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衢州市教学联盟体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教学诊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择。)1.(2022七上·衢州期中)从地图的要素上来看,下图缺少的是( )A.方向 B.比例尺 C.注记 D.图例【答案】B【知识点】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解析】【分析】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没有比例尺。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中方向的判读一般采用以下三种:一般定向法,指向标,经纬网。根据图中给出的方向,即可判断区某地需要朝那个方向走。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2.(2022七上·衢州期中)疫情期间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各社区居委会在业主群以及社区公告栏发布《疫情期间社区居民守则》,这反映了社区的( )A.政治功能 B.管理功能 C.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答案】B【知识点】社区功能【解析】【分析】根据题意, 社区居委会在业主群以及社区公告栏发布《疫情期间社区居民守则》,这反映了社区的管理功能。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社区的主要功能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管理功能。社区政治功能包括选举、落实政策等;经济功能包括社区工厂,超市等;社区文化功能包括文体活动、娱乐活动等;社区管理功能包括组织社区居民进行自治管理,搞好社区卫生、社会保障、文化、计生和治安等各项管理。3.(2022七上·衢州期中)今年开学,小明去新疆上大学,给同学们带去了衢州的特产,并且决定大学毕业后留在新疆支教两年。材料依次体现了区域间的( )A.人才交流、物产交流、文化交流B.信息交流、经济交流、文化交流C.文化交流、物产交流、人才交流D.物产交流、经济交流、人才交流【答案】C【知识点】区域合作【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 小明去新疆上大学 ”属于文化交流;②“ 小明给同学们带去了衢州的特产 ”属于物产交流;③“ 小明决定大学毕业后留在新疆支教两年 ”属于人才交流。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区域之间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区域之间交流的形式:物产、信息、物资、人员、技术、资金等。4.(2022七上·衢州期中)下列关于城市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口少,聚落规模小②与乡村相比,绿地面积比重大③高楼林立,交通网络纵横交错④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知识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聚落,①人口少,聚落规模小,错误;②与乡村相比,绿地面积比重大,错误;③高楼林立,交通网络纵横交错,正确;④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景观的主要差异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自然景观:乡村聚落,农田遍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城市聚落高楼林立,环境污染较重。②人口:乡村聚落人口少,分布稀疏,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城市聚落人口多,分布密集,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③公共设施:乡村聚落交通不便,类型单一,数量少;城市聚落交通便利,类型齐全,数量多。5.(2019七上·柯桥月考)下列四图的图幅相同,但比例尺不同,其中甲村和乙村实地距离最近的一幅是( )A. B.C. D.【答案】A【知识点】比例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两地的实地距离越短;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两地的实地距离越长。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比例尺越大。四幅图中,A图比例尺最大,甲村和乙村实地距离最近。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是对,主要考查学生对比例尺大小的比较。6.(2022七上·衢州期中)下列对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丘陵起伏不大,边缘陡峭 B.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C.盆地中间高四周低 D.峰峦起伏,坡度陡峻的是山地【答案】D【知识点】地形的种类和特点【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丘陵起伏不大,边缘陡峭,错误,应该是 高原。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错误,有可能是高原。盆地中间高四周低,错误,应该是中间低四周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的是山地,正确。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崎岖不平;不同的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7.一艘油轮正航行在这样的地方: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该油轮所在的位置是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A【知识点】经纬网【解析】【分析】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可以判断出本图纬度是南纬度和北纬度,经度是西经度。可以确定①②③④点的地理坐标,其中,①②东侧以东是东半球,①②西侧是西半球,排除③④。符合南北半球的分界线的点是①,即是在赤道上,排除②。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是以30度和60度为界,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2022七上·衢州期中)读图《某大洲沿23.5°S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8.甲水域是(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9.该大洲内流量最大的河流和最大的平原分别是( )A.亚马孙河、亚马孙平原 B.尼罗河、亚马孙平原C.黄河、东北平原 D.亚马孙河、东欧平原【答案】8.D9.A【知识点】大洲和大洋;世界主要河流与湖泊名称与特点【解析】【点评】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介于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间,西接安第斯山,东滨大西洋,跨居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四国领土,面积达560万平方千米(其中巴西境内22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该国领土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8.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大洲的南美洲,甲水域是太平洋,乙水域是大西洋。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9.根据给出的大洲地形剖面图,结合图中文字,可以得出该大洲是南美洲。该大洲内流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最大的平原是 亚马孙平原。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10.(2022七上·衢州期中)英国的Tony同学计划暑假去地中海沿岸的罗马旅游,下列能反映罗马气候特点的是( )A.A B.B C.C D.D【答案】B【知识点】世界气候类型和特点【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可知,A是热带雨林气候,B是地中海气候,C是热带草原气候,D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属于地中海气候,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据规律“以温定带,以水定型”进一步确定其气候类型。