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杭州市高桥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卷(历社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2022九上·杭州期中)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 )A.古代埃及国土面积缩小 B.古代埃及王权的逐渐衰落C.尼罗河水量变少 D.社会矛盾激化2.(2022九上·杭州期中)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下列属于这一地区文明成果的是( )①楔形文字 ②司母戊鼎 ③《汉谟拉比法典》 ④金字塔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3.(2022九上·杭州期中)某《民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是古代印度( )A.种姓制度 B.津贴制度 C.封建制度 D.君主专制4.(2022九上·杭州期中)某学校中学生研学旅行,看到了下面的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佛教文化,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C.在恒河沿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万神殿、斗兽场,感叹迈锡尼文明的魅力5.(2022九上·杭州期中)在伯里克利时期,审理司法案件时,每个陪审团最低不少于201人。遇有重要案件,则由两个或三个陪审团合庭审理。某一案件归哪个陪审团审理,是在庭审的早晨抽签决定的。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公民参政的机会 B.力保司法的公平公正C.弥补法律条文的漏洞 D.维护陪审法庭的地位6.(2022九上·杭州期中)亚历山大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建筑。为了扩大帝国统治的社会基础,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积极倡导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通婚。东征建立帝国后,埃及的宗教崇拜和巴比伦的文学、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这说明( )A.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战争B.和平往来促进文明的交融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D.征服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7.(2022九上·杭州期中)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公元前2世纪末,当你以一位学者的身份前往罗马共和国考察时,你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A.国家的最高官职是元首 B.公民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C.罗马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 D.奴隶制盛行.奴隶没有政治权利8.(2022九上·杭州期中)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对世界古代史的推论符合史实的有( )选项 史实 推论① 罗马保民官的设立 平民对贵族斗争取得一定的胜利②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③ 罗马在“布匿战争”中取胜 是征服地中海地区的重要一步④ 罗马爆发斯巴达克奴隶起义 加速了罗马帝国的衰亡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9.(2022九上·杭州期中)德谟克利特出现在希腊的100德拉克马的旧纸币上。其最主要的成就是( )A.写出著名的文学作品《荷马史诗》B.创作了《掷铁饼者》C.提出了“原子论”D.创立了逻辑学科10.(2022九上·富阳月考)历法是用年、月、日计算时间的方法。下列有关我国目前使用的“公历”缘起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来源:罗马历法来源于古巴比伦的太阴历②编制:凯撒命人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③确立: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④地位:儒略历后来成为现代公历的基础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11.(2022九上·杭州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被盗窃的牛、羊、驴或者是猪属于寺庙或者皇室,盗窃者将作出三十倍的赔偿;如果它们属于国王的公民,盗窃者将作出十倍赔偿;如果窃贼无力赔偿,将以死抵罪。材料二:罗马法以其法理精深、体系完备著称于世……如果离开了古代罗马发达的商品经济,罗马法要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那是不可想象的。……罗马共和国末年,自然法思想从希腊传入罗马。西塞罗把自然法思想加以通俗化、系统化、理论化,使之成为具有影响深远的罗马法的理论基础。罗马也就成为了世界上最懂得使用法律为自己意图服务的民族。罗马皇帝认识到,其统治不仅仅靠武力,还要靠法律来维护。——摘编自谭建华《罗马法发达之成因探析》材料三: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法制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谟拉比法典》在法制发展史上的地位。(2)根据材料二,归纳罗马法“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12.(2022九上·杭州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做重要报告,报告回顾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十年来做了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材料二:共产党二十大报告同时指出,今后工作的方向,“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仅仅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1)材料一中提到“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请你说说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现实问题、主要矛盾需要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去全面深化改革?(2)结合“共享发展成果”的内容,谈谈材料二中共产党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由。13.(2022九上·杭州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制度】材料一:2022年的 “两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活力的集中体现。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共有2951名代表出席,这些代表都是广大选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们的议案直指脱贫攻坚、环境治理、养老改革等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成了群众意见、建议最为集中的表达。【中国速度】材料二:高质量发展平稳推进,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 8.1%、人均将迈上12551万美元的台阶。【中国高度】材料三:近几年中国科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是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入列、长征 5号“胖 5”首飞成功 。中国政府一直重视科技创新,重视创新型人才引进;中国企业也一直探索从“制造”向“智造”转型的经验。(1)材料中“这些代表都是广大选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体现了我国哪一政治制度?(2)材料二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3)结合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府和企业相关做法的合理性。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解析】【分析】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外观宏伟设计精巧,象征着他们的权势和神圣性。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这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古代埃及王权的逐渐衰落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埃及的金字塔,要求理解掌握相关史实。2.【答案】B【知识点】古代西亚国家【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子文字,后来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因此①③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②司母戊鼎是黄河流域的文明成果;④金字塔是尼罗河流域的文明成果。B项①③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掌握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果。3.【答案】A【知识点】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等信息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了不同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根据这个制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祭司和贵族;第二等级刹帝利,包含的是国王、武士、官吏。