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稿件名称 《倾听二部曲》课程信息 包括准备道具、场地要求、学生年龄段等 场地:常规教室 课程对象:5-6年级学生 课程准备:故事音频、多媒体课件、情景剧台词设计理念 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这是人际交往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好的倾听能力能给沟通带来良好的气氛,有利于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学会倾听,能从对方的话语中弄清楚对方真实的意图,才能想到合适的办法应对不同的人和事。善于倾听的人给他人提供了一个缓解压力、获得宁静的港湾,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友谊。在以“耐挫力”为主题的课程框架构建中,我们格外注重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学生在面临挫折时,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去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资源。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意味着社会支持系统越强大,越能应对生活中的困境和和挑战。而倾听,是一种了解别人的方式,更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智慧,它能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广东省教育厅2016年颁发的《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内容指南》中将也将“倾听”这一主题罗列为人际交往方面的参考主题。 于是,我在参考张鹇老师的《倾听二重奏》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倾听二部曲》这一课,首先,展开热身游戏《花与雨滴的故事》,让学生听到“花”字时,站起来,听到“雨滴”时坐下去,通过游戏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作为一个引子,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做好听的准备的重要性。接着,让学生自我探索:你的倾听指数有多高?并通过几个情景剧场,让学生来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学生的自查与情景扮演,让学生深入进入自我察觉倾听的现状。然后深入主题探究:如何进行好的倾听?从倾听挑战引导学生做好倾听第一部曲:做好听的准备,然后引出第二部曲:如何让别人知道你听进去了,并避免踏进倾听的雷区,通过活动体验以及雷区的辨别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方式才是好的倾听。最后,通过重塑情景,让学生把这节课教师所要传递的核心点深化,运用到现实当中。一是学习运用,二是做个小检测,看看学生是否能领会和吸收。希望通过倾听挑战、角色扮演、情景重塑等环节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如何倾听。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好的倾听有两方面,一是在人际交往时能将对方的话听进去,二是让对方知道你在听他说。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做好听的准备的重要性,区分不良的倾听方式,并学会通过身体语言和口头语言去表达“我正在听,我听懂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学习在生活中运用好的倾听方式,引导学生建立“我想听你说”的意识,培养学生倾听别人的习惯,更好地促进其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掌握主动倾听的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倾听意识,运用好的倾听方式。教学设计 一、热身活动:花和雨滴的故事 1.出示游戏规则:听到花或花朵时,站起来;听到雨滴时,坐下。 2.举例示范: 教师:让我们先来试一试——天阴沉沉的,突然,豆大的雨滴落下来,打在花上。大家都了解怎么玩,接下来,我们要开始进入《花和雨滴》的故事里面了,温馨提示,故事讲述速度有点快,请大家仔细听。 3.出示故事音频,开始游戏。 分享时刻:从游戏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故事内容】 当花朵最需要雨滴的时候,雨滴适时而来,雨滴进入花朵,成了花的一部分,花朵融入雨滴,成了生命的构成。雨滴轻柔的洗去了花朵上的尘埃,花朵因此而更加清新雅致!看,花儿与雨滴是那样美丽,瞬间温柔了我的身心,好喜欢这特有的味道!只此一眼,便将这种心动的遇见,静收心间,在内心深处,将这种怜惜藏于心底,全然不觉,雨水滴落一身,在心里、在镜头下,留下这最美的瞬间,与你们相融在一起。 【设计意图:通过热身游戏,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作为一个引子,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做好倾听准备的重要性。】 