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知识点检测(一)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某校开展了主题为“红色记忆,百年辉煌”的征集和展示活动。根据同学们提交的作品,回答第下列小题。1.以下填写在甲乙丙丁四处的内容中,正确的是( )A.甲——“开天辟地” B.乙——“进人社会主义”C.丙——“八七会议” D.丁——“澳门回归”2.适合填写在右图甲处的是( )A.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B.武装割据,星火燎原C.国共合作,抗日烽火 D.外争国权,实业救国【答案】1.A2.B【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成立;工农武装割据【解析】【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基础知识。1.A项甲——“开天辟地”正确,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符合题意;B项乙——“进入社会主义”错误,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符合题意;C项丙——“八七会议”错误,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不符合题意;D项丁——“澳门回归”错误,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我国于1997年7月1日收回了香港,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1927年10月毛泽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的队伍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其中,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地面积最大,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ACD三项和题干图片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武装割据,星火燎原适合填写在右图甲处,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3.学习历史需要正确地区分史实与观点。下列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①台儿庄战役歼灭日本军队一万多人②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③诺曼底登陆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④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根本转折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知识点】大战的转折【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实是对历史事件的表述,而观点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论,③④属于观点;①②属于史实,排除。D项③④属于“观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史实与观点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史实与观点的区别。4.1947年,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分析:“ 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据有约70%--80%的土地,残酷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90%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仅有约20%- 30%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为此,党领导实施了( )A.国民革命 B.平均地权 C.减租减息 D.土地改革【答案】D【知识点】土地改革【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土地改革将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ABC三项和题干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土地改革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史料研读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一种必备技能。根据史料回答下列小题。5.犹太裔中国作家伊斯雷尔·爱泼斯坦曾谈到:“必须想到,那个鲍罗廷(注: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他对中国的情况不够了解——也不可能有足够了解——不能要求他任何时候都会作出正确的判断。而中国共产党尽管发展迅速,(但)它终究只有六年历史,很不成熟。”这段史料可用于解释( )A.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B.红军不得不长征的原因C.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 D.国民党叛变革命的原因6.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说:“1971年,我们第一批记者随亨利. 基辛格进人毛的中国。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会见毛泽东和周恩来,迎来了令人振奋的新时期。”这里的“新时期”指的是( )A.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B.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美两国建立政治同盟【答案】5.A6.C【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中美建交与中国重返联合国【解析】【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中美关系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5.根据题干中的“它终究只有六年历史,很不成熟”这一关键信息可知应指1927年,联系所学知识,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标志着国民大革命失败。A项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可用题干史料解释,符合题意;BC两项发生在19世纪30年代,不符合题意;D项国民党叛变革命的原因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6.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题干是题干里的“新时期”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表格有助于历史知识达到简化、系统化,便于记忆和比较分析。据此回答下列小题。7.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有( )序号 重大史实 结论① 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② 五四运动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③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冷战结束④ 上甘岭战役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下表数据的变化反映了湖州市( ) 性别构成 城乡构成 年龄构成 男性 女性 城镇 乡村 14岁以下 15-59岁 60岁以上2010年 50.8% 49.2% 52.9% 47.1% 11.7% 72.1% 16.2%2019年 49.3% 50.7% 64.5% 38.5% 10.7% 63.4% 25.9%①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②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③全面二孩政策成效显著④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7.A8.B【知识点】中国人口基本特点;五四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史实与结论搭配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7.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在邻近的塞尔维亚的边境检阅演习后,在去萨拉热窝的途中被杀,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历史舞台,并发挥着重大作用,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五四运动成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①②搭配正确。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1953年,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A项①②搭配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8.题干表格数据的变化反映了湖州市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深,①④正确;②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和③全面二孩政策成效显著题干表格内容不能体现。B项①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020年,恐袭阴霾迅速笼罩全球。4月,俄罗斯圣彼得堡地铁遭到恐怖袭击;5月,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使馆区发生汽车炸弹爆炸;8月,埃及北西奈省一座清真寺遭恐怖分子袭击……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声明,对这些袭击事件予以强烈谴责。据此回答下列小题。9.这些事件的发生表明了全球( )A.局部战争从未停息 B.传统安全问题更加凸显C.武器扩散日趋严重 D.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凸显10.联合国对这些袭击事件予以谴责,是因为( )A.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B.联合国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政治集团C.联合国宗旨包括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D.联合国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答案】9.D10.C【知识点】联合国与走向世界的中国【解析】【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联合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9.