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教育 我和青春有个约会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 我和青春有个约会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我和青春有个约会
【选题说明】
男女同学交往问题一直是中学生们敏感甚至禁忌的话题。渴望、喜欢与异性同学交往,这是青春期学生性心理发展的必然。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异性交往方面却出现一些不良的现象,比如有的学生因为受传统“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的影响,或个人早期生活中不良经验的影响,或个性的内向、胆小、缺乏自信等影响,在与异性交往时表现得过分害怕、紧张,甚至恐惧;有的学生则受西方文化或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而表现为与异性交往过分随便、没有分寸。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这个时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异性交往,进行恰当的异性交往一直是教师和家长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心理教育课,来引导学生认识到适当异性交往的原则,并学习以正确的方式方法与异性同学交往,帮助他们安全度过青春阶段的这段“危险期”。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身心急剧变化,存在着种种发展的可能性。初二学生具有叛逆、盲目、易受外界影响、情绪容易激动等特征,又具有可塑性、主动、追求独立等特点。因此,初二阶段既是发展的危险期,同时也是受教育的关键期。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开始对异性产生朦胧的好感,产生了解异性、接近异性的欲望,急切地渴望异性同学能关注自己、喜欢自己。因此他们在异性交往中会存在很多的困惑与苦恼。有的同学在异性同学面前过分夸张地说话、做事,以引起异性同学对自己的注意;有的同学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对异性同学的好感,陷入感情的旋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心理特点、性心理发展历程,更重要的是能够掌握异性交往的方式方法,学会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爱慕心理,学会交往,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异性交往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掌握青春期异性交往的一般原则。
情感目标:学生学会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爱慕心理,正确对待异性间的友谊。
行为目标: 掌握异性交往的方式万法,学会交往,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青春期性心理发展历程;掌握青春期异性交往的一般原则。
难点:学习适当异性交往的方式方法,学会交往,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程PPT。
学生准备:无。
【教学方法、学法】
通过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使学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的特点及其阶段,学习恰当的异性交往,进而正确处理异性交往。
【教学内容】
1.青少年性心理发展:
(1)疏远异性期
主要出现在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初始阶段。这一阶段女性大约在10—12岁、男性大约在11—13岁之间。由于此时的青少年男女在性征发育迅速,彼此对性的差别特别敏感,在心理上出现彼此疏远、相互躲避、相互排斥的态度,课桌上的“三八线”就是典型的疏远异性现象。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男女界限分明,即便是必要的交往,男女交往也显得腼腆、不自然。
(2)接近异性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和心理的进一步成熟,对性征发育的陌生与恐惧逐渐消失,青年男女之间会产生一种情感的吸引,相互怀有好感,对异性表示出关心,萌发出彼此接触的要求和愿望,但这时是将异性作为一般朋友,还不属于恋爱。这个阶段的性意识带有朦胧的向往的特点。
这一阶段女性大约在12—15岁,男性大约在12—15岁,在情感上渴望交流,在行为上渴望接近。青少年喜欢在异性面前展现自我,以期得到异性的关注和赞赏,并常常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动力。此阶段的青少年喜欢和异性一起学习、活动,彼此相互帮助,关系融洽。
(3)向往异性期
