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乙酸[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2.掌握乙酸的组成、结构和化学性质,培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3.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实质和实验操作,能依据给出的问题,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一、乙酸的物理性质、结构及弱酸性1.乙酸的物理性质乙酸俗称________,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____________,当温度低于熔点(16.6 ℃)时,凝结成类似冰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叫________。2.乙酸的组成与结构3.乙酸的酸性乙酸是一元弱酸,其酸性比H2CO3______,具有酸的通性,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________,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与Na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NaOH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Na2O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与Na2CO3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与NaHCO3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在标准状况下醋酸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2)乙酸中含有双键,因此属于不饱和烃( )(3)乙酸分子中含有和—OH两种官能团( )(4)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H原子,故为四元酸( )(5)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碳酸钠、紫色石蕊溶液均可鉴别乙醇和乙酸( )1.某化学小组要证实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设计如图装置。选择试剂:0.1 mol· L-1稀醋酸、碳酸钠粉末、醋酸钠、水。试回答下列问题:(1)A试剂为______________,B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2)证明乙酸强于碳酸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物质:①C2H5OH ②CH3COOH ③H2O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其产生H2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2.在家庭生活中,常用食醋(3%~5%的乙酸)清除水壶中少量的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写出清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写出乙酸和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酸、水、乙醇、碳酸的性质比较名称 乙酸 水 乙醇 碳酸分子结构 CH3COOH H—OH C2H5OH与羟基直接相连的原子或原子团 —H C2H5—遇石蕊溶液 变红 不变红 不变红 变红与Na 反应 反应 反应 反应与Na2CO3 反应 — 不反应 反应羟基氢的活 泼性强弱 CH3COOH>H2CO3>H2O>C2H5OH二、乙酸的典型性质——酯化反应1.酯化反应的实验探究实验装置注意事项 (1)试剂的加入顺序 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 (2)导管末端不能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防止挥发出来的CH3COOH、CH3CH2OH溶于水,造成溶液倒吸。 (3)加热前应加入几片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加热时小火加热减少乙酸、乙醇的挥发实验现象 a.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 b.能闻到______化学方程式 CH3COOH+CH3CH2OH____________________+H2O 乙酸乙酯2.酯化反应(1)概念:酸与醇反应生成______和______的反应。(2)反应特点:酯化反应是______________,乙酸乙酯会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______和______。(3)反应机理(乙醇中含有示踪原子)即酸脱______醇脱______,所以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3.酯(1)酯:羧酸分子羧基中的______被—OR取代后的一类有机物,乙酸乙酯是酯类物质的一种,其官能团为______(或—COOR)。(2)物理性质低级酯密度比水____,易溶于有机溶剂,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具有______气味。(3)用途①作香料:如作饮料、糖果、化妆品中的香料。②作有机溶剂。(1)在酯化反应实验时,可以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振荡试管,边加入乙醇和乙酸( )(2)在酯化反应中,只要乙醇过量,可以把乙酸完全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3)酯化反应一定为取代反应( )(4)乙酸乙酯是有特殊香味的、易溶于水的无色液体( )(5)在酯化反应实验中,可用稀硫酸代替浓硫酸( )某研究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防止试管a中液体实验时发生暴沸,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2)装置中的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它的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管b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除了溶解乙醇,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去试管b并用力振荡试管b,静置后试管b中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果用含示踪原子18O的乙醇参与反应,生成的产物中,只有乙酸乙酯中含有18O,则酯化反应中,乙酸和乙醇分子中断裂的各是什么键,在化学方程式中表示出其断键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酯化反应中的“一原理”“两作用”1.一原理在酯化反应中,有机羧酸断C—O,醇分子断O—H,即“酸脱羟基醇脱氢”,表示如下:2.两作用(1)浓硫酸的作用①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②吸水剂——除去反应的副产物水,提高酯的产率。(2)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①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②与挥发出来的乙酸反应。③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1.下列关于乙酸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所以它可以与碳酸盐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B.乙酸具有酸性,所以能与钠反应放出H2C.乙酸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所以它能使溴水褪色D.乙酸在温度低于16.6 ℃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2.将CH3COOH和H18O—C2H5混合发生酯化反应,已知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O存在于所有物质里B.18O仅存在于乙醇和乙酸乙酯里C.18O仅存在于乙醇和水里D.有的乙醇分子可能不含18O3.(2022·豫西名校高一检测)乙酸分子的结构式为,已知:CH3COOH+Br2BrCH2COOH+HBr,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正确的是( )(1)乙酸的电离,是①键断裂(2)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是②键断裂(3)在红磷存在时,Br2与CH3COOH的反应是③键断裂(4)乙酸在空气中燃烧是①②键断裂A.(1)(2)(3) B.(1)(2)(3)(4)C.(2)(3)(4) D.(1)(3)(4)4.(2022·天津高一检测)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A中盛有浓硫酸,B中盛有乙醇、无水乙酸,D中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已知: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实验中用乙酸和含18O的乙醇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反应前向D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碳酸钠溶液显________性;反应结束后,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D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____________。第2课时 乙酸一、1.醋酸 水和乙醇 冰醋酸2. CH3COOH C2H4O2 —COOH3.强 红色 (1)2CH3COOH+2Na―→2CH3COONa+H2↑ (2)CH3COOH+NaOH―→CH3COONa+H2O (3)2CH3COOH+Na2O―→2CH3COONa+H2O (4)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5)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正误判断(1)× (2)× (3)× (4)× (5)√深度思考1.(1)0.1 mol·L-1稀醋酸 碳酸钠粉末 (2)当0.1 mol·L-1稀醋酸滴入圆底烧瓶时,产生无色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CO2+Ca(OH)2―→CaCO3↓+H2O (4)②>③>①2.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Mg+2CH3COOH―→Mg2++2CH3COO-+H2↑二、1.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 香味 CH3COOC2H52.(1)酯 水 (2)可逆反应 乙酸 乙醇 (3)羟基 氢3.(1)羟基 酯基 (2)小 芳香正误判断(1)× (2)× (3)√ (4)× (5)×深度思考(1)加入碎瓷片(或沸石) (2)防止倒吸 (3)中和乙酸 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4)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有香味的油状液体(5)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1.C 2.B3.A [乙酸电离出H+时,断裂①键;发生酯化反应时酸脱羟基,断裂②键;在红磷存在时,乙酸与Br2反应,溴原子取代了甲基上的氢原子,断裂③键;乙酸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分子结构中的所有键均断裂。]4.(1)CH3COOH+C2HOH+H2O (2)冷凝蒸气,防止倒吸 碱 溶液分层,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下层溶液红色变浅 (3)乙醇解析 (1)在酯化反应中,羧酸提供羟基,醇提供氢原子,所以反应后乙醇中的18O在乙酸乙酯中。(2)球形干燥管容积大,可以防止倒吸,同时可冷凝乙酸乙酯蒸气。酚酞遇碱变红,故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且其密度比水的小,故D中溶液分层,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反应中挥发出来的乙酸和碳酸钠反应而使下层溶液红色变浅。(3)无水氯化钙能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物质,所以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乙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