11.(2022七上·衢州期中)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海拔:米),位于山脊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A【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根据所给的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可知,甲地的等高线凸向数值低的方向,说明是山脊。乙地位于等高线对称处,说明是鞍部。丙地等高线凸向数值高的方向,说明是山谷。丁地等高线最高,处于山顶。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12.(2022七上·衢州期中)下列建筑分别代表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佛教、督教教 B.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C.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D.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答案】C【知识点】各大宗教特色【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 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宗教建筑物各有特色,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 基督教的代表建筑是教堂,其顶端有十字 架;伊斯兰教的代表建筑是清真寺,多有圆 形穹顶,顶端有月牙标志;佛教的代表建筑 是佛塔或寺庙。13.(2022七上·衢州期中)右图中美国和加拿大国界是以( )A.河流为界 B.山脉为界 C.经线为界 D.纬线为界【答案】D【知识点】国界的划分【解析】【分析】 世界上国家与国家的界线一般由自然界的一些东西来进行分界。比如:山脉、河流等。在古代,这些都是人类的大障碍,很难逾越的,所以两军就在大山大河边对峙,慢的,国界也就确定下来了 。根据题意, 右图中美国和加拿大国界是以纬线为界。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 美国和加拿大间的一部分边界(西段)采用北纬49度线为分界线。由于美加关系良好,现在这条边界线已成为全球最长的不设防边界。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安大略、伊利、休伦和苏必利尔等湖的水域分界线,是根据1909年英、美签订的《关于美、加界水问题的条约》确定的(五大湖中的密歇根湖全部属于美国,其他四湖为界湖)。(2022七上·衢州期中)读右图,完成第下列小题。14.关于图中大洋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是面积最小的大洋 B.②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C.②是轮廓呈S形的大洋 D.③是都在西半球的大洋15.关于图中大洲的表述正确的是( )A.a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de大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C.b大洲濒临北冰洋和太平洋 D.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cdebf【答案】14.C15.D【知识点】大洲和大洋【解析】【点评】各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是亚洲与欧洲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14.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是太平洋,它是面积最大的大洋;②是大西洋,是轮廓呈S形的大洋;③是印度洋,都在东半球的大洋;四大洋中,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15.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是亚洲,b是欧洲,c是非洲,d是北美洲,e是南美洲,f是大洋洲。给出的这些大洲中,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欧洲濒临北冰洋和大西洋,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按面积大小顺序排列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16.(2022七上·衢州期中)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右图所示为根据化石复原的远古人类头像,这种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约( )A.170万年 B.70万-20万 C.7000年 D.3万年【答案】D【知识点】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解析】【分析】题干中的图片是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附近的山顶洞穴里,他们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A项170万年前生活着元谋人,不符合题意;B项70万-20万年前生活着北京人,不符合题意;C项7000年前生活着河姆渡居民,不符合题意;D项3万年前生活着山顶洞人,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山顶洞人及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准确识图。17.(2022七上·衢州期中)穿越时空隧道,元谋人、北京人在各自介绍自己的情况,其中说法与史实不符的是( )A.元谋人甲:我是目前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B.元谋人乙:我因发现于云南元谋而得名C.北京人甲:我的模样已经和现代人基本相同D.北京人乙:我已经学会使用火,并能长时间保存火种【答案】C【知识点】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如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等。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具有现代人特征。ABD三项与史实相符,不符合题意;C项北京人甲:我的模样已经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与史实不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元谋人和北京人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准确识记元谋人和北京人是解题的关键。18.(2022七上·衢州期中)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山岳巍巍,河海荡荡,缅怀祖德,永矢弗忘!海外华人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他们属于黄皮肤B.是从中国大陆移民的人C.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炎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D.全部是黄帝和炎帝的后代【答案】C【知识点】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解析】【分析】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以后,在中原地区不断繁衍,形成了华夏族的主体,就是汉族的前身,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所以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炎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是海外华人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的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炎帝和黄帝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19.(2022七上·衢州期中)考古学者发现的古人类遗址中,河姆渡遗址位于下图中的( )A.A B.B C.C D.D【答案】C【知识点】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解析】【分析】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宁波余姚市河姆渡镇,在长江下游的长江口。