进入青春期后期,青少年生理发育基本完成,男女之间的性意向逐渐会集中于某一个钟情的异性身上,形成青少年性心理的异性相恋阶段。这一阶段一般是15—18岁。随着性发育的渐趋成熟,青年人常对与自己年龄相当的异性产生兴趣,并希望在接触过程中吸引异性对自己的注意。但由于青少年情绪不稳,自我意识甚强,因而在异性接触过程中,容易引起冲突,常因琐碎小事而争吵甚至绝交,因此交往对象之间常有转移。
(4)恋爱期
18岁以后,青春发育完成,已达成年阶段,青年把友情集中寄予自己钟情的一个异性身上,彼此常在一起,情投意合,在工作、学习中互相帮助,生活中互相照顾体贴,憧憬婚后的美满生活,并开始为组织未来的家庭做准备工作。
2.异性交往的重要性:
“异性效应”:(1)利于智力上取长补短;(2)利于个性的充分发展;(3)有利于情感交流,扩大社交;(4)有利于互相激励。
3. 男女交往原则
(1)互相尊重、自重自爱(2)自然大方、把握尺度(3)主动热情、注意方式
4. 分辨喜欢与爱,如何处理爱慕心理:
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心理都有所变化。而中学生正处于好感期。渴望、喜欢与异性交往,这是青春期学生心理发展的必然。恰当的男女同学交往具有正面的激励作用。有些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一方敬慕另一方的才能,也很喜欢每天都能见到他(她)的身影。有些人认为这就是恋爱。异性相吸并不是爱,好感也不等于爱情,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意图 教学活动 备 注
初窥异性交往 (热身暖心) 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入: 热身活动:听口令做动作 (1)全体起立,同桌之间(或前后桌同学)面对面 (2)朝对方微笑 (3)微笑着握手 分享: 学生交流分享活动中有什么样的感觉?(若有学生出现羞于握手的情况,追问其原因:为什么有同学犹豫了呢?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若学生都很大方的握手,引出此次活动的主题:很好,有没有人觉得和同学握手不好意思的?有没有?) 教师小结: 其实,没什么不好意思的,男女同学握个手是件很礼貌的事情,现在已经不是过去“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了,男女同学的相互之间的交流和交往是很自然的事情,对吗? 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聊聊有关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话题。 1.此处教师可酌情调整活动方式。 2.本环节用时约5分钟。
小讲堂 (学习体验) 使学生了解青少年性心理发展阶段,认识异性交往的正确观念。 了解异性效应,认识正常异性交往的好处。 学习、掌握异性交往的原则。 学会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爱慕心理, 一、青少年性心理发展阶段 1. 老师讲解青少年性心理发展: (1)疏远异性期 主要出现在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初始阶段。这一阶段女性大约在10—12岁、男性大约在11—13岁之间。由于此时的青少年男女在性征发育迅速,彼此对性的差别特别敏感,在心理上出现彼此疏远、相互躲避、相互排斥的态度,课桌上的“三八线”就是典型的疏远异性现象。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男女界限分明,即便是必要的交往,男女交往也显得腼腆、不自然。 (2)接近异性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和心理的进一步成熟,对性征发育的陌生与恐惧逐渐消失,青年男女之间会产生一种情感的吸引,相互怀有好感,对异性表示出关心,萌发出彼此接触的要求和愿望,但这时是将异性作为一般朋友,还不属于恋爱。这个阶段的性意识带有朦胧的向往的特点。 这一阶段大约在12—15岁,情感上渴望交流,在行为上渴望接近。青少年喜欢在异性面前展现自我,以期得到异性的关注和赞赏,并常常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动力。此阶段的青少年喜欢和异性一起学习、活动,彼此相互帮助,关系融洽。 (3)向往异性期 进入青春期后期,青少年生理发育基本完成,男女之间的性意向逐渐会集中于某一个钟情的异性身上,形成青少年性心理的异性相恋阶段。这一阶段一般是15—18岁。 至青春发育后期,随着性发育的渐趋成熟,青年人常对与自己年龄相当的异性产生兴趣,并希望在接触过程中吸引异性对自己的注意。但由于青少年情绪不稳,自我意识甚强,因而在异性接触过程中,容易引起冲突,常因琐碎小事而争吵甚至绝交。 (4)恋爱期 18岁以后,青春发育完成,已达成年阶段,青年把友情集中寄予自己钟情的一个异性身上,彼此常在一起,情投意合,在工作、学习中互相帮助,生活中互相照顾体贴,憧憬婚后的美满生活,并开始为组织未来的家庭做准备工作。 二、异性交往的正确观念 2.案例分析:异性同学交往是正当健康的 艾伦在班上成绩不错,他有个远大的志向,将来要进入联合国工作。因此,必须学好外语。但是无论如何努力,英语成绩总是不理想,尤其是口语听力。艾伦的同桌是个女生叫安妮,英语课代表,英语很棒。但艾伦对女生有些偏见,总不愿意交往和请教。 提问:首先来问问男生,你觉得艾伦可能对女生(或者异性交往)有些什么偏见?大家认同这些看法么?