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与世界深度互动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与世界深度互动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3.2与世界深度互动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感受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认识到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性。
健全人格:知道我国发展对世界文化、经济、世界格局等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责任意识:分析我国发展对世界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提高自己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1.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文化、世界格局等方面的影响。
2.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兼收并蓄、交流互鉴。
难点:1. 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文化、世界格局等方面的影响。
2. 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预习案
一、中国的影响(表现):
1.随着中国的发展, 。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深度互动中,外国人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烈的意愿,接触、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
2. 。中国日益成为
(1)中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物美价廉、丰富多样的日常生活用品。
(2)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和设备。
(3)通过向国外投资,帮助急需发展资金的国家把握发展机遇等。
3.中国的政治影响力不断扩大:
(1)中国是 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 、 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2)中国秉持“ ”的思想以及 的全球治理观,倡导__ ,坚持 ,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
(3)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 ,得到广泛认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 ,这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兼收并蓄 交流互鉴
1.原因:
(1)文明包含着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的 ,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对人类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2)中华文明在 中发展。交流互鉴不仅有助于__ _,而且能够推动 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
(3)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文明因__ _ ,文明 。通过精神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2.怎样做到兼收并蓄、交流互鉴(方法):
(1)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 ,坚持 。
(2)中国_ 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__ __、汲取营养。
(3)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__物件的精美 __,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 。
探究案
1.【多样文明 交流互鉴】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请你结合九年级所学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习近平上述演讲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2、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作出文化部重点工作之一:健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机制,依托国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联盟开展机制化合作,加快推进图书馆、美术馆联盟和城际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博会、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平台的作用,将更多优秀文化交流活动整合到“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框架下。促进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化。持续推动品牌和阵地建设。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
(1)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对中国和世界有什么积极影响?
(2)在文化交流中,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
训练案
1. (2022广西柳州) 2021年10月,第13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线上线下融合举办,为服务国际贸易、促进内外联通、推动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体现中国( )
①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 ②抢占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制高点③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 ④在全球经济复苏中起主导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2022山东泰安) 2022年5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贸促会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发表致辞强调,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近年来,我国扎实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举办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等重大展会,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更大范围、更宽领域、 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正在形成。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紧密联系的世界②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人新的活力③开放带来进步,合作才能共赢④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与世界共同发展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2山西)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精心设计的场景中能直接体现“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理念的是(  )
A.当“二十四节气”的倒计时归零时,片片雪花开始飘进“鸟巢”
B.一滴冰蓝色的水墨从天而降,幻化为黄河之水倾泻而下,凝结成一片冰雪天地
C.在19首世界名曲的旋律中,戴着“虎头帽”的引导员带领各国运动员穿过“中国门”
D.奥运火炬手入场,两位“00”后运动员将火炬插在“大雪花”火炬台的中央
4. (2022四川德阳)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无论是吉祥物、会徽、火炬、奖牌、体育图标、体育场馆的设计,还是开闭幕式上让人惊叹的场景设计,如二十四节气倒数、焰火打造“空中迎客松”、十二生肖冰嬉、折柳寄情...所有细节都融入了鲜明的中华文化元素。这些设计( )
①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化自信的中国 ②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③表明中华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④有利于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 (2022四川泸州)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顺利通过审议,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其所包含的22个文化遗产点对东亚和东南亚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体现了(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优秀文化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④中华传统美德已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 (2022四川泸州)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1亿剂疫苗,还将继续向非洲、东盟分别援助6亿剂、1.5亿剂疫苗,共同守护人类生命健康。这表明我国( )
①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 ②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担当③从不同文明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④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 (2022四川德阳)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无论是吉祥物、会徽、火炬、奖牌、体育图标、体育场馆的设计,还是开闭幕式上让人惊叹的场景设计,如二十四节气倒数、焰火打造“空中迎客松”、十二生肖冰嬉、折柳寄情……所有细节都融入了鲜明的中华文化元素。这些设计( )
①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化自信的中国 ②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③表明中华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④有利于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 (2022四川德阳)当前,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如俄乌冲突带来能源价格上涨和世界粮食危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面对这些函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因此,世界各国应该( )
