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与法治期中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2九上·杭州期中)“为法老建造起通向天堂的阶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材料中的“阶梯”是指( )A.金字塔 B.狮身人面像 C.帕特农神庙 D.故宫2.(2022九上·杭州期中)一个奴隶反驳不让他吃饱饭,只逼他拼命劳动的奴隶主说:“牛马还要吃草睡觉,你这样对待我,简直不是我的主人!”结果,按该国法律,这个奴隶的两只耳朵被割掉了。这部刻在黑色石柱上的法律应该是( )A.《伊利亚特》 B.《古兰经》C.《十二铜表法》 D.《汉谟拉比法典》3.(2022九上·杭州期中)仔细阅读下面两幅图,图中所示内容体现出罗马文化的特征是( )帕特农神庙遗址 罗马大竞技场遗址A.批判与固守 B.传承与创新 C.学习与模仿 D.改进与传播4.(2022九上·杭州期中)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再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西方传承了一种文明特质。这一“特质”的内涵是( )A.人文精神 B.契约精神 C.法律至上 D.分权制衡5.(2022九上·杭州期中)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罗马城作了如下描绘:“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可以说明( )A.罗马城是世界上最大城市 B.罗马城出现早期资本主义萌芽C.罗马城商品贸易比较发达 D.罗马与世界各洲均有贸易往来6.(2022九上·杭州期中)“中世纪的骑士,很少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因为他们的庄园里能够生产满足家人需要的一切生活物品。”据此可知,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A.商品经济发达 B.严格禁止竞争C.基本自给自足 D.自耕农为主体7.(2022九上·杭州期中)“这一帝国以其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国运延续千年,并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该材料描述的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C.阿拉伯帝国 D.拜占庭帝国8.(2022九上·杭州期中)日本政府派出大批留学生来大唐帝国的都城长安学习中国的典章制度、军事技术和思想文化。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在日本朝野掀起“中国化运动”。材料中的“中国化运动”( )A.造成幕府掌握实权 B.代表日本奴隶主的利益C.推动日本社会进步 D.推动封君封臣制度形成9.(2022九上·杭州期中)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重金延揽翻译人才,大量的古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在此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这些文化成果,又被阿拉伯人带到他们所到之处。材料说明,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A.客观上保存和传播了古代东西方文化B.推动了伊斯兰教在全世界的广泛传播C.造成被征服地区文化传承中断和湮灭D.推动阿拉伯人在亚欧大陆的商贸活动10.(2022九上·杭州期中)莎士比亚笔下的女性血肉丰满,个性鲜明,千姿百态。莎士比亚将他的思想与时代的精神融到这些女性身上,使之焕发出强烈的时代色彩和动人心魄的人格魅力。“时代的精神”是指( )A.主张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追求人在现世生活中的幸福C.重视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 D.宣扬忍受苦难以寻求心灵解脱11.(2022九上·杭州期中)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王加丰说:“没有初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商人们的扩张要求,就没有地理大发现;没有国王支持和贵族参与,同样也没有地理大发现。”以上材料说明新航路开辟是( )A.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结果B.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需求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D.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结果12.(2022九上·杭州期中)王斯德主编的《世界通史》中写到,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后,美洲的玉米、可可和马铃薯等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而后传遍整个世界;小麦、水稻等则随欧洲移民进入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A.促进了物种交流 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C.引发了殖民掠夺 D.确立了西班牙霸主地位二、非选择题13.(2022九上·杭州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4世纪和公元前3世纪,希腊在军事上占据优势,从而为成千上万的希腊商人、行政官员和各种专业人员成群地涌往亚历山大及其继承人所建立的许多城市铺平了道路。这些城市……都成为传播希腊文化的中心。——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材料二:……随着贸易和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需要更多的管理和服务机构,并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素养的从业人员,……在1100—1200年间,大量的新知识涌入西欧,这些新知识冲破了大教堂学校和修道院学校的束缚,产生了有学问的职业。它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地的求知欲旺盛的青年……来到巴黎和博洛尼亚,组成那些学术行会。——摘编自贺国庆《欧洲中世纪大学起源探微》(1)材料一“希腊在军事上占据优势”是指什么?这对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欧洲早期大学兴起的主要因素和影响有哪些?14.(2022九上·杭州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天我们不难在希腊、小亚细亚、西亚、北非各地寻觅到罗马人留下的神庙、柱廊、浴场、剧院等遗迹,甚至在罗马——埃及时代的木乃伊棺椁上都出现了具有罗马写实风格的墓主人画像。罗马人将文化传播给高卢人,不列颠人以及日耳曼人,“罗马化”使不同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各个地区融合成为一体,客观上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与强盛。——摘编自袁波《古罗马文明的发展与传播》材料二: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奔波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的阿拉伯商人,把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和火器,以及数学、化学、医学等知识传到西方。因此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在西方的欧洲人还在野蛮的深渊里挣扎的时候,阿拉伯人的文化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是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并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罗马文化发展与传播的影响。(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阿拉伯人能“点燃文明之火”的理由。15.(2022九上·杭州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3、14世纪,租地农场的出现,富裕农民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城市中,随着手工工场规模扩大,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市民阶级法律地位和政治权利。——齐世荣主编《世界历史》材料二: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摘编自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材料三: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 ——马克思《资本论》(1)根据材料一,指出13、14世纪以来,农村和城市在生产经营方式和社会结构方面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3)在材料三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贸易”给欧洲和非洲分别带来的影响。