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计划、全册教案及教学总结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计划、全册教案及教学总结 (表格式)

资源简介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健康为第一的思想为指导,一切为了学生,认真领会体育与健康课程
标准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探索、深化改革、求实创新,在体育
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
作精神,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们对体育课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对于三年级同学来说,当务
之急就是培养他们的兴趣,发掘其潜力是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充分培养
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三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初期,他们生性好动
活泼开朗,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常规还不大了解。针对上述情况,本学期
将因材施教,提高兴趣,发现体育人才,重点抓课堂纪律,强化课堂常规
训练,为今后的体育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材分析
三年级体育教材以实践教材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条件,体育
教材主要选择田径(跑、跳、投),体操、游戏、篮球等基础项目,以便
使学生跑、跳、投的基本技术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1)
从儿童需要出发,不受运动技术系统的制约。即以学生为主,进行游戏和
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锻炼活动。(2)、 教材内容儿童化,生活化 ,
更好地贴近生活,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如模仿兔跳,青蛙跳等,更多的采
纳游戏教学。(3)整本教材以发展学生基本素质,即跑、跳、投、爬的能
力为宗旨,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他们的灵敏、反应、协调能力。(4) 借
助很多游戏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和个人的区别如两人三足跑、顶报纸接力跑,
能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四、教学目标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教学队列,队
形走为主,每节课都要有队列对形的练习。
2.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掌握基本体操、广播操-
七彩阳光、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
3.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5.培养良好的课堂常规
五、具体措施
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重视让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课的活动。利用体
育运动游戏项目,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运动与健
康水平。根据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分组形式开展教学,以发挥最大的
教学效益;重视学生的情感和体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上好每
一堂课,使学生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喜欢上
体育课。
1、重点培养课堂教学常规,狠抓队列队形、路队和两操;
2、针对学生在平时体育锻炼的弱项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训练使每位同学的每
个 技 术 动 作 都 能 到
位;
3、利用奖励措施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
4、重点训练学生的队列队形;
5、重点强化课堂常规。
六、教学进度表

体 育 课 教 学 常 规
体育课教学应从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
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
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 教师方面:
1、 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2、 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
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几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
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 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
准旷课。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4、 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努力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5、 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
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 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 注意精神文明
的建设,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7、 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
和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
断提高教学质量。
8、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
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9、 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
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二、 学生方面:
1、 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
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
习惯。
2、 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
小刀等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静、
齐。
3、 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课堂各
项规定。
4、 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
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5、 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师
的要求如数送还各种器材。
周 次 计划进度 课时
1.蹲踞式跳远 2.迎面传球 1
一 1.蹲踞式跳远 2.双手前抛、后抛实心球 2
1.蹲踞式跳远 2.冲过火力网 3
1.对墙投掷小沙袋 2.韵律活动和舞蹈 4
二 1.跳跃 2.投掷 5
1.对墙投掷小沙袋 2.韵律活动和舞蹈 6
1.双手向前、后抛实心球 2.秧歌垫步舞 7
三 1.蹲踞式跳远 2.冲过火力网 8
1.双手向前、后抛实心球 2.秧歌垫步舞 9
1.屈腿悬垂摆动 2.“8”字接力跑 10
四 1.对墙投掷轻物 2.韵律活动和舞蹈 11
体育常识:跑、跳、投掷 12
1.原地投掷垒球 2.立定跳远(考核) 13
五 1.原地投掷垒球 2.立定跳远(考核) 14
体育常识:乒乓球 15
1.屈腿悬垂 2.快快跳起 16
六 1.屈腿悬垂摆动 2.“8”字接力跑 17
1.原地投掷垒球 2.秧歌垫步舞 18
1.屈腿悬垂 2.武术:组合动作(一) 19
七 养生之道:背要常暖、胸要常护 20
1.耐久跑 2。游戏:迎面接力 21
1.站立式起跑 2.截住空中球 22
八 1.原地投掷垒球(考核) 2.儿童马步 23
1. 耐久跑 2.游戏:跳绳接力赛跑 24
健康常识: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25
九 1.屈腿悬垂 2.武术:组合动作(一) 26
1.50 米放松跑 2.截住空中球 27
1.对墙投掷小沙袋 2.冲过火力网 28
十 1.乒乓球 2.跳绳接力赛跑 29
1.迎面接力 2.马步组合练习 30
怎样预防运动受伤 31
十一 1.投掷 2.游戏:“8”字接力跑 32
1.乒乓球 2.跳绳(考核) 33
三年级体育实践课教案
1. 耐久跑 2.游戏 34
十二 1.立定跳远 2.儿童马步 35
1.乒乓球:正手攻球 2.游戏:跳绳接力跑 36
1.跑:迎面障碍接力跑 2.选用教材:截住空中球 37
十三 健康常识:气体交换站 38
1.400 米耐久跑 2.游戏;跳进去拍人 39
1.小足球 2.武术:武术操 40
十四 1. 耐久跑 2.选用教材:截住空中球 41
1.小足球 2.游戏:截住空中球 42
1.屈腿悬垂 2.快快跳起 43
十五 1.屈腿悬垂摆动 2.“8”字接力跑 44
1.原地投掷垒球 2.秧歌垫步舞 45
1. 耐久跑 2.游戏 46
十六 1.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操(复习 2.选用教材:“8” 47
1.武术:武术操() 2.游戏:跳绳接力赛跑 48
1.小足球 2.游戏:截住空中球 49
十七 1.小足球 2.游戏:截住空中球 50
1. 选用教材:耐久跑 2.游戏 51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52
十八 公布成绩 53
1、学期体育总结 54
第 1 课时
教材 1.蹲踞式跳远 2.迎面传球
1.学会起跳后迅速向前上方跃起、两腿屈膝上提的动作。
教学
2.发展腿部力量和协调、平衡等身体素质。
任务
3.培养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课堂常规: 一组织:如图一
1 体育委员整队 ××××××××
××××××××
оооооооо
оооооооо
×
Δ
要求:整队迅速、整齐。
2 师生问好。 要求:声音响亮一致。
3 检查服装、鞋子。
4 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课上积极锻炼、认真练习。
开始
二队列队形练习: 二组织:如图一 40 小
准备
1 立正、稍息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 2
部分
2 向左(右)看齐 6
5
3 用跑步法疏散与密集 2
队形。
三.准备活动: 三组织:如图二
第二套儿童广播体操 × × × × × × × × 80 中
1 伸展运动 × × × × × × × × 4*
2 头部运动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8
3 肩部运动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拍
4 四肢运动
Δ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结构 次 时 强
数 间 度
一跳跃:蹲踞式跳远 一组织:先分散后分组练习。
1 单足交换向前跳 1 分散练习。 50 强
2 跑几步,一脚起跳, 2 分组练习。落地处放垫子。 50 中
摆动腿踏上跳箱盖练 3 摆动腿先着地,落地轻巧。 60
习 4 助跑 15 米,起跳后向前上方跃起,两腿屈 80
3 讲解、示范跃起屈膝 膝上提,落入沙坑。 中
上提动作,并分组练习 教学重点:起跳有力,迅速向前上方跃起,
摆动腿向前上方摆动 两腿屈膝上提。
作。
4 去掉跳箱盖练习。 10 强
基本
部分
二游戏:迎面传球 二组织:如图三
25
教学重点:传接球的基 ×××× 5米 ××××
本技术。难点:队员之 ×××× ××××
间的配合。 оооо оооо
1 讲解游戏方法、规则 оооо оооо 10
并请学生示范。 Δ
2 各队试做 1次。 方法:甲组排头将球传给乙组排头,自己跑 20
3 正式记分比赛。 到乙组排尾,依次类推,先传完队获胜。 10 强
三素质练习:纵叉、横 三组织:如图二 0 中
叉。 要求:充分下压。5 秒×2 组
20
一整理放松: 一充分放松上、下肢肌肉。 50 小
结束 二讲评 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部分 三收还器材 三第一排同学。
5 四布置课后作业、宣布 四师生互道再见。
下课
预 计 效 果 场地器材 跑道、沙坑、跳箱盖、小篮球 4只、
垫子 2 只
练习密度
1. 80%的同学学会向
技 前上方迅速跃起, 30% 课
术 两腿屈膝上提的动 平均心率 后 学生练习投入,在跳跃过程中,
技 作。 125 小 膝盖上提动作不够充分。
能 2. 各组能基本完成传 强度指数 结
接球的动作。
1.5
三 年级体育实践课教案
第 2 课时
教材 1.蹲踞式跳远 2.双手前抛、后抛实心球
4.学会起跳后迅速向前上方跃起、两腿屈膝上提的动作。
教学
5.发展腿部力量和协调、平衡等身体素质。
任务
6.培养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课堂常规: 一组织:如图一
1 体育委员整队 ××××××××
××××××××
оооооооо
оооооооо
×
Δ
要求:整队迅速、整齐。
2 师生问好。 要求:声音响亮一致。
3 检查服装、鞋子。
4 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课上积极锻炼、认真练习。
开始
二队列队形练习: 二组织:如图一 40 小
准备
1 立正、稍息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 2
部分
2 向左(右)看齐 6
5
3 用跑步法疏散与密集 2
队形。
三.准备活动: 三组织:如图二
徒手操 1-7 节 × × × × × × × × 4* 80 中
1. 跟随口令节拍,动 × × × × × × × × 8
作准确到位。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拍
2. 充分放松各个关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节。
Δ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结构 次 时 强
数 间 度
一跳跃:蹲踞式跳远 一组织:先分散后分组练习。 大
1 单足交换向前跳 1 分散练习。 50
2 跑几步,一脚起跳, 2 分组练习。落地处放垫子。 50
摆动腿踏上跳箱盖练 3 摆动腿先着地,落地轻巧。
习 4 助跑 15 米,起跳后向前上方跃起,两腿屈膝
3 讲解、示范跃起屈膝 上提,落入沙坑。
上提动作,并分组练习 教学重点:起跳有力,迅速向前上方跃起,两 60
摆动腿向前上方摆动 腿屈膝上提。
作。 二组织:如图三
基本 4 去掉跳箱盖练习。 ×××××××× оооооооо 80
部分 Δ
25 二投掷:双手向前、后 ×××××××× оооооооо 中
抛实心球。 1.手腕、肩、腰腹的准备活动。
教学重点:提高正确的 2.提示投掷时应两脚用力蹬地,腰腹配合及两
投掷方法和用力顺序, 臂抛掷时要协调有力。
投掷时动作协调。 3.教师讲评,要求特别注意用力顺序的要领。 10
4.先练习向前抛,再练习向后抛
20
三素质练习:纵叉、横 三组织:如图二 100 中
叉。 要求:充分下压。5 秒×2 组
20
结束 一整理放松: 一充分放松上、下肢肌肉。 50 小
部分 二讲评 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5 三收还器材 三第一排同学。
四布置课后作业、宣布 四师生互道再见。
下课
预 计 效 果 场地器材 跑道、沙坑、跳箱盖、实心球 10 只、
垫子 2 只
练习密度
3. 80%的同学学会向
技 前上方迅速跃起, 30% 课
术 两腿屈膝上提的动 平均心率 后 经过练习后,学生的屈膝上提动
技 作。 125 小 作有了显著的改善。
能 4. 学会投掷时正确的 强度指数 结
用力顺序。
1.5
三 年级体育实践课教案
第 3 课时
教材 1.蹲踞式跳远 2.冲过火力网
7.初步能做到在踏跳区准确起跳。
教学
8.发展跳跃能力和腿部力量。
任务
9.培养机智、勇敢、果断的品质。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课堂常规: 一组织:如图一 50
1 体育委员整队 ××××××××
××××××××
оооооооо
оооооооо
×
Δ
要求:整队迅速、整齐。
2 师生问好。 要求:声音响亮一致。
3 检查服装、鞋子。
4 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课上积极锻炼、认真练习。
开始
二队列队形练习: 二组织:如图一 60 小
准备
1 立正、稍息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 2
部分
2 向左(右)看齐 6
5
3 用跑步法疏散与密集 2
队形。
三.准备活动: 三组织:如图二
第二套儿童广播体操 × × × × × × × × 4 120 中
完整练习。(1-12 节) × × × × × × × × *
要求: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8
1 强调动作的准确性和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拍
一致性。
2 跟随音乐节拍。 Δ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跳跃:蹲踞式跳远 一组织:分组练习。 大
教学重点:踏跳准确。 教法:
1 集体做上一、二、三 1 找到单脚起跳的感觉。 20
步的起跳练习。 2 练习助跑的节奏感。
2 加速跑 20-30 米。 3 学生两人一组,互相纠正动作。 20
3 练习助跑踏准踏跳 4 请做的好的同学。 80
区。 5 教师随时指导学生调整助跑距离和步点。
4 请同学示范。
5 分组练习。 80
基本 二游戏:冲过火力网 二组织:如图二 大
部分 教学重点:提高奔跑能 оооооооо
25 力和投掷能力。 ××××××××
难点:跑动中的躲闪能 Δоооооооо
力和投掷的准确性。 ××××××××
1 学生分成两队 1 一队攻一队守,守队每人一个沙包。
2 讲解游戏方法、规则 2 发令后,攻队一个接一个向前冲,安全通
3 记分比赛。 过得一分,被击中暂时退出。 40
3 统计得分。 50
三素质练习:熊行 三组织:如图二
要求:8米*3 次 40
一整理放松。 一充分放松上、下肢肌肉。 80 小
结束 二讲评。 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部分 三收还器材。 三第一排同学。
5 四布置课后作业,宣布 四师生互道再见。
下课。
操场、跑道、沙坑、小沙包 20 只、
预 计 效 果 场地器材
垫子 2 只
练习密度
5. 80%的学生能初步
技 做到准确踏跳。 30% 课
术 6. 大部分同学能从中 平均心率 后 学生在游戏时,积极、勇敢,
技 体验到乐趣并提高 125 小 应该鼓励。
能 了投掷及躲闪能 强度指数 结
力。
1.5
三 年级体育实践课教案
第 4 课时
教材 1.对墙投掷小沙袋 2.韵律活动和舞蹈
10. 学生能按投掷方法完成对墙投掷沙袋的动作,挥臂快速有力。
教学
11. 发展投掷能力。
任务
12. 培养学生舞步练习的兴趣和动作的表现力。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课堂常规: 一组织:如图一 50
1 体育委员整队 ××××××××
××××××××
оооооооо
оооооооо
×
Δ
要求:整队迅速、整齐。
2 师生问好。 要求:声音响亮一致。
3 检查服装、鞋子。
4 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课上积极锻炼、认真练习。
开始
二队列队形练习: 二组织:如图一 60 小
准备
1 立正、稍息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 2
部分
2 向左(右)看齐 6
5
3 用跑步法疏散与密集 3
队形。
三.准备活动: 三组织:如图二
第二套儿童广播体操 × × × × × × × × 4 120 中
1 腿部运动 × × × × × × × × *
2 全身运动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8
3 跳跃运动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拍
4 整理运动
Δ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投掷:对墙投掷小沙 一组织:先分散后分组练习。1、2采用分散
袋。 练习。4、5采用分组练习。
教学重点:快速有力的 1.两手交叉转腕、振臂、肩绕环练习。
挥臂投出动作。 2.体会“鞭打”动作。 20
1 集体做专项练习。 3.转体挥臂快速有力。 10 40
2 分散练习原地投掷动 4、5教师巡回指导。 80 中
作。
3 讲解、示范投掷动作
4 学生徒手练习。 40
基本
5 分组对墙投掷练习。 60 中
部分
二舞步:十字步、秧歌 二组织:如图二
25
垫步 教学重点:学会两种舞步的动作方法。难点:
1 讲解、示范十字步、 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和表现力。 40
秧歌垫步的方法 1 先练习腿部动作和身体重心的移动,再配 50
2 用音乐伴奏进行练 合手臂摆动反复练习。
习。 2 教师用动作提示学生练习的节奏。 3 40 中
三素质练习: 三组织:如图二
立定跳远 要求:充分伸展。5*3 组
一整理放松: 一充分放松上、下肢肌肉。 80 小
结束 二讲评。 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部分 三收还器材。 三第一排同学。
5 四布置课后作业,宣布 四师生互道再见。
下课。
风雨操场、小沙包 10 只、录音机 1
预 计 效 果 场地器材

