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九年级化学一轮系统复习 专题03 构成物质的微粒(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中考九年级化学一轮系统复习 专题03 构成物质的微粒(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专题03 构成物质的微粒
知识梳理
一、原子
(一)原子发现史
1、道尔顿:原子 ,是最小的实心球体。
2、汤姆森: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发现了 ,认为原子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分的。并设计了一个原子模型,认为原子像葡萄干布丁,其中葡萄干是带 的电子,布丁是带正电的物质。
3、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1)现象: ① 大部分α粒子穿过金箔, 方向;
②部分α粒子 原来前进的方向;
③甚至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 。
(2)现象分析: ①大多数α粒子能顺利穿过金箔,说明原子内部有 。
②带正电的α粒子与带正电的原子核产生 ,方向偏转。
③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过来说原子核的 比α粒子大很多。
(3)结论:原子是由 和 构成。
(二)原子结构
原子核(带 ) (带正电)
1、原子( ) 中子( )
核外电子(带 )
2、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 。
3、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 上,但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的体积由核外电子决定。
4、在原子中,质子数= = =
(三)原子或分子的基本性质
1、质量和体积都 ;
2、粒子之间都有 ;
3、粒子总在 ;
4、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决定于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什么,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 ,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 。
(四)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 的质量的 的比值就是相对原子质量。
2、公式:相对原子质量= 数+ 数
3、理解 (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个质量是个 ;
(2)有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
(3)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实际质量之比;
(4)引入相对原子质量是为了书写、记忆和运算 。
(五)电子的排布
1、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的离核 ,能量低的离核 。通常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称为电子的 。
2、排布规律:(1)第1层最多 个电子;(2)第2层最多 个电子;(3)最外层最多 个。
3、结构示意图含义:圆圈( );圆圈内数字( 数);弧线( );
弧线上数字(该电子层上 )
4、原子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
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性质 形成离子
金属原子 (H、He除外) 易 电子 离子
非金属原子 易 电子 离子
稀有气体原子 (He为2个) 性质 ,不得失电子
5、在结构示意图中,原子、阴离子、阳离子的判断依据:
在原子中:质子数 电子数;在阳离子中:质子数 电子数; 在阴离子中:质子数 电子数,
二、离子
定义:带电的 或 。
分类:阳离子:(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带 的离子。
阴离子:(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带 的离子。
书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 先写数字再写 , 数值为 时省略不写。
原子、离子、分子的关系。
三、物质的构成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 、 ,它们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单质,例如:金、铁;
单质,例如:碳、红磷、硫磺、硅
单质,例如:氦气、氖气、氩气
1、【命题解读】
(1)用粒子性质解释常见现象:本考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通常以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与微粒性质的对应关系进行命题。主要考查:微观粒子不停运动;粒子之间有间隔;粒子不同,性质不同等。
(2)粒子结构示意图:
本考点常以选择题和填空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判断、得失电子的判断、化学性质相似的判断、稳定结构的判断、元素种类的判断等。常以文字或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
2、【解题技巧】
(1)用粒子性质解释常见现象
本题不难:①熟记分子的基本性质(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②明确现象的微观变化过程,结合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粒子结构示意图
①区分原子与离子结构图方法: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得到电子,为阴离子;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失去个电子,为阳离子。
②电子得失:最外层电子数 4的原子一般易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最外层电子数 4的原子一般易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的阴离子。
③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 。
④最外层电子数是8(只有一个电子层的电子数是2)的粒子,具有 。
⑤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是 。
题型一 分子和原子的性质
1.(2022·湖南·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C.1 滴水中大约含有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50mL 水和 50mL 酒精混合体积小于 10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2.(2022·山西太原)“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是对二十四节气中“立冬”和“小雪”的形象描述。雪是由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A.水分子间间隔 B.水分子运动速率 C.水分子质量 D.水分子体积
3.(2020云南昆明)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铜 B.汞 C.氢气 D.硫酸镁
题型二 原子结构
1.(2022·河北·沧州市第十四中学)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45 B.核电荷数为239