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解析】【分析】“为法老建造起通向天堂的阶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材料中的“天梯”是指金字塔。金字塔是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A项金字塔是材料中的“阶梯”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B项狮身人面像与题意无关,不符合题意;CD两项帕特农神庙和故宫与埃及无关,不符合题意;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金字塔的相关知识。需要准确识记古埃及文明成果--金字塔。2.【答案】D【知识点】古代西亚国家【解析】【分析】题干叙述了一个奴隶反驳不让他吃饱饭、只逼他拼命劳动的奴隶主,结果这个奴隶的两只耳朵被割掉了,这反映该法律维护的是奴隶主的利益,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ABC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汉谟拉比法典》应该是这部刻在黑色石柱上的法律,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汉谟拉比法典》,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3.【答案】B【知识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罗马的代表性建筑,有可容纳近8万名观众的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还有庆祝胜利的凯旋门、方尖碑和宏大的宗教场所万神庙。帕特农神庙、罗马大竞技场体现了建筑艺术的传承发展与创新。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传承与创新是题干图片所示内容体现出的罗马文化的特征,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希腊、古罗马建筑及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建筑艺术的传承发展的相关史实。4.【答案】A【知识点】文艺复兴【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思想,即要求以人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再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西方传承了一种文明特质。这一“特质”的内涵是人文精神。A项人文精神是这一“特质”的内涵,符合题意;BCD三项在题干中无法体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人文精神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人文精神的相关史实。5.【答案】C【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根据“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并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体现了罗马城商品贸易非常发达。ABD三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C项罗马城商品贸易比较发达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罗马的经济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紧扣关键信息“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分析即可。6.【答案】C【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据“中世纪的骑士,很少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因为他们的庄园里能够生产满足家人需要的一切生活物品。”可知,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基本自给自足,很少进行买卖交换。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基本自给自足是庄园经济的特征,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7.【答案】D【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这一帝国以其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国运延续千年,并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395年,罗马帝国盛极而衰,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今天的土耳其君士坦丁堡为都城,即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国力强盛时,版图曾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为文艺复兴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因此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拜占庭帝国A项亚历山大帝国是对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马其顿王国的称呼,其统治基本沿袭了波斯帝国的旧规,继承并改进了波斯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在原有的基础上并行马其顿军事体系,按照马其顿方式组建陆海军,不符合题意;B项罗马帝国是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而题干内容体现的是拜占庭帝国,不符合题意;C项阿拉伯帝国是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于中世纪创建的一系列伊斯兰穆斯林封建王朝,没有为文艺复兴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不符合题意;D项拜占庭帝国是题干材料描述的帝国,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拜占庭帝国相关史实,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8.【答案】C【知识点】大化改新【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学习中国的典章制度、军事技术和思想文化”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646年,日本统治者仿照中国的隋朝制度,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因此材料中的“中国化运动”指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十分先进的管理体制,促进了日本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推动了日本社会进步,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推动日本社会进步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化改新的有关知识及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9.【答案】A【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解析】【分析】材料“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重金延揽翻译人才,大量的古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在此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这些文化成果,又被阿拉伯人带到他们所到之处”说明,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保存和传播了古代东西方文化。A项客观上保存和传播了古代东西方文化理解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阿拉伯帝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10.【答案】B【知识点】文艺复兴【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它地方,文艺复兴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文艺复兴是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有但丁、达·芬奇和莎士比亚。