弹奏《山谷回声真好听》旋律,一次强,一次弱。2、感受模仿回声师:(示课件)我们来到两边是高山中间低凹的地方,这是一个大山谷。真美呀,你准备对大山喊什么话?师:这时远处也传来一个声音(弱喊)“大山,你真大呀。”这是哪里传来的声音?我不禁问:(声音大的)“你是谁?”我们又听见(弱)“你是谁?”是谁在学我们说话呢?师:你的知识真丰富,声音被大山挡住传回来再次被我们听到。回声内容和原声相同,但比原来的声音要怎样?师:回声和原声是强弱对比的一组声音,还有谁愿意对着山谷喊话?大家当你生:聆听强弱变化,声势动作参与。生:轻一点。生;听音乐变换力度踏步。生呼喊;大山,你真大呀。生:我知道,这是回声。生:弱的回声。师:请你来当我的回声。3、学唱回声:师:听一听《山谷回声真好听》,歌中哪里有回声呢?生:找见歌中回声的地方,不同色块提示 f 和 p 处,再次聆听歌曲。师:我唱歌曲,同学们扮演回声。一起完成这首歌曲。唱“啊”的时候把口腔张开,嘴巴张圆。4、跟着老师学唱歌曲其他乐句(1)老师弹奏,学生模唱,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师:这首歌曲中有几个地方是一样的,如(师唱)……你发现了吗?后面是怎样变化的,唱一唱,想一想。(2)师提醒旋律相同与不同,乐句的连与断,师:这首歌曲中有几个地方是一样的,如(师唱)……你发现了吗?后面是怎样变化的,唱一唱,想一想。师:第三条线应该是断开的,还是连起来的呢?听老师唱。师:好,听你们的,重画一下。我们看着线条的提示来唱一唱。 生:(强)山谷,你好——大家:(弱)山谷,你好——生:第一句向上弯,第二句比较平,最后一句向下。生:应该是断开的,因为唱的时候词是断开的。师:唱得更准确了。这真是一个好的办法,大家用一组线条表现出音高的变化,为自己鼓掌祝贺。我会把这个了不起的发现告诉其它班的小朋友。都向你们学习,爱动脑筋,善于总结发现规律。5、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四、小结本课师:今天,我们学唱了歌曲生:天坛回音壁、话筒回声、山洞里面有回声。《山谷回声真好听》,还编了很多新的歌词,大家用歌声让老师感受到“回声真好听”,听,山谷爷爷送给我们神奇的回声(聆听无伴奏合唱曲《回声》),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生活当中美妙的音乐吧。随乐出教室。第二课时《公鸡母鸡》教案教学目标:欣赏《公鸡母鸡》。教学难点:听音乐中模仿母鸡的叫声中,用手表示出高低和节奏的变化。教学内容:一、说说:生活中,你听到过公鸡和母鸡是怎么叫的?能表演一下吗?二、边听边律动:聆听《公鸡母鸡》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三、聆听《公鸡母鸡》1、完整地聆听乐曲两次,分辨公鸡、母鸡的叫声。2、听乐曲,说说听到的公鸡、母鸡的叫声。公鸡:gege da......gege da......母鸡:gegegege gege da3、听乐曲,分别学做公鸡、母鸡的动作表演。四、评价同学们在“看看、听听、说说、动动”中,体会到了音乐的情绪,了解了公鸡和母鸡的叫声和跳舞的样子。引导:同学们这么喜欢声音,那下面老师带大家去大自然了解“多彩的声音”好不好?五、看第 5 页插图,听配音:1、你看到、听到什么了?2、你能把你看到、听到的声音模仿出来吗?刮风声:hu......hu...... 自行车铃声:dingling 火车鸣叫:wu......小狗叫:wang wang 下雨声:sha sha 小鸟叫:zha zha上课铃声:ding ding 汽车喇叭声:di di...... 小猫叫:miao miao......七、教师小结,学生齐唱《来唱歌》离开教室。第六课《青草小河边》教学目标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青草小河边》2.能唱准低音(5)的音高并运用到《青草小河边》的学习活动中。3.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躲猫猫》,积极加入到音乐游戏的体验中。4.认真聆听《骑竹马》,自主参与活动中表达自己童年生活幸福欢乐的情绪。教学重点能学会歌曲《青青小河边》,体会江西童谣的特点。教学难点能积极大胆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教学用具 电脑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导入课题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跟你们来个超级模仿秀好不好?