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2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 同步练习 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下册一、单项选择题1.同学们学了PRED问题后。对四者关系,都有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有( ) ①小红:四者关系错综复杂,相互作用 ②小华:四者关系是统一整体③小丽:优先保护环境,再发展经济 ④小龙:要实现PRED相协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下表是浙江省某市人口的数据(2011年)。该表反映出该市人口的特点是户籍人口(万人) 各年龄段人口比重(%) 每十万人中不同教育程度比重(%)1—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大学及以上 高中 初中 小学344.52 11.93 73.07 15.00 8.68 16.81 39.71 29.16①人口素质还有待提高 ②已经出现老龄化③劳动力人口所占的比重小 ④该城市人口已经出现负增长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下列对自然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C.由于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所以不需要保护和培育D.不是所有的自然资源都对人类有利用价值4.读我国耕地、水资源和人口对比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B.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合理C.我国北方人口众多,水资源丰富 D.我国人地矛盾最突出的是南方地区5.阅读下图,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有( )①人口总量不断增加②计划生育取得成效③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6.由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是A.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C.提高粮食单位面积的产量 D.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7.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库布其沙漠从“不毛之地”到“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书写了绿色传奇。下列选项与库布其沙漠治理所体现的“绿色”发展理念相一致的是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推进垃圾分类处理,促进美丽城乡建设C.大量砍伐森林,增加林业工人收入 D.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8.2013年5月,烟台大学7名保洁员自发捡食学生们馒头、油条、米饭等剩饭剩菜。他们的举动触动了社会各界尤其是烟大师生的内心,学生剩饭情况从此几乎杜绝,真正落实了“光盘行动”。对7名保洁员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②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要求③不利于促进消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④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9.2018年5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这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的发展理念是①绿色发展 ②经济发展 ③开放发展 ④可持续发展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0.结合材料判断,下列哪一观点是错误的( )材料一:从《侍经·伐檀》可看出,近3000年前,山西境内的黄河水还是清澈的,两岸长满高大的檀树,可谓山清水秀。材料二:杜牧的《阿房宫赋》讲,建起阿房宫的代价是砍光四川山区的树木,可见当时长安城建设耗材惊人,估计是把邻近的吕粱山砍秃后,才远去四川砍伐的。A.黄河水由清变黄,显然是黄土高原的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所造成的B.古今事实证明,人类只要随心所欲地索取自然,生态恶化的问题就会出现C.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小,种类少,因此人均占有量更少D.以史为鉴,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11.下图漫画《姜太公钓鱼新编》启示我们( )A.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矛盾的,必须先保护环境B.我国的水资源严重缺乏,必须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C.我国能源消耗量大,必须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D.资源、环境形势严峻,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12.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以下有关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区分布悬殊 B.时间分配不均 C.年际变化大 D.冬春多,夏秋少13.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许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首位B.我国许多自然资源数量大,但种类少C.我国人均资源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D.就自然资源总量来说,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就人均资源占有量来说,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均资源小国”14.千岛湖配水工程使杭州城市供水格局转变为千岛湖、钱塘江等多水源供水,这一重大民生工程( )A.缓解了杭州城区供水的多重压力 B.践行了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C.解决了杭州城区水资源短缺问题 D.改变了杭州水资源空间分布15.如图,分析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①青壮年比例降低,劳动力减少②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保障体系压力较大③人口出生率降低,出现负增长④人口总数量急剧减少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同学通过网上学习绘制的思维导图材料二:材料三:“世界环境日”是联合国环境署主导的全球活动,每年6月5日举行。今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应对空气污染,主场活动将在浙江杭州举行。【相关链接】治 水 城镇截污纳管全覆盖,全面消除污水直排现象;治 气 PM2.5浓度年均值低于35ug/m3;灰霾天气出现频率下降60%左右。垃圾处 置 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率达90%以上(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图中A、B、C、D、E、F对应的内容。(2)材料二反映了人类面临哪一环境问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共有一个家园,无论是在环境问题、还是在疫情面前,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独自应对。启迪国际社会应如何正确应对?(3)结合相关链接,说说政府和市民该以怎样的行动来助力世界环境日。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该工程缓解了京津冀豫的生产生活用水短缺现象,让沿线约6000万人喝上了水质优良的汉江水,近1亿人间接受益。材料二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正式实施。各地按照新环保法处罚违法企业,如宁波查处某偷排污水企业,该企业主被行政拘留;北京丰台区环保局针对一食品企业水污染物超标排放,开出了北京市有史以来单笔最大罚单,罚款额达390万元。(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存在哪些水资源问题?(2)南水北调工程属于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哪一项措施?分析该工程能够建成的原因(3)材料二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治国方略?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B2.A3.B4.D5.C6.D7.B8.B9.C10.C11.D12.D13.D14.A15.A16. (1)A两极格局;B一超独霸;C世界多极化;D经济全球化;E发展;F和平。(2)生态环境问题;以负责任的精神同舟共济,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或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挑战。(3)政府:加大监督力度,严格执法 市民:积极宣传,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17.(1)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水污染;水资源局部短缺。(2)跨区域调配。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执政为民,解决民生问题;经济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沿线人民的支持;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等。(3)依法治国。环保法的修订和实施,体现了有法可依的要求;宁波、北京环保部门依据相关法律对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体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要求;两家违法企业都受到处罚体现了违法必究的要求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