ACD三项与题干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B项追求人在现世生活中的幸福是“时代的精神”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运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11.【答案】B【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没有初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商人们的扩张要求,就没有地理大发现;没有国王支持和贵族参与,同样也没有地理大发现”可见,新航路开辟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以及国王、贵族等封建主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需求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的开辟等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12.【答案】A【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人类长期以来相对隔绝的状态,使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繁荣起来,促进了大西洋沿岸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材料表明说明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交流,使世界各地联系得到加强。A项促进了物种交流理解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新航路的开辟。13.【答案】(1)亚历山大东征(或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2)因素: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或经济的发展);新知识的传播(或文化的传播)。影响:推动了科学和知识的传播;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等。【知识点】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公元前4世纪和公元前3世纪,希腊在军事上占据优势,从而为成千上万的希腊商人、行政官员和各种专业人员成群地涌往亚历山大及其继承人所建立的许多城市铺平了道路。这些城市……都成为传播希腊文化的中心”可知,“希腊在军事上占据优势”是指亚历山大东征。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2)根据材料二“……随着贸易和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在1100—1200年间,大量的新知识涌入西欧”可知,欧洲早期大学兴起的主要因素是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和新知识的传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学的兴起推动科学和知识的传播;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培养了高素质的人才,为此后西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故答案为:(1)亚历山大东征(或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2)因素: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或经济的发展);新知识的传播(或文化的传播)。影响:推动了科学和知识的传播;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亚历山大东征,欧洲早期大学的兴起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4.【答案】(1)影响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发展;促进不同文明的融合;促进国家的发展与强盛。(2)①阿拉伯人重视教育和知识,在科学文化上持宽容和兼收并蓄的态度。②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强大帝国,地理位置优越。③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1)由材料一“今天我们不难在希腊、小亚细亚、西亚、北非各地寻觅到罗马人留下的神庙、柱廊、浴场、剧院等遗迹,甚至在罗马——埃及时代的木乃伊棺椁上都出现了具有罗马写实风格的墓主人画像。罗马人将文化传播给高卢人,不列颠人以及日耳曼人,‘罗马化’使不同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各个地区融合成为一体,客观上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与强盛”可以看出,古罗马文化发展与传播的影响是使不同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各个地区融合成为一体,客观上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与强盛。(2)阿拉伯地处亚非欧三洲要冲,有利于包容多样地吸收各种文明,往返于三大洲的阿拉伯人带去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和伊斯兰文化,带回了东方的特产和先进的技术,融合了大量的东西方优秀的文化;同时阿拉伯民族也是一个热爱学习、擅长学习的民族。阿拉伯人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故答案为:(1)影响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发展;促进不同文明的融合;促进国家的发展与强盛。(2)①阿拉伯人重视教育和知识,在科学文化上持宽容和兼收并蓄的态度。②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强大帝国,地理位置优越。③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罗马文化发展与传播的影响,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的主要贡献的原因。要求学生具备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及理解问题的能力。15.【答案】(1)生产经营方式:在农村出现租地农场,在城市出现手工工场。社会结构:在农村出现富裕农民,在城市出现市民阶级。(2)历史意义: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3)“三角贸易”。影响:给欧洲带来巨额的利润,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非洲损失了大量的人口,经济遭到破坏。【知识点】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解析】【分析】(1)在农村出现了租地农场,在城市出现集中的手工工场;在农村出现富裕农民,在城市出现了市民阶级。生产经营方式变化引发了社会结构变化,促进欧洲进入近代社会。(2)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3)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开始进行三角贸易,这一灭绝人性的行为持续了三百多年,使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造成非洲传统文明衰落;加速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故答案为:(1)生产经营方式:在农村出现租地农场,在城市出现手工工场。社会结构:在农村出现富裕农民,在城市出现市民阶级。(2)历史意义: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3)“三角贸易”。影响:给欧洲带来巨额的利润,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非洲损失了大量的人口,经济遭到破坏。【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3、14世纪以来,农村和城市在生产经营方式和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变化、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三角贸易及影响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13、14世纪以来,农村和城市在生产经营方式和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变化、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三角贸易及影响等知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与法治期中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2九上·杭州期中)“为法老建造起通向天堂的阶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材料中的“阶梯”是指( )A.