“4月,俄罗斯圣彼得堡地铁遭到恐怖袭击;5月,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使馆区发生汽车炸弹爆炸;8月,埃及北西奈省一座清真寺遭恐怖分子袭击……”表明了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凸显。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凸显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0.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联合国对这些袭击事件予以谴责,是因为联合国宗旨包括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联合国宗旨包括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是联合国对这些袭击事件予以谴责的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1.下列对下图的主题归纳合理的是( )①维护民族团结 ②发扬创新精神③凝聚中国力量 ④传承红色基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知识点】改革新阶段【解析】【分析】题干图片中56个民族团结一心,体现实现中国梦就要凝聚中国力量,凝聚中国力量即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的力量。①③归纳合理,②④与题干图片内容不符。B项①③对题干图片的主题归纳合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民族团结及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仔细阅读分析图片内容。二、非选择题12.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某校901班开展了主题为“勿忘国耻,复兴中华”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勿忘国耻,复兴中华一位战地记者的日记中国军队到国境以外去作战,甲午以后还是第一次,而国军出境到外国去帮助友军作战,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大公报战地记者江肇基( 1942年3月28日)一段内涵丰富的论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坚定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意志,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史新征程!——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1)结合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简析该地图“不能忘却”的原因。(2)写出战地记者日记中这支中国军队的名称。(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论述丰富内涵的理解。【答案】(1)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它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或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2)赴缅远征军(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析】【分析】(1)根据地图中的“北平”“宛平”等信息可知,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它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和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2)1942年2月,苏德战争激战之时,由精锐力量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与日军作战,在仁安羌作战中,中国远征军与敌浴血奋战,解救出被围英军,1943年10月,中国远征军与盟军配合,反攻缅北和滇西,在密支那战役中,中国军人组成敢死队,绕到敌军背后,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使敌人腹背受敌,溃败逃跑,日军指挥官绝望自杀。(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故答案为:(1)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它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或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2)赴缅远征军。(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13.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经过两次失败、两次转危为安。一次是大革命的失败,一次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在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扭转局势,奋力打开新的局面。材料二: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示意图(节选)。(1)选择材料一中的其中一次,运用相关史实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扭转局势的。(2)运用相关史实,分析材料二中A.B两个阶段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差异的原因。(3)以上材料对我国早日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答案】(1)1927年8月7日,召开了八七会议。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了的”重要论断。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或找到了一条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或者: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遵义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纠正了博古等人“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A阶段: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或:导致增长速度缓慢,甚至负增长)。B阶段: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或者: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促进了经济发展。(3)启示: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知识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改革新阶段【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探索的相关知识。分析:依据材料“民主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经过两次失败、两次转危为安。一次是大革命的失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1927年8月7日,召开了八七会议。依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该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了的”重要诊断。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或找到了一条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或者:依据材料“一次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在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扭转局势,奋力打开新的局面”比较合适现在是可以得出: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依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遵义会议结束了支配中共中央长达四年的“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本题主要考查建国以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相关知识。A阶段:依据材料“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示意图(节选)”“1959——1961年”比较合适现在是可以得出: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或:导致增长速度缓慢,甚至负增长)。B阶段:依据材料“1992——1994年”比较合适现在是可以得出: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或者: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促进了经济发展。(3)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梦”的相关知识。依据命题要求,结合以上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故答案为:(1)1927年8月7日,召开了八七会议。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了的”重要论断。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或找到了一条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或者: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遵义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纠正了博古等人“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A阶段: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或:导致增长速度缓慢,甚至负增长)。B阶段: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或者: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促进了经济发展。(3)启示: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建国以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知识点检测(一)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某校开展了主题为“红色记忆,百年辉煌”的征集和展示活动。