C.质子数为94 D.核外电子数为94
2.(2022·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九年级阶段练习)相同质量的钠、镁、铝、铁四种金属中。含原子数目最少的是( )
A.钠 B.铁 C.铝 D.镁
题型三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及离子
1.(2022·重庆市永川中学校期中)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2.(2022·广东·东涌中学)如图是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55
B.X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
C.X原子有6个电子层
D.X是非金属元素
3.(2022·安徽·肥东县梁园中学期末)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结合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内电子数为33 B.中子数为33
C.原子质量为74.92g D.X=5
题型四 原子、分子及离子的关系
1.(2022·湖南·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氧气、氯化钠、铁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D.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2.(2022·山东·临沂第六中学阶段练习)元素是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表内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在数值上一定相同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D.同种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一定相等
3.归纳小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
A.物质的构成 B.影响因素
①汞—由汞原子构成 ②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①元素种类由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 ②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反应与现象 D.粒子的认识
①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①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②离子—阳离子都是金属离子
A.A B.B C.C D.D
1.(2022·安徽·上派初中九年级期中)要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事实 解释
A 气体压缩之后体积减小 分子间隔发生改变
B 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 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C 100mL和10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0mL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柳絮纷飞 分子不停地运动
A.A B.B C.C D.D
2.(2022·广东·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九年级阶段练习)下列事实与对应的解释相符的是( )
实验事实 解释
A 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更旺,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熄灭 说明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B 液体难以被压缩,而空气容易被压缩 气体分子的体积比液体分子小
C 常温下水能流动,而结了冰的水不能流动 0℃以下,水分子不再运 动
D 氧化汞和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 两种物质都含有氧分子
A.A B.B C.C D.D
3.(2022·贵州·铜仁市第五中学期中)目前在我们铜仁市第五中学的校园内,能够闻到桂花的香味,其原因是( )
A.微粒的体积变大 B.微粒分解变小了
C.微粒的间隔变大 D.微粒在不断运动
4.(2022·湖南·长沙市南雅中学阶段练习)如图为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中,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5.(2022·上海市民办新世纪中学期中)有关微粒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重新组成新的分子
6.(2022·广东·东莞市虎门第四中学期中)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
A.分子很大,原子却很小
B.分子是运动的,原子却是静止的
C.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却不能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却不可分
7.(2022·河北承德·期中)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B.原子是最小粒子
C.在这个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不能由原子构成
8.(2022·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分校期中)下列微粒的模型中,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的是( )
A. B. C. D.
9.(2022·湖南邵阳·期中)制作原子弹的材料铀(U),相对原子质量是235,核电荷数为92,则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92 B.中子数为92 C.中子数为143 D.电子数为92
10.(2022·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一模)1991,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Ln)元素的相对原子量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则铟原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值为( )
A.66 B.49 C.115 D.17
11.(2022·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阶段练习)相同质量的钠、镁、铝、铁四种金属中。含原子数目最少的是( )
A.钠 B.铁 C.铝 D.镁
12.(2022·广东·平洲二中阶段练习)下列有关水银温度计中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汞属于非金属元素 B.在化学反应中,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形成Hg+2
C.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g D.其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
13.(2022·海南·东方市港务中学九年级期中)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 )