师:小牛在唱歌,mu mu mu生:小猫在唱歌,miao miao miao小狗在唱歌,wang wang wang……同学们模仿的真棒,下面老师带上旋律再来进行模仿师:1 3 1 3 5 3 |5 3|5 3 |5 3 | 5 -||小牛 在唱 歌 哎 mu mu mu mu生:……刚才的模仿秀很成功,咱同学表现的都很棒。三、学唱《青草小河边》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小河边去转转,看看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1.听赏歌曲《青草小河边》师:在听的过程中,想一想是谁在小河边,在小河边干什么?生讨论回答2.再次聆听,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活泼音乐知识:下滑音3.预习歌词,找出难度或者是绕口的句子,师生共同解决4.用“la”随音乐哼唱旋律。5.随音乐填加歌词。要唱出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6.师生接龙唱歌曲,表现歌曲。7.为歌曲拍手伴奏。讲解低音 5。8.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四、表现歌曲,创编歌词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模仿秀中的动物爱吃什么食物吗?生讨论回答让我们试着将动物及它们喜欢吃的食物替换到歌词中去吧,看哪各小组创编的最多。1.分组创编歌词2.小组展示创编成果,师生共同评价。3.老师也展示自己创编的歌词给同学们分享。五、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一、律动练习:播放《躲猫猫》的音乐,学生随音乐自由动作。二、歌曲教学:第一步:听《躲猫猫》的录音,感受歌曲的风格。要求学生注意倾听歌曲中都唱了什么?第二步:听教师范唱歌曲,学生拍手感受。1.听教师范唱歌曲,熟悉歌词。2.学生跟节奏读词。3.注意歌曲中的难点。第三步:教师弹琴,学生学唱歌曲。1.学生听琴边拍手边唱歌。2.多种形式演唱歌曲。3.注意歌中“快”“来”等一字多音处指导学生唱准。第四步:聆听《捉迷藏》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的生动活泼的情绪。提示: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到了什么 什么乐器在演奏 2.复听时随着乐曲做动作。提示:这首乐曲适合表现课本上的哪一幅图 第五步:播放背景音乐《躲猫猫》,进行音乐游戏:1.教师口述游戏规则:1.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每组请一个同学担任“找”的任务。游戏开始全体唱歌,互相串座位“躲起来”,让一个同学“蒙”上眼睛。歌声结束,全组同学加两声“哦”用高位置喊出。只有熟悉同学们的声音,找到“藏起来”的每一个组,游戏才结束。然后换组进行。2.学生也可编创游戏,共同商议游戏的方法,使大家在创编中活动起来。三、在游戏中结束该课:躲猫猫的游戏好玩吗?教师里的地方太小了,让我们一起到操场上玩一玩吧!再次播放《躲猫猫》音乐,孩子们随音乐跑出教室。第七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甜美的声音演唱带有三、四度音程关系的歌曲《同坐小竹排》。能准确地为变拍子的歌曲打节奏和用打击乐伴奏。过程与方法学会准确的掌握《同做小竹排》这首变拍子歌曲的节奏。价值观感受民族民间音乐,理解本课主题“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重点 唱准四度音程 ,及含四度音程的歌曲。方法 听唱法 演示法难点 能用甜美的声音演唱《同做小竹排》。准确地为变拍子的歌曲打节奏。 突破办法 听唱法 演示法教法 听唱法 演示法 学法 听唱法课时 2 课时设计理念 学生对各种声音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使学生继续保持较强的学习兴趣,在设计上应将表现作为重点,让学生尝试用歌声、体态语言、乐器表现出音乐的情绪。一、听音乐进教室:老师放 《同坐小竹排》音乐二、学习四三拍及四二拍舞步,感受《同坐小竹排》这首歌的特点。1、(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每个人都喜欢唱歌和跳舞,今天上课之前老师先来教大家做一个舞步练习,热热身,看看你们谁学得快,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到它。你们要仔细看,看谁一下就学会。老师示范,先做一下四三拍的华尔兹舞步,再做四二拍的点步,然后做四三、四二的变化。