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第1课时 坚持依宪治国【学习目标】1.理解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2.理解保障宪法的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知识结构】【自学导思】一、根本的活动准则1.宪法的构成: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共四章 条。2.为什么要把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为什么】(1)我国宪法是 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 。 (2)宪法规定了我国国家生活中的 、 的问题。 (3)宪法具有 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 的命运、 的安定和 的根本利益。 3.怎样把宪法作为根本活动准则?【怎么做】(1)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 。 (2)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 为行为准则。 (3)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 ,捍卫 ,保证 ,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 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二)最高的法律效力4.宪法的地位【是什么】宪法是国家的 ,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 、 和 。 5.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为什么】宪法与其他法律区别 【是什么】(1)(从规定的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 、 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 问题。 (2)(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 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 和立法 ,其他法律是根据 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3)(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 。 6.为什么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为什么】(1)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 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宪法的规定具有 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 。 (3)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 ,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学感悟】【检学反思】1.宪法乃一国法律之“龙头”,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因为( )A.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B.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C.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D.宪法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这说明( )A.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B.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C.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D.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3.我国法律有“母法”与“子法”之分。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关系的是( )A.教育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 B.婚姻法与计划生育法C.宪法与民法通则 D.专利法与知识产权保护法4.对右图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D.宪法是我国所有法律之和5.坚持依宪执政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依宪执政,因为宪法是( )①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②评判行为犯罪与否的专门法律③一部内容始终保持不变的根本法 ④我们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02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实施40周年,我区某学校举行了以宪法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小安同学撰写的演讲稿中,不正确的是( )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B.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D.我们要树立宪法意识,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7.八年级学生小芳在学习了宪法的相关知识后,创作了一首关于宪法的顺口溜。其中有知识性错误的是( )A.宪法才是根本法 B.依法首先必依宪C.宪法权威靠宣传 D.制定修改更严格8.宪法修改须经两个阶段,首先是党中央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广泛征求意见,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然后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审议通过。上述修宪历程体现了( )①宪法的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严格 ②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③党是领导一切的,不受宪法约束 ④宪法内容要有广泛的民意基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民法典第一章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体现了( )A.宪法规定了国际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B.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C.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D.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10.在学习“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时,某学生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所以中国共产党可以不遵守宪法。这一观点( )A.正确;中国共产党只需要遵守中国共产党章程。B.错误;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C.正确;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是领导一切的。D.错误;中国共产党可以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11.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该法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了预防和惩治有组织犯罪,加强和规范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表明( )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性的问题 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④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行政处罚法》于2021年7月15日起施行,该法对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出了许多新要求。然而半年多来,各地不规范执法现象仍时有发生,引发恶劣社会影响。对此有人建议,为加大处罚力度,将行政处罚问题写进宪法。对于这一建议,你的观点是( )A.赞成,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地位B.赞成,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C.不赞成,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D.不赞成,宪法已经包含了行政处罚法的具体内容1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下列内容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是( )A.国旗和国歌 B.国家根本制度C.犯罪与刑罚 D.国家根本任务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一规定说明( )A.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B.家庭教育促进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C.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15.2021年12月4日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我与宪法”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的发言中表达了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有( )①宪法是我的根本活动准则 ②我要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③宪法对我享有的民事权利作了具体的规定 ④我要认真行使修改宪法的基本权利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6.下列属于宪法规定的内容的是( )A.公民的民事纠纷、经济等问题 B.保护学生视力及健康成长C.未成年人保护和违法犯罪问题 D.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17.对我国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如图)理解正确的是( )①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②宪法通常规定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③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④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8. ★★我国宪法序言明确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为什么说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根本的活动准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