练习密度
7. 80%的学生能按做
技 30% 课
出快速有力的挥臂 学生在投掷练习中,忽视了屈
术 平均心率 后
动作。 肘向前的动作,经过练习后,有所
技 125 小
8. 80%的学生能学会 改善。
能 结
两种舞步的方法。 强度指数
1.5
三 年级体育实践课教案
第 5 课时
教材 1.跳跃 2.投掷
13. 学生能做到起跳迅速有力,起跳后向前上方跃起,两腿屈膝上提。
教学
14. 发展跳跃能力,增强腿部力量。
任务
15. 培养勇敢、果断、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课堂常规: 一组织:如图一 50
1 体育委员整队 ××××××××
××××××××
оооооооо
оооооооо
×
Δ
要求:整队迅速、整齐。
2 师生问好。 要求:声音响亮一致。
3 检查服装、鞋子。
4 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课上积极锻炼、认真练习。
开始
二队列队形练习: 二组织:如图一 60 小
准备
1 立正、稍息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 2
部分
2 向左(右)看齐 6
5
3 用跑步法疏散与密集 3
队形。
三.准备活动: 三组织:如图二
第二套儿童广播体操 × × × × × × × × 4 120 中
1 胸部运动 × × × × × × × × *
2 体侧运动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8
3 体转运动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拍
4 腹背运动
Δ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结构 次 时 强
数 间 度
一跳跃:助跑几步,一 一组织:先分散后分组练习。 大
脚蹬地起跳,越过前面 教法:
高 30 厘米的橡皮筋。 示范两次,一次,示范起跳迅速有力,向前
1 做单足交换向前跳 上方腾起;一次示范两腿屈膝上提,尽量向
2 助跑几步,一脚蹬地 胸部靠,越过横绳的动作。 60
起跳 教学重点:起跳迅速有力。 80
3 分组练习,助跑几步,
一脚蹬地起跳,越过横
绳。 100
基本 二.对墙投掷小沙袋。
部分 教学重点:快速有力的 二组织:分组练习。
25 挥臂投出动作。 1.两手交叉转腕、振臂、肩绕环练习。 中
1 集体做专项练习。 2.体会“鞭打”动作。 10
2 分散练习原地投掷动 3.转体挥臂快速有力。 50
作。 4、5教师巡回指导。
3 讲解、示范投掷动作
4 学生徒手练习。
5 分组对墙投掷练习。
三素质练习:俯卧撑 三组织:如图二 40 大
要求:5次*3
一整理放松: 一充分放松上、下肢肌肉。 80 小
结束 二讲评 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部分 三收还器材 三第一排同学。
5 四布置课后作业,宣布 四师生互道再见。
下课
预 计 效 果 场地器材 跑道、沙坑、橡皮筋 2 根、沙包 10
只、垫子 2 只
练习密度
9. 80%的同学学会向
技 前上方迅速跃起, 30% 课
术 两腿屈膝上提的动 平均心率 后 经过反复练习,学生能够认识
技 作。 125 小 膝盖上提的重要性。
能 10. 80%的同学能迅速 强度指数 结
掷出沙包。
1.5
三 年级体育实践课教案
第 6 课时
教材 1.对墙投掷小沙袋 2.韵律活动和舞蹈
16. 学生能按投掷方法完成对墙投掷沙袋的动作。
教学
17. 挥臂快速有力,发展投掷能力。
任务
18. 培养学生舞步练习的兴趣和动作的表现力。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课堂常规: 一组织:如图一 50
1 体育委员整队 ××××××××
××××××××
оооооооо
оооооооо
×
Δ
要求:整队迅速、整齐。
2 师生问好。 要求:声音响亮一致。
3 检查服装、鞋子。
4 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课上积极锻炼、认真练习。
开始
二队列队形练习: 二组织:如图一 60 小
准备
1 立正、稍息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 2
部分
2 向左(右)看齐 6
5
3 用跑步法疏散与密集 3
队形。
三.准备活动: 三组织:如图二
第二套儿童广播体操 × × × × × × × × 4 120 中
1 腿部运动 × × × × × × × × *
2 全身运动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8
3 跳跃运动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拍
4 整理运动
Δ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投掷:对墙投掷小沙 一组织:先分散后分组练习。1、2采用分散
袋。 练习。4、5采用分组练习。
教学重点:快速有力的 1.两手交叉转腕、振臂、肩绕环练习。
挥臂投出动作。 2.体会“鞭打”动作。 20
1 集体做专项练习。 3.转体挥臂快速有力。 10 40
2 分散练习原地投掷动 4、5教师巡回指导。 80 中
作。
3 讲解、示范投掷动作
4 学生徒手练习。 40
基本
5 分组对墙投掷练习。 60 中
部分
二舞步:十字步、秧歌 二组织:如图二
25
垫步 教学重点:学会两种舞步的动作方法。难点:
1 讲解、示范十字步、 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和表现力。 40
秧歌垫步的方法 1 先练习腿部动作和身体重心的移动,再配 50
2 用音乐伴奏进行练 合手臂摆动反复练习。
习。 2 教师用动作提示学生练习的节奏。 3 40 中
三素质练习: 三组织:如图二
立定跳远 要求:充分伸展。5*3 组
一整理放松: 一充分放松上、下肢肌肉。 80 小
结束 二讲评。 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部分 三收还器材。 三第一排同学。
5 四布置课后作业,宣布 四师生互道再见。
下课。
风雨操场、小沙包 10 只、录音机 1
预 计 效 果 场地器材