根据同学们提交的作品,回答第下列小题。1.以下填写在甲乙丙丁四处的内容中,正确的是( )A.甲——“开天辟地” B.乙——“进人社会主义”C.丙——“八七会议” D.丁——“澳门回归”2.适合填写在右图甲处的是( )A.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B.武装割据,星火燎原C.国共合作,抗日烽火 D.外争国权,实业救国3.学习历史需要正确地区分史实与观点。下列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①台儿庄战役歼灭日本军队一万多人②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③诺曼底登陆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④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根本转折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1947年,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分析:“ 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据有约70%--80%的土地,残酷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90%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仅有约20%- 30%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为此,党领导实施了( )A.国民革命 B.平均地权 C.减租减息 D.土地改革史料研读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一种必备技能。根据史料回答下列小题。5.犹太裔中国作家伊斯雷尔·爱泼斯坦曾谈到:“必须想到,那个鲍罗廷(注: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他对中国的情况不够了解——也不可能有足够了解——不能要求他任何时候都会作出正确的判断。而中国共产党尽管发展迅速,(但)它终究只有六年历史,很不成熟。”这段史料可用于解释( )A.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B.红军不得不长征的原因C.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 D.国民党叛变革命的原因6.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说:“1971年,我们第一批记者随亨利. 基辛格进人毛的中国。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会见毛泽东和周恩来,迎来了令人振奋的新时期。”这里的“新时期”指的是( )A.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B.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美两国建立政治同盟表格有助于历史知识达到简化、系统化,便于记忆和比较分析。据此回答下列小题。7.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有( )序号 重大史实 结论① 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② 五四运动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③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冷战结束④ 上甘岭战役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下表数据的变化反映了湖州市( ) 性别构成 城乡构成 年龄构成 男性 女性 城镇 乡村 14岁以下 15-59岁 60岁以上2010年 50.8% 49.2% 52.9% 47.1% 11.7% 72.1% 16.2%2019年 49.3% 50.7% 64.5% 38.5% 10.7% 63.4% 25.9%①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②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③全面二孩政策成效显著④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0年,恐袭阴霾迅速笼罩全球。4月,俄罗斯圣彼得堡地铁遭到恐怖袭击;5月,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使馆区发生汽车炸弹爆炸;8月,埃及北西奈省一座清真寺遭恐怖分子袭击……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声明,对这些袭击事件予以强烈谴责。据此回答下列小题。9.这些事件的发生表明了全球( )A.局部战争从未停息 B.传统安全问题更加凸显C.武器扩散日趋严重 D.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凸显10.联合国对这些袭击事件予以谴责,是因为( )A.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B.联合国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政治集团C.联合国宗旨包括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D.联合国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11.下列对下图的主题归纳合理的是( )①维护民族团结 ②发扬创新精神③凝聚中国力量 ④传承红色基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12.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某校901班开展了主题为“勿忘国耻,复兴中华”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勿忘国耻,复兴中华一位战地记者的日记中国军队到国境以外去作战,甲午以后还是第一次,而国军出境到外国去帮助友军作战,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大公报战地记者江肇基( 1942年3月28日)一段内涵丰富的论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坚定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意志,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史新征程!——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1)结合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简析该地图“不能忘却”的原因。(2)写出战地记者日记中这支中国军队的名称。(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论述丰富内涵的理解。13.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经过两次失败、两次转危为安。一次是大革命的失败,一次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在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扭转局势,奋力打开新的局面。材料二: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示意图(节选)。(1)选择材料一中的其中一次,运用相关史实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扭转局势的。(2)运用相关史实,分析材料二中A.B两个阶段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差异的原因。(3)以上材料对我国早日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A2.B【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成立;工农武装割据【解析】【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基础知识。1.A项甲——“开天辟地”正确,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符合题意;B项乙——“进入社会主义”错误,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符合题意;C项丙——“八七会议”错误,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不符合题意;D项丁——“澳门回归”错误,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我国于1997年7月1日收回了香港,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1927年10月毛泽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的队伍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其中,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地面积最大,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ACD三项和题干图片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武装割据,星火燎原适合填写在右图甲处,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3.【答案】D【知识点】大战的转折【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实是对历史事件的表述,而观点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论,③④属于观点;①②属于史实,排除。D项③④属于“观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史实与观点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史实与观点的区别。4.【答案】D【知识点】土地改革【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土地改革将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ABC三项和题干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土地改革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答案】5.A6.C【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中美建交与中国重返联合国【解析】【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中美关系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5.根据题干中的“它终究只有六年历史,很不成熟”这一关键信息可知应指1927年,联系所学知识,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标志着国民大革命失败。