(师):我们跟音乐试一下好吗?老师放音乐。学生活动:学生跟音乐律动。2、(师):同学们做得不错,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下节奏卡片游戏,看谁读的规范,划拍准确:(1)X X X X X (2)X X X XX老师把写好的节奏卡片任意搭配,让学生整齐的读出来。然后老师把要规整的节奏整理好贴在黑板上。3、(师):这个练习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比较容易,下面我们来进行一项有点难度的练习,老师向检验一下谁的小耳朵最灵。我们先来模唱一下五声调式音阶:学生活动:学生模仿老师。可以自由走动,但拍子一定要走对。活动:音程听辨,听出老师弹奏的 3 度、4 度、5 度音程。听唱音阶:6 1 2 3 5(师):下面我们开始进行音程模唱。老师告诉大家第一个音是 6,然后老师做向上的构唱,如 果 你 不 能 唱 出 唱 名 , 就 用 “ 啦 ” 唱 , 如 果 你 能 唱 出 唱 名 就 直 接 唱 出来。(师):我们再增加点难度,我们来模唱旋律:66 2 6 262 1 6 135 1 3 26216 64、学习新歌:(1)导入:咱们做了不少练习了,这些练习我们做得都不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歌,这首歌的名字叫《同坐小竹排》,先听老师唱一下好吗?不过我想请大家做个评委,你们仔细听老师唱得怎样,老师唱完后请你们给老师评价评价。(师):有表情的范唱歌曲。你们谁能给老师评价一下。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然后为老师评价(2)感受壮族音乐的美:(师):刚才老师唱的这首歌是一首壮族儿童歌曲。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一个民族,他们分布在云南、广西一带,他们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放幻灯片)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壮族歌曲。老师先把学习的权利交给你们,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学习歌曲音程模唱:6 1、 6 2 、6 3、 6 5 、四度音程:6 2 容易唱成 6 3。 个人唱或小组唱,学生评价。(3)小组学习念歌曲节奏(师):下面我要检查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咱们集体读一下节奏学生活动:学生集体读节奏。(4)老师伴奏,学生唱谱。(师):大家的节奏念得还不错,你们能跟琴直接唱前一部分吗?四句节奏一样,注意音准,尤其是 6 2,这个四度音程要唱准。第二部分,老师带唱。(5)念歌词:(师):现在我们集体按节奏读一下歌词,争取一次读准确。衬词部分如果读不好老师带读。边读边划拍。(6)学生学唱歌词(师):大家可以直接唱词吗?试一试吧,如果哪儿有问题老师在更正,好吗?学生活动:学生跟琴唱词,提醒学生最后两小节要唱满四拍。完整地在演唱一遍(7)变化形式演唱:a.学生和老师做歌曲接龙,两段互换(师):下面我们来做个接龙游戏,老师常第一句、第三句,你们唱第二句、第四句,衬词部分我们一起唱好吗?b.两个或几个学生领唱,其他人唱衬词部分,学生评价。(师):我想找几个人来唱前面的第一部分,其他人唱衬词部分,你们要认真听,一会儿我找人评价一下他唱得怎样。c.加上打击乐器,分组进行表演,两组打击乐,一组唱歌,一组打拍子,一组表演。(师):为了把歌曲唱得更好听我们给音乐加点打击乐器怎样?老师选两样乐器,让学生演奏。学生自愿分成小组展示。(8)跟着伴奏用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声音不要大。四、教学效果与评价设计1、建立平等的评价制度,师生互平,生生互评。2、学生自我评价五、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会哪些知识?第八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大鼓和小鼓两种乐器,能听辩大鼓和小鼓的声音过程与方法在大小游戏中能听音乐作出相应动作,感受 ta ta , titi ta 两种节奏,体验活动的乐趣。价值观能演奏《少先队鼓号曲》重点 认识大鼓与小鼓,并听辨大鼓与小鼓的声音。方法 听唱法难点 能演奏《少先队鼓号曲》办法 听唱法教法 听奏法学法 听唱法教具准备 大鼓、小鼓课时 2第一课时一、引起动机伴随钢琴《大鼓小鼓》师生做相应的动作入场。