练习密度
11. 80%的学生能按做
技 30% 课
出快速有力的挥臂
术 平均心率 后 有部分男同学对于舞蹈存在
动作。
技 125 小 害羞心理,应加以引导。
12. 80%的学生能学会
能 结
两种舞步的方法。 强度指数
1.5
三 年级体育实践课教案
第 7 课时
教材 1.双手向前、后抛实心球 2.秧歌垫步舞
19. 学会投掷时正确的用力顺序,向前后上方抛出,动作协调。
教学
20. 发展速度及力量素质。
任务
21. 培养刻苦、顽强的品质。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课堂常规: 一组织:如图一 50
1 体育委员整队 ××××××××
××××××××
оооооооо
оооооооо
×
Δ
要求:整队迅速、整齐。
2 师生问好。 要求:声音响亮一致。
3 检查服装、鞋子。
4 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课上积极锻炼、认真练习。
开始
二队列队形练习: 二组织:如图一 60 小
准备
1 立正、稍息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 2
部分
2 向左(右)看齐 6
5
3 用跑步法疏散与密集 2
队形。
三.准备活动: 三组织:如图二
第二套儿童广播体操 × × × × × × × × 4 120 中
完整练习。(1-12 节) × × × × × × × × *
要求: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8
1 强调动作的准确性和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拍
一致性。
2 跟随音乐节拍。 Δ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投掷:双手向前、后 一组织:如图三 大
抛实心球。 ×××××××× оооооооо
教学重点:提高正确的 Δ
投掷方法和用力顺序, ×××××××× оооооооо
投掷时动作协调。
1 专项准备活动。 5.手腕、肩、腰腹的准备活动。 40
2 讲解、示范双手投掷 6.提示投掷时应两脚用力蹬地,腰腹配合及
的正确方法和用力顺 两臂抛掷时要协调有力。
序。 7.教师讲评,要求学生特别注意用力顺序的 20 中
基本 3 请学生试做抛掷的两 要领。
部分 种方法。 8.先练习向前抛,再练习向后抛。
25 4 分组练习 二.组织:双圈站立。 60
二.集体舞:秧歌垫步 教法:
舞。 1.讲解示范秧歌垫步。
教学重点:学会秧歌垫 2.随节奏练习。
步舞中的部分舞蹈动 3.男女交换练习邀请者的动作。 40
作。 80
三素质练习: 三组织:如图二 大
立定跳远 要求:8-10 次。 30
一整理放松。 一充分放松上、下肢肌肉。 80 小
结束 二讲评。 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部分 三收还器材。 三第一排同学。
5 四布置课后作业,宣布 四师生互道再见。
下课。
预 计 效 果 场地器材 操场、实心球 20 只、录音机 1 只
练习密度
13. 80%的学生能做出
技 投掷时正确的用力 30% 课
术 顺序。 平均心率 后 有部分同学没运用下肢力量,
技 14.学生能学会集体舞 125 小 应注意改进。
能 中的部分舞蹈动 强度指数 结
作。
1.5
三 年级体育实践课教案
第 8 课时
教材 1.蹲踞式跳远 2.冲过火力网
22. 学生能学会快速助跑和准确起跳结合的动作。
教学
23. 发展跳跃能力和腿部力量。
任务
24. 培养勇于进取和顽强的精神。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课堂常规: 一组织:如图一 50
1 体育委员整队 ××××××××
××××××××
оооооооо
оооооооо
×
Δ
要求:整队迅速、整齐。
2 师生问好。 要求:声音响亮一致。
3 检查服装、鞋子。
4 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课上积极锻炼、认真练习。
开始
二队列队形练习: 二组织:如图一 60 小
准备
1 立正、稍息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 2
部分
2 向左(右)看齐 6
5
3 用跑步法疏散与密集 2
队形。
三.准备活动: 三组织:如图二
第二套儿童广播体操 × × × × × × × × 4 120 中
完整练习。(1-12 节) × × × × × × × × *
要求: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8
1 强调动作的准确性和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拍
一致性。
2 跟随音乐节拍。 Δ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跳跃:蹲踞式跳远 一组织:分组练习。 大
教学重点:快速助跑与 1跳得轻松、自然。
准确起跳相结合的技 2练习助跑的节奏感。
术。 3关键能在踏跳区准确起跳。
1 单脚交换向前跳 10m 4 动作连贯,协调有力。 30
2 快速跑 20 米。 5教师指出优缺点。 20
3 讲解、示范助跑与准确
起跳相结合的动作。 二组织:如图二
4 分组练习,快速助跑 оооооооо 80
基本
15 米,在踏跳区准确起 ××××××××
部分
跳。 Δоооооооо
25
5 请跳的好的同学表演。 ××××××××
二游戏:冲过火力网 1一队攻一队守,守队每人一个沙包。
教学重点:提高奔跑能 2发令后,攻队一个接一个向前冲,安全通 80 大
力和投掷能力。 过得一分,被击中暂时退出。
1 学生分成两队 3统计得分。
2 讲解游戏方法、规则
3 记分比赛。
三素质练习:蟹行 三组织:如图二 大
要求:8 米×3 次 40
一整理放松。 一充分放松上、下肢肌肉。 80 小
结束 二讲评。 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部分 三收还器材。 三第一排同学。
5 四布置课后作业,宣布 四师生互道再见。
下课。
操场、跑道、沙坑、小沙包 20 只、
预 计 效 果 场地器材
垫子 2 只
练习密度
15. 80%的学生能初步
30%
技 做到准确踏跳。 课
术 16.大部分同学能从中 平均心率 后 对于屈膝上提的动作要不断
技 体验到乐趣并提高 125 小 巩固,强调。
能 了投掷及躲闪能 强度指数 结
力。
1.5
三 年级体育实践课教案
第 9 课时
教材 1.双手向前、后抛实心球 2.秧歌垫步舞
25. 学会投掷时正确的用力顺序,向前后上方抛出,动作协调。
教学
26. 发展速度及力量素质。
任务
27. 培养刻苦、顽强的品质。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课堂常规: 一组织:如图一 50
1 体育委员整队 ××××××××
××××××××
оооооооо
оооооооо
×
Δ
要求:整队迅速、整齐。
2 师生问好。 要求:声音响亮一致。
3 检查服装、鞋子。
4 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课上积极锻炼、认真练习。
开始
二队列队形练习: 二组织:如图一 60 小
准备
1 立正、稍息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
部分
2 向左(右)看齐
5
3 用跑步法疏散与密集
队形。
三.准备活动: 三组织:如图二
第二套儿童广播体操 × × × × × × × × 120 中
完整练习。(1-12 节) × × × × × × × ×
要求: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1 强调动作的准确性和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一致性。
2 跟随音乐节拍。 Δ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投掷:双手向前、后 一组织:如图三
抛实心球。 ×××××××× оооооооо
教学重点:提高正确的 Δ
投掷方法和用力顺序, ×××××××× оооооооо
投掷时动作协调。
1 专项准备活动。 9.手腕、肩、腰腹的准备活动。 40 大
2 讲解、示范双手投掷 10. 提示投掷时应两脚用力蹬地,腰腹配合
的正确方法和用力顺 及两臂抛掷时要协调有力。
序。 20
基本 3 请学生试做抛掷的两 11. 教师讲评,要求学生特别注意用力顺序
部分 种方法。 的要领。
25 4 分组练习 12. 先练习向前抛,再练习向后抛。 60
二.集体舞:秧歌垫步 二.组织:双圈站立。
舞。 教法: 中
教学重点:学会秧歌垫 4.讲解示范秧歌垫步。
步舞中的部分舞蹈动 5.随节奏练习。 40
作。 6.男女交换练习邀请者的动作。 80
三素质练习: 三组织:如图二 大
立定跳远 要求:8-10 次。 30
一整理放松。 一充分放松上、下肢肌肉。 80 小
结束 二讲评。 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部分 三收还器材。 三第一排同学。
5 四布置课后作业,宣布 四师生互道再见。
下课。
预 计 效 果 场地器材 操场、实心球 20 只、录音机 1 只
17. 80%的学生能做出 练习密度
投掷时正确的用力
技 30% 课
顺序。 学生在抛实心球练习时没有
术 平均心率 后
18.学生能学会集体舞 充分运用下肢的力量。在今后的练
技 125 小
中的部分舞蹈动 习中应多加强调。

作。 强度指数

1.5
三 年级体育实践课教案
第 10 课时
教材 1.屈腿悬垂摆动 2.“8”字接力跑
28. 初步学会握杠方法。
教学
29. 发展上肢、胸背和腰腹肌力量。
任务
30. 培养热爱集体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课堂常规: 一组织:如图一 50
1 体育委员整队 ××××××××
××××××××
оооооооо
оооооооо
×
Δ
要求:整队迅速、整齐。
2 师生问好。 要求:声音响亮一致。
3 检查服装、鞋子。
4 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课上积极锻炼、认真练习。
开始
二队列队形练习: 二组织:如图一 60 小
准备
1 立正、稍息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 2
部分
2 向左(右)看齐 6
5
3 用跑步法疏散与密集 2
队形。
三.准备活动: 三组织:如图二
第二套儿童广播体操 × × × × × × × × 4 120 中
完整练习。(1-12 节) × × × × × × × × *
要求: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8
1 强调动作的准确性和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拍
一致性。
2 跟随音乐节拍。 Δ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单杠:屈腿悬垂摆 一组织:男女分组轮换。

