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课 公民权利第1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班级 学号 姓名 使用时间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知识结构1.通过情境探究,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并了解这 些基本权利的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认识能力, 能认识和辨别侵害公民基本权利的违法行为。课堂流程【自学导思】一、预习文本内容,完成填空1.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 和 的统称。2.年满 周岁的我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意义:是 的基础。3.我国公民享有的自由:①内容: 的自由。②享有这些自由的意义:有助于 。4.公民在哪些情况下行使监督权?①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 ;②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 ,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 ,但是不是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5.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意义:有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 。6.人身自由:①内容: 、 、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②重要性:是公民 、 的权利,人身自由得到保障,才能独立、有尊严的生活。7.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财产权、 、 、 、文化权利。此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二、自学感悟(写出你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困惑和发现等)【共学激思】活动一:阅读材料,完成问题。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刘斐。小斐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高中毕业的暑假参加勤工俭学,获得1000元收入。在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刘斐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思考,刘斐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活动二:阅读探究与分享(教材P35)(1)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2)你心目中的人大代表是什么样的?活动三:小组合作,画出思维导图【检学反思】一、当堂检测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财产权 ③言论自由 ④监督权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身自由包括( )①人格尊严不受侵犯②住宅不受侵犯③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④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3.★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说明( )①我国法律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②人格尊严权在公民的人身权中居于首要地位③人格尊严不可辱④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某市举办“寒窗学子圆梦行动”助学仪式,资助对象为具有本市户籍、就读于普通高中、高校的生活困难家庭学生。这一助学行动( )A.保障了受资助学生的受教育权 B.体现了市政府重视义务教育C.表明了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D.说明了受帮助是学生成长的前提5.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离不开媒介的帮助,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媒介素养,更好地认识和运用媒介。小旭假日游玩途中发现一辆政府公务车违法停车,便拍照上传至举报平台,获得无数点赞。★(1)小旭行使的是什么权利?★★(2)行使这项权利有什么意义?二、思想提升(写出成败得失、易错易忘、重点难点等)(教师提醒:1.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规定的;2.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我的提升:3.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