要求幼儿学习倾听钢琴声音的大和小。二、游戏——极大极小,极高极低在钢琴声中加入大小鼓的声音,让幼儿听到大鼓小鼓声音时做不同的立即反应的动作,感受大小、高低。如:听到大鼓的声音手上举,听到小鼓的声音蹲下来。听到大鼓的声音张大嘴巴,听到小鼓的声音闭上眼睛等。三、幼儿肢体探索游戏1、出示大鼓和小鼓,让幼儿听辩声音的区别。(音量、音质、节奏)2、幼儿肢体探索游戏引导幼儿从肢体中获得大小游戏的方式,并在钢琴和鼓声中游戏:如:听到大鼓拍手,听到小鼓拍腿;听到大鼓跺脚,听到小鼓拍手等。3、出示活动道具,引出大象、小狗和大鼓、小鼓进行配对,并引出歌曲《大鼓小鼓》4、听音游戏听 CD 玩游戏。第一遍:听到大鼓、大象时走路,听到小鼓、小狗时跑步;第二遍:听到大鼓、大象时手上举拍手,听到小鼓、小狗时蹲下食指相碰;第三遍:听到大鼓、大象时做打大鼓的动作,听到小鼓、小狗时停住闭眼。四、结束部分出示活动道具,以教熊和猴子学习大小鼓结束活动。第二课时复习上节课内容二、听赏《共产儿童团歌》》听赏学生随着歌声整齐地踏步。第九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演唱歌曲《依拉拉》,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体验维吾尔族民歌节奏鲜明,气氛热烈的音乐风格。能运用铃鼓设计不同动作进行歌表演。过程与方法能用有节奏感的声势动作和维吾尔族舞蹈动作表现歌曲内容,试着用不同方向的动作感受、表现歌曲旋律的起伏变化。价值观能尝试在歌表演时加入声部填充,烘托出维吾尔族民歌欢快、热烈的情绪。重点 用有节奏感的声势动作和维吾尔族舞蹈动作表现歌曲内容。方法 听唱法难点 尝试加入声部填充,烘托出维吾尔族民歌欢快、热烈的情绪。办法 听唱法教法 听唱法学法 听唱法教具准备 教学用琴、多媒体课件、投影仪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一、感受歌曲 体验情绪1、教师表演舞蹈《依拉拉》师:小朋友们,老师表演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吗?师:新疆维吾尔族是一个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民族,遇上高兴的事,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唱起歌、跳起舞来。今天我们也来学学他们用歌唱和舞蹈方式表达喜悦的心情吧。2、请学生随音乐自由的走一走、动一动。(第一遍)3、学生自己设计,走恒拍时换一换手上的动作。(拍跨、拍肩)二、学唱歌曲 动作表现师:谁听出了这首歌曲唱了什么?赞美的是谁吗?1、教师范唱,学生聆听歌词内容。2、教师按节奏诵读歌词,自然的配上声势动作。师:这么动人的维吾尔族小姑娘,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夸夸她吧。3、学生一边有节奏地诵读歌词,一边配上声势动作。带上欢乐、喜悦的情绪。师:同学们能不能听出歌中的民族(生:维吾尔族)师踏步走恒拍,带动学生挥手走一走。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根据音高变化而改变挥手的高度。(第二遍)(生:依拉拉)“依拉拉”是什么意思呢?(生:赞叹声。)有一句话,用的是维吾尔族语言?师:那你们能不能把歌中所有发出赞叹的句子,唱出来呢?4、师生合作。教师演唱歌曲 1、3、5、7 小节,学生接唱 2、4、6、8 小节。5、男女生合作接龙演唱歌曲,并配上声势动作。6、全班齐唱,根据歌曲旋律变化,变换动作。师:小朋友们,你们能听出歌曲最自豪的一句吗?(生:第三乐句“美丽眼睛最动人,哎呀哎呀”)引导学生在第三句变换拍手的位置,旋律往高走,动作往高移。三、完整呈现 表演歌曲1、歌表演《依拉拉》。师:小朋友们用歌声唱出了维族人高兴的心情,老师也想用维族的舞蹈来表达我此刻喜悦的心情。下面,你们来唱,我为你们伴舞好吗?教师用维吾尔族典型舞蹈动作击掌、绕腕、托帽为学生的演唱伴舞。面对男生表演叉腰、拍肩动作。2、探讨动作要领与规律。启发学生找出一、二、四句的结尾是完全重复“依拉拉”,可以重复动作。女生重复击掌、托帽动作;男生重复击掌、拍肩动作。全班以饱满的情绪演唱第三乐句,请个别同学表演自己为第三乐句设计的动作。3、加入铃鼓为歌曲伴奏。师:维吾尔族舞蹈中常使用手鼓作为道具。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代替手鼓的乐器——它叫“铃鼓”。谁愿意来试一试?这样吧,我们让铃鼓传递起来,从第一位同学开始往左传,唱完一遍传给下一位同学。拿到铃鼓的同学请大方地表现,其他同学可以怎样模仿敲铃鼓呢?我们比比看,哪一组的小歌手、小乐手、小舞者最有默契,表演最精彩。