1.教师讲解、示范。 1.讲清要求。 40 中
2.正手握杠做屈腿悬 2.反复练习。 20
垂。 3.从一脚蹬地,一腿屈腿前摆开始,做屈腿
3.学生练习。 悬垂摆动。 80
4.加助力练习。 4.助力不可过大,以免发生危险。 80
二.游戏:“8”字接力 二组织:分组轮换。 大
赛跑。 1.各队第一人手持接力棒。
基本 1.学生分成人数相等 2.请学生试做。
部分 的两队。 3.教师纠正错误动作。
25 2.教师讲解游戏名称、 重点:发展奔跑能力。难点:弯道跑的技术。
方法和规则。
3.进行游戏。
三素质练习: 三组织:男女分组练习
并脚跳台阶 920-25 厘 要求:10 次×3 组 40 大
米高,跳上跳下)
一整理放松。 一充分放松上、下肢肌肉。 80 小
结束 二讲评。 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部分 三收还器材。 三第一排同学。
5 四布置课后作业,宣布 四师生互道再见。
下课。
预 计 效 果 场地器材 操场、单杠、台阶、接力棒 2 只
练习密度
19. 80%的学生能学会
技 正确的握杠方法。 30% 课
术 20.大部分同学能在游 平均心率 后 对于学生之间的保护帮助要
技 戏中体验到乐趣并 125 小 提出要求,并加以正确引导。
能 提高弯道跑的技 强度指数 结
术。
1.5
三 年级体育实践课教案
第 11 课时
教材 1.对墙投掷轻物 2.韵律活动和舞蹈
31. 学生初步学会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正确动作。
教学
32. 发展投掷能力。
任务
33. 培养学生舞步练习的兴趣和动作的表现力。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课堂常规: 一组织:如图一 50
1 体育委员整队 ××××××××
××××××××
оооооооо
оооооооо
×
Δ
要求:整队迅速、整齐。
2 师生问好。 要求:声音响亮一致。
3 检查服装、鞋子。
4 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课上积极锻炼、认真练习。
开始
二队列队形练习: 二组织:如图一 60 小
准备
1 立正、稍息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 2
部分
2 向左(右)看齐 6
5
3 用跑步法疏散与密集 2
队形。
三.准备活动: 三组织:如图二
第二套儿童广播体操 × × × × × × × × 4 120 中
1 腿部运动 × × × × × × × × *
2 全身运动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8
3 跳跃运动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拍
4 整理运动
Δ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投掷:对墙投掷小沙 一组织:先分散后分组练习 中
袋。
1 集体做专项练习。 1.手腕、两肩练习。 40
2 讲解、示范原地侧向 2.学生随教师的讲解做投掷预备动作。反复
投掷垒球动作。 练习,学会预备动作。
3 继续讲解要领。 3.徒手做投掷分解动作。
4 分散练习。 4.体会动作要领。 80
5 分组对墙投掷练习。 5.侧向投掷动作,快速有力。 120
重点:学会原地侧向投
基本
掷动作,挥臂迅速
部分
二集体舞:秧歌垫步舞 二组织:成里外圈站立。
25
教学重点:继续学会第 1.复习、巩固上次课中的舞蹈动作。 40 中
二遍音乐节拍中的部 2.教师讲解部分动作方法。
分舞蹈动作。 3.学生将部分动作连贯起来练习。 80
难点:学生动作配合的
协调性与音乐合拍。
三素质练习:
立定跳远
三组织:如图二 20 大
要求:8-10 次
一整理放松: 一充分放松上、下肢肌肉。 80 小
结束 二讲评。 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部分 三收还器材。 三第一排同学。
5 四布置课后作业,宣布 四师生互道再见。
下课。
风雨操场、小垒球 20 只、录音机 1
预 计 效 果 场地器材

练习密度
21. 80%的学生能初步
技 30% 课
学会原地侧向投掷
术 平均心率 后 女生在舞蹈时,较为投入,显
垒球的正确动作。
技 125 小 得生动活泼。男同学应继续努力。
22.继续学会 9-16 拍

中的舞蹈动作。 强度指数

1.5
三年级体育理论课教案
第 12 课时
【教学内容】
体育常识:跑、跳、投掷和体操对身体的作用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跑、跳、投掷和体操对身体的重要意义。
2.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总结上学期体育考核情况,明确今后体育学习中的目标
2. 提出这个学期的新任务:体育“达标”
3. 再次强调体育课的课堂常规
二、新授
1. 跑、跳、投掷和体操对身体的作用(板书)
(1)跑、跳、投掷和体操对身体的重要意义
1 跑、跳、投掷是人体的基本活动,是参加生产劳动和保卫祖国的重要的实用技
能。跑、跳、投掷这三个项教材,锻炼身体的效果很好,而且简单易行。
2 小学的体操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对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身体素质的全
面发展,改善身体形态,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以及对意志品质的培养有很大
的作用。
(2)跑、跳、投掷和体操对身体的作用(提问、讨论、教师总结)
1 能促进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体机能的发展。
2 使内脏机能得到增强。
3 可以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4 可以使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5 促进儿童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发展,掌握生活的实用技能。
6 【教学内容】
游戏:追赶球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依次双手传球的方法。
2.发展灵敏素质。
3.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竞赛规则和的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传接球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并组织学生试做一次。
二、传球路线:纵传 横传(2-3次)。
三、传球时不能用抛掷方法。
四、教育学生传球动作规范,注意安全,不能乱抛。
五、分组比赛 1-2次
【教学后记】
三 年级体育实践课教案
第 13 课时
教材 1.原地投掷垒球 2.立定跳远(考核)
34. 学生初步学会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正确动作。
教学
35. 发展投掷能力。
任务
36. 培养认真学习和遵守纪律的品质。
运动负荷
课的 时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强
结构 间
数 度

