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第四章第二节《农业》教学设计二、教学分析课题与课标、教材的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地理上册最后一章经济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谈到经济就必须学习农业,农业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按照课标要求,本部分内容要达到学生能运用资料能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和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的目的,是对前面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学习的一次综合应用与能力提升过程。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基础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于学习本课内容已经有了应有的基础知识储备,如中国的地形、气候、土地资源、水资源等。通过本课的学习,既是对我国农业情况的了解,又是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过程。教学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并结合已学过的知识,说出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差异及其主要原因,指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2、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地区差异。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及如何发展。 3、明确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思想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运用地图说出农业的分布特点难点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需要考虑的因素教学资源 实验准备 多媒体(PPT、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终端设备、学案其他资源 问卷网、社交软件、媒体资料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与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课前: 配乐<<取经归来>>: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归来,玉帝为他们安排就业掌管大唐土地。 了解情景 创设情景,增添课的趣味性并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爱上课程 2课堂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农业东西差异 承转 农业南北差异 因地制宜 发展农业 大家都知道他们最喜欢什么吗,唐僧只吃粥饭,悟空爱吃桃、八戒最有伺候马的经验、沙和尚还是喜欢住在河里,请你为他们匹配合适的农业部门? 四人掌管的土地分别都在哪里?请帮忙找出来。 我国有四大牧区?我国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什么方向?是什么地形?是何种干湿地区?是什么土地利用类型? 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什么方向?是什么地形?是何种干湿地区?是什么土地利用类型? 我国林业主要分布在哪三个方向?是什么地形?是何种干湿地区?是什么土地利用类型?人工林区在哪?天然林区在什么地方? 渔业一般分布在我国的什么地方?我国淡水渔业最发的地方在哪里? 我国农业地区分布东西有什么差异? 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我国东西农业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降水 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几个人终于可以上任了,其中师傅最为难,他虽然饱读经书,但是没读过一本种田的书,好在玉帝给了他一个锦囊—一张我国东部地区农作分布图和一张未完成的表格。师傅为了进一步认识这些农作物的用途和生长习性还举办了一场农作物竞选大赛 地区地形区耕地类型熟制主要农作物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几千年以后,三个徒弟见师父发展种植业赚的是钵满盆盈,便都打算改为发展种植业。 根据所学内容设想会有什么后果?师父会不会受到牵连? 图片1:八戒的牧场开辟了农田. 因为水源不足,几年后草场荒漠化严重,风沙四起,更加干旱 图片2:悟空在陡坡开荒种田。 水土流失严重 图片3:沙僧在河床,河岸开辟了农田,围湖造田 图片4:哭泣的师父,为什么师父很苦恼? 旱涝灾害,沙尘天气愈发频繁 结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十分必要 要宜林则林、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渔则渔 材料:16年秋,玉米种植大户(图片)很犯愁,虽然丰收了,但是玉米价格大幅下降,他这一年白忙活了甚至亏本。 根据四人的喜好为他们选定农业部门。 阅读本课P93图文资料结合教材P23中国地形图、P32温度带图P36干湿区图P70土地利用类型图P75水资源分布图,分组限时讨论:四人掌管土地的具体位置,在学案上绘制并分组上讲台前展示并说明理由。 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的东西差异,结合400mm等降水量线思考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我国西部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因素是什么?有没有可能发展种植业? 根据P94图文材料结合“大赛”视频资料自主完成学案上的表格——我国南北方农业差异;讨论造成南北差异的原因? 学生展示表格并回答问题:界线在哪里?我国东部地区南北农业存在那些差异?为什么南北两侧农业差异这么大? 关于这条界线我们还知道什么? 说说三个徒弟的种田方式是否可行? 设想三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说说师父是否会受到牵连?什么影响? 他们错在哪里? 请同学们回去收集相关资料分析玉米价格大跌的原因,思考发展农业除了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用游戏的方式落实知识点,轻轻松松获取知识并为下一步学习服务 根据视频、图文材料,获取地理信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根据已有的地理知识和信息材料,通过比较、分析、归纳过程独立解决新的问题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训练学生学会根据读图文资料分析地理问题。 学习成果展示,提升自我地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逆向思考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观念 既是对本课时内容的补充延伸,也是对下课时做准备 15 15课堂练习 布置课堂练习,统计结果,讲解错题 在问卷网平台读题判断答题 针对重难点 巩固练习 5课堂小结 请大家回顾今天的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又有哪些收获?总结板书 谈收获,讲感受,归纳知识 构建知识体系 1课后作业 思考发展农业除了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收集相关资料分析玉米价格大跌的原因?(第二节 农业)板书设计 (西部) (畜牧业) (地形) (小于) (渔业) (气候) (400mm) (分 布) (因地制宜) (林业) (光照) (北方) (大于) (土壤) (东部) (种植业) (秦岭—淮河) (南方)四、教学反思本课始终围绕着知识点:我国农业分布特点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来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综合学生以往的地理知识储备,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给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展示的空间,锻炼学生的总结和表达能力,在获得新的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着信息化教学的时代特点,融入了PPT、电子白板、平板终端互动设备、网络问卷答题等现代教学手段使得课堂更具有时代感与时效性,也更加发挥了地图在地理课堂的使用效率。同时,为了吸引学生,融入以我国家喻户晓的西游记故事人物作为主要角色的故事性情节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其呈现形式无不得益于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完美结合;本课更加致力于体现地理课程的价值所在: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为学生更好的生活服务;为社会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纵观本课教学过程,也有需要提升之处:我希望我能更灵活更自然的与学生沟通互动;我希望我能通过阅读书籍进一步提升课堂语言的美感;我会加强练习书法提升板书的颜值。还有一些我看不到的问题,恳请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