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地形图的判读【学习目标】1.区别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能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2.能利用地形图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3.能说出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与等高线地形图的差别。【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掌握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等高线的分布特点,能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难点: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判读。【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启发、观察、思考讨论探究、动画演示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出示图片: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8米,可是在青藏高原上的人说珠穆朗玛峰高四千米,请你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学习地形图的判读,举办一个闯关比赛,共有五关需要同学们去努力闯过去:第一关:会读地图上的高度;第二关:绘制等高线;第三关:判读等高线与地形坡度;第四关:判读山地各部位等高线;第五关:判读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的陆地地形。下面,闯关开始!新课讲授:第一关:会读地图上的高度1.由珠穆朗玛峰高度的测量导入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称为绝对高度。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两者共同点:都是垂直距离;不同点:起点不同。2. 出示第一关闯关题:独处甲山和乙山的海拔和相对高度。3. 读图说出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特征。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海拔相对高度地表起伏第二关:等高线及等深线的绘制。1. 概念:等高线:在地形图上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等高线:把水域中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2. 动画展示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3. 等高线的特点:①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②同一等高线上各点海拔高度相同;③数值大—海拔高、数值小—海拔低。第三关:地形坡度与等高线的关系1.缓坡: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陡坡: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2.出示第三关闯关题:甲乙哪条登山路线省力些?为什么?第四关:判读山地里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1. 出示山地图片与各部位等高线图:2. 总结: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特征:山峰: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呈闭合状态;山脊:中部高,两边低,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两边高,中间低,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鞍部: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3. 难点突破:水流法判断山谷山脊第五关:判读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的地形1.探究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如何制作的?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在陆地上颜色越深表示海拔越高,在海洋里涂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蓝色越深表示海洋越深,绘制成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高低起伏,一目了然)2.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山地、黄褐色表示高原、蓝色表示海洋。3.地形剖面图能更直观的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状况。读课本p35页了解地形剖面图的绘制。课堂练习:1.海拔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的地形是( A )A. 山地 B. 平原 C. 高原 D. 盆地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颜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 C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3.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缓和的地形类型一般是( D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4.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形类型一般是(B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5.可以更直观的表示地面上沿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的是( B )A、分层设色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C、等高线地形图 D、地图6.读图判定各字母代表的山地部位:A___山峰___ B___鞍部__ C___山谷___D___山脊___ E___缓坡___ F____陡坡__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运用闯关的活动,完成了会读地图上的高度、绘制等高线、判读等高线与地形坡度、判读山地各部位等高线、判读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的陆地地形五个知识点,大部分同学都能顺利过关,向这些同学表示祝贺!。作业布置:完成《填充图册》和《练习册》相关习题。【板书设计】地形图的判读(一)海拔和相对高度1.概念:海拔(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2.基本地形类型: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二)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的概念和特点2.五种地形部位:山峰(山顶)、山谷、山脊、鞍部、陡崖(三)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课后反思】地形图的判读对于七年级学生在观察、空间想象、读图用图、解决地理问题能力上有较高的要求,在本节课上,我通过指导学生观看演示、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方式,力求形象直观的展示本课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流畅,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但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时间紧张,能用1.5课时左右来学习更好;2.操作、绘图能力较差,今后加强培养;另:课下学生对利用橡皮泥制作模型兴趣较大,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一是充分利用自制模型二是通过网络的卫星地图与学生家所在地结合来认识地形效果很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