一课堂常规: 一组织:如图一 50
1 体育委员整队 ××××××××
××××××××
оооооооо
оооооооо
×
Δ
要求:整队迅速、整齐。
2 师生问好。 要求:声音响亮一致。
3 检查服装、鞋子。
4 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课上积极锻炼、认真练习。
开始
二队列队形练习: 二组织:如图一 60 小
准备
1 立正、稍息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
部分
2 向左(右)看齐
5’
3 用跑步法疏散与密集
队形。
三.准备活动: 三组织:如图二
第二套儿童广播体操 × × × × × × × × 120 中
1 腿部运动 × × × × × × × ×
2 全身运动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3 跳跃运动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4 整理运动
Δ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投掷:原地投掷垒 一组织:先分散后分组练习 300 中
球。(女生) 教法:
重点:学会原地侧向投 1.两人一组对压肩练习。
掷动作的正确方法,挥 2.持绳做鞭打练习。
臂迅速有力。 3.两人一组,一人在其背后,拉住练习者手
中的绳结,练习者做蹬地、送髋、转体挺
胸成“满弓”动作。
4.手持绳结练习原地侧向投掷动作。
5.分组对面站立,用绳结做投掷练习。
基本
6.分组对面站立,用垒球练习投掷动作。
部分
25’
二.立定跳远 二组织:分组考核 350 中
重点:合理安排,顺利 教法:
完成考核任务。 1.讲清考核要求。
2.分组练习。
3.分组考核。
4.小结考核情况。
三素质练习: 三组织:如图二
斗牛 要求:30 秒*2 组 60 大
一整理放松: 一充分放松上、下肢肌肉。 80 小
结束 二讲评。 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部分 三收还器材。 三第一排同学。
5’ 四布置课后作业,宣布 四师生互道再见。
下课。
风雨操场、小垒球 20 只、跳绳 20
预 计 效 果 场地器材
根、直尺
练习密度
技 23. 80%的学生能初步 30% 课
术 学会原地侧向投掷 平均心率 后
顺利考核任务。
技 垒球的正确动作。 125 小
能 24.顺利完成考核任务 强度指数 结
1.5
三 年级体育实践课教案
第 14 课时
教材 1.原地投掷垒球 2.立定跳远(考核)
37. 学生初步学会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正确动作。
教学
38. 发展投掷能力。
任务
39. 培养认真学习和遵守纪律的品质。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课堂常规: 一组织:如图一 50
1 体育委员整队 ××××××××
××××××××
оооооооо
оооооооо
×
Δ
要求:整队迅速、整齐。
2 师生问好。 要求:声音响亮一致。
3 检查服装、鞋子。
4 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课上积极锻炼、认真练习。
开始
二队列队形练习: 二组织:如图一 60 小
准备
1 立正、稍息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 2
部分
2 向左(右)看齐 6
5
3 用跑步法疏散与密集 2
队形。
三.准备活动: 三组织:如图二
第二套儿童广播体操 × × × × × × × × 4 120 中
1 腿部运动 × × × × × × × × *
2 全身运动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8
3 跳跃运动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拍
4 整理运动
Δ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投掷:原地投掷垒 一组织:先分散后分组练习 300 中
球。 教法:
重点:学会原地侧向投 7.两人一组对压肩练习。 16
掷动作的正确方法,挥 8.持绳做鞭打练习。 16
臂迅速有力。 9.两人一组,一人在其背后,拉住练习者手
中的绳结,练习者做蹬地、送髋、转体挺 16
胸成“满弓”动作。
10. 手持绳结练习原地侧向投掷动作。 20
11. 分组对面站立,用绳结做投掷练习。 16
基本
12. 分组对面站立,用垒球练习投掷动作。 10
部分
25
二.立定跳远(考核) 二组织:分组考核 350 中
重点:合理安排,顺利 教法:
完成考核任务。 5.讲清考核要求。
6.分组练习。
7.分组考核。
8.小结考核情况。
三素质练习: 三组织:如图二
斗牛 要求: 20 大
一整理放松: 一充分放松上、下肢肌肉。 80 小
结束 二讲评。 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部分 三收还器材。 三第一排同学。
5 四布置课后作业,宣布 四师生互道再见。
下课。
风雨操场、小垒球 20 只、跳绳 20
预 计 效 果 场地器材
根、直尺
练习密度
技 25. 80%的学生能初步 30% 课
术 学会原地侧向投掷 平均心率 后 考核完成较为顺利。有部分同
技 垒球的正确动作。 125 小 学成绩提高较快。
能 26.顺利完成考核任务 强度指数 结
1.5
三年级体育理论课教案
第 15 课时
【教学内容】
体育常识:乒乓球
【教学目标】
3. 使学生初步了解乒乓球运动概况。
4. 使学生知道乒乓球比赛的简要规则。
5. 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与爱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你们知道我国的国剧是什么?那么我国的国球又是什么?对了,就是
乒乓球。(板书课题)
二、新授
2. 乒乓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3)外国人称我国为“乒乓球王国”。
(4)大家可以交流一下你对我国乒乓球历史的了解。
(5)教师补充总结:最初,世界各地打乒乓球的人都使用木质球拍,击球的速度
慢、力量小,谈不上什么旋转,打法也单调,只是把球推来档去。有个英
国人想出了在木板上贴一层胶皮的方法,胶皮表面还有颗粒,击球时增加
了弹性和摩擦力,可以使球产生旋转。欧洲人以为可以坐吃老本,不料日
本运动员却在秘密寻找对策,他们在球拍上作了更大改进,把胶皮换成海
绵,海绵的弹性更大。这样日本运动员崭露头角,夺得了多项世界冠军。
世界乒乓球的优势从欧洲转移到了日本。这时,一个更强大的对手正在崛
起,这就是中国。中国乒乓球队经过艰苦的探索和训练,在技术上形成了
“快、准、狠、变”的风格,创造了独特的直拍近台快攻打法。中国乒乓
球要保持长盛不衰,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再创新局面。继续保持“乒乓球
王国”地位的重任将落在每一个少年儿童身上。
3. 乒乓球比赛规则简介(使用幻灯片进行教学)
(1)球台
(2)球网
(3)比赛:在一局比赛中,先得 21 分的运动员为胜,但打到 20 平以后,先多
得 2分者为胜方。一场比赛可以采取一局一胜、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制。
每场比赛用抽签的方法选择方位和发球,当比分达到 5分之后,即换发球,
依此类推,直到一局结束。当双方比分达到 20 分以后,每个运动员每次只
轮发一个球,直到一局结束。
(4)学生讨论判失一分的情况,教师补充。
【教学内容】
游戏:偷渡岗哨
【教学目标】
4.学生能机智敏捷地越过“岗哨”。
5.发展灵敏素质。
6.培养学生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机智灵敏通过“岗哨”的技能
【教学过程】
六、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并请 1-2人试做一次。
七、结合游戏情节,教育学生学习解放军在战斗中勇敢、果断、机智灵活的战斗
作风。
八、鼓励学生多动脑筋想方设法通过“岗哨”。
【教学后记】
三 年级体育实践课教案
第 16 课时
教材 1.屈腿悬垂 2.快快跳起
40. 能在帮助下完成动作。
教学
41. 发展上肢、胸背和腰腹肌力量。
任务
42. 培养热爱集体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课堂常规: 一组织:如图一 50
1 体育委员整队 ××××××××
××××××××
оооооооо
оооооооо
×
Δ
要求:整队迅速、整齐。
2 师生问好。 要求:声音响亮一致。
3 检查服装、鞋子。
4 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课上积极锻炼、认真练习。
开始
二队列队形练习: 二组织:如图一 60 小
准备
1 立正、稍息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 2
部分
2 向左(右)看齐 4
5
3 用跑步法疏散与密集 2
队形。
三.准备活动: 三组织:如图二 4
第二套儿童广播体操 × × × × × × × × * 120 中
完整练习。(1-12 节) × × × × × × × × 8
要求: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拍
1 强调动作的准确性和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一致性。
2 跟随音乐节拍。 Δ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单杠:屈腿悬垂 一组织:男女分组轮换。 200 大
教学重点:体后倒,同 1.复习屈腿悬垂摆动。 2
时收腹、屈膝、举腿、 2.教师讲解、示范。
两腿从两臂中间穿过。 3.教师讲解保护方法和要求,请 1-2 个学生
保护与帮助: 试做
一手握手腕,另一手托 4.指定专人保护,
臀,加助力帮助完成, 5.教师做屈体悬垂,回落成预备姿势示范。
当其两腿穿臂后,一手 6.学生继续练习。 5
托腿慢放落地。
基本
部分 二.游戏:快快跳起 二组织:分组轮换。
25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按 教法: 350 大
规定动作跳。 1.教师讲解游戏名称、方法和规则,并请一
个队的学生试做。
2.进行游戏。
3.一次比赛结束后,教师小结,强调规则和
三素质练习: 要求后再继续进行游戏。
退着慢跑 三组织:如图二
要求:注意上、下肢动作协调。15 米*3 组 50 中
一整理放松。 一充分放松上、下肢肌肉。 80 小
结束 二讲评。 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部分 三收还器材。 三第一排同学。
5 四布置课后作业,宣布 四师生互道再见。
下课。
预 计 效 果 场地器材 操场、单杠
练习密度
27. 80%的学生能在保
技 护与帮助下完成动 30% 课
术 作。 平均心率 后 学生在退着慢跑时,因不协
技 28.学生能学会游戏方 120 小 调,导致摔倒,应引起注意。
能 法并能按规定的动 强度指数 结
作跳动。
1.4
三 年级体育实践课教案
第 17 课时
教材 1.屈腿悬垂摆动 2.“8”字接力跑
43. 初步学会握杠方法。
教学
44. 发展上肢、胸背和腰腹肌力量。
任务
45. 培养热爱集体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课堂常规: 一组织:如图一 50
1 体育委员整队 ××××××××
××××××××
оооооооо
оооооооо
×
Δ
要求:整队迅速、整齐。
2 师生问好。 要求:声音响亮一致。
3 检查服装、鞋子。
4 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课上积极锻炼、认真练习。
开始
二队列队形练习: 二组织:如图一 60 小
准备
1 立正、稍息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 2
部分
2 向左(右)看齐 6
5
3 用跑步法疏散与密集 2
队形。
三.准备活动: 三组织:如图二
第二套儿童广播体操 × × × × × × × × 4 120 中
完整练习。(1-12 节) × × × × × × × × *
要求: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8
1 强调动作的准确性和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拍
一致性。
2 跟随音乐节拍。 Δ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单杠:屈腿悬垂摆 一组织:男女分组轮换。