我再来问问女生,如果你是安妮,你会不会帮助艾伦?为什么? 安妮发现艾伦的烦恼后,主动帮助艾伦在课后进行英语口语对话练习,艾伦的英语成绩进步很快。当安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时候,艾伦也会伸出友谊之手。 提问:是什么原因促使艾伦有这么大的进步?(安妮的优点,耐心帮助等)安妮又可能会有哪些事情需要艾伦帮助呢? 这就是所谓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大家应该看到或听说过类似的事情吧?有没有可以和大家分享的?(篮球场上,做大扫除时等) 3. 引出“异性效应”: (1)利于能力上取长补短;(2)利于个性的充分发展;(3)有利于情感交流,扩大社交;(4)有利于互相激励。 (中学生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还可起到心理上的互补作用。女同学可以从男同学那里学到果断、坚定和刚毅的特点;男同学可以从女同学处补充到细致、体贴和耐心的长处,在交往中男女同学都可以使自己的个性得到不断完善。男女同学的交往有利于增进异性的了解,能给我们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可以扩大社会交往的范围,增强社会沟通交往的能力。在学习上,异性同学会更有耐心地帮助,且收获可能更大;在体育运动方面,异性同学的加油让你发挥得更好……)既然如此,艾伦之前的偏见是不是不那么恰当呢? 4.案例分析:异性交往的原则 自从安妮帮助了艾伦以后,他们的关系渐渐地好起来了。安妮成为艾伦在班里接触最频繁的女生。他们经常在一起,连集体春游,都悄悄地远离大家,单独在一起。对于班里的其他女生,艾伦却从来都以“喂”来代替。班里同学慢慢地对他们有了不同的看法。 有人说:男女生之间应该规规矩矩,彼此不相来往,艾伦和安妮经常接触就是“不正经”。 有人说:男女生之间可以是哥们,勾肩搭背也是友谊的一种表现方式,何况是单独在一起,没什么大不了的。 提问:1、你赞成他们的说法吗? 2、请你为艾伦和安妮的正常、健康的交往,提一些好的建议。 总结:男女交往原则 1、互相尊重、自重自爱 2、自然大方、把握尺度 3、主动热情、注意方式 (男女生交往,既要相互尊重,又要自重自爱;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做到自然适度,尊重真诚,并且广泛交往。) 5.怎样分辨,处理喜欢与爱 安妮不仅成绩优秀,而且人长得漂亮,弹得一手好琴,多才多艺。同班同学汤姆对安妮产生了好感,一想到安妮,汤姆既甜蜜又自责:“我这是怎么啦?这正常吗?” 最终,汤姆还是写了一封给安妮,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并约她放学后在学校后山的小树林等,署名是“崇拜你的汤姆”,塞在了安妮的抽屉里……安妮收到了汤姆的信,陷入了犹豫中,去还是不去呢? 提问: 同学们怎么看待汤姆的想法? 安妮该怎么做呢?一是拒绝。(1)将纸条交给老师,让老师批评教育这位男生。(2)当众找到这位男生,严词拒绝她。(3)把这件事告诉同学,闹得满城风雨。(4)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寻求帮助。(5)找恰当的时机,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拒绝这位男生。二是接受,偷偷地与这位男生开始单独交往。(他们心理成熟了吗?他们有能力承担相应的责任吗?他们在经济上能够独立吗?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吗?进一步发展感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吗?老师、父母对此事持何态度?同学会如何评价?) (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心理都有所变化。而中学生正处于好感期。渴望、喜欢与异性交往,这是青春期学生心理发展的必然。恰当的男女同学交往具有正面的激励作用。有些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一方敬慕另一方的才能,也很喜欢每天都能见到他(她)的身影。有些人认为这就是恋爱。异性相吸并不是爱,好感也不等于爱情,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 1.学生体验时遵守教师指令。 2.学生交流时教师要给予反馈。让每个同学都有表达的机会。 3.本环节用时约30分钟。
分享屋 (总结提升) 归纳总结 1. 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我们探寻到什么? 2. 教师总结 (1)正常交往有助于男女同学的学习进步和个性发展。 (2)珍惜异性同学之间的友谊,男女同学间的交往方式要自然恰当适度。 (3)正确看待对异性的好感,面对异性追求时采取恰当方式解决。 正常的男女同学交往使我们更自信、自强和自爱,使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完善。让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携手共享一场纯洁的友谊。 1.总结归纳一定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 2.本环节用时约5分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