第三等级吠舍,包含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第四等级首陀罗,主要是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A项种姓制度是题干规定反映的制度,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印度的种姓制度,要求具备解读题干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答案】A【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及佛教;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在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河流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大约,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故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象形文字,它用图形表示事务,通常被刻在庙墙、宗教纪念物和纸草上。古埃及象形文字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A项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符合历史事实,符合题意;B项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佛教文化,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与史实不符,佛教文化是古印度的文明,不符合题意;C项在恒河沿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与史实不符,楔形文字是西亚两河流域的文明,不符合题意;D项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万神殿、斗兽场,感叹迈锡尼文明的魅力与史实不符,迈锡尼文明是古希腊文明,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亚非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及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古代重要文明古国的相关史实。5.【答案】B【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解析】【分析】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在司法审判上,严格规定陪审团的人数,且要求当天早上抽签决定某一案件的陪审团,重大案件则需要2~3个陪审团来合庭审理。这么做,就是为了维护司法的公平公正,防止司法被操纵和作弊,以及避免错误的判决。ACD三项都不是题干做法的目的,不符合题意;B项力保司法的公平公正是题干做法的目的,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知道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6.【答案】D【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从西亚、北非、中亚一直打到南亚的印度,给广大地区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同时,亚历山大在东征的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建筑,同时鼓励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这就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文明的传播。东征不仅促进了希腊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也开启了地中海沿岸部分地区的希腊化时代。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征服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亚历山大东征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7.【答案】A【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处于共和国时期,当时公民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国家没有国王或皇帝,最重要的机构是元老院,最高的官职是执政官不是元老。A项国家的最高官职是元首不能看到,符合题意;BCD三项都可能看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罗马的社会特征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罗马共和国的社会特征。8.【答案】A【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声势浩大,多次打败罗马军团,虽然最终被血腥镇压下去,但在斯巴达克起义的沉重打击下,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故④错误,排除。A项①②③推论符合史实,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罗马共和国的衰落,要求具备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能力。9.【答案】C【知识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德谟克里特是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德谟克里特的最主要成就是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A项写出著名的文学作品《荷马史诗》的是希腊盲人荷马,不符合题意;B项创作了《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不属于哲学成就,不符合题意;C项提出了“原子论”的德谟克利特最主要的成就,符合题意;D项创立了逻辑学科的是亚里士多德,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德谟克利特的成就及学生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德谟克里特的主要成就。10.【答案】D【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6年,罗马统治者凯撒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今天世界通用的现行公历中,二月只有28天或29天,这一现象起源于儒略历。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①说法错误,排除。D项②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凯撒和儒略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11.【答案】(1)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古代罗马繁荣的商品经济;自然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法学家们(西塞罗等人)的努力;罗马统治者的重视。(3)罗马法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是近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基础;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许多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和一些诉讼原则都源于罗马法。【知识点】古代西亚国家;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1)由材料一“如果被盗窃的牛、羊、驴或者是猪属于寺庙或者皇室,盗窃者将作出三十倍的赔偿;如果它们属于国王的公民,盗窃者将作出十倍赔偿;如果窃贼无力赔偿,将以死抵罪”可知,《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保护私有财产。《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2)根据材料二中的“……如果离开了古代罗马发达的商品经济,罗马法要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那是不可想象的。”可知,罗马法“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的原因是古代罗马繁荣的商品经济;根据材料二中的“……罗马共和国末年,自然法思想从希腊传入罗马……西塞罗把自然法思想加以通俗化、系统化、理论化,使之成为具有影响深远的罗马法的理论基础”可知,罗马法“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的原因是自然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法学家们(西塞罗等人)的努力;根据材料二中的“罗马皇帝认识到,其统治不仅仅靠武力,还要靠法律来维护”可知,罗马法“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的原因是罗马统治者的重视。(3)根据材料三“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法制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可知,罗马法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是近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基础;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许多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和一些诉讼原则都源于罗马法。故答案为:(1)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古代罗马繁荣的商品经济;自然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法学家们(西塞罗等人)的努力;罗马统治者的重视。(3)罗马法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是近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基础;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许多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和一些诉讼原则都源于罗马法。