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4 世界的气候(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气候,能够区分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语言;能够正确使用“天气”和“气候”这两个地理术语。2.学生能够举例子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使学生能够运用某地气温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并能比较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区分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语言;了解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能比较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归纳气候特征。难点:运用某地气温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多媒体。【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几幅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自然景观图片—北极地区的冰雪世界、阿拉伯地区的干旱沙漠、炎热多雨的西双版纳、雪山连绵的青藏高原。思考:从以上几幅图片中,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它们自然景观的差异吗?(气候)过渡:气候不同,自然景观就有差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世界的气候。新课讲授:(1)气候与生活1.我们德州的气候怎么样呢?你能运用学过的气温和降水知识来描述一下吗?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德州市属于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干湿季分明。全市年平均气温12.9℃左右,年内降水偏少且过分集中,年平均降水量547.5mm左右。春季温暖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2.填表比较天气与气候: 天气 气候 概念 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 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要素 气温、降水、风云、雾等 气温、降水例词 阴、晴、风、雨、冷、热、雪、雹、雾等 终年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等 时间 短时间(小时、时刻、一天或几天等) 长时间(季节、一年、全年或终年等)变化 多变性 相对稳定联系 两者都是指大气状况师小结:天气与气候有差异,天气是经常变化的,持续时间短;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3. (引导学生完成P73思考)①下列词语中哪些描述天气?哪些描述气候?②下面一段描述,“天气”和“气候”是否恰当,为什么?4. 气候影响生活出示图片,同学们联系当地实际,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分析气候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衣(服饰):夏衬衫,冬棉衣食(饮食):夏凉菜,冬火锅住(民居):北方房屋墙壁厚,南方房屋墙壁薄行(交通):南船北马(二)气候的地区差异1、描述气候的两个要素? 气温和降水2、通过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可以了解一个地区气温的变化,通过阅读 “降水量柱状”图,可以了解一个地区降水量的变化。要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既要阅读该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又要阅读 “降水量柱状”图。3. 描述气温与降水的常用词语:4.读气温与降水量柱状图,识气候特点读气温曲线图,分析一地的冷热状况:该地最冷的月份(1月) 平均气温在10℃以上,最热的月份(7 月) 平均气温在23℃以上。由此得出:该地冬季温和,夏季炎热。读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一地的干湿状况:该地降水量12、1、2 月在100mm 以上, 6、7、8 月在30mm 以下。由此得出:该地冬季多雨,夏季少雨。综合该地冷热和干湿的状况,归纳该地气候特征: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5.“学以致用”阅读上海市和北京市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和年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归纳北京市和上海市的气候特征,并说出北京市和上海市的气候差异。气温方面:北京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上海在0℃以上;北京气温年较差比北京大。降水方面:北京年降水量小于上海,北京冬季干燥,上海冬季湿润。气候特征方面:夏季都是高温多雨,北京冬季寒冷干燥,上海冬季温和湿润。课堂练习:1.我国古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反映天气或者气候的美妙诗句,下列反映气候的诗句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2.下列描述,表示气候的是 ( )A. 四季如春 B. 风和日丽 C. 暴风骤雨 D. 多云转睛3.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是( )A.气温和光照 B.降水和风力C.气温和降水 D.气温和风力4.看右图判断:(1)两副图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2)A图表示的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图表示气候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气候的知识,首先学会了描述气候的语言,了解了气候与天气的关系及气候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学习了气候的两个要素,学会了通过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和“年降水量柱状图”来归纳某地气候特点,并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比较两地的气候差异。作业布置:1.课下收集世界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当地生活特色。2.完成《填充图册》和《练习册》相关习题。【板书设计】世界的气候(第一课时)描述气候气候与生活 气候与天气气候与生活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与降水气候的地区差异 归纳某地气候特点比较两地的气候差异【课后反思】在一开始用不同地方的景观图片导入,谈论我们本地的气候,学生比较感兴趣, 让学生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说特点。气候的概念提出后,及时引导学生与天气概念做比较,加深对气候概念的理解,并通过练习强化。用气温变化曲线、降水量柱状图进行分析气候特征,是本节课的难点,我采用层次分明的问题引导,先通过上海的气温和降水的分析得出上海气候特点,规范其描述的准确性,再通过北京的进行验证,并让学生了解各地气候差异是很明显的。气温(指月平均气温):①高温或炎热(在20℃以上)②温暖或温和(0-15℃凉爽)③低温(-10-0℃)④寒冷(-10℃以下)降水(指月平均降水量):①多雨(大于100mm)②湿润(50-100mm)③少雨(20-50mm)④干燥(20mm以下)4.4 世界的气候(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热带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热带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运用热带代表地点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描述热带气候类型代表地点的气候特点。2.运用“北半球温带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温带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运用温带代表地点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温带气候类型代表地点的气候特点。3.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寒带气候及高原山地气候的分布,简要描述其气候特点【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归纳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难点:分析比较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气温降水差异。【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读图分析法、列表对比法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出示“热带雨林”、“亚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等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些景观有什么差异?(植被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降水差异较大)人们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的不同,把世界的气候划分多种类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新课讲授:(三)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类型热带地区全年高温,但各地降水量的差异却很大,因此划分出四种不同的气候类型,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点拨学生阅读课本P76的内容,运用“热带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①指出四种热带气候类型。②总结四种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出示地图、图片和资料,展示、讲解各种热带气候的分布、特点和景观。教师引导小结:归纳完成四种热带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和分布地区:(表格)2.温带气候类型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填表找出大陆东岸、大陆内部、大陆西岸的温带气候类型。点拨学生:运用“北半球温带气候类型分布”,以亚欧大陆为例,总结温带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出示地图、图片和资料,展示、讲解各种热带气候的分布、特点和景观。教师引导小结:归纳完成温带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和分布地区表格:3. 寒带气候出示地图、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展示、讲解寒带气候的分布、特点和景观。教师引导小结:归纳完成寒带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和分布地区。4.高原山地气候出示地图、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展示、讲解高原山地气候的分布、特点和景观。教师引导小结:归纳完成高原山地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和分布地区。课堂练习:读①②③④四地的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回答1、2题:1、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A.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B.②地是热带草原气候C.③地是地中海气候 D.④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2、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可能分布的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分布在欧洲南部 B.②地分布在非洲北部C.③地分布在印度半岛 D.④地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平原3、世界上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非洲4、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5、“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6、根据下列四张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问题A B C D(1)A图的气候类型是 B图的气候类型是C图的气候类型是 D图的气候类型是(2)A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D气候类型主要分布 。(3)B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C气候类型的分布最广的是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热带、温带、寒带和高山高原气候的分布和特征等知识,提高了读图、观察、探究和思考、归纳等能力。作业布置:完成《填充图册》和《练习册》相关习题。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板书设计】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2. 温带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3.寒带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4.高原山地气候【课后反思】本节重点学习了热带、温带、寒带和高山高原气候的分布和特征等知识。在总结各种气候的特征时应从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等方面表述;在描述其分布时应侧重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同时,应加强各温度带内和温度带之间气候的特征、分布的比较,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空间概念。但本节气候类型较多,各类型之间异同点及分布复杂,课堂容量大,学生接受有难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4.4世界的气候(第一课时) 同步教案.doc 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4.4世界的气候(第二课时) 同步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