二、主题探究:你会倾听吗? 1.你的倾听指数有多高?(0-10分) (1)过渡:在刚刚的游戏里,大家有没有什么感受?回到生活中,大家觉得自己的倾听能力怎样?如果用0-10颗星给自己的倾听打个分,你觉得你的倾听指数有多高呢? (2)学生回答,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打分询问打分的理由。 2.小剧场: (1)请学生现场演绎出示的情景。 【情景1】 同学A: 最近考试考砸了, 不知道为什么, 我英语单词就是记不牢,老是学不好, 回去我爸妈又要骂我, 你去学校是去玩还是去学习的,以后初中怎么办! 同学B不看对方,身体后仰,抱着手,视线上下左右四处飘。 【情景2】 同学C:我特别喜欢这个故事,里面的主人公是学霸,又很帅,你们要不要一起来读一读这本书? 同学D(对同学E说):你周末去哪玩? 同学E:去南风里,我跟你说那里新开了一家火锅店,可好吃了。 【这两个情景参考张鹇老师的《倾听二重奏》里面的情景,有更改。】 (2)请学生评价同学B的倾听方式。 小结: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倾听。 ①忽略性的听:如同刚刚情景剧中的小B,耳朵听了,心里不想听或没在听,心不在焉,身体也表现出“我没在听”。这是一种忽略的听。 ②选择性的听:像小D和小E那样,当别人在说,而我感兴趣时就听一些,不感兴趣就跳过或者岔开话题,这种选择性的听也很容易让对方伤心。 ③假装的听:当别人和你说话时,你心里想着别的事,只是应付性性的笑笑,对任何问题都说“嗯”,这就属于假装的听。 (4)抛出问题:什么样的听才是好的倾听?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到情景扮演再到对照真实存在的几种倾听模式,让学生层层紧扣深入察觉自我的倾听现状,同时了解什么是不良的倾听方式。】 三、深入探索:如何进行好的倾听? 1倾听挑战: (1)出示挑战规则:在1分钟里安静下来,请在纸上写上当安静时你听到了什么? (2)分享时刻:你听到了什么?这样的听跟平时的听一样吗? (3)小结:倾听第一部曲:做好倾听的准备,把内容听清楚。 【设计意图:通过倾听挑战这个环节,让学生意识到如果想要倾听,那么自己要先有听的意愿,做好倾听准备,那么听到的信息会比较清晰。】 倾听第二部曲:让别人知道你在听Ta说 【倾听的第二部曲内容参考张鹇老师的《倾听二重奏》里面的“让别人知道你听进去了”。】 师:倾听第二部曲是——让别人知道你在听他说。如何让别人知道你在听,并且听进去了呢? 小组讨论并发言:怎样才能让别人知道你有在听,并且听进去了? 小结:可以通过如刚刚同学所说的用点头、眼神关注等肢体语言,同时,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嗯、哦”等口头语言让别人知道你听进去了。 勿踏倾听的雷区 A:眼神直盯着对方(自然的目光接触) B:表情不合时宜,如别人严肃地说话时傻笑(配合聊天内容而展示专注的神情,如边听边点头) C:当对方说话时,身体面向其他地方(用一种开放而放松的姿态,身体微微前倾)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以及雷区的辨别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方式才能真正让别人知道你听进去了。】 四、总结: 师:倾听的二部曲,指的就是我们先有想听的意愿,在此基础上加上愿意听的姿态,让对方感受到我们做好了倾听的准备,能让说话者感受我们对其的尊重,增进彼此的关系,加深我们的交流。 五、延伸运用:情景重塑 1师:那么我们刚刚已经了解了倾听的二部曲,现在请同学们带着你在这节课感受和体会到的收获,来重塑场景吧。当时光可以重来,你又会怎么做呢? 2让学生进行情景重塑。 3总结:好的倾听就是在做好倾听的基础上,加上愿意听的姿态。希望通过这一节课的体验,大家在生活中有主动倾听他人的意识,做一个心的聆听者。 【情景1】 同学A: 最近考试考砸了, 不知道为什么, 我英语单词就是记不牢,老是学不好, 回去我爸妈又要骂我, 你去学校是去玩还是去学习的,以后初中怎么办! 同学B: 【情景2】 同学C:我特别喜欢这个故事,里面的主人公是学霸,又很帅,你们要不要一起来读一读这本书? 同学D: 同学E: 【设计意图:通过重塑情景,让学生把这节课教师所要传递的核心点深化,运用到现实当中。一是学习运用,二是做个小检测,看看学生是否能领会和吸收。】课程反思 包括课程亮点、自我评价、实际教学后的感悟等 我在5-6两个年级上的这节课,学生在课堂中明显收到被调动起来,都很热情参与,尤其是情景演绎与重塑这个环节。让我们感受到与其我们一直单方的传递我们想要传递的核心点,不如让学生在自我发挥中去体会,去自我感受与纠正。这节课的节奏把握不错,设计的内容刚好,一节课下来,所有环节都能充分体验与感受。这是一节师生都上得同欢的一节课,之前上的倾听课,总有教师的一厢情愿的感觉,难得这节课能让学生起到主导作用,这给我以后心理活动课的设计带来一定的参考性。而接下来,可以考虑将倾听课做成系列课程。这只是一个倾听基础而已。倾听能力由专注的倾听习惯、倾听的注意分配、倾听的辨析能力和倾听时排除干扰的能力构成。有专注的倾听习惯,才能形成良好的倾听能力,具备倾听的注意分配能力,才能提高倾听的效率,拥有倾听的辨析能力并能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增强听知材料的准确性。成果展示 板书: 好的倾听=想听的意愿+愿意听的姿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