5.教师讲解、示范。 5.讲清要求。 40 中
6.正手握杠做屈腿悬 6.反复练习。 20
垂。 7.从一脚蹬地,一腿屈腿前摆开始,做屈腿
7.学生练习。 悬垂摆动。 80
8.加助力练习。 8.助力不可过大,以免发生危险。 80
二.游戏:“8”字接力 二组织:分组轮换。 大
赛跑。 4.各队第一人手持接力棒。
基本 4.学生分成人数相等 5.请学生试做。
部分 的两队。 6.教师纠正错误动作。
25 5.教师讲解游戏名称、 重点:发展奔跑能力。难点:弯道跑的技术。
方法和规则。
6.进行游戏。
三素质练习: 三组织:男女分组练习
并脚跳台阶 920-25 厘 要求:10 次×3 组 40 大
米高,跳上跳下)
一整理放松。 一充分放松上、下肢肌肉。 80 小
结束 二讲评。 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部分 三收还器材。 三第一排同学。
5 四布置课后作业,宣布 四师生互道再见。
下课。
预 计 效 果 场地器材 操场、台阶、接力棒 2 只
练习密度
29. 80%的学生能学会
技 正确的握杠方法。 30% 课
术 30.大部分同学能在游 平均心率 后
技 戏中体验到乐趣并 125 小
能 提高弯道跑的技 强度指数 结
术。
1.5
三 年级体育实践课教案
第 18 课时
教材 1.原地投掷垒球 2.秧歌垫步舞
46. 进一步学习原地侧向投掷垒球动作。
教学
47. 发展投掷能力。
任务
48. 培养认真学习和遵守纪律的品质。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课堂常规: 一组织:如图一 50
1 体育委员整队 ××××××××
××××××××
оооооооо
оооооооо
×
Δ
要求:整队迅速、整齐。
2 师生问好。 要求:声音响亮一致。
3 检查服装、鞋子。
4 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课上积极锻炼、认真练习。
开始
二队列队形练习: 二组织:如图一 60 小
准备
1 立正、稍息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 2
部分
2 向左(右)看齐 6
5
3 用跑步法疏散与密集 2
队形。
三.准备活动: 三组织:如图二
第二套儿童广播体操 × × × × × × × × 120 中
1 腿部运动 × × × × × × × × 4*
2 全身运动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8
3 跳跃运动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拍
4 整理运动
Δ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投掷:原地投掷垒 一组织:先分散后分组练习 300 中
球。 教法:
重点:改进和提高投掷 13. 两人一组对压肩练习。
动作的连贯、协调,挥 14. 持绳做鞭打练习。 15
臂迅速有力。 15. 两人一组,一人在其背后,拉住练习 10
者手中的绳结,练习者做蹬地、送髋、
转体挺胸成“满弓”动作。
16. 教师讲解、提示投掷动作要领。
17. 4 列横队集体快速练习挥臂动作。 20
基本
18. 分组练习垒球掷远。
部分
二.集体舞:秧歌垫步 二组织:
25
舞。 教法: 350 中
教学重点:能随音乐节 9.分段复习前两次课动作。
拍进行连贯完整练习; 10. 带领学生进行连贯的完整练习。
难点:双人舞蹈动作配 3.教师利用自身动作,激发学生舞蹈时的
合的协调性,以及动作 欢乐情绪。
的表现力。
三素质练习:双人蹲
跳、前进、后退。 三组织:如图二 50 大
要求:10 秒*3 组
一整理放松: 一充分放松上、下肢肌肉。 80 小
结束 二讲评。 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部分 三收还器材。 三第一排同学。
5 四布置课后作业,宣布 四师生互道再见。
下课。
风雨操场、小垒球 20 只、跳绳 20
预 计 效 果 场地器材
根、录音机 1 台
练习密度
31. 80%的学生能改进
技 30% 课
蹬地、转体、挥臂
术 平均心率 后
动作。
技 125 小
32.能随音乐节拍连贯
能 结
完整练习。 强度指数
1.5
三 年级体育实践课教案
第 19 课时
教材 1.屈腿悬垂 2.武术:组合动作(一)
49. 能独立完成屈体悬垂动作。
教学
50. 发展上肢、胸背和腰腹肌力量。
任务
51. 培养热爱集体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课堂常规: 一组织:如图一 50
1 体育委员整队 ××××××××
××××××××
оооооооо
оооооооо
×
Δ
要求:整队迅速、整齐。
2 师生问好。 要求:声音响亮一致。
3 检查服装、鞋子。
4 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课上积极锻炼、认真练习。
开始
二队列队形练习: 二组织:如图一 60 小
准备
1 立正、稍息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 2
部分
2 向左(右)看齐 6
5
3 用跑步法疏散与密集 2
队形。
三.准备活动: 三组织:如图二
第二套儿童广播体操 × × × × × × × × 4 120 中
完整练习。(1-12 节) × × × × × × × × *
要求: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8
1 强调动作的准确性和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拍
一致性。
2 跟随音乐节拍。 Δ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单杠:屈腿悬垂 一组织:男女分组轮换。 200 大
教学重点:体后倒,同 7.复习屈腿悬垂摆动。
时收腹、屈膝、举腿、 8.教师讲解、示范。
两腿从两臂中间穿过。 9.教师讲解保护方法和要求,请 1-2 个学生
保护与帮助: 试做
一手握手腕,另一手托 10. 指定专人保护,
臀,加助力帮助完成, 11. 教师做屈体悬垂,回落成预备姿势示范。
当其两腿穿臂后,一手 12. 独立完成屈体悬垂练习。
托腿慢放落地。
基本 二.组合动作(一):
部分 冲拳蹬腿类:搁挡拗弓 二组织:如图二。
25 步冲拳,蹬腿冲拳 教法: 350 大
教学重点:学会组合动 1.精讲要点,正确示范。
作(一)1、2动作。 2.学习组合动作(一)1、2。先教抱拳、格
挡、冲拳等上肢的动作,再教并步、半马
步、弓步、蹬腿等下肢动作,最后教完整
三素质练习: 动作与眼神的配合。
各种姿势起跑 三组织:如图二
要求:反应迅速。15 米*3 组 20 中
一整理放松。 一充分放松上、下肢肌肉。 80 小
结束 二讲评。 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部分 三收还器材。 三第一排同学。
5 四布置课后作业,宣布 四师生互道再见。
下课。
预 计 效 果 场地器材 操场、单杠
33. 80%的学生基本上 练习密度
能独立完成屈体悬
技 30% 课
垂动作。
术 平均心率 后
34.学生能初步掌握组
技 120 小
合动作一预备势和
能 强度指数 结1、2 两个基本动
作。 1.4
三年级体育理论课教案
第 20 课时
【教学内容】
养生之道:背要常暖,胸要常护
【教学目标】
6. 学生知道并记住“背要常暖,胸要常护”八个字。
7. 使学生知道暖背护胸的意义。
8. 学生能主动注意暖背和护胸。
【教学重、难点】
提高对背部保暖和胸部保护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天气渐渐的冷了,教室里我们可以听到很多同学的咳嗽声。健康对
于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今天这节体育课胡老师就向大家介绍一些养生知
识和养生故事。(板书课题)
二、新授
4. 对照插图进行讲解
(6)背要常暖,胸要常护的意思:背要常暖,就是要防止背部受凉致病;胸要
常护,就是防止胸部受伤致残。
(7)围绕“暖背”、“护胸”讲清胸背这两个部位的特殊意义:背部是脊柱和
很多穴位之所在,一旦风寒侵入,百病随之即来,所以必须保暖;胸部外
有胸骨、胸椎和肋骨,内有心肺等脏器,是人体极为重要的部位,所以必
须格外注意,严防伤害。
(8)那么大家想一想,如何来落实我们的行动?(学生讨论)
(9)教师总结,学生齐读:“白天勤护胸,晚上多暖背。常常保脏腑,日夜都
康宁。”
5. 介绍养生故事……古人的“健身拜”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很重视养生之道,在他的《老学庵笔记》中记载着不少值
得后人借鉴的强身延年之术,其中之一为“拜”姿健身法。说的是唐安江有一为
姓张的老人,虽然已经年过七十,但身体非常健康,走路十分灵活,行动敏捷轻
快,在那个“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有很多好学好奇的
人,想了解这是怎么一会事,于是便请教这位长者。老人说,我的锻炼方法很简
单,就是每天早晨一起来便静心松体、拱手弯腰长“拜”数十次。为什么要这么
做呢?他说:因为人的血气或多或少总会有所阻滞,而“拜”的动作刚好能使肢
体屈伸,让全身的真气和血脉顺畅流通,并可暖其背、护其胸、健其肾。
由此可见,这种类似徒手操的“健身拜”,动作虽然简单,但效果可不简单。
【教学内容】
游戏:颠球比赛
【教学目标】
7.学生能记住游戏名称,知道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8.学生能做出颠球动作,并通过相互交流、学练,逐渐提高颠球的成功率。
9.使学生喜欢游戏比赛,能为本组在比赛中取得胜利而努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提高颠球的成功率。
【教学过程】
九、教师请几位学生颠球,组织学生评议优差,同时强调颠球要领。
十、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要求学生必须颠球满规定次数后,才能把球交给下一
个人,不能投机取巧。
十一、 组织评比、比赛。
【教学后记】
三 年级体育实践课教案
第 21 课时
教材 1.耐久跑 2。游戏:迎面接力
52. 学生能知道 400 米耐久跑的正确方法;初步学会迎面传接棒动作和方法,能在跑
动中完成传接动作。
教学
53. 初步做到跑时动作协调、轻快,步幅均匀,呼吸有节奏,跑得持久;发展跑的能
任务
力和协调性。
54. 培养积极上进、勇于进取的品质。
运动负荷
课的 时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强
结构 间
数 度

一课堂常规: 一组织:如图一 50
1 体育委员整队 ××××××××
××××××××
оооооооо
оооооооо
×
Δ
要求:整队迅速、整齐。
2 师生问好。 要求:声音响亮一致。
3 检查服装、鞋子。
4 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课上积极锻炼、认真练习。
开始
二队列队形练习: 二组织:如图一 60 小
准备
1 立正、稍息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
部分
2 向左(右)看齐
5
3 用跑步法疏散与密集
队形。
三.准备活动: 三组织:如图二
第二套儿童广播体操 × × × × × × × × 120 中
1 腿部运动 × × × × × × × ×
2 全身运动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3 跳跃运动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4 整理运动
Δ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时次 强
结构 间
数 度

一.400 米耐久跑 一组织:6 人一组分散在跑道上
重点:跑时动作协调、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跑的技术要领:
轻快,步幅均匀 跑时动作协调、轻快,步幅均匀,呼吸有节
奏,跑得持久
练法:1.分组做 60 米跑 2 30 大
2.分组练习 150 米中速跑 1 30 大
3.400 米耐久跑 2 140 大
二.跑;迎面接力
基本
教学重点;迎面传接棒 二组织:分组练习
部分
动作,能在跑动中完成 教法:
25
传接动作 1.教师讲解、示范迎面传接棒动作。并请学 350 中
生示范。
2.学生排成 4 列横队,每两列对面站立,练
习迎面传接动作。
3.分组比赛。
三组织:如图二
三.素质练习:立位体 要求:身体前倾、放松,腿不能弯
前屈 50 中
一整理放松: 一充分放松上、下肢肌肉。 80 小
结束 二讲评。 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部分 三收还器材。 三第一排同学。
5 四布置课后作业,宣布 四师生互道再见。
下课。
预 计 效 果 场地器材 风雨操场、接力棒 10 根、录音机
35.学生能提高动作的 练习密度
正确性,能在跑动
技 30% 课
中完成传接棒动
术 平均心率 后
作。
技 135 小
36.大部分学生能用正
能 强度指数 结确的方法跑完 400
米 1.6
三 年级体育实践课教案
第 22 课时
教材 1.站立式起跑 2.截住空中球
55. 能做到两臂前后摆动,前脚掌着地,自然放松跑。
教学 56.
任务 57. 发展速度素质,提高反应和灵敏素质。
58. 培养机智、果断和顽强战斗的精神。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课堂常规: 一组织:如图一 50
1 体育委员整队 ××××××××
××××××××
оооооооо
оооооооо
×
Δ
要求:整队迅速、整齐。
2 师生问好。 要求:声音响亮一致。
3 检查服装、鞋子。
4 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课上积极锻炼、认真练习。
开始
二队列队形练习: 二组织:如图一 60 小
准备
1 立正、稍息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 2
部分
2 向左(右)看齐 6
5
3 用跑步法疏散与密集 2
队形。
三.准备活动: 三组织:如图二
第二套儿童广播体操 × × × × × × × × 4* 120 中
完整练习。(1-12 节) × × × × × × × × 8
要求: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拍
1 强调动作的准确性和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一致性。
2 跟随音乐节拍。 Δ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跑:50 米放松跑。 一组织:如图二。 200 大
教学重点:学会放松 1.原地摆臂练习。 32
跑,跑的自然、放松。 2.原地高抬腿跑。 32
3.讲解示范放松跑。
4.一路纵队沿对角线放松跑。
5.二路纵队,鱼贯交叉放松跑。
6.50 米放松跑。
二.组织:分成四组成圆圈站立。
二。游戏:截住空中球
基本 教学重点:在防守的条
部分 件下提高传接球的技
25 术。 350 大
1.讲解游戏名称、方法和规则。
2.学生分组,站成圆圈。
3.请一组同学试做。
三素质练习: 4.各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退着慢跑 三组织:如图二
要求:15 米*3 50 中
一整理放松。 一充分放松上、下肢肌肉。 80 小
结束 二讲评。 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部分 三收还器材。 三第一排同学。
5 四布置课后作业,宣布 四师生互道再见。
下课。
预 计 效 果 场地器材 操场、单杠、小排球
练习密度
37. 80%的学生能在较
技 30% 课
为放松的完成练
术 平均心率 后
习。
技 130 小
38.学生能学会游戏方
能 结
法并积极的参与。 强度指数
1.5
三 年级体育实践课教案
第 23 课时
教材 1.原地投掷垒球(考核) 2.儿童马步
59. 提高投掷动作的正确性和协调性。
教学
60. 发展投掷能力。
任务
61. 培养积极上进、勇于进取的品质。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课堂常规: 一组织:如图一 50
1 体育委员整队 ××××××××
××××××××
оооооооо
оооооооо
×
Δ
要求:整队迅速、整齐。
2 师生问好。 要求:声音响亮一致。
3 检查服装、鞋子。
4 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课上积极锻炼、认真练习。
开始
二队列队形练习: 二组织:如图一 60 小
准备
1 立正、稍息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 2
部分
2 向左(右)看齐 6
5
3 用跑步法疏散与密集 2
队形。
三.准备活动: 三组织:如图二
第二套儿童广播体操 × × × × × × × × 4* 120 中
1 腿部运动 × × × × × × × × 8
2 全身运动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拍
3 跳跃运动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4 整理运动
Δ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投掷:原地投掷垒 一组织:先分散后分组练习 300 中
球。(考核) 教法:
重点:提高投掷动作的 19. 两人一组对压肩练习。 32
正确性和协调性,努力 20. 持绳做鞭打练习。 32
完成好投掷考核任务。 21. 两人一组,一人在其背后,拉住练习 16
者手中的绳结,练习者做蹬地、送髋、
转体挺胸成“满弓”动作。
22. 教师宣布考核方法、规则和标准。
23. 学生试投 2 次。
基本
二.集体舞:儿童马步 24. 考核:每人轮流投 3 次。
部分
教学重点:学会儿童马 二组织:
25
步的基本动作及马步、 教法: 350 中
踏点马步和小跑马步。 1.讲解、示范舞步表现马的动作方法。
2.着重加强手臂与腿部动作的协调配合练
习。
三素质练习:正压腿 3.学生跟随做各种马步动作。
4.启发学生自己组合练习,自我表现。
三组织:如图二
要求:上体正直。8*8 拍 50 中
一整理放松: 一充分放松上、下肢肌肉。 80 小
结束 二讲评。 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部分 三收还器材。 三第一排同学。
5 四布置课后作业,宣布 四师生互道再见。
下课。
风雨操场、小垒球 20 只、录音机 1
预 计 效 果 场地器材

