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下第六章第一节 亚洲和欧洲 第2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教版七下第六章第一节 亚洲和欧洲 第2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六章第一节 亚洲和欧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阅读亚欧气候类型图,分析亚洲气候复杂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样的原因及表现。
2. 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提高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等地理能力。
3. 初步学会分析地形、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
亚洲和欧洲的气候特点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
亚洲气候的特点的归纳,以及分析地形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堂导入:复习导入,回顾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亚洲和欧洲的位置,以及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点等内容。
二、亚洲气候特点
看图:给同学们展示亚洲的几个不同地区的景观图,感受亚洲地区不同的气候特点。展示亚洲气候分布图,找到亚洲的主要的气候类型,带领学生们初步熟悉亚洲的各个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师提问(1):同学们数一下,亚洲一共有几种气候?可以得出亚洲气候的种类有什么特征?亚洲缺乏的气候有哪些?
学生回答:省略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总结答案:
1、亚洲一共有9种气候
2、亚洲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3、亚洲缺失的气候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转承:亚洲的气候为什么如此复杂多样呢?造成这个气候特征的原因是什么?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有哪些呢?
教师引导学生们从亚洲地域辽阔,纬度跨度大;东西距离广,以及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等方面进行分析,总而归纳出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
教师提问(2):我们已经找到了亚洲气候的第一个特征,接着请大家来找找第二个特征,请大家找找亚洲的所有气候类型中,哪种气候的分布是最广的呢?
学生:温带大陆性气候
教师:对,同学们非常棒。因此亚洲气候的第二个特征是:大陆性气候显著
教师提问(3):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亚洲气候还有什么特征?我们来观察下亚洲东部有哪些气候?(学生: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非常好,这三种气候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是季风气候)
教师总结:因此亚洲气候的第三个特征是季风气候典型。
板书总结知识点:
亚洲气候的特点: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大陆性气候显著 3、季风气候典型
难点突破:季风气候的特点和成因
季风气候的特点和成因是本节的一个难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先从季风气候入手,复习季风的定义(因季节不同风向完全相反的风即季风),然后分析图1—8,图1—9,用比较法,比较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发源地、风向、性质和对气候的影响.
组内交流与合作:观察亚洲的冬、夏季风图,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下列表格:
发源地 风向 性质 对气候的影响
冬季风
夏季风
教师点拨:季风指的是风向因季节不同而风向相反的风,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亚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因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著,因此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亚洲也成为了季风气候主要分布的地区。
教师在学生分组讨论时,要指导学生归纳出,根据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和依据。
小组代表发言,公布表格的答案。教师对学生代表的发言进行点评,并总结。
二、欧洲气候特点
欧洲的气候:指导学生分组讨论第8页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动第1题至第6题,采用分析亚洲 气候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了解欧洲主要的气候类型、气候成因、气候特点。在老师指导下对欧洲的气候类型、成因进行分析。
发源地 风向 性质 对气候的影响
冬季风
夏季风
最后,指导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总结学习气候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教学总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读图、分析地图的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了亚欧两洲的气候特点,掌握了如何利用地图来分析一个大洲气候特点的基本方法,通过对比了解了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成因和不同特点。气候受多方面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并对一个地区有着深刻的影响,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要联系所在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特点等综合考虑,才能真正了解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
板书设计(接第一课时)
1、 亚洲气候的特点
1. 气候复杂多样
2. 大陆性特征显著
3. 季风气候显著
2、 欧洲的气候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