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化学必考选择题分类突破 微题型9 实验装置图的分析与评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高考化学必考选择题分类突破 微题型9 实验装置图的分析与评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微题型9 实验装置图的分析与评价
类型1 装置多用途判断
1.(2021·海南,3)用如图装置制取干燥的气体(a、b表示加入的试剂),能实现的是(  )
选项 气体 a b
A H2S 稀H2SO4 FeS
B O2 H2O2溶液 MnO2
C NO2 浓HNO3 铁片
D NH3 浓氨水 CaO
2.(2020·全国卷Ⅲ,10)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  )
选项 气体 溶液
A H2S 稀盐酸
B HCl 稀氨水
C NO 稀H2SO4
D CO2 饱和NaHCO3溶液
3.(2021·全国乙卷,8)在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制备气体,合理的是(  )
选项 化学试剂 制备气体
A Ca(OH)2+NH4Cl NH3
B MnO2+HCl(浓) Cl2
C MnO2+KClO3 O2
D NaCl+H2SO4(浓) HCl
4.(2022·山东,11)某同学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欲使瓶中少量固体粉末最终消失并得到澄清溶液。下列物质组合不符合要求的是(  )
气体 液体 固体粉末
A CO2 饱和Na2CO3溶液 CaCO3
B Cl2 FeCl2溶液 Fe
C HCl Cu(NO3)2溶液 Cu
D NH3 H2O AgCl
类型2 多个实验装置图操作及作用分析判断
5.(2022·广东,8)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生成Cl2后,按照净化、收集、性质检验及尾气处理的顺序进行实验。下列装置(“→”表示气流方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6.(2022·湖南,4)化学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A.碱式滴定管排气泡
B.溶液加热
C.试剂存放
D.溶液滴加
7.(2022·湖北,6)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或现象错误的是(  )
A.滴入酚酞溶液
B.吸氧腐蚀
C.钠的燃烧
D.石蜡油的热分解
8.(2021·福建,7)利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比较Zn与Cu的金属性强弱 除去Cl2中的HCl并干燥 制取乙酸乙酯(必要时可加沸石) 实验室制取氯气
一、常考实验装置图错误举例
1.反应试剂
分析上述四个装置图中错误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条件
分析上述三个装置图中错误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杂试剂
分析上述三个装置图中错误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吸收剂
分析上述四个装置图中错误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仪器
分析上述三个装置图中错误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操作方法
分析上述四个装置图中错误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仪器或位置
分析上述三个装置图中错误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制气装置的改进
1.固液(液液)加热制气装置
2.固液不加热制气装置
类型1 装置多用途判断
1.利用如图装置可以进行实验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X中试剂 Y中试剂
A 用Na2SO3和浓硫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SO2,并验证其漂白性 品红溶液 浓硫酸
B 用Cu与稀硝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NO 水 浓硫酸
C 验证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的气体的性质并收集 CuSO4溶液 KMnO4溶液
D 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Cl2 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在仪器①②③中分别依次加入下列各选项中所对应的试剂进行实验,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70%浓硫酸、亚硫酸钠固体、浓硫酸,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硫气体
B.浓盐酸、二氧化锰、饱和食盐水,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
C.稀硫酸、溶液X、澄清石灰水,检验溶液X中是否含有CO
D.浓盐酸、碳酸钙、水玻璃,验证盐酸、碳酸、硅酸的酸性强弱
3.用如图所示装置能制备下列干燥的气体,且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是(甲、乙、丙表示加入的试剂,部分夹持装置省略)(  )
选项 气体 甲 乙 丙
A Cl2 浓盐酸 二氧化锰 氯化钙
B CO2 稀硫酸 石灰石 五氧化二磷
C C2H2 饱和食盐水 电石 碱石灰
D H2 稀硫酸 锌粒 碱石灰
4.最适宜用下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的气体是(  )
A.NH3 B.NO
C.Cl2 D.NO2
5.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制备并收集气体,合理的是(  )
选项 U形管中的药品、试剂 制备的气体 装置
A 锌粒和稀硫酸 H2
B 高锰酸钾和浓盐酸 Cl2
C 铜片和浓硝酸 NO2
D 碳酸钠和盐酸 CO2
类型2 多个实验装置图操作及作用分析判断
6.(2022·重庆一模)定量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所示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测定未知Na2C2O4溶液的浓度 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 配制0.10 mol·L-1 NaOH溶液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7.(2022·山西吕梁一模)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操作正确的是(  )
8.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A.装置甲:铝热反应
B.装置乙:随关随停制氨
C.装置丙:形成喷泉且液体充满烧瓶
D.装置丁:比较醋酸与硼酸的酸性
9.用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图a:制取并收集氨气
B.图b:灼烧碎海带
C.图c:检验溶液中是否有K+
D.图d: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
10.下列四组实验中,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11.碳酰氯(COCl2)俗名光气,熔点为-118 ℃,沸点为8.2 ℃,遇水迅速水解,生成氯化氢。光气可由氯仿(CHCl3)和氧气在光照条件下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的连接顺序应为c→b→a→e→f→d
B.装置丙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尾气中的氯化氢
C.装置丁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Cl3+O22COCl2+2HCl
D.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降温,防止COCl2挥发
微题型9 实验装置图的分析与评价