AB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即河姆渡遗址的位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河姆渡人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0.(2022七上·衢州期中)浙江绍兴建有一座著名的大禹陵,人们为大禹建陵主要是纪念他( )A.治理水患,造福人类 B.品德高尚,让位给尧C.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D.发明文字,教民农耕【答案】A【知识点】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解析】【分析】相传大禹治水非常辛苦,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故为大禹建陵主要是纪念他治理水患,造福人类。故大禹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尊敬,主要是因为他是古代的治水英雄。A项治理水患,造福人类是人们为大禹建陵纪念的原因,符合题意;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大禹治水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知道大禹治水非常辛苦,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21.(2022七上·衢州期中)《史记》记载:“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材料反映的史实标志着( )A.禅让制的确立 B.郡县制的确立C.华夏族的形成 D.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答案】D【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禹建立了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ABC三项均和题干信息无关,不符合题意;D项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材料反映的史实的意义,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夏朝的建立,要求具备正确解读题干信息和知识的识记能力。22.(2022七上·衢州期中)西周初年,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统治格局。由此,周王朝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答案】B【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西周初年,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统治格局。由此,周王朝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分封制。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A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分封制是周王朝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3.(2022七上·衢州期中)它集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于一体,充分发挥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该水利工程是( )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三峡工程【答案】B【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组成,它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田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至今仍然发挥着分洪、灌溉和运输的作用。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人民。都江堰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都江堰和题干描述相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都江堰的识记能力。重点掌握都江堰的修建以及影响。24.(2022七上·衢州期中)下图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 )A.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B.郡县制会必然取代分封制C.战争不断,统一趋势加强 D.王室地位上升,诸侯崛起【答案】C【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大国兼并小国,兼并战争不断,而材料中的图表,诸侯国的数量在不断的减少,正是兼并造成的,图片说明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统一趋势加强。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战争不断,统一趋势加强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春秋争霸和战国纷争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25.(2022七上·衢州期中)“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高,我无欲而民自朴”。主张“无为而治”思想的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答案】A【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A项老子主张“无为而治”,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老子的思想及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老子的历史贡献和思想特点。二、非选择题(本题有五大题,共50分。)26.(2022七上·衢州期中)读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图和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此图用什么方法来辨别方向 ,流经乙村的河流流向为 量得甲丁两村庄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际距离是 米。(2)某野外活动小组想找一处地方练习攀岩,可以考虑图中 处。(填①或②)乙村所处的地形部位为 。图中最高的山顶的海拔范围是 米。(3)能反映图中沿25°N线地形剖面的是 图。(填A或B)(4)甲乙丙丁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小城镇的是 ,请说明理由 。【答案】(1)经纬网定向法;自西北向东南流;1000(2)②;山谷;600-700米(3)A(4)甲;地势平坦; 水源充足(靠近河流); 交通方便【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方向;乡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呈现25°N,表示是纬线,此图用经纬网定向法来辨别方向。根据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流经乙村的河流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流。根据图中给出的比例尺,量得甲丁两村庄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际距离是1000米。(2)、某野外活动小组想找一处地方练习攀岩,可以考虑图中②处。理由是该处等高线重叠,说明是陡崖,适合攀岩。乙村所处的地形部位为山谷,乙处等高线凸向高处,说明是山谷。图中最高的山顶的海拔范围是600-700米。(3)、能反映图中沿25°N线地形剖面的是A图。(填A或B)(4)、甲乙丙丁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小城镇的是甲,请说明理由是该地地势平坦; 水源充足(靠近河流); 交通方便。【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27.(2022七上·衢州期中)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有约200个国家参会,共商全球气候面临的严峻问题。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会议举行地Y国英国按照欧洲分区属于 ,该国人种是 ,信仰的宗教是 ,所使用的 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2)B国美国属于 (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判断),所在的大洲是 ,该洲与C洲的分界线是 ,B国总统拜登乘专机参加气候大会,飞越的D洋是 。