A. B. C. D.
14.(2022·陕西西安·一模)下列关于化学用语中数字“3”的含义正确的是( )
①3H ②Al3+③④SO3
A.①中“3”表示三个氢元素
B.②中“3”表示铝元素化合价为+3价
C.③中“3”表示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
D.④中“3”表示SO3分子中含有O3分子
15.(2022·福建·福州金山中学期中)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应填入的是( )
A.原子 B.中子 C.元素 D.质子
答案和解析
知识梳理
一、原子
(一)原子发现史
1、道尔顿:原子不可再分,是最小的实心球体。
2、汤姆森: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发现了电子,认为原子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分的。并设计了一个原子模型,认为原子像葡萄干布丁,其中葡萄干是带负电的电子,布丁是带正电的物质。
3、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1)现象: ① 大部分α粒子穿过金箔,不改变原来方向;
②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前进的方向;
③甚至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
(2)现象分析: ①大多数α粒子能顺利穿过金箔,说明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②带正电的α粒子与带正电的原子核产生斥力,方向偏转。
③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过来说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很多。
(3)结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二)原子结构
原子核(带正电) 质子(带正电)
1、原子(不显电性)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
2、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电荷数。
3、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但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的体积由核外电子决定。
4、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三)原子或分子的基本性质
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粒子之间都有间隔;
3、粒子总在不断的运动;
4、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决定于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什么,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分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铁原子。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四)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的比值就是相对原子质量。
2、公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理解 (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个质量是个比值;
(2)有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
(3)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实际质量之比;
(4)引入相对原子质量是为了书写、记忆和运算方便。
(五)电子的排布
1、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的离核远,能量低的离核近。通常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称为电子的分层排布。
2、排布规律:(1)第1层最多2个电子;(2)第2层最多8个电子;(3)最外层最多8个。
3、结构示意图含义:圆圈(原子核);圆圈内数字(核内质子数);弧线(电子层);
弧线上数字(该电子层上电子数)
4、原子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
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性质 形成离子
金属原子 1-3(H、He除外) 易失去电子 阳离子
非金属原子 4-7 易得到电子 阴离子
稀有气体原子 8(He2个和离子除外) 性质稳定,不得失电子
5、在结构示意图中,原子、阴离子、阳离子的判断依据:
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在阳离子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 在阴离子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
二、离子
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分类:阳离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带正电的离子。
阴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带负电的离子。
书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再写正负号, 数值为1时省略不写。
原子、离子、分子的关系。
三、物质的构成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它们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金属单质,例如:金、铁;
、非金属固体单质,例如:碳、红磷、硫磺、硅
、稀有气体单质,例如:氦气、氖气、氩气
1、【命题解读】
(1)用粒子性质解释常见现象:本考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通常以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与微粒性质的对应关系进行命题。主要考查:微观粒子不停运动;粒子之间有间隔;粒子不同,性质不同等。
(2)粒子结构示意图:
本考点常以选择题和填空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判断、得失电子的判断、化学性质相似的判断、稳定结构的判断、元素种类的判断等。常以文字或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
2、【解题技巧】
(1)用粒子性质解释常见现象
本题不难:①熟记分子的基本性质(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②明确现象的微观变化过程,结合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粒子结构示意图
①区分原子与离子结构图方法: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得到电子,为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失去个电子,为阳离子。
②电子得失:最外层电子数<4的原子一般易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最外层电子数>4的原子一般易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的阴离子。
③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④最外层电子数是8(只有一个电子层的电子数是2)的粒子,具有稳定结构。
⑤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是同种元素。
题型一 分子和原子的性质
1.(2022·湖南·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C.1 滴水中大约含有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50mL 水和 50mL 酒精混合体积小于 10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B
【详解】A、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香气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故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B、由于分子间有间隔,热胀冷缩说明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体积膨胀,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体积减小,不能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一滴水中含有个水分子,说明了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2.(2022·山西太原)“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是对二十四节气中“立冬”和“小雪”的形象描述。雪是由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A.水分子间间隔 B.水分子运动速率 C.水分子质量 D.水分子体积
【答案】A
【详解】雪是由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水由气态变为固态,发生改变的是水分子间的间隔,故选A。
3.(2020云南昆明)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铜 B.汞 C.氢气 D.硫酸镁
【答案】C
【解析】A、铜由铜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汞由汞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氢气由氢分子构成,符合题意;
D、硫酸镁由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题型二 原子结构
1.(2022·河北·沧州市第十四中学)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45 B.核电荷数为239
C.质子数为94 D.核外电子数为94
【答案】B
【详解】A、由于质子数=原子序数=94,则该原子的中子数为239-94=145,该选项说法正确;
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94,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该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94,该选项说法正确;
D、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94,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2.(2022·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九年级阶段练习)相同质量的钠、镁、铝、铁四种金属中。含原子数目最少的是( )
A.钠 B.铁 C.铝 D.镁
【答案】B
