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初中地理 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日本(第一课)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从半球、海陆和经纬度位置来描述日本地理位置,掌握其领土组成。分析其海岸线的特点及意义。2. 归纳总结日本的地形、气候和河流特征。3.分析日本火山地震多的原因,及了解日本应对地震采取的措施。教学重点:日本的位置及领土构成。日本的地形和气候特点。3.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教学难点:分析日本海岸线的特点,及带来的有利影响。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并归纳日本应对地震的措施。教学方法:1.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信息技术,通过各种动画和突出重点知识,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突破难点知识。2. 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声音、视频和图片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学习,参与到课堂中来。3.通过总结归纳知识点,通过练习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教学类型:新授课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这节课的导入,我以带学生出国旅游的模拟情景导入,然后设置一个悬念,我们要去哪里呢?然后给学生播放一个飞机起飞的动画:课件背景是一个高清的地图,飞机从南昌起飞,然后在我国东部海洋的一个隔海相望的邻国降落,伴随着飞机起飞,学生能听到飞机起飞到降落的声音,是这个情景更加逼真?最后飞将降落后,会出现一个问题“这是哪一个国家呢?”从而导入日本这节课。日本的自然环境导入新课后,首先从日本的地理位置开始介绍,分别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进行详细的介绍。引导学生观看地图,然后总结出:1.日本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海陆位置:亚州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经纬度位置:纬度大致位于23.5。N——45。N之间,经度大致位于 123。E——148。E之间。2.日本的领土构成:主要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构成。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找到首都东京,看它位于哪个岛上呢?(学生:本州岛。)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日本和非洲的海岸线得出:日本的海岸线南北狭长,海岸线崎岖,多优良港口。3.日本的地形学生观察日本的地形图得出:日本山地丘陵广布,平原面积较小。并向学生介绍日本的最高峰——富士山。4.日本的气候通过气候类型分布图得出日本主要有两种气候,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而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日本的河流结合日本的轮廓、地形和气候,得出日本河流的3个特点:河流大多短小、流速快、水量大,由于水量大且流速快,因此日本水能资源丰富。【转承】介绍完了日本的自然环境后,给学生观赏一段视频,通过视频让学生得出: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从而进入第二部分知识的学习。日本多火山地震日本火山地震多发的原因:通过给学生展示板块分布图,带领学生找到日本的板块位置,从而得出原因: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火山地震的利与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火山和地震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呢?然后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最后通过观看两组图片,归纳出火山地震的利与弊。日本应对地震采取的措施:书上相应的图片,通过图片学生可以总结出日本应对地震采取的措施: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每年进行防震演习,采用先进的地震预警系统和提前准备好防疫物资。然后,给大家呢带领大家找到我国的板块位置,发现中国也是地震多发国,那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哪些经验呢?让学生自由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总结与练习】 上完新课后,让学生说说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然后教师进行最后的总结,帮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最后通过做一些练习,巩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课后反思:这节课的课件制作过程中,我加入了很多声音和动画的因素进去,并配了很多精美的图片,以及用来解释富士山形成和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的两个非常震撼的视频进去,使得这个课件播放出来的效果非常的生动,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七年级的学生上课时很容易走神,所以在课件制作时充分考虑了这一点。这节课的设计也有不足之处,整堂课的主线是按知识的逻辑来安排,较为常规,缺乏新意。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有了好的想法和点子,会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