(3)参会国中国属于的大洲是 (填字母),该大洲的地势特点为 。【答案】(1)西欧;白种人;基督教;英语(2)发达国家;北美洲;巴拿马运河;大西洋(3)A;中间高,四周低【知识点】大洲和大洋;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世界主要语言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是亚洲,B是美国,C是南美洲,D是大西洋,E是太平洋,Y国是英国。英国按照欧洲分区属于西欧,该国人种是白色人种,信仰的宗教是基督教,所使用的语言是英语,它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是亚洲,B是美国,C是南美洲,D是大西洋,E是太平洋,Y国是英国。B国是美国属于发达国家,所在的大洲是北美洲,该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B国总统拜登乘专机参加气候大会,飞越的D洋是大西洋。(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是亚洲,B是美国,C是南美洲,D是大西洋,E是太平洋,Y国是英国。参会国中国属于的大洲是A(填字母),该大洲的地势特点为中间高,四周低。【点评】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三面环水,一面与陆地相连的部分称为半岛。地球上,广阔的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28.(2022七上·衢州期中)【实战经纬网】(1)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点 ;在北半球的是 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点。(2)上述各点中位于北温带的是 点,位于低纬度的是 点。(3)写出A点的经纬度 ,C点的经纬度 。(4)A点在B点的 方向,B点在C点的 方向。两位同学分别从A,C两点沿各自的经线一直往北走,能在北极会合吗? 【答案】(1)B;A;C(2)A;C(3)40°N,0°;20°S,20°E(4)东北;西南;能【知识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经纬网【解析】【分析】(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点B;在北半球的是A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C点。(2)、上述各点中位于北温带的是A点,位于低纬度的是C点。(3)、写出A点的经纬度(40°N,0°),C点的经纬度(20°S,20°E)。(4)、本题采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A点在B点的东北方向,B点在C点的西南方向。两位同学分别从A,C两点沿各自的经线一直往北走,能在北极会合。理由是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点评】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是以30度和60度为界,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29.(2022七上·衢州期中)学习历史要注重史料实证,让我们追寻历史足迹,完成下面问题。【史料追寻历史史实】材料一:图片一 图片二 图片三 图片四示例:图一说明半坡人已经能种植粟。【史料研读历史史实】材料二:图 A 图 B【史料验证历史论点】(1)根据以上“图一”的示例,结合材料一的实物史料,完成其它三幅图的推论。(2)图A和图B分别是哪个早期先民的房屋?房屋样式分别是什么 造成它们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综合上述史料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答案】(1)图二说明河姆渡人已经能栽种水稻;图三说明当时的先民能制造磨制石器;图四说明河姆渡人饲养猪或会制作陶器。(2)图A:河姆渡人;干栏式建筑;B:半坡人,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自然环境的不同。(3)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标志着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知识点】原始的农业聚落【解析】【分析】(1)图二稻谷说明河姆渡人已经能栽种水稻;图三石器说明当时的先民能制造磨制石器;图四黑陶猪纹钵说明河姆渡人饲养猪或会制作陶器。(2)结合图片中两个房屋的样子可以判断:A房屋的下面是由许多木桩做为支柱,但是留有空间,上面是人居住生活的房间,下面可以饲养家畜等,这是长江流域河姆渡人的干栏式房屋;B房屋房顶较尖,整个房屋有一部分还深入到地下,这是黄河流域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地势低洼,潮湿温热,而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较寒冷,干旱,风沙大等。因此两个原始居民房屋、农作物等不同的原因是:地理、气候不同(自然环境不同)。(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标志着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故答案为:(1)图二说明河姆渡人已经能栽种水稻;图三说明当时的先民能制造磨制石器;图四说明河姆渡人饲养猪或会制作陶器。(2)图A:河姆渡人;干栏式建筑;B:半坡人,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自然环境的不同。(3)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标志着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生活状况。要求具备比较分析归纳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0.(2022七上·衢州期中)某兴趣小组进行主题为“大变革时代”的探究,请同学们一同参与吧。【思维导图】材料一:【史料收集】材料二: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僇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历史探究】十年之后:行法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二十年之后:车裂商君……遂灭商君之家百年后:长平之战,坑赵卒四十万,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灭周,迁九鼎于咸阳。百三十年后:六王毕,四海一【以古鉴今】(1)将材料一思维导图中的A、B、C空格处补充完整。(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调动了民众务农……积极性”这是基于变法中哪一措施的实施。(3)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为什么?(4)商鞅变法对我国改革有什么启示?【答案】(1)A:铁制农具B:新兴地主;C:商鞅(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成功;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4)我们应该坚持改革开放,顺应时代潮流,坚持依法治国。改革推动社会发展,要坚持改革创新等。【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1)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田地变成私田并出租,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通过变法,封建制度确立起来了。(2)商鞅变法规定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3)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我们应该坚持改革开放,顺应时代潮流,强化以法治国等。故答案为:(1)A:铁制农具B:新兴地主;C:商鞅。(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成功;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4)我们应该坚持改革开放,顺应时代潮流,坚持依法治国。改革推动社会发展,要坚持改革创新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1 / 1浙江省衢州市教学联盟体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教学诊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择。)1.