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3年中考道法一轮复习 专题二十三:理性平和 有爱互助(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2023年中考道法一轮复习 专题二十三:理性平和 有爱互助(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模块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
(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友爱互助)
专题二十三 理性平和 有爱互助
(七年级下册第三课青春的证明第二框青春有格、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考点一: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1.什么是“行己有耻”?一个人行事,凡是自己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
★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①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②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不违反法律。③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3.什么是“止于至善”?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②“止于至善”是一种“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4.如何做到止于至善?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端正自己的行为。
★5.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榜样的作用)?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对人生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③向好的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才会变得更美好。
考点二: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1.情绪的类型?①基本情绪:喜、怒、哀、惧②复杂情绪:害羞、焦虑、厌恶和内疚等
2.为什么要以恰当方式表达情绪?①情绪会相互感染,会影响周围的人。②情绪的表达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还关乎人际交往。
★3.如何以恰当方式表达情绪?①学会在合适的场合、时间,以合理的方式表达。②表达情绪时不伤害自己,也要照顾他人的感受,不伤害他人。③不能违反道德和法律,不能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
★4.为什么要调节情绪?(调节情绪的意义?)①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喜悦和快乐,让我们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②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持续地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则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③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成为情绪的主人。④运用情绪调节的方法,还可以帮助同学、家人改善情绪。
★5.调节情绪的方法?①改变认知评价。如换个角度看问题;②转移注意。如参加体育活动、听音乐;③合理宣泄。如大哭、找人倾诉;④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做广播体操。
6.情感的种类?①基础性情感,如安全感;②高级情感,如道德感;③正面的体验,如爱的情感;④负面的体验,如恐惧感;⑤两方面混杂的体验,如敬畏感。
7.情感和情绪的关系?①联系:情绪逐渐积累和发展。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种情感。(情感的产生)②区别: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情感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
★8.怎样获得美好的情感?①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情感;②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成成长的动力。
★9.怎样传递情感正能量?①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②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们可以传递美好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③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
2023年中考实战演练
一、慧眼识珠(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
1.孔子说:“行己有耻。”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行己有耻” 要求我们( )
①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 ②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③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 ④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我们应该有的格调和不懈的追求。下列行为体现“止于至善”的是( )
①向灾区捐款捐物 ②休息时间去做义工 ③给生病的同学讲题 ④考试给好友传答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2年3月3日,感动中国2021年度获奖人物揭晓。他们中有热爱祖国的大物理学家杨振宁;有中国飞人苏炳添;考上清华的失聪女孩江梦南……他们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坚守,以凡人之力,书写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这告诉我们( )
①向榜样学习,“止于至善” 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 ③只有英雄才是学习的榜样 ④要在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做更好的自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对下则漫画《家庭防线》中领导干部的评价,恰当的是( )
A.敢于说“不”,具有批判精神
B.行已有耻,树立底线意识
C.止于至善,检视自身不足
D.意志薄弱,不能战胜自我
5.2022年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获奖人物揭晓。他们中有热爱祖国的大物理学家杨振宁;长津湖幸存志愿军战士“中国保尔”朱彦夫;考上清华的失聪女孩江梦南……不凡的2021年,他们以凡人之力,书写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这启示我们(   )
①只学习英雄,“行己有耻”
②服务奉献社会一定会得到物质和精神回报
③向榜样学习,“止于至善”
④在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做更好的自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对全国广大青年提出殷切希望:“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为此,我们要( )
①调适心态,随遇而安 ②磨砺意志,激发潜能
③静待奇迹,坐等好运 ④追梦前行,止于至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青春啊,青春美好时光,比那太阳更加绚丽”,为了度过美好的青春时光,我们应该( )
①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变化,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②对自己的身心变化既要顺其自然,又要约束和提醒自己
③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④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敢于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广大青少年要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这要求我们能够( )