【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罗马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要求具备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12.【答案】(1)现实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协调。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2)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看经济的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知识点】发展主题与发展问题【解析】【分析】(1)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实问题。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2)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生动体现。衡量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故答案为:(1)现实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协调。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2)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看经济的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主要矛盾,民生问题等,解答时要紧密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综合作答。13.【答案】(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说明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3)政府:重视科技创新、引进创新型人才体现政府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体现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体现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等企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体现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创新能力;说明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致胜之道;说明企业不能跟着别人走,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知识点】发展主题与发展问题【解析】【分析】(1)材料中“这些代表都是广大选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体现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材料二“高质量发展平稳推进,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14万亿元;增长 8.1%”说明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材料二“人均将迈上12551万美元的台阶”说明无关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3)我国政府重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重视科技创新、引进创新型人才,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致胜之道,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故答案为:(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说明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3)政府:重视科技创新、引进创新型人才体现政府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体现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体现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等。企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体现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创新能力;说明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致胜之道;说明企业不能跟着别人走,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开放,创新等相关知识。需联系具体的材料和课本知识综合思考作答即可。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杭州市高桥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卷(历社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2022九上·杭州期中)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 )A.古代埃及国土面积缩小 B.古代埃及王权的逐渐衰落C.尼罗河水量变少 D.社会矛盾激化【答案】B【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解析】【分析】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外观宏伟设计精巧,象征着他们的权势和神圣性。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这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古代埃及王权的逐渐衰落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埃及的金字塔,要求理解掌握相关史实。2.(2022九上·杭州期中)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下列属于这一地区文明成果的是( )①楔形文字 ②司母戊鼎 ③《汉谟拉比法典》 ④金字塔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B【知识点】古代西亚国家【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子文字,后来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因此①③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②司母戊鼎是黄河流域的文明成果;④金字塔是尼罗河流域的文明成果。B项①③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掌握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果。3.(2022九上·杭州期中)某《民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是古代印度( )A.种姓制度 B.津贴制度 C.封建制度 D.君主专制【答案】A【知识点】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等信息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了不同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根据这个制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祭司和贵族;第二等级刹帝利,包含的是国王、武士、官吏。第三等级吠舍,包含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第四等级首陀罗,主要是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A项种姓制度是题干规定反映的制度,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印度的种姓制度,要求具备解读题干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2022九上·杭州期中)某学校中学生研学旅行,看到了下面的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佛教文化,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C.在恒河沿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万神殿、斗兽场,感叹迈锡尼文明的魅力【答案】A【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及佛教;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在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河流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大约,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故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象形文字,它用图形表示事务,通常被刻在庙墙、宗教纪念物和纸草上。古埃及象形文字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A项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符合历史事实,符合题意;B项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佛教文化,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与史实不符,佛教文化是古印度的文明,不符合题意;C项在恒河沿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与史实不符,楔形文字是西亚两河流域的文明,不符合题意;D项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万神殿、斗兽场,感叹迈锡尼文明的魅力与史实不符,迈锡尼文明是古希腊文明,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亚非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及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古代重要文明古国的相关史实。