①主动作为,转移本国的风险与危机 ②积极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③我行我素,想尽办法维护本国利益 ④相互信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2浙江台州)在俄乌问题上,中国表示:中方坚定主张尊重和保障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必须坚持通过对话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我国持这样立场的原因有( )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③中国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④中国是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2浙江绍兴)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四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同世界共享市场机遇,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这意味着我国( )
①坚持共建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坚持合作共赢,让发展成果惠及各国③坚持对话协商,消除国家之间的差异 ④坚持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22江苏宿迁)2021年是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50年来,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多边主义之路,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表明( )
①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③我国正逐步走进世界舞台中央,成为国际秩序主导者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深刻影响着世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2022江苏连云港)“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我们对待世界各国文明的态度应该是( )
①坚守立场,消除差异 ②相互融合 ,相互取代 ③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④交流互鉴 ,和而不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2湖北荆州)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各国运动员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及语言文化,以团结、和平、进步、包容为共同目标进行公平竞技,生动诠释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彰显了文化多元共生发展的理念。践行这一理念( )
①要求各国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文化兼收并蓄最终走向同一②为不同文化相互交融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实现文化的创新发展
③有利于各类文化相互借鉴,通过不同文化相互碰撞来消除差异④能为人们提供更为广泛的文化选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0河北)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世界之中国。中国引领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进程, 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的签署、生效、实施;中国累计批准实施30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多边公约或议定书,严格履行条约义务;中国在绿色经济、国际环境公约履约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提高发展中国家环境管理能力的项目和活动,全球80多个国家受益。这些事实最适宜说明( )
A.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B.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C.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 D .中国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5.(2020江苏苏州)中国建筑的榫卯结构,今天仍然被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的建筑行业借鉴; 近年来我国也借鉴德国、加拿大等国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经验。这说明( )
A.一切外来文化都值得学习和借鉴 B.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消除差异
C.经济全球化给文化多样性带来挑战 D.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16.(2022山西)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精心设计的场景中能直接体现“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理念的是(  )
A.当“二十四节气”的倒计时归零时,片片雪花开始飘进“鸟巢”
B.一滴冰蓝色的水墨从天而降,幻化为黄河之水倾泻而下,凝结成一片冰雪天地
C.在19首世界名曲的旋律中,戴着“虎头帽”的引导员带领各国运动员穿过“中国门”
D.奥运火炬手入场,两位“00”后运动员将火炬插在“大雪花”火炬台的中央
反思:
参考答案
预习案
一、中国的影响(表现):
1.随着中国的发展, 中华文化对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深度互动中,外国人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烈的意愿,接触、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
2. 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日益成为 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和稳定器 。
(1)中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物美价廉、丰富多样的日常生活用品。
(2)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和设备。
(3)通过向国外投资,帮助急需发展资金的国家把握发展机遇等。
3.中国的政治影响力不断扩大:
(1)中国是 世界格局 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 发展理念 、 务实的行动 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2)中国秉持“ 和而不同 ”的思想以及 共商共建共享 的全球治理观,倡导_国际关系民主化_ ,坚持 国家不分大小、强弱 ,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
(3)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 新的路径 ,得到广泛认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 共同行动 ,这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兼收并蓄 交流互鉴
1.原因:
(1)文明包含着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的 宝贵经验 ,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对人类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2)中华文明在 交流互鉴 中发展。交流互鉴不仅有助于__自身文明 _,而且能够推动 世界文明 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
(3)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文明因__ _ 交流而多彩 ,文明 互鉴而丰富 。通过精神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2.怎样做到兼收并蓄、交流互鉴(方法):
(1)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 一切优秀成果 ,坚持 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
(2)中国_ 积极主动 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__寻求智慧 __、汲取营养。
(3)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__物件的精美 __,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 人文精神 。
探究案
1.①世界文化是多彩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百花园。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②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一律平等。
③不同文化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④文化因交流而精彩,因互鉴而丰富。没有交流就没有共享,没有交流就没有发展。
⑤通过文化交流,既能增强其他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提高本民族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又能吸收、借鉴其
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推动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⑥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相互交流、借鉴、融合中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⑦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各国人民要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2.、(1)中外文化的交流既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增进友谊;有利于中外文化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更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为中国和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开辟了更加广阔而美好的前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2)①要辩证认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②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
③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训练案
1-5 B B C B B 6-10 D B C B B 11-15 D D C A D 16.C
周次: 学科:道德与法治 主备人:
备课日期: 授课日期: 授课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