练习密度
39.学生能提高动作的
技 30% 课
正确性,完成考核
术 平均心率 后
任务。
技 125 小
40.能随音乐节拍连贯
能 结
的练习。 强度指数
1.5
三 年级体育实践课教案
第 24 课时
教材 1. 耐久跑 2.游戏:跳绳接力赛跑
62. 学生能知道 400 米耐久跑的正确方法;能试做出握拍及推挡动作;知道比赛的方
法和要求。
教学
63. 做到跑时动作轻快,步幅均匀,呼吸有节奏,跑得持久;提高反应速度和协调性;
任务
能遵守游戏规则。
64. 培养积极上进、勇于进取的品质;同学间能够团结友爱。
运动负荷
课的 时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强
结构 间
数 度

一课堂常规: 一组织:如图一 50
1 体育委员整队 ××××××××
××××××××
оооооооо
оооооооо
×
2 师生问好。 Δ
3 检查服装、鞋子。 要求:整队迅速、整齐。
4 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声音响亮一致。
二队列队形练习:
开始
1 立正、稍息 要求:课上积极锻炼、认真练习。
准备
2 向左(右)看齐 二组织:如图一 60 小
部分
3 用跑步法疏散与密集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
5
队形。
三.准备活动: 三组织:如图二
自编徒手操操 × × × × × × × ×
1.扩胸运动 × × × × × × × ×
2.体转运动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120 中
3.体侧运动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65. 腹背运动
66. 腿部运动 Δ
67. 全身运动
68. 跳跃运动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时次 强
结构 间
数 度

三.400 米耐久跑 一组织:6 人一组分散在跑道上
重点:跑时动作协调、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跑的技术要领:
轻快,步幅均匀 跑时动作协调、轻快,步幅均匀,呼吸有节
奏,跑得持久
练法:1.分组做 60 米跑 2 30 大
2.分组练习 150 米中速跑 1 30 大
3.400 米耐久跑 2 140 大
二、 游戏:跳绳接 二组织:分组练习。
力赛跑。 教法:
基本 重点:学习跳绳跑。 1.教师讲解名称、方法和规则。
部分 2.学生练习跳绳跑。
25 3.各队试做 1 次。 大
4.教师指出存在问题后,正式进行游戏。
350
三.素质练习:看或听 三组织:如图二
信号移动 要求:

50
一整理放松: 一充分放松上、下肢肌肉。 80 小
结束 二讲评。 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部分 三收还器材。 三第一排同学。
5 四布置课后作业,宣布 四师生互道再见。
下课。
预 计 效 果 场地器材 田径场;短绳 4 根。
41. 80%左右的学生能 练习密度
较好地完成 400 耐
技 30% 课
久跑练习,动作协
术 平均心率 后
调。
技 125 小
42.继续学习跳绳跑的
能 强度指数 结方法,提高跳绳技
能。 1.5
三年级体育理论课教案
第 25 课时
【教学内容】
健康常识: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作用
【教学目标】
9. 学生能了解运动时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重要作用。
10. 使学生知道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主要内容。
11. 学生能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教学重、难点】
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汽车在开动之前,首先要做好什么准备?
(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
汽车在开动之前,首先要启动发动机,使机器先预热一下,然后汽车才能跑
得更快。人在从事运动之前,也一样需要做做准备活动,使身体预热一下,才能
更好地完成各项运动任务。在运动结束之后,还要继续做做整理活动,不能马上
停下来。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内容和作用。(板书课题)
二、新授
6. 教师对照幻灯片上的表格进行讲解。
7. 组织学生分组议一议,说说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认真做与不认真做的感受,
对比后得出结论。
8. 学生齐读教学内容。
9. 简单介绍参考资料
(1)剧烈运动前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如何做准备活动?
(2)剧烈运动后为什么不能马上停下来?
(3)剧烈运动后如何做整理放松活动
【教学内容】
游戏:双人对抗
【教学目标】
10. 学生能记住游戏名称,知道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11. 学生能掌握双人对抗的活动方法,并能有所创新。
12. 学生在活动中,能和同伴友好相处并有愉悦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难点:使活动有所创新
【教学过程】
十二、 活动方法:每两人一组,甲在前站立,乙在甲的身后站立。方法 1:乙
在甲的身后站立,两手握甲的两个手腕,教师发令后,甲用力使两臂侧平举,
乙握着甲手腕不使甲两臂侧平举。方法 2:同上情况,用力相反,乙握甲两
手腕上举成侧平举,甲双臂下压,力争不让乙将手臂上举。
十三、 教师讲解两种方法,要求注意安全。力量差不多的两人为一组。学生分
组试做。
十四、 提示学生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来进行。学生练习。
十五、 请部分有创新的学生表演。
【教学后记】
三 年级体育实践课教案
第 26 课时
教材 1.屈腿悬垂 2.武术:组合动作(一)
69. 能学会两腿蹬地从两臂间穿过,成背向器械站悬垂。
教学
70. 发展上肢、胸背和腰腹肌力量。
任务
71. 树立精益求精的思想。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课堂常规: 一组织:如图一 50
1 体育委员整队 ××××××××
××××××××
оооооооо
оооооооо
×
Δ
要求:整队迅速、整齐。
2 师生问好。 要求:声音响亮一致。
3 检查服装、鞋子。
4 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课上积极锻炼、认真练习。
开始
二队列队形练习: 二组织:如图一 60 小
准备
1 立正、稍息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 2
部分
2 向左(右)看齐 6
5
3 用跑步法疏散与密集 2
队形。
三.准备活动: 三组织:如图二
徒手操: × × × × × × × × 4 120 中
完整练习。(1-7 节) × × × × × × × × *
要求: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8
1 强调动作的准确性和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拍
一致性。
2 跟随音乐节拍。 Δ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单杠:屈腿悬垂 一组织:男女分组轮换。 200 大
教学重点:当臀部举到 13. 复习屈腿悬垂。
杠下垂直部位时,慢慢 14. 教师讲解、示范。
伸腿,抬头至两脚落 15. 教师讲解保护方法和要求,请 1-2 个学
地。 生试做
16. 指定专人保护,
17. 教师做屈体悬垂,回落成预备姿势示范。
18. 学生轮流练习。
二.组合动作(一): 保护与帮助:
基本 3 弓步冲拳 4拗弓步冲 一手握手腕,另一手托臀,加助力帮助完成,
部分 拳。 当其两腿穿臂后,一手托腿慢放落地
25 教学重点:掌握规范的 二组织:如图二。 350 中
弓步冲拳动作,弓步真 教法:
正做到前腿弓,后退 3.精讲要点,正确示范。
绷,上体正,挺胸、塌 4.并步抱拳的左右冲拳练习。
腰、沉髋;前脚尖同后 5.复习组合动作(一)全套动作。
脚跟在一直线上。 6.全套练习。
三素质练习:立卧撑
三组织:如图二 50 大
要求:10 次 *3 组
一整理放松。 一充分放松上、下肢肌肉。 80 小
结束 二讲评。 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部分 三收还器材。 三第一排同学。
5 四布置课后作业,宣布 四师生互道再见。
下课。
预 计 效 果 场地器材 操场、单杠
练习密度
43. 80%的学生基本上
技 能独立完成屈体悬 30% 课
术 垂动作。 平均心率 后
技 44.学生能初步掌握组 120 小
能 合动作 3、4 两个基 强度指数 结
本动作。
1.4
三 年级体育实践课教案
第 27 课时
教材 1.50 米放松跑 2.截住空中球
72. 能做到两臂前后摆动,前脚掌着地,自然放松跑。
教学
73. 发展速度素质,提高反应和灵敏素质。
任务
74. 培养机智、果断和顽强战斗的精神。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课堂常规: 一组织:如图一 50
1 体育委员整队 ××××××××
××××××××
оооооооо
оооооооо
×
Δ
要求:整队迅速、整齐。
2 师生问好。 要求:声音响亮一致。
3 检查服装、鞋子。
4 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课上积极锻炼、认真练习。
开始
二队列队形练习: 二组织:如图一 60 小
准备
1 立正、稍息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 2
部分
2 向左(右)看齐 6
5
3 用跑步法疏散与密集 2
队形。
三.准备活动: 三组织:如图二
徒手操: × × × × × × × × 8* 120 中
完整练习。(1-17 节) × × × × × × × × 8
要求: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拍
1 强调动作的准确性和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一致性。
2 跟随音乐节拍。 Δ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跑:50 米放松跑。 一组织:如图二。 200 大
教学重点:学会放松 7.原地摆臂练习。 32
跑,跑的自然、放松。 8.原地高抬腿跑。 32
9.讲解示范放松跑。
10. 一路纵队沿对角线放松跑。
11. 二路纵队,鱼贯交叉放松跑。
12. 50 米放松跑。
二.组织:分成四组成圆圈站立。
二。游戏:截住空中球
本部 教学重点:在防守的条
分 件下提高传接球的技
25 术。 350 大
5.讲解游戏名称、方法和规则。
6.学生分组,站成圆圈。
7.请一组同学试做。
三素质练习: 8.各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双人下蹲跳、前进 三组织:如图二
要求:8米*3 组 50 大
一整理放松。 一充分放松上、下肢肌肉。 80 小
结束 二讲评。 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部分 三收还器材。 三第一排同学。
5 四布置课后作业,宣布 四师生互道再见。
下课。
预 计 效 果 场地器材 操场、单杠、小排球
练习密度
45. 80%的学生能在保
技 30% 课
护与帮助下完成动
术 平均心率 后
作。
技 130 小
46.学生能学会游戏方
能 结
法并积极的参与。 强度指数
1.5
三 年级体育实践课教案
第 28 课时
教材 1.对墙投掷小沙袋 2.冲过火力网
75. 学生能按投掷方法完成对墙投掷沙袋的动作,挥臂快速有力。
教学
76. 发展投掷能力。
任务
77. 培养机智、勇敢、果断的品质。
运动负荷
课的 时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强
结构 间
数 度