5.(2022九上·杭州期中)在伯里克利时期,审理司法案件时,每个陪审团最低不少于201人。遇有重要案件,则由两个或三个陪审团合庭审理。某一案件归哪个陪审团审理,是在庭审的早晨抽签决定的。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公民参政的机会 B.力保司法的公平公正C.弥补法律条文的漏洞 D.维护陪审法庭的地位【答案】B【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解析】【分析】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在司法审判上,严格规定陪审团的人数,且要求当天早上抽签决定某一案件的陪审团,重大案件则需要2~3个陪审团来合庭审理。这么做,就是为了维护司法的公平公正,防止司法被操纵和作弊,以及避免错误的判决。ACD三项都不是题干做法的目的,不符合题意;B项力保司法的公平公正是题干做法的目的,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知道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6.(2022九上·杭州期中)亚历山大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建筑。为了扩大帝国统治的社会基础,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积极倡导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通婚。东征建立帝国后,埃及的宗教崇拜和巴比伦的文学、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这说明( )A.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战争B.和平往来促进文明的交融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D.征服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答案】D【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从西亚、北非、中亚一直打到南亚的印度,给广大地区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同时,亚历山大在东征的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建筑,同时鼓励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这就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文明的传播。东征不仅促进了希腊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也开启了地中海沿岸部分地区的希腊化时代。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征服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亚历山大东征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7.(2022九上·杭州期中)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公元前2世纪末,当你以一位学者的身份前往罗马共和国考察时,你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A.国家的最高官职是元首 B.公民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C.罗马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 D.奴隶制盛行.奴隶没有政治权利【答案】A【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处于共和国时期,当时公民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国家没有国王或皇帝,最重要的机构是元老院,最高的官职是执政官不是元老。A项国家的最高官职是元首不能看到,符合题意;BCD三项都可能看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罗马的社会特征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罗马共和国的社会特征。8.(2022九上·杭州期中)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对世界古代史的推论符合史实的有( )选项 史实 推论① 罗马保民官的设立 平民对贵族斗争取得一定的胜利②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③ 罗马在“布匿战争”中取胜 是征服地中海地区的重要一步④ 罗马爆发斯巴达克奴隶起义 加速了罗马帝国的衰亡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声势浩大,多次打败罗马军团,虽然最终被血腥镇压下去,但在斯巴达克起义的沉重打击下,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故④错误,排除。A项①②③推论符合史实,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罗马共和国的衰落,要求具备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能力。9.(2022九上·杭州期中)德谟克利特出现在希腊的100德拉克马的旧纸币上。其最主要的成就是( )A.写出著名的文学作品《荷马史诗》B.创作了《掷铁饼者》C.提出了“原子论”D.创立了逻辑学科【答案】C【知识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德谟克里特是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德谟克里特的最主要成就是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A项写出著名的文学作品《荷马史诗》的是希腊盲人荷马,不符合题意;B项创作了《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不属于哲学成就,不符合题意;C项提出了“原子论”的德谟克利特最主要的成就,符合题意;D项创立了逻辑学科的是亚里士多德,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德谟克利特的成就及学生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德谟克里特的主要成就。10.(2022九上·富阳月考)历法是用年、月、日计算时间的方法。下列有关我国目前使用的“公历”缘起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来源:罗马历法来源于古巴比伦的太阴历②编制:凯撒命人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③确立: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④地位:儒略历后来成为现代公历的基础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6年,罗马统治者凯撒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今天世界通用的现行公历中,二月只有28天或29天,这一现象起源于儒略历。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①说法错误,排除。D项②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凯撒和儒略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二、非选择题11.(2022九上·杭州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被盗窃的牛、羊、驴或者是猪属于寺庙或者皇室,盗窃者将作出三十倍的赔偿;如果它们属于国王的公民,盗窃者将作出十倍赔偿;如果窃贼无力赔偿,将以死抵罪。材料二:罗马法以其法理精深、体系完备著称于世……如果离开了古代罗马发达的商品经济,罗马法要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那是不可想象的。……罗马共和国末年,自然法思想从希腊传入罗马。西塞罗把自然法思想加以通俗化、系统化、理论化,使之成为具有影响深远的罗马法的理论基础。罗马也就成为了世界上最懂得使用法律为自己意图服务的民族。罗马皇帝认识到,其统治不仅仅靠武力,还要靠法律来维护。——摘编自谭建华《罗马法发达之成因探析》材料三: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法制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谟拉比法典》在法制发展史上的地位。(2)根据材料二,归纳罗马法“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答案】(1)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古代罗马繁荣的商品经济;自然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法学家们(西塞罗等人)的努力;罗马统治者的重视。(3)罗马法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是近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基础;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许多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和一些诉讼原则都源于罗马法。【知识点】古代西亚国家;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1)由材料一“如果被盗窃的牛、羊、驴或者是猪属于寺庙或者皇室,盗窃者将作出三十倍的赔偿;如果它们属于国王的公民,盗窃者将作出十倍赔偿;如果窃贼无力赔偿,将以死抵罪”可知,《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保护私有财产。《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2)根据材料二中的“……如果离开了古代罗马发达的商品经济,罗马法要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那是不可想象的。”