(每组 10 位同学,每组传递2 个铃鼓。)四、声部合作 抒发情感1、声部填充“依拉拉”。师:不光是你们在赞扬维族小姑娘,所有听到你们演唱的人们,也都在心里发出“依拉拉”的赞叹声呢,你们听。教师跟随音乐伴奏加入声部(学生争先恐后)(生:拍手)填充“谁家园里一朵花,依拉(依拉拉)”。2、男女生合作二声部合唱。3、歌表演《依拉拉》。第二遍在第一遍的基础上,按顺时针方向恒拍行走。4、课堂小结。师:小朋友们,唱着维吾尔族的歌曲,跳着维吾尔族的舞蹈,你们有什么感受吗?师:让我们和维族的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喜悦的心情吧!(踏着歌曲节拍,走出教室。)学生自主跟进,一起唱出二部。女生演唱原歌曲,男生填充演唱“依拉拉”,合作完成二声部合唱。第一遍男女生边演唱二声部合唱,边表演动作。第十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运用碰铃、铃鼓这种已学过的打击乐器用简单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过程与方法能学会《玩具进行曲》并用明亮,自然地声音,自信地演唱这首歌,并积极地参与到表演中来。价值观感受音乐与表演带来的快乐。重点 有表情,准确地演唱《玩具进行曲》。能自信地跟随老师参与到集体表演的活动中来。方法 听唱法难点 在学会《玩具进行曲》能积极,大胆地投入到表演唱中来,能利用学过的打击乐器,简单地给歌曲伴奏。办法 听唱法教法 听唱法学法 听唱法教具准备 钢琴 多媒体课件 打击乐器(碰铃、铃鼓)。课时 2 课时设计理念 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音乐,培养学生合作共处的意识。一、谈话导入1、师生问好。2、谈话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很大的纸袋,这个大大的纸袋里都装了些什么呢?老师先提示大家,都是我们平常生活中,陪伴我们的好朋友呢。不要着急,我们一起一一来看看吧!刚刚那些可爱的朋友们,我们用一个词语来总结他们就是---玩具。那么你可以跟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吗?谁愿意大胆地说一说,把自己的好朋友说出来与大家分享?3、我们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有这么多可爱的玩具朋友们陪伴我们。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玩具朋友们可是非常热爱音乐的噢,他们啊,总是聚在一起举行他们的音乐会,表演他们的进行曲,今天小朋友们就跟老师一起走进玩具的音乐会好吗?二、新课教授:(一)听一听1、我们先一起来听听他们的 (PPT 玩具组图)大家纷纷说一说。听第一遍啊,老师就要考考大家的耳朵了,请你注意了,听完请你告诉我,你在歌曲中都听到了哪些你熟悉的小玩具?2、看来小朋友们的耳朵真厉害,既然有这么多我们熟悉的玩具,我们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加入了呢?3、想加入他们的音乐会,我们首先得学会表演他们的进行曲。所以我们再一起来认真听听他们的进行曲,想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认为这些玩具们他们在表演进行曲的时候,他们的心情都是怎样的呢?(二)敲一敲1、看来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小玩具们也一样,都在认真的听,认真地表演,这时候小狐狸先生突然跳出来了|“我可以用一样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这种乐器啊,可不陌生了,跟玩具一样是我们的好朋友,小朋友们,你还记得它吗?(PPT 碰铃)对!它就是碰铃了,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狐狸先生是怎样伴奏的吧?老师伴奏 X-I X-II(碰铃伴奏)生答:(小马 小狗 小鸽子 洋娃娃木偶 小喇叭......)生答:(想!)看看老师是怎样学狐狸先生伴奏的。你也可以吗?2、小狐狸先生表演完了,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这时,毛毛虫小姐可不服气了,我觉得我更厉害可以用另外一种乐器为歌曲伴奏呢,大家都好奇地望了过去,原来是一个(铃鼓)看来小朋友们都没忘记我们的老朋友噢。这一次,你们是不是和毛毛虫小姐一样厉害呢?