(2022七上·衢州期中)从地图的要素上来看,下图缺少的是( )A.方向 B.比例尺 C.注记 D.图例2.(2022七上·衢州期中)疫情期间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各社区居委会在业主群以及社区公告栏发布《疫情期间社区居民守则》,这反映了社区的( )A.政治功能 B.管理功能 C.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3.(2022七上·衢州期中)今年开学,小明去新疆上大学,给同学们带去了衢州的特产,并且决定大学毕业后留在新疆支教两年。材料依次体现了区域间的( )A.人才交流、物产交流、文化交流B.信息交流、经济交流、文化交流C.文化交流、物产交流、人才交流D.物产交流、经济交流、人才交流4.(2022七上·衢州期中)下列关于城市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口少,聚落规模小②与乡村相比,绿地面积比重大③高楼林立,交通网络纵横交错④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19七上·柯桥月考)下列四图的图幅相同,但比例尺不同,其中甲村和乙村实地距离最近的一幅是( )A. B.C. D.6.(2022七上·衢州期中)下列对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丘陵起伏不大,边缘陡峭 B.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C.盆地中间高四周低 D.峰峦起伏,坡度陡峻的是山地7.一艘油轮正航行在这样的地方: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该油轮所在的位置是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2022七上·衢州期中)读图《某大洲沿23.5°S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8.甲水域是(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9.该大洲内流量最大的河流和最大的平原分别是( )A.亚马孙河、亚马孙平原 B.尼罗河、亚马孙平原C.黄河、东北平原 D.亚马孙河、东欧平原10.(2022七上·衢州期中)英国的Tony同学计划暑假去地中海沿岸的罗马旅游,下列能反映罗马气候特点的是( )A.A B.B C.C D.D11.(2022七上·衢州期中)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海拔:米),位于山脊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2.(2022七上·衢州期中)下列建筑分别代表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佛教、督教教 B.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C.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D.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13.(2022七上·衢州期中)右图中美国和加拿大国界是以( )A.河流为界 B.山脉为界 C.经线为界 D.纬线为界(2022七上·衢州期中)读右图,完成第下列小题。14.关于图中大洋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是面积最小的大洋 B.②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C.②是轮廓呈S形的大洋 D.③是都在西半球的大洋15.关于图中大洲的表述正确的是( )A.a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de大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C.b大洲濒临北冰洋和太平洋 D.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cdebf16.(2022七上·衢州期中)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右图所示为根据化石复原的远古人类头像,这种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约( )A.170万年 B.70万-20万 C.7000年 D.3万年17.(2022七上·衢州期中)穿越时空隧道,元谋人、北京人在各自介绍自己的情况,其中说法与史实不符的是( )A.元谋人甲:我是目前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B.元谋人乙:我因发现于云南元谋而得名C.北京人甲:我的模样已经和现代人基本相同D.北京人乙:我已经学会使用火,并能长时间保存火种18.(2022七上·衢州期中)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山岳巍巍,河海荡荡,缅怀祖德,永矢弗忘!海外华人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他们属于黄皮肤B.是从中国大陆移民的人C.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炎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D.全部是黄帝和炎帝的后代19.(2022七上·衢州期中)考古学者发现的古人类遗址中,河姆渡遗址位于下图中的( )A.A B.B C.C D.D20.(2022七上·衢州期中)浙江绍兴建有一座著名的大禹陵,人们为大禹建陵主要是纪念他( )A.治理水患,造福人类 B.品德高尚,让位给尧C.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D.发明文字,教民农耕21.(2022七上·衢州期中)《史记》记载:“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材料反映的史实标志着( )A.禅让制的确立 B.郡县制的确立C.华夏族的形成 D.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22.(2022七上·衢州期中)西周初年,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统治格局。由此,周王朝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23.(2022七上·衢州期中)它集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于一体,充分发挥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该水利工程是( )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三峡工程24.(2022七上·衢州期中)下图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 )A.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B.郡县制会必然取代分封制C.战争不断,统一趋势加强 D.王室地位上升,诸侯崛起25.(2022七上·衢州期中)“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高,我无欲而民自朴”。主张“无为而治”思想的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二、非选择题(本题有五大题,共50分。)26.(2022七上·衢州期中)读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图和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此图用什么方法来辨别方向 ,流经乙村的河流流向为 量得甲丁两村庄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际距离是 米。(2)某野外活动小组想找一处地方练习攀岩,可以考虑图中 处。(填①或②)乙村所处的地形部位为 。图中最高的山顶的海拔范围是 米。(3)能反映图中沿25°N线地形剖面的是 图。(填A或B)(4)甲乙丙丁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小城镇的是 ,请说明理由 。27.(2022七上·衢州期中)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有约200个国家参会,共商全球气候面临的严峻问题。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会议举行地Y国英国按照欧洲分区属于 ,该国人种是 ,信仰的宗教是 ,所使用的 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2)B国美国属于 (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判断),所在的大洲是 ,该洲与C洲的分界线是 ,B国总统拜登乘专机参加气候大会,飞越的D洋是 。(3)参会国中国属于的大洲是 (填字母),该大洲的地势特点为 。28.