一课堂常规: 一组织:如图一 50
1 体育委员整队 ××××××××
××××××××
оооооооо
оооооооо
×
Δ
要求:整队迅速、整齐。
2 师生问好。 要求:声音响亮一致。
3 检查服装、鞋子。 各
4 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课上积极锻炼、认真练习。 3
开始
二队列队形练习: 二组织:如图一 | 60 小
准备
1 立正、稍息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 4
部分
2 向左(右)看齐
5’
3 用跑步法疏散与密集
队形。
三.准备活动: 三组织:如图二
第二套儿童广播体操 × × × × × × × × 4 120 中
1 腿部运动 × × × × × × × × x
2 全身运动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4
3 跳跃运动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或
4 整理运动 8
Δ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投掷:对墙投掷小沙 一组织:先分散后分组练习。 250
袋。 1、2采用分散练习。4、5 采用分组练习。
教学重点:快速有力的
挥臂投出动作。
1 集体做专项练习。 1.两手交叉转腕、振臂、肩绕环练习。
2 分散练习原地投掷动 2.体会“鞭打”动作。 中
作。 3.转体挥臂快速有力。
3 讲解、示范投掷动作 4、5教师巡回指导。
4 学生徒手练习。 二。组织:如图二
基本
5 分组对墙投掷练习。 оооооооо
部分
二游戏:冲过火力网 ×××××××× 300 大
25’
教学重点:提高奔跑能 Δоооооооо
力和投掷能力。 ××××××××
难点:跑动中的躲闪能 1 一队攻一队守,守队每人一个沙包。
力和投掷的准确性。 2 发令后,攻队一个接一个向前冲,安全通
1 学生分成两队 过得一分,被击中暂时退出。
2 讲解游戏方法、规则 3 统计得分。
3 记分比赛。
三素质练习:立定跳远 三组织:如图二 40 大
要求:三次*5 组
一整理放松: 一充分放松上、下肢肌肉。 80 小
结束 二讲评。 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部分 三收还器材。 三第一排同学。
5 四布置课后作业,宣布 四师生互道再见。
下课。
风雨操场、小沙包 10 只、小排球
预 计 效 果 场地器材
20 只
练习密度
47. 80%的学生能按做
技 出快速有力的挥臂 30% 课
术 动作。 平均心率 后
技 48.提高动作的准确 125 小
能 性,学会躲闪的方 强度指数 结
法。
1.5
三 年级体育实践课教案
第 29 课时
教材 1.乒乓球 2.跳绳接力赛跑
78. 能试做出握拍及推挡动作。
教学
79. 提高反应速度和协调性。
任务
80. 培养积极上进、勇于进取的品质。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课堂常规: 一组织:如图一 50
1 体育委员整队 ××××××××
××××××××
оооооооо
оооооооо
×
Δ
要求:整队迅速、整齐。
2 师生问好。 要求:声音响亮一致。
3 检查服装、鞋子。
4 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课上积极锻炼、认真练习。
开始
二队列队形练习: 二组织:如图一 60 小
准备
1 立正、稍息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 2
部分
2 向左(右)看齐 6
5
3 用跑步法疏散与密集 2
队形。
三.准备活动: 三组织:如图二
徒手操: × × × × × × × × 4 120 中
完整练习 1-7 节 × × × × × × × × *
1. 跟随口令节拍,动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8
作协调一致。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拍
2. 充分活动各个关
节。 Δ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乒乓球;握拍、颠 一组织:先分散后分组练习 300 中
球、推挡 教法:
教学重点:熟悉球性, 1.教师示范讲解握拍方法。
初步掌握推挡击球的 2.教师讲解、示范原地颠球动作。
正确部位。 3.拍面颠球。自抛自打的单面颠球。
4.对墙任意击球。
5.教师讲解并示范推挡动作。
6.持拍做推挡乒乓球练习。
二.游戏:跳绳接力赛 二组织:分组练习。
基本
跑。 教法:
部分
重点:学习跳绳跑。 5.教师讲解名称、方法和规则。
25
6.学生练习跳绳跑。 350 大
7.各队试做 1 次。
8.教师指出存在问题后,正式进行游戏。
三素质练习:看或听信 三组织:如图二
号移动 要求:注意力集中。4组练习。
50 大
一整理放松: 一充分放松上、下肢肌肉。 80 小
结束 二讲评。 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部分 三收还器材。 三第一排同学。
5 四布置课后作业,宣布 四师生互道再见。
下课。
预 计 效 果 场地器材 风雨操场,乒乓球、拍,跳绳 4 根。
49. 70%的学生能试做 练习密度
出握拍及推挡动
技 30% 课
作。
术 平均心率 后
50.继续学习跳绳跑的
技 125 小
方法,提高跳绳技

能。 强度指数

1.5
三 年级体育实践课教案
第 30 课时
教材 1.迎面接力 2.马步组合练习
81. 初步学会迎面传接棒动作和方法,能在跑动中完成传接动作。
教学
82. 发展跑的能力和协调性。
任务
83. 培养积极上进、勇于进取的品质。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一课堂常规: 一组织:如图一 50
1 体育委员整队 ××××××××
××××××××
оооооооо
оооооооо
×
Δ
要求:整队迅速、整齐。
2 师生问好。 要求:声音响亮一致。
3 检查服装、鞋子。
4 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课上积极锻炼、认真练习。
开始
二队列队形练习: 二组织:如图一 60 小
准备
1 立正、稍息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 2
部分
2 向左(右)看齐 6
5
3 用跑步法疏散与密集 2
队形。
三.准备活动: 三组织:如图二
徒手操 1-7 节 × × × × × × × × 4* 120 中
1. 跟随口令节拍,动 × × × × × × × × 8
作到位,准确一致。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拍
2. 充分活动各个关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节。
Δ
运动负荷
课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次 时 强
结构
数 间 度
四.跑;迎面接力 一组织:分组练习 300 大
教学重点;迎面传接棒 教法:
动作,能在跑动中完成 4.原地摆臂练习。 32
传接动作 5.原地高抬腿练习。 32
6.教师讲解、示范迎面传接棒动作。并请
学生示范。
7.学生排成 4 列横队,每两列对面站立,
练习迎面传接动作。
二.集体舞:马步组合 8.分组比赛。
基本
练习。 二组织:
部分
教学重点:能随音乐节 教法:
25
拍进行马步舞步的组 4.讲解、示范舞步表现马的动作方法。 350 中
合练习; 5.着重加强手臂与腿部动作的协调配合练
难点:马步动作时上下 习。
肢的协调配合和动作 6.学生跟随做各种马步动作。
的表现力。 4.启发学生自己组合练习,自我表现。
三素质练习:立位体前 三组织:如图二
屈 要求:5秒*3 组 15 中
一整理放松: 一充分放松上、下肢肌肉。 80 小
结束 二讲评。 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部分 三收还器材。 三第一排同学。
5 四布置课后作业,宣布 四师生互道再见。
下课。
预 计 效 果 场地器材 操场、接力棒 10 根、录音机 1 台
51.学生能提高动作的 练习密度
正确性,能在跑动
技 30% 课
中完成传接棒动
术 平均心率 后
作。
技 135 小
52.能随音乐节拍连贯
能 结
的练习。 强度指数
1.6
三年级体育理论课教案
第 31 课时
【教学内容】
健康常识:怎样预防冻疮
【教学目标】
12. 学生能知道冬季锻炼的好处。
13. 使学生能了解预防冻疮的方法。
14. 学生能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按摩动作的练习。
【教学重、难点】
冬季锻炼时如何防止生冻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挂图(自制),这是一幅冬季的画面,大家看了这幅画想到了什么?(提
问)我们今天要来谈一谈和冬季有关的内容--怎样预防冻疮(板书课题)
二、新授
10. 怎样预防冻疮
冬季气候寒冷,如不注意就很容易生冻疮。所以,冬季体育锻炼要注意以下
几点:
(1) 锻炼时不可穿得太单薄,衣服不能太紧,要穿柔软且保暖性好的服
装。
(2) 手、脸、耳朵等部位最好擦上点油脂,以减少热量散失。
(3) 刮大风时,不易长时间在室外锻炼。
(4) 经常按摩容易生冻疮的部位,促进血液流通。
(5) 最好养成用冷水洗脸的习惯。
11. 组织学生分组议一议冬天锻炼的好处和应当注意的事项。
12. 归纳学生讨论结果,并讲解教学内容。
(4)冬季锻炼的好处
冬季临时,气温较低,还常常寒风刺骨,雪花飘飘。有些小朋友穿得
厚实实,缩头缩脑,也不爱动了,殊不知,严冬正是锻炼身体的大好
时机。古人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冬季锻炼可以培养不畏
冬季锻炼要注意的事项
(5)冬季锻炼如何防止冻疮
4、学生
【教学内容】
游戏:投准
【教学目标】
13. 学生能记住游戏名称,知道准确的投掷方法。
14. 通过模仿、体验,提高投掷的准确度。
15. 学生对在游戏中出色的表现感到欣慰。
【教学重、难点】
投掷的准确度
【教学过程】
十六、 活动方法:利用教室第一排课桌为投准目标,游戏者站在第四排课桌后
面,每人收上拿两个沙包。游戏开始,每组第一人向第一排课桌上投沙包,
两次投完后换第二人投,依次进行。全部投完后由裁判统计各组桌上沙包的
个数,多的组为胜。
十七、 教师示范、讲解投准的游戏方法和比赛要求。
十八、 分组投准练习。指导学生用肩上正面投掷和下手前抛两种动作方法投准,
让学生辨别各自的特点。
十九、 组织游戏比赛。
【教学后记】
三 年级体育实践课教案
第 32 课时
教材 1.投掷 2.游戏:“8”字接力跑
84. 进一步提高原地侧向投掷垒球动作。
教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