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携手促发展 学案 (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携手促发展 学案 (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资源简介

总第6个学案 九下第四课 与世界共发展
第二框 携手促发展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我国建立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健全人格:国家与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道德修养:培养分析认识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特征的能力
责任意识:增强学生全球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促进发展
难点:坚持合作共赢
导入:运用你的经验---书中46
思考:请说说反映五位一体理念的新闻事件
创新:北斗、天问一号火星旅行、空间站、嫦娥上天、梦天实验舱;
协调:海南自贸港建设、港珠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
绿色:碳中和、碳达峰、倡导低碳节能、开发绿色能源
开放:一带一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国际提供疫苗、减贫方案;
师述:短短几十年时间,中国各方面发展迅速,综合国力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人民生活改善、2021全面脱贫,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今天我国已进入发展的新时期,我们还要不要继续发展?该如何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进入4.2携手促发展的学习。
出示课题
【温故﹒习新】
1.我国积极谋求发展的原因
2.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谋求发展?
3.新经济增长点有哪些?
4.中国如何共享发展机遇?
【研讨﹒拓展】
活动一:我国积极谋求发展的意义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已启动6G研究:
A欧盟提出相对清晰的规划路线图,在2020年三季度完成了6G产学研框架项目;
B美国也从2018年开始6G研究,前期研究包括对6G芯片的研究,并在天一海一地”一体化通信特别是卫星互联网通信开展研究实践。
C中国也高度重视6G发展,截至2021年8月,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网络,累计建成5G基站达103.7万个占全球70%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对6G的探索已经开始。6G从专利申请量来看,我国以40.3%的占比高居全球首位。
D我国的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
思考:结合材料说说我国为什么要积极谋求发展
从国际竞争上看: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国要把握世界的发展趋势,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从国内角度: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发展是解决当前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活动二:了解谋求发展的措施
材料一:某玻璃镜片生产公司以前生产石膏板,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企业走下坡路后,开始转型做激光镜片。这个行业当时属于冷门,但镜片用途广泛,市场前景良好。该企业从高校引进六名博士研发激光镜片,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材料二:国际铁路联盟是铁路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国际标准组织。此次发布的两项标准由中国国铁集团组织专家主持,法国、德国、日本等十余个国家的20余名专家参与,历时4年编制而成。
材料三:2021年初,受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和持续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复苏进展缓慢,经济全球化进程严重受阻。为应对这一局势,我国提出“双循环”这一新发展格局。
思考1:该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给我们有什么启发?
思考2:世界不同领域的中国标准不断增多,中铁集团做法体现了什么?
思考3:面对世界去中国话、疫情等危机,我国如何发展?
思考1、
①促进发展,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步伐
②促进发展,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空间技术、人工智能)
思考2
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话语权,保障对外经贸利益,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我国正积极表达、多方参与,通过全球规则的制定和修改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思考3
④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总结:积极谋求发展的措施:高质量、新增长、定规则、双循环
活动三:共享发展机遇
材料一:防疫疫苗共享、中国空间站对外开放、中国一代一路合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思考:中国的做法体现了什么理念、目的、贡献?
理念:合作共赢
合作:集思广益、各施所长、各尽所能;
共赢: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
目的:重视合作,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
贡献:③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契机。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贡献)
总结:如何与其他国家共享发展机遇?
【反馈﹒提炼】
1.人工智能是当前比较热门的科学和各国重点发展的前沿技术。我国提出,到2030年要使我国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这启示我们,促进发展( D )
A.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 B.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C.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带来各种挑战
D.要抢占新兴产业的发展制高点,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2.在“2021中国新疆RCEP成员国经贸合作云对接会”上,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的500余代表参会,共同探讨抓住RCEP机遇,实现互利共赢。实现互利共赢,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充分考虑相关合作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利益,取长补短
B.寻求共同增长点,努力探索与建立新型合作发展机制
C.以中国的高发展为引擎,主导区域与世界的共同发展
D.加强合作,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
3.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为此,我们应该( )
①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
②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大循环为辅助的新发展格局
③大力增强以军事和国防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
④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5G、高铁点亮美好生活,42 款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灭活疫苗等9款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多款国产新冠治疗药物获批上市,科技为人 类构筑起抗疫“防火墙”。这些科技成果
①得益于中国在资金、人才、技术等领域有良好积累
②体现了我国把经济建设放在发展首位
③有助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步伐,提高国际竞争力
④体现了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5.中国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消博会、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等经贸盛会轮番登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速:中国持续深化多双边合作机制,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拉紧全球互联互通纽带;中国率先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核准工作,致力于推动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这有利于( )
①中国主导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增长 ②世界各国共享中国市场机遇
③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强化中国的领导地位 ④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力量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6.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达11.6万亿元,再创新高,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实打实的成就。这反映出我国( )
A.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 B.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
C.谋求与沿线国家互利共赢 D.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
7.下表是习近平主旨演讲的摘录:
时间 活动 习近平主旨演讲摘录
2022年4月21日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强大动能,为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会。
2022年5月18日 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 中国将持续打造市场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高水平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全球工商界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
上述材料体现了( )
①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②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③中国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一举化解全球经济衰退的危机
④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4月21日上午在海南博鳌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召开,说明我国( )
①在亚洲具有主导地位 ②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③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④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文字题:
9、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克服了很多困难,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截至2022年9月,我国已培育899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48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企业在成长路径中朝着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发展,大有可为。
(1) 国家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10.美国希望自己国家的企业从中国撤离,政府甚至还愿意“贴钱”给他们搬家。但是有数据显示,有近80%的在华美企没有改变在中国的投资,不愿意撤离。
你认为外资不愿意撤离中国的原因有哪些?
九下4.2 参考答案
当堂反馈
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A 5.A 6.C 7.B 8.C
9.(1)有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有助于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步伐;
有助于抢占全球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制高点,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有助于释放创新活力,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10、中国坚持胸怀天下,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契机。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