【详解】相同质量的金属,原子质量越大的含有的原子数目越少;原子的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成正比,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镁为24,铝为27,铁为56,铁原子的质量最大,相同质量的金属中铁原子数目最少,故选:B。
题型三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及离子
1.(2022·重庆市永川中学校期中)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外电子数大于核内质子数则表示阴离子。
【详解】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电子数等于质子数表示原子,不符合题意。
B、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电子数小于质子数表示阳离子,不符合题意。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电子数等于质子数表示原子,不符合题意。
D、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表示阴离子,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2·广东·东涌中学)如图是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55
B.X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
C.X原子有6个电子层
D.X是非金属元素
【答案】D
【详解】A、由图知,X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55,故A不符合题意;
B、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由图知,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这1个电子,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知,X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层,故C不符合题意;
D、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少于4个,由图知,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可推测X是金属元素,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2·安徽·肥东县梁园中学期末)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结合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内电子数为33 B.中子数为33
C.原子质量为74.92g D.X=5
【答案】D
【详解】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33,电子在原子核外,故A错误;
B、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质子数为33,在原子中,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42,故B错误;
C、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故C错误;
D、X为最外层电子数,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3,所以2+8+18+X=33,X=5,故D正确;
故应选D。
题型四 原子、分子及离子的关系
1.(2022·湖南·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氧气、氯化钠、铁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D.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答案】C
【详解】A.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一定比构成分子的原子大,其他的没有可比性,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选项错误;
B.氧气由分子构成;氯化钠由离子构成;铁由原子构成,选项错误;
C.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比如质子、核外电子,选项正确;
D.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选项错误。
故选:C。
2.(2022·山东·临沂第六中学阶段练习)元素是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表内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在数值上一定相同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D.同种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一定相等
【答案】D
【详解】A、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该选项说法正确;
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其中原子序数=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的质子数,该选项说法正确;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变,而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则元素种类也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D、同种元素的原子中,中子数不一定相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3.归纳小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
A.物质的构成 B.影响因素
①汞—由汞原子构成 ②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①元素种类由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 ②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反应与现象 D.粒子的认识
①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①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②离子—阳离子都是金属离子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A、①汞属于金属元素,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正确;②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正确;故A说法正确;
B、①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元素种类由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正确;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正确;故B说法正确;
C、①硫在空气中燃烧,法处淡蓝色的火焰,正确;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正确;故C说法正确;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正确;②阳离子不都是金属离子,如铵根离子,属于阳离子,但不是金属离子,错误;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1.(2022·安徽·上派初中九年级期中)要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事实 解释
A 气体压缩之后体积减小 分子间隔发生改变
B 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 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C 100mL和10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0mL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柳絮纷飞 分子不停地运动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A.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压缩时分子间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此选项正确;
B.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此选项正确;
C.100mL和10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0m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小分子插入间隔中,使体积变小,此选项正确;
D.柳絮纷飞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运动,此选项错误;
故选D。
2.(2022·广东·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九年级阶段练习)下列事实与对应的解释相符的是( )
实验事实 解释
A 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更旺,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熄灭 说明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B 液体难以被压缩,而空气容易被压缩 气体分子的体积比液体分子小
C 常温下水能流动,而结了冰的水不能流动 0℃以下,水分子不再运 动
D 氧化汞和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 两种物质都含有氧分子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A、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更旺,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熄灭,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B、液体难以被压缩,而空气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比液体分子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C、常温下水能流动,而结了冰的水不能流动,水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选项解释错误;
D、氧化汞和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两种物质都含有氧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氧分子,而不是两种物质都含有氧分子,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A。
3.(2022·贵州·铜仁市第五中学期中)目前在我们铜仁市第五中学的校园内,能够闻到桂花的香味,其原因是( )
