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1溶液的形成【课时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了解溶液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用途。2.知道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3.练习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以及简单实验的设计。重点:1.建立溶液的概念;2.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难点:1.从微观上认识溶液;2.理解溶质、溶剂的辩证关系;3.物质溶解于水时的温度变化及原因。【学习活动】任务一 溶液的形成1.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_________的、_________的混合物叫作溶液。(1)溶液_________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是无色的,如_________(填一种)等。(2)水和乙醇等均一、稳定的纯净物液体___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溶液。2.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形成溶液的是( )A.碘 B.汽油 C.高锰酸钾 D.面粉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B.将NaCl放入植物油中搅拌,能形成溶液C.将浓度为40%的NaOH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浓度都为20%D.溶液是稳定的混合物4.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它常用于皮肤和物体表面的杀菌消毒,可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关于乙醇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醇溶液的溶剂是水 B.乙醇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C.乙醇溶液都是浓溶液 D.医用酒精中乙醇的质量分数小于75%【变式1】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任务二 溶液的组成5.被溶解的物质叫_________,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_________。一种溶液中溶质的种类可以有多种,可以是固体、_________或气体,但溶剂一般只有一种,_________是最常见的溶剂,汽油、酒精也可以作溶剂。6.下列溶液中的溶剂不是水的是( )A.碘酒 B.医用酒精 C.可乐 D.葡萄糖溶液7.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或溶剂:(1)生理盐水中,溶质是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2)碘酒中,溶质是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3)氧化钙溶于水中,溶质是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4)锌粒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变式2】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的现象在生活生产中广泛存在。某同学做了在常温下将碘分别在水和汽油中分散的实验: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1.取一支试管,加入约3mL水,再加入1小粒碘,充分振荡后静置。 试管底部有碘固体,液体呈淡黄色。2.再向上述试管中加入约1mL汽油,充分振荡后静置。 试管底部无固体,液体分层,上层呈紫红色,下层接近无色(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2)由此可知,碘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在汽油中__________(填“强”或“弱”)。任务三 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8.物质在溶解时常伴随着_________的变化。有的物质溶解时_________,如硝酸铵溶解时,溶液温度_________;有的物质溶解时_________,如氢氧化钠溶解时,溶液温度_________;而氯化钠溶解时,温度_________。9.将适量的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因溶解而使溶液温度显著下降的是( )A.氧化钙 B.蔗糖 C.氢氧化钠 D.硝酸铵10.下列物质溶于水因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的是( )A.NaOH B.NH4NO3 C.NaCl D.CaO11.如图,往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轻轻搅拌,粘在烧杯底部的塑料片脱落,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硝酸铵B.氢氧化钠C.冰D.氯化钠【变式3】取某固体物质5g加入20mL水中,测得溶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该固体物质可能是( )A.NaClB.NaOHC.NH4NO3D.CaCO3任务四 乳化现象12.(1) _________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作乳浊液。它不稳定,静置后会产生_________现象。(2)洗涤剂具有_________作用,能使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增强了乳浊液的_________性。13.厨房中的下列物质与适量的水混合,充分搅拌后能形成乳浊液的是( )A.面粉 B.麻油 C.食盐 D.酱油14.下列液体去除油污效果最好的是( )A.洗洁精 B.食盐水 C.白醋 D.自来水15.家用洗涤剂可洗去油污,汽油也可除去油性物质,两者的原理是( )A.前者为溶解作用,后者为乳化作用 B.前者为乳化作用,后者为溶解作用C.都是溶解作用 D.都是乳化作用16.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 )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归纳总结】生活中去除油污的方法有三种,但原理各不相同。一是用汽油等溶解油污;二是利用洗洁精等乳化剂的乳化作用去除油污;三是把厨房中的碱面(即苏打)用热水溶解后与油污发生化学反应。【变式4】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溶质 碘溶剂 水 酒精 汽油 苯(有毒)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 )A.水 B.酒精 C.汽油 D.苯【课后作业】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白糖 C.植物油 D.白醋2.向液体X中加入固体Y,观察到U形管内红墨水左侧液面上升。下列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A.X是水,Y是氧化钙B.X是水,Y是氢氧化钠C.X是水,Y是硝酸铵D.X是水,Y是氯化钠3.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20毫升汽油放入烧杯中,加50毫升水搅拌,得到溶液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C.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温度下降4.下列与洗涤有关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B.用汽油洗去沾在衣服上的油渍C.用白醋洗去水壶中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D.用纯碱溶液洗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5.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___;(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填甲、乙、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3)某同学在探究物质的溶解性时,先向试管中加入少许碘,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充分溶解后,再向试管中滴加汽油。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图所示:①用微粒观点解释为什么在取用汽油时会闻到汽油味?_____________。②仔细观察图示实验,分析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将NaOH、NaCl、NH4NO3固体各10g分别放入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在不同时间测量溶液的温度,绘制成如下图像:分析图像,回答问题:(1)在NaOH、NaCl、NH4NO3三种物质中,溶解时出现吸热现象的是_______(写名称);(2)对NaOH而言,a点右侧曲线表示:在一定时间段内,溶液温度随时间推移而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7.小琴同学发现:将洗衣粉入热水中很快就溶解了,而放到冷水中溶解很慢;小敏同学发现:将蔗糖和食盐分别放入同样的一杯水中,蔗糖溶解的多,而食盐溶解的少……凡此种种,是哪些因素影响着物质溶解的快慢或多少呢?请你任选一种物质,寻找可能影响其溶解快慢或多少的因素,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提出假设】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实验探究】请就你提出的影响因素①或②,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①探究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需控制不变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8.生铁和钢都是由铁和碳组成的合金,生铁中碳的含量为2%~4.3%,钢中碳的含量为 0.03%~2%,为测定某种铁合金中碳的含量,小王同学取一定质量的合金样品盛放在烧杯中,并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烧杯质量 样品的质量 稀盐酸的质量 烧杯+剩余物的总质量50g 5.8g 94.6g 150.2g注:碳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发生反应。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列计算:(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g;(2)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3)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评价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学习活动】1.均一 稳定 (1)不一定 硫酸铜浴液(合理即可) (2)不是 2.C 3.D 4.C 【变式1】C 5.溶质 溶剂 液体 水 6.A 7.(1)氯化钠 水 (2)碘 酒精 (3)氢氧化钙 水 (4)硫酸锌 水 【变式2】(1)证明同一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2)弱 8.热量 吸热 降低 放热 升高 不变 9.D 10.D 11.B 【变式3】C 12.(1)小液滴 分层 (2)乳化 稳定 13.B 14.A 15.B 16.A 【变式4】B【课后作业】1.C 2.C 3.B 4.D 5.(1)碘 汽油 (2)①烧杯中固体逐渐溶解,整杯液体变为紫色 ②甲 (3)①微粒(或分子)不断运动(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②碘在汽油中溶解性比水大 汽油的密度比水小(或汽油不溶于水 同一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6.(1)氯化钠、硝酸铵 (2)降低 溶液散失热量7.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答案只要切题、合理即可。举例:【提出假设】①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率与食盐颗粒的大小有关 ②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率与水的温度有关(或其他合理假设)【实验探究】①食盐颗粒大小对溶解速率的影响 ②温度、外力(搅拌)等 ③取质量相同的粉状食盐和颗粒状食盐,放入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水中 观察到粉状食盐先溶解完 ④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表面积)影响溶解的速率(或其他合理答案)8.(1)0.2 (2)3.4% (3)12.7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