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4.1天气 同步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4.1天气 同步教案

资源简介

4.1天气
【学习目标】
1.能够描述某时的天气状况,说出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读懂卫星云图,会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天气预报图。
3.会阅读城市空气质量图,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难点:理解人类活动与天气的关系及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法、活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让学生观看视频“草船借箭视频片段”, 留意视频中的天气状况。。
思考:借箭成功和天气有什么关系?
导入: 草船借箭反映了天气对军事的影响,天气我们的生活和其他行业有没有影响呢?天气有什么特点?我们如何来了解和预知天气呢?
新课讲授:
(一)天气与生活
1.出示图片,描述天气情况:
“今天天气真好,蓝天白云,风和日丽”;“昨天天气真糟糕,乌云密布,风雨交加”;“天气预报说:明天将出现大风降温,傍晚出现强降雪”。
2.分析总结
(1)天气概念: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通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
(2)天气特点:天气是多变的,同一时刻不同地方,天气也会有所差别。
3.感知天气:结合生活经历,给每幅图片配上文字,以体现天气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生活、农业、军事、商业、交通、科技等)
(二)看云识天气
1.交流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电视、收音机、报纸、网络、手机等。
2.卫星云图:是由地图和气象卫星拍摄的图像叠加而成的,可以真实地反映云层的薄厚、云雨区域的范围等信息。
表示: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小试牛刀”:读图,(1)判断AB两地的天气状况。(2)选择正确描述天气的选项。
3.天气符号:出示“常用天气符号”
(1)分析天气符号之间的规律,抓住特点,仔细区别。
(2)记住天气变化的表示方法:阴转雷阵雨、小雨转大雨、雨夹雪转大雪等。
(3)拓展延伸:“灾害性天气”
①沙尘天气——浮尘、扬沙、沙尘暴;②台风的危害;③雾霾的危害及预防。
(4)风力、风级
读图了解风杆、风尾和风旗的含义。
“八面来风”判断图中各种风的风向和风力。
(5)天气预报
“活动”播放视频“天气预报”,根据视频中天气内容,模仿播报天气预报。
(三)关注空气质量
1.空气污染①来源:工农业生产及交通运输的发展,大量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
②种类:烟尘及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
拓展探究“可吸入颗粒”: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又称为PM10;尤其是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PM2.5,被称为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2.空气质量:一般用空气污染指数来表示。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
污染指数小,空气质量好, 对人体健康有利; 污染指数大,空气质量差, 对人体健康有害。
出示表格,了解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一试身手”1.读出济南市和乌鲁木齐市的空气污染指数,比较两地的空气质量,说说空气质量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2.读图,此时,哪些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人们户外活动?
课堂练习:
1.2013年5月5日,北京空气质量状况为良,说明空气污染指数是( B )
A.0~50 B.51~100 C.101~200 D.201~300
2.下列做法不利于减轻雾霾影响的是( B )
A.少开私家车出行 B.春节期间多放鞭炮
C.清明节不烧纸钱 D.建筑工地洒水降尘
3.下列有关影响空气质量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空气质量的高低只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B.空气质量的高低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小
C.有时候,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尤为重要
D.空气质量的高低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小
4.下列活动,对空气质量有良好影响的是( B )
A. 焚烧生活垃圾 B. 植树造林 C. 城市汽车增多 D. 烧无烟煤取暖
5.下列关于空气质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量有关
B.空气质量的高低,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C.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好,对人体健康越有利
D.空气质量的高低除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外,还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6.与某日浓雾天气现象对应的天气符号是( )
课堂小结: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是世界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天气与生活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包括天气与生活、看图识天气、关注空气质量三部分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天气的概念及特点,以及如何描述天气、常用的天气符号,并简单分析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作业布置:
1.模仿电视上天气预报主持人,播报一次本地某一天的天气情况。
2.课下描画常用的天气符号。
3.完成《填充图册》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天气
(一)天气与生活
1.天气概念 2.天气特点 3.天气与生活、生产
(二)看图识天气
1.卫星云图 2.常用天气符号 3.查询天气状况的途径
(三)关注空气质量
1.人类需要洁净空气 2.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3.空气质量
【课后反思】
考虑到地理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以讲授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联系实际生产、生活,设计多处角色扮演情景及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有关概念和基本原理,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
本节课我运用多媒体直观性和交互性,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地理问题,从而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依据该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及学习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角色扮演等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体验获得知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