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9.2溶解度第一课时同步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9.2溶解度第一课时同步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
第一部分 知识过手练习(在课中补充、完善笔记)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可溶物在一定量的水中不可能无限制地溶解,最终会达到不能再溶解这种溶质的状态,即该种溶质的饱和状态。溶质、溶剂和温度都会影响溶解的质量。
(1)溶质和溶剂影响溶解的质量
室温下,向20ml水中
操作 加入5gNaCl搅拌 再加入5gNaCl搅拌 再加入5ml水搅拌
现象
结论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物质不能   ,可以改变   的量进而改变溶解的量。
通过以上事实说明: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可以通过增加溶质或改变溶剂进行相互转化。
( )、( )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 )
(2)温度影响溶解的质量
室温下,向盛有20 mL水
操作 加入5gKNO3,搅拌 再加5gKNO3,搅拌 加热 再加5gKNO3,搅拌 冷却
现象 溶解 部分溶解
结论 在一定量的溶剂里,物质不能   ,可以改变    进而改变溶解的量。
通过以上事实说明: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可以改变温度进行相互转化。
( )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 )
2.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 。
(2)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固体,能否溶解? 。
(3)判断是否是饱和溶液的方法 。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在一般情况下,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关系归纳如下: ( )、( )、( )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 )、( )
二、结晶
1.定义:当外部条件发生改变,溶液中的溶质会以晶体的方式析出,这个过程叫做结晶。
2.方式:
①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降温结晶) 适用范围:溶解能力受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
②蒸发结晶 适用范围:溶解能力几乎不受温度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关系及结晶方法归纳如下:
( )、( )、( ) ( )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晶体
( )、( ) ( )
第二部分 当堂作业练习(在课后消化、巩固知识)
1.t℃时,欲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分别采取下列措施: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水;④加入足量硝酸钾,其中一定可行的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④ C.①③ D.①④
2.20℃时,往盛有饱和食盐水的烧杯中加入5g蔗糖,质量不变的是( )
A.溶剂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剂、溶质、溶液的质量
3.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4.下列关于降温结晶并过滤掉晶体后得到的溶液说法中,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降温前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②降温结晶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③降温前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④降温结晶后的溶液再加入该固体,也能溶解掉部分;
⑤降温结晶后的溶液再加入其他溶质,也能溶解掉部分;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如图所示,物质A(不吸水)通过滑轮悬挂在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
(1)在硝酸钾溶液中入一定量的硝酸钾晶体,弹簧读数将 (变大、变小、不变,下同)。
(2)在硝酸钾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弹簧读数将 。
(3)在硝酸钾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固体,弹簧读数将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