A项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可用题干史料解释,符合题意;BC两项发生在19世纪30年代,不符合题意;D项国民党叛变革命的原因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6.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题干是题干里的“新时期”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答案】7.A8.B【知识点】中国人口基本特点;五四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史实与结论搭配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7.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在邻近的塞尔维亚的边境检阅演习后,在去萨拉热窝的途中被杀,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历史舞台,并发挥着重大作用,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五四运动成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①②搭配正确。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1953年,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A项①②搭配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8.题干表格数据的变化反映了湖州市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深,①④正确;②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和③全面二孩政策成效显著题干表格内容不能体现。B项①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答案】9.D10.C【知识点】联合国与走向世界的中国【解析】【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联合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9.“4月,俄罗斯圣彼得堡地铁遭到恐怖袭击;5月,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使馆区发生汽车炸弹爆炸;8月,埃及北西奈省一座清真寺遭恐怖分子袭击……”表明了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凸显。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凸显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0.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联合国对这些袭击事件予以谴责,是因为联合国宗旨包括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联合国宗旨包括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是联合国对这些袭击事件予以谴责的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1.【答案】B【知识点】改革新阶段【解析】【分析】题干图片中56个民族团结一心,体现实现中国梦就要凝聚中国力量,凝聚中国力量即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的力量。①③归纳合理,②④与题干图片内容不符。B项①③对题干图片的主题归纳合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民族团结及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仔细阅读分析图片内容。12.【答案】(1)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它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或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2)赴缅远征军(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析】【分析】(1)根据地图中的“北平”“宛平”等信息可知,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它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和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2)1942年2月,苏德战争激战之时,由精锐力量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与日军作战,在仁安羌作战中,中国远征军与敌浴血奋战,解救出被围英军,1943年10月,中国远征军与盟军配合,反攻缅北和滇西,在密支那战役中,中国军人组成敢死队,绕到敌军背后,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使敌人腹背受敌,溃败逃跑,日军指挥官绝望自杀。(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故答案为:(1)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它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或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2)赴缅远征军。(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13.【答案】(1)1927年8月7日,召开了八七会议。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了的”重要论断。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或找到了一条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或者: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遵义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纠正了博古等人“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A阶段: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或:导致增长速度缓慢,甚至负增长)。B阶段: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或者: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促进了经济发展。(3)启示: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知识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改革新阶段【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探索的相关知识。分析:依据材料“民主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经过两次失败、两次转危为安。一次是大革命的失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1927年8月7日,召开了八七会议。依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该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了的”重要诊断。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或找到了一条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或者:依据材料“一次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在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扭转局势,奋力打开新的局面”比较合适现在是可以得出: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依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遵义会议结束了支配中共中央长达四年的“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本题主要考查建国以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相关知识。A阶段:依据材料“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示意图(节选)”“1959——1961年”比较合适现在是可以得出: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或:导致增长速度缓慢,甚至负增长)。B阶段:依据材料“1992——1994年”比较合适现在是可以得出: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或者: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促进了经济发展。(3)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梦”的相关知识。依据命题要求,结合以上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故答案为:(1)1927年8月7日,召开了八七会议。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了的”重要论断。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或找到了一条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或者: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遵义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纠正了博古等人“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A阶段: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或:导致增长速度缓慢,甚至负增长)。B阶段: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或者: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促进了经济发展。(3)启示: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建国以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知识点检测(一)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知识点检测(一)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