跟老师一起,摇摇你们的小手,一起给歌曲伴奏好不好?4、真不错,小狐狸先生和毛毛虫小姐都很厉害,大家提议,他们一起上来合作,给我们的进行曲伴奏,有没有小朋友愿意到讲台上来,分别扮演小狐狸先生和毛毛虫小姐呢?5、很好!那我们一起来给好听的进行曲伴奏吧!(三)新歌学唱好了,这首玩具进行曲,我们也听了好几遍了,还用打击乐器伴奏了,同学们觉得这首歌好不好听?大家一起用自己的小手当碰铃,一起来试一试。熟悉歌词1、先跟老师一起将歌词有节奏的读一读2、这么多的歌词,这么多的玩具,可能同学们不能一下就全记住了,没关系,我们一起带上动作跟老师一起来演一演一定可以很快就记住了。3、好了,歌词我们都非常熟悉,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曲的旋律吧!4、对了,刚刚我们用到了哪 2 种乐器还记得吗?你可以用自己的声音模仿他们的声音吗?那我们接下来,就跟着老师的钢琴,一小句一小句用这两种声音来模唱吧!先用叮,再用咚。5、同学们学得真快,旋律很快熟悉了,是不是可以把歌词带进来了呢?带上歌词,一句一句跟唱 记住,老师唱一句,你们唱一句6、(提到顿音记号)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嘀嘀嗒 嘀嘀嗒上面有分别有三个黑色的小三角形。是玩具们戴上的小黑礼帽。同学们读得都非常有节奏,也很有感情。(带动作)碰铃(叮,叮)铃鼓敲击鼓面的声音是(咚-咚-)那戴上小帽子有什么不同呢 老师先不跟大家说,老师想请同学们自己说,老师先唱一遍没有带这个小黑帽子的,好,老师给这些小玩具戴上上有小帽子了,你们觉得有什么不一样?谁发现了?真棒!在这个黑三角形出现的时候,我们应该唱得非常的跳跃,活泼,有弹性,那么小朋友们再跟老师来一遍。这一遍,一定要特别注意戴小黑帽子的地方噢!7、带上动作一起来唱8、 请小朋友上台来表演真快,玩具们的进行曲我们已经学会了。那我们开始用的碰铃和铃鼓的伴奏,是不是还记得呢?我想应该更没问题了。那么我们就请两个小朋友上台来扮演小狐狸先生,两个小朋友上来扮演毛毛虫小姐,其他的孩子们就在台下和老师一起扮演玩具兵,我们一起来合作开一场音乐会好不好?真不错!总结(回顾今天的收获)想一想平时这些可爱的玩具们,陪我们度过了那么多欢乐的时光,我们是不是也应 两段连起来表演。该把这首歌曲表演好给他们看呢?同学们今天在这节课上学得都非常的认真,老师相信,回家以后大家一定可以给自己的小玩具们带来非常精彩的表演,希望他们会喜欢你们的表演噢!第十一课教学目标 在律动活动中,能够初步感受音乐的快慢和强弱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身体动作反应。过程与方法学会《划船》这首歌,并大胆、自信的演唱。价值观能用歌声、语言和肢体动作,积极的表现自己对歌曲不同情境的感受,并从中享受到音乐的乐趣。重点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方法 听唱法难点 引导学生在相互探讨的评价过程中,求得表现音乐形式的统一认识。突破办法 听唱法教法 听唱法学法 听唱法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一、律动活动《随着琴声动一动》1.师:树林里的小鸟唱起了动听的歌,田野里的花儿开得又香又艳。到湖中去划船一定美妙极了,让我们随着音乐出发吧!2.让学生边听音乐边走步出发。教师设计在路上遇见不同动物或人物,(多媒体)并根据其特点使音乐随之变强、变弱、变快、变慢,学生的动作也相应变重、变轻、变快、变慢。二、歌曲《划船》(一)在“平静的湖面”场景中学习歌曲第一段,用轻声演唱体会微风轻轻的吹、桨儿轻轻的摇的意境。1.请学生用“u”轻声模唱歌曲旋律。2.用歌词接龙的方法学习歌词。(二)在“起风的湖面”’场景中学习歌曲第二段,用歌声和肢体动作体会迎着风浪用力划的意境。引导学生用声音和动作来表现这段歌曲的情境。用动作接龙和唱歌接龙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歌曲的第二段。(三)在“小船在湖中荡漾”场景中,体会曲调因速度变慢而产生的不同感受。此段较前段对比较大,请学生静下心来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受,培养他们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四)在“划船”比赛的场景中,让学生用划船的动作,体会因快快划而取得胜利所产生的喜悦心情。1.训练学生划船动作的统一性,并和上“嘿哟或加油”等不同节奏的口令。在学生中间配合练习。2.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兴趣。三、评价1.