(2022七上·衢州期中)【实战经纬网】(1)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点 ;在北半球的是 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点。(2)上述各点中位于北温带的是 点,位于低纬度的是 点。(3)写出A点的经纬度 ,C点的经纬度 。(4)A点在B点的 方向,B点在C点的 方向。两位同学分别从A,C两点沿各自的经线一直往北走,能在北极会合吗? 29.(2022七上·衢州期中)学习历史要注重史料实证,让我们追寻历史足迹,完成下面问题。【史料追寻历史史实】材料一:图片一 图片二 图片三 图片四示例:图一说明半坡人已经能种植粟。【史料研读历史史实】材料二:图 A 图 B【史料验证历史论点】(1)根据以上“图一”的示例,结合材料一的实物史料,完成其它三幅图的推论。(2)图A和图B分别是哪个早期先民的房屋?房屋样式分别是什么 造成它们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综合上述史料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30.(2022七上·衢州期中)某兴趣小组进行主题为“大变革时代”的探究,请同学们一同参与吧。【思维导图】材料一:【史料收集】材料二: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僇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历史探究】十年之后:行法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二十年之后:车裂商君……遂灭商君之家百年后:长平之战,坑赵卒四十万,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灭周,迁九鼎于咸阳。百三十年后:六王毕,四海一【以古鉴今】(1)将材料一思维导图中的A、B、C空格处补充完整。(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调动了民众务农……积极性”这是基于变法中哪一措施的实施。(3)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为什么?(4)商鞅变法对我国改革有什么启示?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解析】【分析】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没有比例尺。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中方向的判读一般采用以下三种:一般定向法,指向标,经纬网。根据图中给出的方向,即可判断区某地需要朝那个方向走。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2.【答案】B【知识点】社区功能【解析】【分析】根据题意, 社区居委会在业主群以及社区公告栏发布《疫情期间社区居民守则》,这反映了社区的管理功能。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社区的主要功能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管理功能。社区政治功能包括选举、落实政策等;经济功能包括社区工厂,超市等;社区文化功能包括文体活动、娱乐活动等;社区管理功能包括组织社区居民进行自治管理,搞好社区卫生、社会保障、文化、计生和治安等各项管理。3.【答案】C【知识点】区域合作【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 小明去新疆上大学 ”属于文化交流;②“ 小明给同学们带去了衢州的特产 ”属于物产交流;③“ 小明决定大学毕业后留在新疆支教两年 ”属于人才交流。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区域之间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区域之间交流的形式:物产、信息、物资、人员、技术、资金等。4.【答案】D【知识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聚落,①人口少,聚落规模小,错误;②与乡村相比,绿地面积比重大,错误;③高楼林立,交通网络纵横交错,正确;④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景观的主要差异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自然景观:乡村聚落,农田遍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城市聚落高楼林立,环境污染较重。②人口:乡村聚落人口少,分布稀疏,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城市聚落人口多,分布密集,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③公共设施:乡村聚落交通不便,类型单一,数量少;城市聚落交通便利,类型齐全,数量多。5.【答案】A【知识点】比例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两地的实地距离越短;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两地的实地距离越长。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比例尺越大。四幅图中,A图比例尺最大,甲村和乙村实地距离最近。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是对,主要考查学生对比例尺大小的比较。6.【答案】D【知识点】地形的种类和特点【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丘陵起伏不大,边缘陡峭,错误,应该是 高原。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错误,有可能是高原。盆地中间高四周低,错误,应该是中间低四周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的是山地,正确。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崎岖不平;不同的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7.【答案】A【知识点】经纬网【解析】【分析】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可以判断出本图纬度是南纬度和北纬度,经度是西经度。可以确定①②③④点的地理坐标,其中,①②东侧以东是东半球,①②西侧是西半球,排除③④。符合南北半球的分界线的点是①,即是在赤道上,排除②。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是以30度和60度为界,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答案】8.D9.A【知识点】大洲和大洋;世界主要河流与湖泊名称与特点【解析】【点评】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介于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间,西接安第斯山,东滨大西洋,跨居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四国领土,面积达560万平方千米(其中巴西境内22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该国领土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8.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大洲的南美洲,甲水域是太平洋,乙水域是大西洋。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9.根据给出的大洲地形剖面图,结合图中文字,可以得出该大洲是南美洲。该大洲内流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最大的平原是 亚马孙平原。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10.【答案】B【知识点】世界气候类型和特点【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可知,A是热带雨林气候,B是地中海气候,C是热带草原气候,D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属于地中海气候,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据规律“以温定带,以水定型”进一步确定其气候类型。11.【答案】A【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根据所给的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可知,甲地的等高线凸向数值低的方向,说明是山脊。乙地位于等高线对称处,说明是鞍部。丙地等高线凸向数值高的方向,说明是山谷。丁地等高线最高,处于山顶。