金字塔 B.狮身人面像 C.帕特农神庙 D.故宫【答案】A【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解析】【分析】“为法老建造起通向天堂的阶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材料中的“天梯”是指金字塔。金字塔是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A项金字塔是材料中的“阶梯”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B项狮身人面像与题意无关,不符合题意;CD两项帕特农神庙和故宫与埃及无关,不符合题意;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金字塔的相关知识。需要准确识记古埃及文明成果--金字塔。2.(2022九上·杭州期中)一个奴隶反驳不让他吃饱饭,只逼他拼命劳动的奴隶主说:“牛马还要吃草睡觉,你这样对待我,简直不是我的主人!”结果,按该国法律,这个奴隶的两只耳朵被割掉了。这部刻在黑色石柱上的法律应该是( )A.《伊利亚特》 B.《古兰经》C.《十二铜表法》 D.《汉谟拉比法典》【答案】D【知识点】古代西亚国家【解析】【分析】题干叙述了一个奴隶反驳不让他吃饱饭、只逼他拼命劳动的奴隶主,结果这个奴隶的两只耳朵被割掉了,这反映该法律维护的是奴隶主的利益,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ABC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汉谟拉比法典》应该是这部刻在黑色石柱上的法律,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汉谟拉比法典》,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3.(2022九上·杭州期中)仔细阅读下面两幅图,图中所示内容体现出罗马文化的特征是( )帕特农神庙遗址 罗马大竞技场遗址A.批判与固守 B.传承与创新 C.学习与模仿 D.改进与传播【答案】B【知识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罗马的代表性建筑,有可容纳近8万名观众的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还有庆祝胜利的凯旋门、方尖碑和宏大的宗教场所万神庙。帕特农神庙、罗马大竞技场体现了建筑艺术的传承发展与创新。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传承与创新是题干图片所示内容体现出的罗马文化的特征,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希腊、古罗马建筑及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建筑艺术的传承发展的相关史实。4.(2022九上·杭州期中)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再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西方传承了一种文明特质。这一“特质”的内涵是( )A.人文精神 B.契约精神 C.法律至上 D.分权制衡【答案】A【知识点】文艺复兴【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思想,即要求以人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再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西方传承了一种文明特质。这一“特质”的内涵是人文精神。A项人文精神是这一“特质”的内涵,符合题意;BCD三项在题干中无法体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人文精神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人文精神的相关史实。5.(2022九上·杭州期中)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罗马城作了如下描绘:“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可以说明( )A.罗马城是世界上最大城市 B.罗马城出现早期资本主义萌芽C.罗马城商品贸易比较发达 D.罗马与世界各洲均有贸易往来【答案】C【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根据“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并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体现了罗马城商品贸易非常发达。ABD三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C项罗马城商品贸易比较发达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罗马的经济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紧扣关键信息“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分析即可。6.(2022九上·杭州期中)“中世纪的骑士,很少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因为他们的庄园里能够生产满足家人需要的一切生活物品。”据此可知,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A.商品经济发达 B.严格禁止竞争C.基本自给自足 D.自耕农为主体【答案】C【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据“中世纪的骑士,很少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因为他们的庄园里能够生产满足家人需要的一切生活物品。”可知,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基本自给自足,很少进行买卖交换。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基本自给自足是庄园经济的特征,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7.(2022九上·杭州期中)“这一帝国以其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国运延续千年,并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该材料描述的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C.阿拉伯帝国 D.拜占庭帝国【答案】D【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这一帝国以其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国运延续千年,并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395年,罗马帝国盛极而衰,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今天的土耳其君士坦丁堡为都城,即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国力强盛时,版图曾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为文艺复兴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因此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拜占庭帝国A项亚历山大帝国是对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马其顿王国的称呼,其统治基本沿袭了波斯帝国的旧规,继承并改进了波斯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在原有的基础上并行马其顿军事体系,按照马其顿方式组建陆海军,不符合题意;B项罗马帝国是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而题干内容体现的是拜占庭帝国,不符合题意;C项阿拉伯帝国是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于中世纪创建的一系列伊斯兰穆斯林封建王朝,没有为文艺复兴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不符合题意;D项拜占庭帝国是题干材料描述的帝国,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拜占庭帝国相关史实,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8.(2022九上·杭州期中)日本政府派出大批留学生来大唐帝国的都城长安学习中国的典章制度、军事技术和思想文化。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在日本朝野掀起“中国化运动”。材料中的“中国化运动”( )A.