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生活需要法律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 生活需要法律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 导学案
课 节 9.1 生活需要法律 单 元 第四单元
学 习 目 标 政治认同:知道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人的一生与法律相伴;了解法律产生的过程;体会法律对生活的作用,认识生活与法律的关系 道德修养: 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懂得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法治观念: 通过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学习,能够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健全人格: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 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重点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意义
难点 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知 识 结 构
设问导读
1.作为社会关系的 ,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 、判断 、处理 和纠纷的标尺。
3. 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4.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 、 、 、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随堂检测
基础应用
1. 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
A.道德 B.法律 C.理想 D.纪律
2.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 )
A.义务 B.工作 C.权利 D.好处
3.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 )
A.法律 B.制度 C.道德 D.法治
4.依法办事,会获得美满的生活。法律调整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邻里关系等社会关系。依照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符合全体人民的愿望,体现全体人民的意志,是一种协调、和睦、稳定,有利于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的关系。这体现了( )
A.法律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B.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各项权利
C.法律规定公民履行的各项义务
D.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
5.在社会生活中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 
②凡事都必须通过法律才能解决 
③法律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④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的权利,也明确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每晚7时许,广场舞爱好者在各个小区空地上挥汗起舞。这边是《小苹果》,那边是《最炫民族风》,各种音乐竞赛高音、舞队噪声,让周围居民苦不堪言。律师认为,在增强居民社会公德意识的同时,还需执法部门严格执法。这说明了 (   )
①法律能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②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还需要法律来调整 
③法律调节社会关系,为人们生活服务 
④法律离我们很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社会没有法律。
A.奴隶 B.原始 C.封建 D.资本主义
8.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下列符合这句话的观点是( )
①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④法治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9.我国法律在许多方面针对未成年人做出了专门的法律规定,对我们的财产权、继承权、受教育权、抚养权等进行专门保护。只有这些法律规定落到实处,我们的基本权益才能得到有效保障。这说明( )
①法律服务我们的生活
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③我们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④法律规定并保障我们的合法权益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0.依法生活,会获得美满的生活。法律调整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邻里关系、继承关系等社会关系。按照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符合全体人民的愿望,体现全体人民的意志,是一种协调、和睦、稳定,有利于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的关系。这体现了( )
A. 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
B. 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各项权利
C. 法律规定公民履行的各项义务
D. 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
(二)拓展提高
11.法是一种规范,一种规则。知道规则的人,才会生活。知道法律,就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不允许做的事,做了会有什么后果;知道法律,就知道允许做的事怎么做,如怎样继承、怎样维权、怎样买卖、怎样租赁、怎样赠予,等等。按照法律做事,就能受到法律的保护;不按法律办事,就得不到法律的保护,甚至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从法律与生活的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12.材料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公元前21世纪,我国产生了古代第一个王朝——夏,其法律称为“禹刑”;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法典》诞生,它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一部成文法典。
材料二 马克思说:“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们靠什么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2)“法律就是国王”“国王就是法律”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治国理念 你更赞同哪一种理念 请说明理由。
(3)请你列举出几个我国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举措。(写出两个即可)
13.目前,我们国家主要的法律部门分为: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知识产权法、婚姻家庭法、劳动法、刑法、诉讼法、公司法等。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个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比较完备,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
(1)什么是法律 请举出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两部法律。
(2)什么是法治?
三、自学反思(请写出你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发现及存在的困惑等)
随堂检测参考答案
B 2. C 3. D 4. A 5.C 6.B 7.B 8.C 9. C 10.A 
11.法律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密不可分;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的未来生活;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12.(1)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们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
(2)①“法律就是国王”体现的是法治;“国王就是法律”体现的是人治。
②我更赞同法治。这是因为: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治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3)1954年9月20日,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现行宪法:1999年,我国宪法修正案明确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0年底,我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13.(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
(2)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与依法办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