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活动课 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学习目标】1.掌握“问题——解决”式学习方法的基本流程。2.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找出存在的基本问题。3.针对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基本问题,找出解决措施。4.了解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找出存在的基本问题;针对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基本问题,找出解决措施;了解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难点:掌握“问题——解决”式学习方法的基本流程。【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多媒体。【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出示图表,了解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和性质,平时我们总说“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是真的吗?我国面积辽阔,资源丰富,但随着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资源紧张问题日趋凸显,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新课讲授:合作探究一:了解国情、发现问题1.阅读下面一组材料,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材料一:中国主要自然资源在世界的位次及人均占有量对比材料二:目前,我国已成为煤、铁、铝、铅、锌等矿产消耗量最大的国家。随着汽车进入普通家庭,我国石油消耗量迅速增长,进口石油数量不断攀升。材料三:中国主要煤、石油、天然气分布(三则材料见教材69、70页)2.归纳问题:问题一: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问题二:多种资源短缺,进口数量不断攀升问题三:空间分布不均衡,增加了运输成本和压力提问:除上述问题外,还有哪些问题?请自主收集资料,加以说明。问题四: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等合作探究二:追根求源、找出症结我们不仅要找出自然资源和能源方面的问题所在,还要追根求源,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这样才能做到标本兼治。请结合下面提供的问题分析思路,分组讨论,并列举实例予以说明。根源 问题 后果人口基数大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资源压力大资源需求不断增长 部分重要资源短缺 进口数量逐年增长资源分布不均 资源需要长距离调运 增加了运输成本和压力“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实例:①2014年我国铁矿石进口比例为81%,2016年进口比例达90;②据预测202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将达6.5亿吨,对外依存度为68%;③山西煤炭外运等。拓展延伸:大家还知道我国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吗?资源利用率低;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浪费严重;资源开采对环境的破坏巨大;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资源危机意识太差……合作探究三:拟定措施、对症下药探究:1.针对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开源与节流是解决自然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2.说说下面的做法,哪些属于开源?哪些属于节流?加大勘探力度,增加探明储量;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垃圾分类回收,变废为宝;发展循环经济减少“三废排放”;改进技术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源:加大勘探力度,增加探明储量;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节流:垃圾分类回收,变废为宝;发展循环经济减少“三废排放”;改进技术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提问:什么是可再生资源?什么是非可再生资源?土地、生物、水、气候等资源,有的能够生长繁衍,有的能够循环利用,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形成时间漫长,在一定时期内数量不可能增加,也不能循环利用,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再问: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可再生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需要加以保护和培育,实现可持续利用。4.提问:建设节约型社会,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提倡步行,骑自行车;双面使用纸张;节约粮食;随手关闭水龙;一水多用;随手关灯,节约用电;拒绝过分包装;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使用纸质贺卡等。课堂练习:1.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 )A.煤、石油 B.钢铁 C.水泥 D.丝绸2.缓解我国自然资源人均不足的有效措施是( B )A.大力减少我国目前对自然资源的开发B.科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探索新能源C.使可再生资源不断再生,不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D.大力进口我国缺少的各种自然资源3.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是( C )A.森林资源 B.土地资源 C.矿产资源 D.水资源4.下列行为,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C )A.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饭盒 B.节假日大量购买纸质贺卡C.学生使用“循环课本” D.超市购物大量使用塑料袋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采取“问题——解决式”学习方法,以“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为主题展开学习。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要树立节约资源、保护资源,低碳生活,从自我做起,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作业布置:1.小组合作,通过对自己家乡资源分布的实地调查和搜集材料,写一篇地理小论文,对家乡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等提出自己的建议并阐述理由。2.完成《练习册》中本节相关习题。【板书设计】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一、了解国情,发现问题问题一: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问题二:多种资源短缺,进口数量不断攀升问题三:空间分布不均衡,增加了运输成本和压力问题四: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二、追根求源,找出症结根源 问题 后果人口基数大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资源压力大资源需求不断增长 部分重要资源短缺 进口数量逐年增长资源分布不均 资源需要长距离调运 增加了运输成本和压力三、拟定措施,对症下药“开源”与“节流”【课后反思】本节课是一节活动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即: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注重结合身边的事例,培养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同时,通过活动还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