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12.【答案】C【知识点】各大宗教特色【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 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宗教建筑物各有特色,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 基督教的代表建筑是教堂,其顶端有十字 架;伊斯兰教的代表建筑是清真寺,多有圆 形穹顶,顶端有月牙标志;佛教的代表建筑 是佛塔或寺庙。13.【答案】D【知识点】国界的划分【解析】【分析】 世界上国家与国家的界线一般由自然界的一些东西来进行分界。比如:山脉、河流等。在古代,这些都是人类的大障碍,很难逾越的,所以两军就在大山大河边对峙,慢的,国界也就确定下来了 。根据题意, 右图中美国和加拿大国界是以纬线为界。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 美国和加拿大间的一部分边界(西段)采用北纬49度线为分界线。由于美加关系良好,现在这条边界线已成为全球最长的不设防边界。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安大略、伊利、休伦和苏必利尔等湖的水域分界线,是根据1909年英、美签订的《关于美、加界水问题的条约》确定的(五大湖中的密歇根湖全部属于美国,其他四湖为界湖)。【答案】14.C15.D【知识点】大洲和大洋【解析】【点评】各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是亚洲与欧洲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14.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是太平洋,它是面积最大的大洋;②是大西洋,是轮廓呈S形的大洋;③是印度洋,都在东半球的大洋;四大洋中,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15.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是亚洲,b是欧洲,c是非洲,d是北美洲,e是南美洲,f是大洋洲。给出的这些大洲中,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欧洲濒临北冰洋和大西洋,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按面积大小顺序排列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16.【答案】D【知识点】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解析】【分析】题干中的图片是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附近的山顶洞穴里,他们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A项170万年前生活着元谋人,不符合题意;B项70万-20万年前生活着北京人,不符合题意;C项7000年前生活着河姆渡居民,不符合题意;D项3万年前生活着山顶洞人,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山顶洞人及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准确识图。17.【答案】C【知识点】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如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等。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具有现代人特征。ABD三项与史实相符,不符合题意;C项北京人甲:我的模样已经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与史实不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元谋人和北京人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准确识记元谋人和北京人是解题的关键。18.【答案】C【知识点】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解析】【分析】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以后,在中原地区不断繁衍,形成了华夏族的主体,就是汉族的前身,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所以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炎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是海外华人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的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炎帝和黄帝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19.【答案】C【知识点】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解析】【分析】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宁波余姚市河姆渡镇,在长江下游的长江口。AB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即河姆渡遗址的位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河姆渡人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0.【答案】A【知识点】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解析】【分析】相传大禹治水非常辛苦,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故为大禹建陵主要是纪念他治理水患,造福人类。故大禹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尊敬,主要是因为他是古代的治水英雄。A项治理水患,造福人类是人们为大禹建陵纪念的原因,符合题意;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大禹治水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知道大禹治水非常辛苦,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21.【答案】D【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禹建立了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ABC三项均和题干信息无关,不符合题意;D项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材料反映的史实的意义,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夏朝的建立,要求具备正确解读题干信息和知识的识记能力。22.【答案】B【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西周初年,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统治格局。由此,周王朝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分封制。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A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分封制是周王朝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3.【答案】B【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组成,它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田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至今仍然发挥着分洪、灌溉和运输的作用。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人民。都江堰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都江堰和题干描述相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都江堰的识记能力。重点掌握都江堰的修建以及影响。24.【答案】C【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大国兼并小国,兼并战争不断,而材料中的图表,诸侯国的数量在不断的减少,正是兼并造成的,图片说明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统一趋势加强。