A.微粒的体积变大 B.微粒分解变小了
C.微粒的间隔变大 D.微粒在不断运动
【答案】D
【详解】能够闻到桂花的香味是因为桂花中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闻到桂花的香味。
故选D。
4.(2022·湖南·长沙市南雅中学阶段练习)如图为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中,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答案】B
【分析】由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变化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
【详解】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故错误;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故正确;
C、由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故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物质,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错误。
故选B。
5.(2022·上海市民办新世纪中学期中)有关微粒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重新组成新的分子
【答案】D
【详解】A、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故错。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故错。
C、物质可由原子、离子、分子构成的,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故错。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重新组成新的分子,有新物质生成。故对。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微粒。从原子与分子定义入手分析解题。本题难点为把握分子与原子区别与联系。
6.(2022·广东·东莞市虎门第四中学期中)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
A.分子很大,原子却很小
B.分子是运动的,原子却是静止的
C.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却不能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却不可分
【答案】D
【分析】根据本质区别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变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所以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抓住它们的本质区别即可正确解题。
7.(2022·河北承德·期中)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B.原子是最小粒子
C.在这个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不能由原子构成
【答案】A
【详解】A、由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如图可知,氧化汞分子分解为汞原子和氧原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因此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此选项正确;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此选项错误;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变,此选项错误;
D、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如氧化汞由分子构成,汞由原子构成,氯化钠由离子构成,此选项错误。
故选A。
8.(2022·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分校期中)下列微粒的模型中,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则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为原子。
【详解】A、表示一个氢分子,不符合题意;
B、表示一个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C、表示一个水分子,不符合题意;
D、表示一个氢原子,符合题意;
故选D。
9.(2022·湖南邵阳·期中)制作原子弹的材料铀(U),相对原子质量是235,核电荷数为92,则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92 B.中子数为92 C.中子数为143 D.电子数为92
【答案】B
【详解】A、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铀的核电荷数为92,则质子数为92,故A不符合题意;
B、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铀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5,质子数为92,则中子数为:,故B符合题意;
C、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铀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5,质子数为92,则中子数为:,故C不符合题意;
D、在原子中,核电荷数=电子数,铀的核电荷数为92,则电子数为92,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2022·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一模)1991,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Ln)元素的相对原子量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则铟原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值为( )
A.66 B.49 C.115 D.17
【答案】D
【详解】原子的核电荷数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则铟原子的质子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铟原子核内中子数=115 49=66,所以铟原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66 49=17,故选D。
11.(2022·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阶段练习)相同质量的钠、镁、铝、铁四种金属中。含原子数目最少的是( )
A.钠 B.铁 C.铝 D.镁
【答案】B
【详解】相同质量的金属,原子质量越大的含有的原子数目越少;原子的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成正比,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镁为24,铝为27,铁为56,铁原子的质量最大,相同质量的金属中铁原子数目最少,故选:B。
12.(2022·广东·平洲二中阶段练习)下列有关水银温度计中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汞属于非金属元素 B.在化学反应中,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形成Hg+2
C.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g D.其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
【答案】D
【详解】A、汞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属于 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
B、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最外层为8的稳定结构,因此汞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离子的写法是先写出离子的元素符号,在其右上角标注带的电性和电量,数字在前符号在后,所以汞离子表示为:,故选项错误;
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省略不写,故选项错误;
D、由汞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汞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层,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等于元素所在的周期数,所以汞原子在第六周期,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3.(2022·海南·东方市港务中学九年级期中)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最外层电子数为8(只有一层电子为2)是相对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
【详解】A、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且不为8,容易得到电子。
B、最外层电子数为8,不易得失电子。
C、最外层电子数为8,不易得失电子。
D、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电子。
故选A。
14.(2022·陕西西安·一模)下列关于化学用语中数字“3”的含义正确的是( )
①3H ②Al3+③④SO3
A.①中“3”表示三个氢元素
B.②中“3”表示铝元素化合价为+3价
C.③中“3”表示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
D.④中“3”表示SO3分子中含有O3分子
【答案】C
【详解】A、元素符号,宏观表示一种元素,微观表示一个原子;元素符号前面数字,表示几个原子,3H表示3个氢原子,此选项错误;
B、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Al3+中“3”表示一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此选项错误;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核电荷数, 中“3”表示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此选项正确;
D、化学式中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SO3“3”表示一个SO3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此选项错误。
故选C。
15.(2022·福建·福州金山中学期中)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应填入的是( )
A.原子 B.中子 C.元素 D.质子
【答案】C
【详解】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其中“▲”应填入的是元素。故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