可知,罗马法“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的原因是古代罗马繁荣的商品经济;根据材料二中的“……罗马共和国末年,自然法思想从希腊传入罗马……西塞罗把自然法思想加以通俗化、系统化、理论化,使之成为具有影响深远的罗马法的理论基础”可知,罗马法“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的原因是自然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法学家们(西塞罗等人)的努力;根据材料二中的“罗马皇帝认识到,其统治不仅仅靠武力,还要靠法律来维护”可知,罗马法“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的原因是罗马统治者的重视。(3)根据材料三“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法制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可知,罗马法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是近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基础;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许多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和一些诉讼原则都源于罗马法。故答案为:(1)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古代罗马繁荣的商品经济;自然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法学家们(西塞罗等人)的努力;罗马统治者的重视。(3)罗马法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是近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基础;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许多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和一些诉讼原则都源于罗马法。【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罗马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要求具备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12.(2022九上·杭州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做重要报告,报告回顾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十年来做了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材料二:共产党二十大报告同时指出,今后工作的方向,“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仅仅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1)材料一中提到“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请你说说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现实问题、主要矛盾需要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去全面深化改革?(2)结合“共享发展成果”的内容,谈谈材料二中共产党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由。【答案】(1)现实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协调。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2)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看经济的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知识点】发展主题与发展问题【解析】【分析】(1)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实问题。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2)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生动体现。衡量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故答案为:(1)现实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协调。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2)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看经济的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主要矛盾,民生问题等,解答时要紧密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综合作答。13.(2022九上·杭州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制度】材料一:2022年的 “两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活力的集中体现。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共有2951名代表出席,这些代表都是广大选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们的议案直指脱贫攻坚、环境治理、养老改革等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成了群众意见、建议最为集中的表达。【中国速度】材料二:高质量发展平稳推进,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 8.1%、人均将迈上12551万美元的台阶。【中国高度】材料三:近几年中国科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是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入列、长征 5号“胖 5”首飞成功 。中国政府一直重视科技创新,重视创新型人才引进;中国企业也一直探索从“制造”向“智造”转型的经验。(1)材料中“这些代表都是广大选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体现了我国哪一政治制度?(2)材料二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3)结合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府和企业相关做法的合理性。【答案】(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说明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3)政府:重视科技创新、引进创新型人才体现政府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体现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体现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等企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体现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创新能力;说明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致胜之道;说明企业不能跟着别人走,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知识点】发展主题与发展问题【解析】【分析】(1)材料中“这些代表都是广大选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体现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材料二“高质量发展平稳推进,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14万亿元;增长 8.1%”说明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材料二“人均将迈上12551万美元的台阶”说明无关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3)我国政府重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重视科技创新、引进创新型人才,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致胜之道,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故答案为:(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说明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3)政府:重视科技创新、引进创新型人才体现政府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体现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体现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等。企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体现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创新能力;说明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致胜之道;说明企业不能跟着别人走,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开放,创新等相关知识。需联系具体的材料和课本知识综合思考作答即可。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高桥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高桥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