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战争不断,统一趋势加强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春秋争霸和战国纷争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25.【答案】A【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A项老子主张“无为而治”,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老子的思想及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老子的历史贡献和思想特点。26.【答案】(1)经纬网定向法;自西北向东南流;1000(2)②;山谷;600-700米(3)A(4)甲;地势平坦; 水源充足(靠近河流); 交通方便【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方向;乡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呈现25°N,表示是纬线,此图用经纬网定向法来辨别方向。根据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流经乙村的河流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流。根据图中给出的比例尺,量得甲丁两村庄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际距离是1000米。(2)、某野外活动小组想找一处地方练习攀岩,可以考虑图中②处。理由是该处等高线重叠,说明是陡崖,适合攀岩。乙村所处的地形部位为山谷,乙处等高线凸向高处,说明是山谷。图中最高的山顶的海拔范围是600-700米。(3)、能反映图中沿25°N线地形剖面的是A图。(填A或B)(4)、甲乙丙丁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小城镇的是甲,请说明理由是该地地势平坦; 水源充足(靠近河流); 交通方便。【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27.【答案】(1)西欧;白种人;基督教;英语(2)发达国家;北美洲;巴拿马运河;大西洋(3)A;中间高,四周低【知识点】大洲和大洋;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世界主要语言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是亚洲,B是美国,C是南美洲,D是大西洋,E是太平洋,Y国是英国。英国按照欧洲分区属于西欧,该国人种是白色人种,信仰的宗教是基督教,所使用的语言是英语,它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是亚洲,B是美国,C是南美洲,D是大西洋,E是太平洋,Y国是英国。B国是美国属于发达国家,所在的大洲是北美洲,该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B国总统拜登乘专机参加气候大会,飞越的D洋是大西洋。(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是亚洲,B是美国,C是南美洲,D是大西洋,E是太平洋,Y国是英国。参会国中国属于的大洲是A(填字母),该大洲的地势特点为中间高,四周低。【点评】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三面环水,一面与陆地相连的部分称为半岛。地球上,广阔的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28.【答案】(1)B;A;C(2)A;C(3)40°N,0°;20°S,20°E(4)东北;西南;能【知识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经纬网【解析】【分析】(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点B;在北半球的是A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C点。(2)、上述各点中位于北温带的是A点,位于低纬度的是C点。(3)、写出A点的经纬度(40°N,0°),C点的经纬度(20°S,20°E)。(4)、本题采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A点在B点的东北方向,B点在C点的西南方向。两位同学分别从A,C两点沿各自的经线一直往北走,能在北极会合。理由是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点评】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是以30度和60度为界,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29.【答案】(1)图二说明河姆渡人已经能栽种水稻;图三说明当时的先民能制造磨制石器;图四说明河姆渡人饲养猪或会制作陶器。(2)图A:河姆渡人;干栏式建筑;B:半坡人,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自然环境的不同。(3)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标志着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知识点】原始的农业聚落【解析】【分析】(1)图二稻谷说明河姆渡人已经能栽种水稻;图三石器说明当时的先民能制造磨制石器;图四黑陶猪纹钵说明河姆渡人饲养猪或会制作陶器。(2)结合图片中两个房屋的样子可以判断:A房屋的下面是由许多木桩做为支柱,但是留有空间,上面是人居住生活的房间,下面可以饲养家畜等,这是长江流域河姆渡人的干栏式房屋;B房屋房顶较尖,整个房屋有一部分还深入到地下,这是黄河流域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地势低洼,潮湿温热,而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较寒冷,干旱,风沙大等。因此两个原始居民房屋、农作物等不同的原因是:地理、气候不同(自然环境不同)。(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标志着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故答案为:(1)图二说明河姆渡人已经能栽种水稻;图三说明当时的先民能制造磨制石器;图四说明河姆渡人饲养猪或会制作陶器。(2)图A:河姆渡人;干栏式建筑;B:半坡人,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自然环境的不同。(3)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标志着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生活状况。要求具备比较分析归纳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0.【答案】(1)A:铁制农具B:新兴地主;C:商鞅(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成功;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4)我们应该坚持改革开放,顺应时代潮流,坚持依法治国。改革推动社会发展,要坚持改革创新等。【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1)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田地变成私田并出租,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通过变法,封建制度确立起来了。(2)商鞅变法规定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3)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我们应该坚持改革开放,顺应时代潮流,强化以法治国等。故答案为:(1)A:铁制农具B:新兴地主;C:商鞅。(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成功;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4)我们应该坚持改革开放,顺应时代潮流,坚持依法治国。改革推动社会发展,要坚持改革创新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衢州市教学联盟体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教学诊断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衢州市教学联盟体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教学诊断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