造成幕府掌握实权 B.代表日本奴隶主的利益C.推动日本社会进步 D.推动封君封臣制度形成【答案】C【知识点】大化改新【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学习中国的典章制度、军事技术和思想文化”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646年,日本统治者仿照中国的隋朝制度,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因此材料中的“中国化运动”指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十分先进的管理体制,促进了日本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推动了日本社会进步,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推动日本社会进步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化改新的有关知识及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9.(2022九上·杭州期中)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重金延揽翻译人才,大量的古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在此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这些文化成果,又被阿拉伯人带到他们所到之处。材料说明,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A.客观上保存和传播了古代东西方文化B.推动了伊斯兰教在全世界的广泛传播C.造成被征服地区文化传承中断和湮灭D.推动阿拉伯人在亚欧大陆的商贸活动【答案】A【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解析】【分析】材料“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重金延揽翻译人才,大量的古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在此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这些文化成果,又被阿拉伯人带到他们所到之处”说明,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保存和传播了古代东西方文化。A项客观上保存和传播了古代东西方文化理解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阿拉伯帝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10.(2022九上·杭州期中)莎士比亚笔下的女性血肉丰满,个性鲜明,千姿百态。莎士比亚将他的思想与时代的精神融到这些女性身上,使之焕发出强烈的时代色彩和动人心魄的人格魅力。“时代的精神”是指( )A.主张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追求人在现世生活中的幸福C.重视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 D.宣扬忍受苦难以寻求心灵解脱【答案】B【知识点】文艺复兴【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它地方,文艺复兴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文艺复兴是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有但丁、达·芬奇和莎士比亚。ACD三项与题干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B项追求人在现世生活中的幸福是“时代的精神”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运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11.(2022九上·杭州期中)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王加丰说:“没有初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商人们的扩张要求,就没有地理大发现;没有国王支持和贵族参与,同样也没有地理大发现。”以上材料说明新航路开辟是( )A.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结果B.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需求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D.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结果【答案】B【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没有初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商人们的扩张要求,就没有地理大发现;没有国王支持和贵族参与,同样也没有地理大发现”可见,新航路开辟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以及国王、贵族等封建主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需求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的开辟等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12.(2022九上·杭州期中)王斯德主编的《世界通史》中写到,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后,美洲的玉米、可可和马铃薯等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而后传遍整个世界;小麦、水稻等则随欧洲移民进入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A.促进了物种交流 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C.引发了殖民掠夺 D.确立了西班牙霸主地位【答案】A【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人类长期以来相对隔绝的状态,使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繁荣起来,促进了大西洋沿岸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材料表明说明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交流,使世界各地联系得到加强。A项促进了物种交流理解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新航路的开辟。二、非选择题13.(2022九上·杭州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4世纪和公元前3世纪,希腊在军事上占据优势,从而为成千上万的希腊商人、行政官员和各种专业人员成群地涌往亚历山大及其继承人所建立的许多城市铺平了道路。这些城市……都成为传播希腊文化的中心。——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材料二:……随着贸易和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需要更多的管理和服务机构,并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素养的从业人员,……在1100—1200年间,大量的新知识涌入西欧,这些新知识冲破了大教堂学校和修道院学校的束缚,产生了有学问的职业。它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地的求知欲旺盛的青年……来到巴黎和博洛尼亚,组成那些学术行会。——摘编自贺国庆《欧洲中世纪大学起源探微》(1)材料一“希腊在军事上占据优势”是指什么?这对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欧洲早期大学兴起的主要因素和影响有哪些?【答案】(1)亚历山大东征(或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2)因素: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或经济的发展);新知识的传播(或文化的传播)。影响:推动了科学和知识的传播;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等。【知识点】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公元前4世纪和公元前3世纪,希腊在军事上占据优势,从而为成千上万的希腊商人、行政官员和各种专业人员成群地涌往亚历山大及其继承人所建立的许多城市铺平了道路。这些城市……都成为传播希腊文化的中心”可知,“希腊在军事上占据优势”是指亚历山大东征。