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黄河颂》课件(24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黄河颂》课件(24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新课导入
1939年春,光未然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在国家存亡的关头,在抗日的烽火燃遍祖国大地的时候,诗人站在高山之巅,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光未然的《黄河颂》。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感受诗中的黄河形象。
2.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
3.把握黄河的外在特点,领悟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作者简介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诗人、文学评论家。
主要作品:诗歌《五月的鲜花》、组诗《黄河大合唱》、长篇叙事诗《屈原》等。
背景链接
本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1938年,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第三队在黄河两岸活动,目睹了黄河船夫们在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欣赏了壶口瀑布的壮美景图,激发了为黄河高歌的诗情,于次年春天,在延安创作出了组诗《黄河大合唱》。后经冼星海谱曲,这部极具民族精神的音乐巨作《黄河大合唱》风行全国,大大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文体知识
呼告
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也就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说话。一般可把它分为呼人、呼物两种形式。
运用呼告,可以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加强感染力,并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感知诗歌内容,揣摩诗歌的情感。
(1)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不妨越读越激昂,以表现黄河的气势。
(3)“啊!黄河!”重复三次,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4)最后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5)全诗应读出国难当头,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悲壮情怀,读出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
细读感悟
1.开篇的朗诵词有什么作用?
诗人以呼告手法,开宗明义地点明了“歌颂黄河”的主题;直呼读者为“朋友”,增强了语句的感染力,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读者读来倍感亲切。
细读感悟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这里的“望”换成“看”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①“望”表示向远处看,有利于描写黄河的全貌,表现黄河奔流浩渺的气势,而“看”的距离比较近,无法达到这种表达效果,且与整首诗的意境不符。②“望”是书面语与这首诗典雅的语言特点相符,“看”是口语与这首诗典雅的语言特点不相符。
细读感悟
3.“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黄河当作人来写,并以“铁”加以修饰,突出了黄河流域宽广,支流众多、恢宏磅礴,不可阻挡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赞颂之情。
细读感悟
4.诗中多次出现“啊!黄河!”,好在哪里?
①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②把诗歌主体分为三个层次,从“养育”到“保卫”再到“激励”,从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细读感悟
5.对黄河的称呼,朗诵词部分用的是“它”,歌词部分用的是“你”,你是如何理解的?
朗诵词部分是说给“朋友”——读者听的,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客观描述黄河,所以用“它”称黄河;
歌词部分面对“黄河”直抒胸臆,用“你”显得更自然、亲切,更便于抒发强烈的情感。
细读感悟
6.作者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作者从黄河的自然特点(气势磅礴、惊涛澎湃、九曲连环、绵延万里)、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的屏障、激励着中华儿女)等方面赞美了黄河一往无前的英雄气魄。
品味语言
1.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运用了全景、远景描写。“望”字统领下文,对黄河的描写既有写实成分,又有神奇瑰丽的想象,同时为下文颂黄河蓄势。
品味语言
2.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运用近镜头特写。“掀起”“万丈”表现出黄河波涛汹涌的磅礴气势。
3.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运用全景式描写。以上四行对仗,工整,节奏鲜明。“九曲连环”表现了黄河蜿蜒曲折的特点。
品味语言
4.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生动形象地表明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哺育和滋养了世代中华儿女,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和壮大。
品味语言
5.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黄河比作“民族的屏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在地理和精神上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突出了其“伟大坚强”、固若金汤。
品味语言
6.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直抒胸臆,表达决心。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激发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课堂小结
作者展示了黄河恢宏磅礴、源远流长、泽被苍生的形象特征,歌颂了中国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表达了中华儿女要学习黄河的伟大坚强、一往无前的坚定决心。
板书设计
拓展延伸
关于黄河的诗词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布置作业
请以“啊!母亲!”为开头,综合运用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歌颂母亲。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