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杜绝校园欺凌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杜绝校园欺凌 教案

资源简介

心理健康教育:杜绝校园欺凌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直面校园欺凌,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巨大危害,学会与校园暴力做合理有效的斗争,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冲突,防微杜渐。
【学情分析】
校园欺凌以各种形式存在小学校园中,有的同学遭受到各种欺凌和暴力不知所措,有的同学不知不觉成为校园欺凌的施暴者。直面校园欺凌,认识校园欺凌的巨大危害,学会在校园欺凌中正确面对,保护好自己。
【教学目标】
1.认识到校园欺凌客观存在,校园欺凌的形式和表现多种多样。
2.掌握识别校园欺凌的方法和应对手段。
3.思想上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杜绝校园欺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清校园欺凌的实质,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
难点:充满勇气的应对校园欺凌。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
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失等的事件。
二、校园欺凌和嬉笑打闹的区别
嬉笑打闹是:善意的、玩耍的、朋友同学间的一种常态。
校园欺凌是:恶意的、以多欺少的、违法的。
三、校园欺凌的形式
1.肢体欺凌:拳打脚踢以及抢夺财务等。
2.言语欺凌:当众嘲笑、辱骂以及给别人起侮辱性外号等。
3.社交欺凌:采取孤立,令其身边没有朋友等。
4.网络欺凌:在网络发表对受害者不利的网络言论、曝光隐私以及对受害者的照片进行恶搞等。
四、校园欺凌的具体表现
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
2.对受害者重复的物理攻击,如拳打脚踢、拉扯头发等。
3.损害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
4.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5.孤立排挤受害者。
6.敲诈勒索金钱或物品。
7.画侮辱画。
8.在网络上发表具有人身攻击成分的言论。
五、校园欺凌的危害
1.身体影响:伤痕、伤残、永久性的后遗症···
2.心理影响:恐惧、消沉抑郁、忧虑、厌食···
3.深层影响:人格扭曲、人格分裂···
4.行为影响:吸毒、酗酒、自杀厌学、逃学、反社会行为···
5.学习影响:旷课、逃学、失去和同学的和谐关系···
六、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1.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愤怒,忍气吞声只会让别人得寸进尺。勇敢的说“不”,对欺负人的小朋友说“不要这样做”或“你再这样,我就不客气了”。一般人都是“你强他就弱”,不要养成生闷气的习惯。
2.寻求帮助。不要害怕向外界寻求帮助的行为会造成更坏的结果,当自我能力无法解决被欺凌的事实,应该主动积极的将受到欺凌的事情向第三方进行求助,求助的渠道有很多,比如老师、家长,执法机关等。
3.锻炼身体。对努力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校园欺凌的表象上的伤害大多来自肉体,锻炼身体以保证自己不会成为被欺辱的对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4.与人友善。和周围的同学广泛交往,亲切地对待他们,使大家了解你,喜欢你,愿意和你成为朋友。
七、保护自己小贴士
1.在威胁与暴力来临之际,首先告诉自己不要害怕。要相信邪不压正,大多数的同学与老师,以及社会上一切正义的力量都是自己的坚强后盾,会坚定地站在自己的一方,千万不要轻易向恶势力低头。
2.大声地提醒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行为,会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在能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大声呼喊求救。
3.如果受到伤害,一定要及时向老师、警察申诉报案。不要让不法分子留下“这个小孩好欺负”的印象,如果一味纵容他们,最终只会导致自己频频受害,陷入可怕的梦魇之中。
4.上下学、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八、结束语
当我们面对校园欺凌的时候,一定要有一颗勇敢的心,坚决的对校园欺凌说“no”,保护自己,杜绝校园欺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