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1《坚持依宪治国》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1《坚持依宪治国》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2.1《坚持依宪治国》学案
课型:新授 设计者: 日期: 授课人: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教研组:
一、学案导学
(一)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
(1)认识依宪治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
(2)懂得中国共产党必须依法执政、依宪执政;
道德修养:自觉树立宪法观念,增强守法意识;
法治观念:
(1)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明确宪法的地位与作用;
(2)了解现行宪法的构成,理解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责任意识: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学习难点: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二、先学后教----学生自主学习:
(一)阅读课本,补全知识:
1、我国宪法的构成?
我国现行宪法除__________外,设有第一章_________、第二章_______________,第三章__________,第四章____________________,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
2、我国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我国宪法是_________________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___________。宪法规定了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3、如何理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1)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________。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2)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___________,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___________。
(3)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____________为行为准则。一切组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________,捍卫宪法___________,保证宪法________,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4、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__________,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5、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_______、_______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_______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2)宪法是其他法律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______________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3)宪法的_______和_______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6、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1)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_______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
(2)宪法的规定具有_______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_______。
(3)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_______和_______,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阅读课本,找到下列问题并标注出来:
1、宪法由哪几部分构成?
2、我国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如何认识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4、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5、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6、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三、合作探究
1.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为了提高中学生的宪法意识,某学校举办了“专家进校园”的宪法宣讲活动,并引起了同学们的讨论。以下是宣讲内容和讨论摘要。请阅读摘要,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回答问题。
【宪法少不了】
从出生到年老,宪法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有力武器。从你出生那刻起,宪法就伴着你的成长;到了适学年龄,你开始接受学校教育。18岁,作为成年人的你,在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大学四年,有些人热衷校园社团,也有些人喜欢打卡图书馆、博物馆,参加各类文化活动;毕业后,过五关斩六将,找到心仪工作的你,要靠自己的劳动,独立打拼了,但获得相应工作的同时,你也必须按时缴纳相应的税收;到了年老或者丧失劳动力的情况下,不用担心,国家会给你提供相应的物质帮助。
【各抒己见】
李丽——哇塞,宪法好厉害,把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为宪法点赞!
张畅——我也为宪法点赞。因为宪法是公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它保障我们的权利。
杨阳——据我所知,法律界的“龙头老大”是民法典,因为它被喻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王星——你们说得都不对,因为_______________。
老师——嗯,王星同学说得非常好。通过这次宪法宣讲活动,同学们收获到不少的法律知识,我为你们点赞!
(1)用一句话来概括【宪法少不了】内容给你的感受。
(2)把【各抒己见】王星未说出来的话,补充完整。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调查。
一天,某法制媒体就“公民对宪法知多少”进行了一次调查活动。下面是某记者对市民张象涛的随机调查情况。记者:“你知道宪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吗?”张象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记者:“你对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了解吗?”张象涛:“了解的不是很多。”记者:“你觉得宪法和咱们老百姓的关系密切吗?”张象涛:“和咱老百姓的关系肯定是密切的,但具体说不太清楚。”
(1)假如你是记者,请你告诉张象涛,宪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2)请你写出宪法和普通法的关系?(至少三方面)
3.2021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作出如下规定,针对未成年人严重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年龄由已满14周岁降为已满12周岁。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施行,该法增加政府保护和网络保护等内容。2022年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教育、民政、网信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依照相关法律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这给我国“依法育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1)材料中所提的几部法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是什么?
有的人认为未成年人保护问题备受国家和社会关注,而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应该把它未成年人保护写入宪法,这样就可以让全社会重视,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
(2)你认为应该把未成年人保护写入宪法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4.材料一 我国宪法第4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二 我国教育法第9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第10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
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宪法和教育法之间的关系。
5.【学习宪法 感悟宪法】
为加强宪法宣传,弘扬宪法精神,洛阳某中学计划开展以宪法为主题的法治辩论赛。同学们积极准备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以下资料:
◎摘录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摘录二:我国的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规范国家机构的权力运行。
◎摘录三: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在于实施,维护宪法权威需要我们保障宪法实施。保障宪法实施,就是要坚持依宪治国。
◎摘录四:宪法规定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就规定了什么是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法等内容。
(1)上述摘录中有多项错误,请你帮忙找出来并更正。
(2)请你谈谈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依宪治国的一致性。
四、当堂达标
见课时练习
五、自学反思 查漏补缺
附:合作探究参考答案
1.(1)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2)李丽认为宪法能解决所有问题不对,因为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
张畅认为宪法是公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不对,因为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宪法的基本原则,因此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杨阳认为民法典是法律界“龙头老大”不对,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2.(1)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①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③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3.(1)宪法。
(2)没有必要。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一部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明确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属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因此,“未成年人保护”不宜写入宪法。
4.①材料一是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材料二是教育法规定的内容。宪法和教育法之间的关系是根本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即母法与子法的关系,两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②它们之间的区别是:第一,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而教育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关于教育方面的问题。第二,宪法与教育法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第三,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教育法更为严格。
③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第一,宪法与教育法都是我国制定或认可的法律,均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通约束力。因而上述材料上关于公民受教育权的规定对全体公民都适用。第二,上述材料中两部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都是我国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
④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是:第一,宪法是教育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教育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中关于公民受教育权利和义务方面内容的具体化。第二:教育法内容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5.(1)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我国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是尊重和保障人权。
③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等内容。
(2)①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但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全面坚持依宪治国,如果宪法和法律得不到充分、有效实施,人民的幸福生活就不能真正实现。对于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③中国共产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