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8.3.1《公民基本权利》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8.3.1《公民基本权利》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3.1《公民基本权利》学案
课型:新授 设计者: 日期: 授课人: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教研组:
一、学案导学
(一)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
(1)认同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2)认识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广泛性。
道德修养:
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
法治观念:
增强权利意识,学会珍惜、爱护自己享有的权利;
责任意识:
(1)了解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规定;
(2)懂得公民享有基本权利的重要性。
(二)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宪法赋予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
教学难点 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规定。
二、先学后教---学生自主学习:
(一)阅读课本,补全知识:
1、什么是公民政治权利?
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_________的统称。 依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
的政治权利,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__________。
2、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需要具备的条件: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____________的人除外。
(2)重要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____________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____________。
3、公民享有政治自由?
(1)内容:我国公民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重要意义:公民享有这些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____________,充分表达自己的________。
4、公民享有监督权?
(1)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____________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____________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2)要求: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____________。
(3)重要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____________,有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____________,全心全意____________。
5、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参与国家____________、管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管理____________事业,这是人民行使____________的重要形式。
6、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是什么)
(1)内涵: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____________的自由。包括____________不受侵犯,____________不受侵犯,____________不受侵犯,____________受法律保护。
(2)重要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7、我国宪法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____________批准或者决定或者____________决定,并由____________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____________,禁止__________公民的身体。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公民都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____________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住宅不受侵犯
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____________。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入侵公民的住宅。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____________的需要,由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8、我国公民享有哪些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是什么)
依据我国宪法,公民享有广泛的____________与文化教育权利。
9、公民享有财产权?(是什么)
(1)重要意义: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
(2)法律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____________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____________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10、公民享有劳动权?
(1)含义:一切有____________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____________的基础。
(2)重要意义: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____________。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____________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11、公民享有物质帮助权?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____________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____________的权利。为了保障公民享有这些权利,国家发展相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医疗卫生事业。(法律规定)
12、公民享有受教育权?
(1)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____________的权利。
(2)重要意义: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基,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国家实行____________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____________,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____________的教育。
13、公民享有的文化权利?
(1)内容:公民的文化权利包括:____________的自由、____________的自由和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2)法律规定: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____________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
14、公民享有的其他基本权利?(是什么)
此外,我国公民还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本,找到下列问题并标注出来:
1、我国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
2、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
3、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
4、我国公民有哪些政治自由
5、公民行使监督权要注意些什么
6、为什么要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不受侵犯
7、如何具何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8、我国公民享有哪些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三、合作探究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1)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请你列举两项。
(2)写出人身自由对公民的重要作用。
(3)“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侵犯公民的哪一项人格尊严权?除此之
外,公民的人格尊严权还包括哪些?
2.2021年7月,发生在河南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材料一 中新网四川新闻2021年7月29日电,连日来,河南洪灾灾情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四川省青川县各界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奉献爱心,2021年7月26日,负责运营抖音账号“川味盐太婆”的青川县本土抖音达人陈杰,在团县委的帮助下,与河南灾区取得联系,把在青川县青溪镇当地农民处收购的2.5万斤蔬菜运往受灾地。
(1)爱心人士捐款捐物的行为是在依法行使自己的什么权利?请谈谈你对这一权利的认识。
材料二 2022年1月29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河南郑州等地大暴雨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批复》指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恢复重建和能力提升,以保障安全和改善民生为核心,遵循尊重自然、系统谋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基本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重建任务。
(2)从人权的角度,分析材料中国务院提出以上要求的原因。
材料三 国务院成立河南郑州“7 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组,按照要求认真全面开展调查评估,对存在失职渎职的行为依法依规予以问责追责。
(3)运用规范权力运行的相关知识,说明“对存在失职渎职的行为依法依规予以问责追责”的理由。
3.一个男婴降临人间,父亲给他起名叫朱伟。朱伟在父母的呵护下茁壮成长,3岁进幼儿园,6岁开始上小学,12岁上初中,15岁上高中。在中学期间他喜欢上了写作,经常有文章发表在各种报纸杂志上。品学兼优的朱伟还获得过“淮南市三好学生”的荣誉。但他也有烦恼,有的同学用他名字的谐音起了个外号叫“猪尾巴”。父母担心他高中期间早恋影响学习,经常趁他上学的时候翻看他的日记本。高中毕业后,朱伟利用暑假勤工俭学挣到的3200元钱,买了两部手机送给父母。
材料中涉及朱伟的权利有哪些?朱伟有没有什么权利被侵犯了?
4.在道德与法治课上的时事演讲,小江同学读了三则新闻。
新闻一 近年来,万载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均衡发展,自2020年起,县城区启动新建县五小、县六小、县三中改扩建、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工作,着力解决区域内城乡间、校际间发展不均衡问题,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新闻二 教育部最新出台的《中小学生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于2021年3月1日起实施,今后师生相处模式更加和谐明了。
新闻三 为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万载县公安局于2022年1月11日,启动“长风3号”犯罪集中抓捕行动。
(1)新闻一体现万载县人民政府尊重和保障公民的什么权利?
(2)“可以批评训导,不能伤害侮辱”是要保护学生的哪项基本权利?
(3)电信网络诈骗主要侵害了公民的哪一项基本权利?
5.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八年级学生小齐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几个困惑。
困惑一 在学校,有人经常给其他同学起侮辱性绰号,自己也被封了个难听的绰号,小齐感到很难过。他很想告诉同学不要这样做,但不知道怎么表达。
(1)你会对小齐说些什么?
困惑二 放学回家,小齐看到家里有两张选民证,它们分别是爸爸和妈妈的,没有自己的。小齐感到疑惑,为什么自己没有选民证?
(2)请你告诉小齐他没有选民证的原因。
困惑三 小齐的爸爸在当地一家化工厂上班,最近听爸爸说有人通过网络举报他们工厂违法排放工业废水,爸爸打算听厂长的,准备与另外两名工友将举报人扣押到厂办公室好好“教育”一番。
(3)小齐认为爸爸的做法不妥,他应如何劝说爸爸?
四、当堂达标
见课时练习
五、自学反思 查漏补缺
附:合作探究参考答案
1.(1)劳动和受教育
(2)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3)名誉权 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2.(1)①权利:财产权。②认识: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和进行处分。
(2)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国务院上述要求有利于为人民幸福生活提供保障。
(3)①规范国家权利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②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③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3.权利:姓名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劳动权、财产权。被侵害权利:姓名权、隐私权。
4.(1)受教育权。
(2)人格尊严权。
(3)社会经济权利。
5.(1)小齐可以告诉同学,公民享有包括名誉权在内的人格尊严权不受侵犯的权利,这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是违法行为。
(2)在我国,只有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小齐同学还没有到十八周岁,所以不能享有选举权,没有选民证。
(3)爸爸,您的想法不可取,是违法行为。因为在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非法侵犯,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我国宪法规定,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