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6.1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八下6.1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6.1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时:1课时 教学对象:八年级 课型: 新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能够归纳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2、通过对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的学习,养成读图、用图并能够从图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的特点;农业生产特征
三、教学难点
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和农业之间的关系、春旱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四、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法、问题探究法、归纳总结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引入 新课 教 师 活 动 视频导入:图片导入,给同学们观看北方地区一些代表性的景点图片,让同学们猜测是我国哪里? 提出探究式问题:北方地区是指的哪些范围?为什么北方地区冬季喜欢囤菜,北方的农业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关系? 一、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1、教师引导学生读北方地区位置范围图,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教师引导学生读北方地区地形图,找出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类型及主要的地形区 学 生 活 动 学生欣赏一些熟悉的图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引发学生兴趣,思考探究式问题 学生读图: 1、找出地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归纳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找出地形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形区
新 课 3、教师引导学生读温度带分布图、干湿地区分布图、气候类型分布图,归纳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特征 4、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北方地区区域内三个地方气候,认识气候差异 5、教师讲述北方地区的土壤特点 东北平原——黑土地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土地 二、北方地区的农业 1、北方地区代表性的粮食作物,水果、 糖料和油料作物等,介绍作物熟制度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北方农业的特征。 从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农作物熟制讲;完成课堂开始的探究问题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北方农业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4、完成活动题,分析春旱的成因及其应对措施。 3、找出北方地区跨的温度带、主要的干湿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 4、学生通过图三个城市的气候直方图,归纳三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以及两两比较城市的气候差异,思考导致两地气候的主要原因 学生根据气候分布图、地形图、降水分布图等讨论三大地形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三个小组讨论,完成表格内容)
七、板书设计 6.1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北方的自然环境 1、位置与范围 2、地形特征 3、气候特征 4、河流特征 二、北方的农业 1、代表粮食作物、耕地类型、作物熟制 2、农业生产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介绍北方的自然环境及其农业生产的特点。讲授北方自然环境这部分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教会学生怎么去观察地图,引导他们归纳出北方地区的位置与范围,找到主要的地形区,归纳地形特征;并观察气候资料图,归纳出北方的气候特点;并结合地形和气候的特征,分析北方的河流特征。介绍北方的农业时,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得出北方的代表性的粮食作物,从而引入农业这部分。注重分析北方农业生产的有利与不利条件,尤其是春旱的成因及其治理措施;引导学生思考北方耕地类型,作物熟制,生产特征与北方自然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