律动活动中,评价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进行评价时不要求学生律动动作的统一、标准和规范,相反,要鼓励学生动作的多样性,及时表扬与众不同的律动动作,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主观、武断的让学生以某种形式体验音乐,而应注重和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见解。让他们在相互探讨的评价过程中,求得表现音乐形式的统一认识。第二课时导入新课 (讲授法、演示法)1、发声练习师:春天来了,大地万物苏醒,一片春意昂然,生机勃勃,它们离不开沙沙的小雨。老师要用一首歌曲来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对雨水的热爱。让我们一起用这首歌曲做发声练习。2、引导掌握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份小礼物,你们想不想看一看。(生:高兴,都说想看。)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和一只米老鼠(出示猫与鼠), 有谁能用一个字母为这两只小动物取个名字呢 生 1:小猫用 mi,米老鼠用 s……师:引导学生认识 3 和 5。师:接下来,我们做第二个练习,节奏练习(课件出示×××| × ××|×-||节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条节奏有哪几类节奏。生:二分节奏,四分节奏,八分节奏……师:请同学们用击掌法练习上面这条节奏。学生自由练习,然后请个别学生来拍……,今天课前练习到这。(三)新课教学1、导入新课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画面上有些什么内容。(请学生欣赏画有小苗、花朵、雨水……的画面。)生:看见了春雨、青蛙、小草……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画面上画有小草、青蛙、春雨……,你们喜欢春雨吗 Www生:喜欢。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小雨沙沙》,出示 VCD《小雨沙沙》。2、新课教学①学习歌词,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歌词。②学习旋律,先让学生用“沙”跟琴模唱,然后带歌词唱第一段。③学生自学第二段,然后跟琴唱全曲。3、表演师:同学们唱的真好,唱完歌,你们想干什么呢 生 1:敲一敲,打一打……生 2:跳舞……师:那好,我们先把打击乐拿出来,敲一敲吧!生: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师:接下来,我们边唱、边先把自己喜欢的动作为歌曲配律动。生:边唱边舞,自由表演小组表演,单个表演。(四)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小雨沙沙,知道了种子的生长离不开雨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也同样沐浴着党的雨露和阳光,同学们,让我们为之而努力吧。.第十二课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夏令营各项活动,能与同学合作参与唱、听、跳、游戏等音乐活动。教学总结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2)班音乐课的教学。为了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提高学生素质,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一(2)班有学生 50 人,其中男生 20 人,男生 30 人,这些学生大都是来自学校附近村寨,大部分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有 21 人,隔代教育的溺爱,使孩子个性强,以自我为中心。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有事刚刚升入小学的孩子,爱玩还是他们的天性,所以我抓住他们的特点,让他们尽量在玩的过程中学习音乐,并且爱上音乐,让音乐成为他们的好朋友。