A.自我省察 孤芳自赏 B.积德行善 取悦他人
C.特立独行 独善其身 D.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
9.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在给学生的回信中写道:“每每飞临祖国上空……我的内心升腾起的除了震撼,更多的是为生在伟大祖国感到骄傲、生逢伟大时代感到幸运。”她的话引发了学生的共鸣。这说明(   )
A.美好的情感能够传递正能量 B.只有积极情绪才会引发共鸣
C.情感总是短暂而且不稳定的 D.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
10.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谷爱凌拿下了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和女子U型场地技巧的金牌、女子坡面障碍技巧的银牌,以个人2金1银的好成绩完美收官本届冬奥会。谷爱凌在赛后坦言她为自己骄傲,她说道:“我看到了自己能够战胜压力和自我怀疑的情绪,这是最重要的,让我更有信心。”这说明( )
①情绪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
②负面情绪不可避免,要学会积极面对
③要学会合理调节情绪,更好地适应环境
④情绪具有复杂性,需要他人帮助方可战胜负面情绪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漫画启示我们( )
A.学会调节情绪,争做情绪主人
B.体验负面情感,生命更加饱满
C.获得新的感受,传递情感正能量
D.情绪复杂多样,学会自我管理
12.党的二十大代表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他们中很多是来自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党员,比如,“点亮万家的蓝领工匠”张察明,“用信念托举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的校长”张桂梅,“突破极限用坚韧书写冰雪传奇的运动员”徐梦桃…,他们犹如一面面迎风招展的旗帜,无所畏惧、屹立不倒。这些模范党员( )
①传递美好情感,砥砺优秀品质②凝聚爱国追求,守望精神家园
③积极承担责任,只为求取名誉④发挥榜样力量,鼓舞国人奋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 ③ ④
二、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致敬榜样 心向往之】
2022年7月27日,中央军委颁授“八一勋章”和荣誉称号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为“八一勋章”获得者一一佩挂勋章、颁发证书。忠诚使命、英勇无畏的排雷英雄杜富国、防护工程专家,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钱七虎、矢志报国、三巡太空的英雄航天员聂海胜等英模共享殊荣。这些榜样的事迹生动地阐释了“止于至善”的品质,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1.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培养“止于至善”的素质?
2.【新时代抗疫英雄】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涌现出一批批的“90后”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这群曾经最具个性的青年,甘愿将自己视为最平凡的个体,奔赴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汇入抗击新冠疫情的大军之中,散发着青春的光和热,用青春活力筑起疫情防护墙。从医院病房、社区街道,再到建筑工地、万里铁道,处处涌动着一股勇敢无畏的青春力量,他们用奉献为社会护航,向我们传递着美好的情感和生命的正能量,诠释了“止于至善”的追求。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向这些“90后”学习?
(2)结合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传递情感正能量。
(3)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得类似材料中体现的美好情感?
3.【探究在线】
为了帮助同学们正确对待青春期的情绪,培养情感,湘潭市某中学七年级(1)班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开展了相关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情绪体验]每个人都始终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中,或平静,或快乐,或伤心,或紧张。我们会因一些事情而满怀喜悦,也会因一些事情而十分烦恼。正是各种各样的情绪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1)请你列举两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情绪表现。
[情感品味]
情感是与人的高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内心感受,是比较稳定、深刻的内心体验。对待任务,我们有责任感;取得成绩,我们有荣誉感、自豪感;犯了错误,我们有羞耻感。这些情感体验是我们积极向上的动力,我们要重视情感的培养。
(2)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情感的培养?请谈谈你的理解。
[情感传递]
2022年 8月18日以来,由于持续高温干旱,重庆江津、大足、铜梁、巴南等区先后发生山林火灾,消防勇士无畏的脚步、无数志愿者常亮的头灯、重庆儿女坚定的身影,共同筑起了一道“防火长城”;从“火焰蓝”到“橄榄蓝”、从摩托大军到热情商户,一场场蹈火出征,一次次爱心接力,一趟趟运送救援物资,这一道道微光汇聚起感到整座的温暖和力量。弘扬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也为广大青少年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传递了正能量。
(3)结合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传递情感正能量。
参考答案:
一、慧眼识珠(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
1.D 2.A 3.C 4.B 5.B 6.D 7.C 8.D 9.A 10.B 11.A 12.B
二、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致敬榜样 心向往之】
1.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培养“止于至善”的素质?
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端正自己的行为。
2.【新时代抗疫英雄】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向这些“90后”学习?
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端正自己的行为。
(2)结合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传递情感正能量。
①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
②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们可以传递美好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③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
(3)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得类似材料中体现的美好情感?
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
3.【探究在线】
(1)请你列举两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情绪表现。
当取得好成绩时,我会高兴得手舞足蹈;考试失败时,我会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等。
(2)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情感的培养?请谈谈你的理解。
①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②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③我们通过情感来体验生命、体验生活;
④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等。
(3)结合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传递情感正能量。
①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②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③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