真题示范
1.B [H2S与浓硫酸反应,故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A错误;发生反应2H2O22H2O+O2↑,浓硫酸可以干燥氧气,故B正确;铁片和浓硝酸常温下发生钝化,不能制取二氧化氮气体,故C错误;氨气与浓硫酸反应,故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故D错误。]
2.B [H2S与稀盐酸、NO与稀H2SO4、CO2与饱和NaHCO3溶液均不反应,不能形成喷泉,A、C、D错误。]
3.C [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误;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备氯气为固液加热反应,需要选用固液加热装置,故B错误;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共热制备氧气为固固加热的反应,能选用图中的加热装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氯化钠与浓硫酸共热制备氯化氢气体为固液加热反应,需要选用固液加热装置,故D错误。]
4.A [通入CO2气体依次发生反应:CO2+Na2CO3+H2O===2NaHCO3、CaCO3+H2O+CO2===Ca(HCO3)2,由于在相同温度下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最终瓶中仍有白色晶体析出,不会得到澄清溶液,A项选;通入Cl2,发生反应:Cl2+2FeCl2===2FeCl3、2FeCl3+Fe===3FeCl2,最终Fe消失得到澄清溶液,B项不选;通入HCl,NO在酸性条件下会表现强氧化性,发生离子反应:3Cu+8H++2NO===3Cu2++2NO↑+4H2O,最终Cu消失得到澄清溶液,C项不选;AgCl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通入NH3后,Ag+与NH3结合生成[Ag(NH3)2]+,使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最终AgCl消失得到澄清溶液,D项不选。]
5.D
6.A [碱式滴定管排气泡时,把橡皮管向上弯曲,出口上斜,轻轻挤压玻璃珠附近的橡皮管可以使溶液从尖嘴涌出,气泡即可随之排出,A符合规范;用试管加热溶液时,试管夹应夹在距离管口的处,B不符合规范;实验室中,盐酸和NaOH要分开存放,有机物和无机物要分开存放,C不符合规范;用胶头滴管滴加溶液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部,应悬空滴加,D不符合规范。]
7.C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会因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碳酸钠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钠,滴入酚酞溶液后,碳酸钠溶液呈现红色,碳酸氢钠溶液呈现浅红色,A正确;食盐水为中性,铁钉发生吸氧腐蚀,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B正确;钠燃烧温度在400 ℃以上,玻璃表面皿不耐高温,故钠燃烧通常用坩埚或者燃烧匙,C错误。]
8.D [稀硫酸中含有大量氢离子,可以抑制氯气的溶解,而稀硫酸中的水可以吸收HCl,洗气后再用浓硫酸干燥,B正确;乙酸、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可以制取乙酸乙酯,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同时吸收乙酸和乙醇,便于分液分离得到乙酸乙酯,沸石可以防止暴沸,C正确;制取氯气应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稀盐酸不与二氧化锰反应,D错误。]
疑难精讲
一、
1.①制备氯气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不用稀盐酸与二氧化锰
②稀硫酸与铜不反应,应改为浓硫酸
③硫酸与CaCO3反应生成硫酸钙,硫酸钙微溶,会覆盖在CaCO3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④NH4Cl分解产生的NH3和HCl会再次化合为NH4Cl,不能用于制取NH3
2.①MnO2与浓盐酸常温下不反应,缺少加热装置
②浓硫酸与Cu粉常温下不反应,缺少加热装置
③浓硫酸与碳常温下不反应,缺少加热装置
3.①氯气也可以与NaHCO3饱和溶液或NaOH溶液反应,应用饱和食盐水除杂
②SO2在饱和NaHSO3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能除去,应改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③二氧化碳与碱石灰反应,不能用于除杂
4.①乙酸乙酯能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应选用饱和碳酸钠溶液
②不能防止倒吸,水在上层才能防止倒吸,应选用CCl4
③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不可用于吸收尾气
④SO2在饱和NaHSO3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可用于吸收尾气
5.①灼烧海带应用坩埚
②硫酸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里
③蒸发结晶应该用蒸发皿
6.①胶头滴管不能插入容量瓶中
②应先将浓硫酸稀释并恢复至室温后再转移
③制取氨气为固体与固体混合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湿存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到管口遇冷成水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④NH3的密度比空气小,导管应短进长出,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7.①没有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长斜面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②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不能伸入液体中
③有机层在上层,应从上口倒出
模拟演练
1.A 2.A 3.D 4.A 5.A 6.A 7.D 8.D
9.A [实验室可加热氯化铵和Ca(OH)2的混合物制取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A正确;灼烧碎海带应使用坩埚,B错误;用焰色试验检验溶液中是否有K+,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C错误;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时,为防止倒吸,导管不能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D错误。]
10.C [提纯氢氧化铁胶体应用渗析的方法,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故B错误;检验浓硫酸与铜反应后的产物中是否含有铜离子时,应将反应后的混合溶液缓慢倒入水中,并不停的搅拌,故C正确;用蒸馏的方法分离苯和溴苯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支管口处,故D错误。]
11.A [碳酰氯(COCl2)遇水迅速水解,则合成时必须处于干燥环境中,则装置连接为乙→甲→丁→甲→丙,连在乙后的甲用于干燥氧气,连在丁后的甲防止丙中的水蒸气进入丁,故装置的各接口的连接顺序应为c→b→a→e→f→b→a→d,A错误;制备光气时有HCl气体产生,因此装置丙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尾气中的氯化氢,B正确;装置丁中氯仿(CHCl3)和氧气在光照条件下生成碳酰氯、HCl,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Cl3+O22COCl2+2HCl,C正确;碳酰氯(COCl2)的沸点为8.2 ℃,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降温,防止COCl2挥发,D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