二、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分析:1、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2、在唱歌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演唱要有良好的姿势,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发音,清晰的咬字,吐词,另一方面逐步要求学生做到自然音色圆润,不断提高唱歌的艺术技巧,在懂得音准的和节奏的基础上提高对音乐形象的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觉和造就音乐的“耳朵”。3、丰富课外活动,全面培养学生音乐素养课外活动是音乐教学的另一个重要阵地,本学期我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展示才华,提高音乐素养的平台。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一学期下来他们的音乐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对音乐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三、学生学情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四、教学经验与工作回顾1、在教学中,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运用范唱方式于音乐艺术形象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使他们做到有感情地歌唱,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完成思想教育。2、在唱歌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演唱要有良好的姿势,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发音,清晰的咬字,吐词,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学生做到自然音色圆润,不断提高唱歌的艺术技巧,在懂得音准的和节奏的基础上提高对音乐形象的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觉和造就音乐的“耳乐“。3、在教唱一首新歌,为了使学生能达到学会全歌,利用示范教学法,都是先将全歌唱一遍,作为一次示范,然后教唱歌谱,最后讲解歌词大意,教唱歌词,这样利于音乐程度的提高,利于复杂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以后自学的能力。五、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1、学生年龄较小,接受不了课本上的深奥编排,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我没有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来备课。2、课堂气氛不活跃,没有挖掘学生表现自己的才华平台,给予了他们充分的表现欲。3、在教学中只是为教歌而唱歌,没有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和积极性的调动。六、今后工作中改进的措施(努力的方向)1、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2、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3、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4、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自费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七、思想教育和法制渗透教学中,注重对教材的运用,渗透素质教育和法制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启发和诱导学生的参与性。教育学生学习热爱生活,热爱音乐,有高尚的情操。在教学《我是快乐的小鸟》时,渗透《野生动物保护法》。总之,这学期的工作令人欣喜的收获,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后在教学中,我们要保留好的做法和经验,吸取教训、弥补不足,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