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2)根据材料二“……随着贸易和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在1100—1200年间,大量的新知识涌入西欧”可知,欧洲早期大学兴起的主要因素是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和新知识的传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学的兴起推动科学和知识的传播;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培养了高素质的人才,为此后西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故答案为:(1)亚历山大东征(或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2)因素: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或经济的发展);新知识的传播(或文化的传播)。影响:推动了科学和知识的传播;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亚历山大东征,欧洲早期大学的兴起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4.(2022九上·杭州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天我们不难在希腊、小亚细亚、西亚、北非各地寻觅到罗马人留下的神庙、柱廊、浴场、剧院等遗迹,甚至在罗马——埃及时代的木乃伊棺椁上都出现了具有罗马写实风格的墓主人画像。罗马人将文化传播给高卢人,不列颠人以及日耳曼人,“罗马化”使不同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各个地区融合成为一体,客观上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与强盛。——摘编自袁波《古罗马文明的发展与传播》材料二: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奔波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的阿拉伯商人,把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和火器,以及数学、化学、医学等知识传到西方。因此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在西方的欧洲人还在野蛮的深渊里挣扎的时候,阿拉伯人的文化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是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并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罗马文化发展与传播的影响。(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阿拉伯人能“点燃文明之火”的理由。【答案】(1)影响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发展;促进不同文明的融合;促进国家的发展与强盛。(2)①阿拉伯人重视教育和知识,在科学文化上持宽容和兼收并蓄的态度。②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强大帝国,地理位置优越。③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1)由材料一“今天我们不难在希腊、小亚细亚、西亚、北非各地寻觅到罗马人留下的神庙、柱廊、浴场、剧院等遗迹,甚至在罗马——埃及时代的木乃伊棺椁上都出现了具有罗马写实风格的墓主人画像。罗马人将文化传播给高卢人,不列颠人以及日耳曼人,‘罗马化’使不同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各个地区融合成为一体,客观上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与强盛”可以看出,古罗马文化发展与传播的影响是使不同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各个地区融合成为一体,客观上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与强盛。(2)阿拉伯地处亚非欧三洲要冲,有利于包容多样地吸收各种文明,往返于三大洲的阿拉伯人带去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和伊斯兰文化,带回了东方的特产和先进的技术,融合了大量的东西方优秀的文化;同时阿拉伯民族也是一个热爱学习、擅长学习的民族。阿拉伯人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故答案为:(1)影响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发展;促进不同文明的融合;促进国家的发展与强盛。(2)①阿拉伯人重视教育和知识,在科学文化上持宽容和兼收并蓄的态度。②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强大帝国,地理位置优越。③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罗马文化发展与传播的影响,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的主要贡献的原因。要求学生具备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及理解问题的能力。15.(2022九上·杭州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3、14世纪,租地农场的出现,富裕农民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城市中,随着手工工场规模扩大,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市民阶级法律地位和政治权利。——齐世荣主编《世界历史》材料二: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摘编自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材料三: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 ——马克思《资本论》(1)根据材料一,指出13、14世纪以来,农村和城市在生产经营方式和社会结构方面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3)在材料三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贸易”给欧洲和非洲分别带来的影响。【答案】(1)生产经营方式:在农村出现租地农场,在城市出现手工工场。社会结构:在农村出现富裕农民,在城市出现市民阶级。(2)历史意义: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3)“三角贸易”。影响:给欧洲带来巨额的利润,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非洲损失了大量的人口,经济遭到破坏。【知识点】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解析】【分析】(1)在农村出现了租地农场,在城市出现集中的手工工场;在农村出现富裕农民,在城市出现了市民阶级。生产经营方式变化引发了社会结构变化,促进欧洲进入近代社会。(2)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3)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开始进行三角贸易,这一灭绝人性的行为持续了三百多年,使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造成非洲传统文明衰落;加速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故答案为:(1)生产经营方式:在农村出现租地农场,在城市出现手工工场。社会结构:在农村出现富裕农民,在城市出现市民阶级。(2)历史意义: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3)“三角贸易”。影响:给欧洲带来巨额的利润,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非洲损失了大量的人口,经济遭到破坏。【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3、14世纪以来,农村和城市在生产经营方式和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变化、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三角贸易及影响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13、14世纪以来,农村和城市在生产经营方式和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变化、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三角贸易及影响等知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与法治期中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与法治期中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