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 导学案课 节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单 元 第四单元学 习 目 标 政治认同:知道依法办事的原因、定义以及怎样依法办事;懂得要树立法律意识的原因、定义及作为青少年应怎样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 道德修养: 通过理解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依法办事的定义及怎样依法办事;明白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懂得树立法律意识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 法治观念: 知道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健全人格:通过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案例,培养学生判断思维能力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学会依法办事重点 学会依法办事难点 树立法律意识知 识 结 构设问导读1.法律 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2.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 ,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3.法律的 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意识。4.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 ,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 。随堂检测基础应用1.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 的尊崇和遵守。( )A.道德 B.纪律 C.规则 D.法律2我们遇到问题时,应当通过 方式解决。( )A法治 B.一切 C.自己 D.武力3.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是铭刻在公民们的( )A行为中 B.内心里 C.眼睛里 D.记忆中法治意识的树立,不是盲从,不是迷信。法治意识是蕴含在条文之内的精神内核。这段话说明,树立法治意识,就要( )①发自内心地认可、崇尚法律 ②尊崇法律至上③将法律铭刻在我们内心 ④发自内心地遵守、服从法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5.小李喜欢钻研电脑,听说制造病毒的黑客都很聪明,他想验证一下自己的技术实力。于是,他也学着利用病毒来攻击别人的邮箱和一些公司的网站,最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说明( )A.他是一位电脑高手,大有前途B.他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我们要依法办事C.邮箱或网站的安全性太差D.小李的水平太差,还要加强6.14岁的小科为了弄钱去上网,和网友小刚商量出了合伙偷走堂哥的出租车,以此向堂哥要钱的鬼点子。一天晚上,小科等3人在偷车时被堂哥发现,民警和30名的哥合力追击,将被盗车截住。目前,小科和网友小刚因涉嫌盗窃被刑拘。这告诉我们( )①在我们身边,有一些同龄人,因缺乏法律知识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②网吧是这些同龄人走上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③我们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 ④要做到知法懂法,努力提高自己的守法自觉性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7.“CCTV2015年度法治人物”李竹奎,积极参与法制宣传教育,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把干部政策法律理论学习和开展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相结合,提高了干部的法制观念。李竹奎的事迹启示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树立法律意识,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②尊崇法律,维护法律尊严 ③依法办事,成为法律的坚定捍卫者 ④宣传法律知识,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法律意识意味着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的一切行为中,自觉不自觉地从法律出发,以符合法律要求的方式来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树立法律意识( )①就要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 ②就要把法律牢记在公民内心里 ③就是所有的事情都必须用法律来解决 ④就要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9.树立法律意识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下列观点和行为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①小红因看不惯王某在小区内随意停车影响交通通行而将其车划伤 ②纳税是公民的义务,某私营企业老板总是主动纳税 ③因航班延误,部分乘客以维权为由大闹机场 ④王某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坚决保守国家秘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10.某居民小区开展创建文明家庭的活动,成效显著。乱扔垃圾少了,健身活动多了,赌博少了,相互帮助的多了。居民还同心协力抓获了外地流窜的犯罪分子。上述材料表明( )A.道德的强制力大于法律 B.提高道德有助于自觉守法护法C.道德可以补充法律不足 D.法律的强制力大于道德的要求(二)拓展提高11.前天,小明因为被同班小强打了一拳,今天就喊上好朋友小亮一起在校门外截住小强殴打起来。你认为小明的行为正确吗 为什么 12.洋洋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时事》,收获很大。在学习过程中,他把重大时事要闻、学习的困惑和体会记录在自己的学习笔记里。现摘录洋洋的部分学习笔记,请你帮他答疑解惑。(1)【释疑解惑】①一次,我的邻居小华喝了在网吧认识的朋友给他的一瓶“神仙水”,之后不能自拔,原来水里掺了毒品。后来,小华被强制戒毒。这则案例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示?②今天中午我睡过头了,酒后的爸爸执意要开车送我上学。途中,爸爸因酒驾被交警拘留。爸爸酒驾被捕,这件事说明了什么?(2)【学习体会】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凡经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2018年3月17日,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1)看到习近平主席宪法宣誓的新闻后,小明同学认为,让法律成为信仰是对领导的要求,与我们青少年无关。小明的认识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角度谈谈如何才能让法治成为人们的信仰?三、自学反思(请写出你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发现及存在的困惑等)随堂检测参考答案D 2. A 3. B 4.D 5. B 6.B 7.D 8. D 9.C 10.B 11.不正确。小明殴打小强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12.(1)①吸毒违法,要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远离毒品。②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罚;酒驾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承担法律责任;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回答其中一点即可) (2)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应该:①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②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③树立法律意识,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13.(1)不正确。理由: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②树立法律意识,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2)国家:建设法治中国,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等等。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个人:増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