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下册2.2 《加强宪法监督》导学案一、预习目标1.认识监督权利行使的原因以及如何监督权利的行使。2.了解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的具体内容。3.明确增强宪法意识对我们每个人的要求。二、预习要点重点:理解我国宪法监督的制度是什么,并知道如何加强宪法的监督。难点:如何增强宪法的意识,树立宪法权威。三、预习问题1.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课本26-27页)2.宪法监督的主体和内容?(课本26-27页)3.如何加强宪法监督?(课本27页)4.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课本27-29页)5.如何增强宪法意识?(课本29-31页)四、预习检测1.《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权力一旦失去监督,就很容易被滥用,甚至滋生腐败。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完善监督机制,拓宽监督渠道,加大监督力度,是预防和减少违法行政的有效途径。为此,各级政府应( )①自觉接受人大监督②让人民群众来直接行使政府的各项权力③积极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分析】本题考查了宪法监督权力行使。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根据教材所学,政府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法律监督、监察监督和人民监督,各级政府必须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①③④是正确的选项;②错误,人民群众不能直接行使政府的各项权力。故选:D。2.某县创新打造村级“小微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将村级干部的权力放入网络中,放到老百姓眼皮下运行。此举措的意义是( )A.完善了我国法律监督的体系B.创新了基层权力监督的方式C.杜绝村干部腐败的现象D.根本上解决农村基层的矛盾【分析】本题考查宪法监督权力行使。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某县创新打造村级“小微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将村级干部的权力放入网络中,放到老百姓眼皮下运行。此举措的意义是创新了基层权力监督的方式,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完善了我国法律监督的体系”,A不符合题意;“杜绝村干部腐败的现象”“根本上解决农村基层的矛盾”观点太绝对,CD错误。故选:B。3.2022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九个国家宪法日。某校开展了宪法的知识竞赛活动,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说明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B.第七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有利于引导青少年深入学习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C.某省将新制定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备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合宪性审查和监督D.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的人权均受保护——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具有广泛性【分析】本题考查增强宪法意识。我们要学习宪法、践行宪法、维护宪法。“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体现了说明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A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第七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有利于引导青少年深入学习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B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某省将新制定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备案”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合宪性审查和监督,C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的人权均受保护”体现了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D观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4.《2022年全国“宪法宣传周”工作方案》的通知强调宪法进校园主题活动。突出宣传宪法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培育青少年学生的宪法意识、国家意识、规则意识。举办中小学校宪法晨读活动,举办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有学生认为:“宪法离我们的生活太远,没有必要学习。”下列可以驳斥此观点的有( )①宪法是根本法,公民要学习、认同、践行宪法②每个人都要树立尊重宪法、维护宪法的理念③宪法规定了公民所有的权利和义务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分析】本题考查增强宪法意识。我们要学习宪法、践行宪法、维护宪法权威。有学生认为:“宪法离我们的生活太远,没有必要学习。”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宪法是根本法,公民要学习、认同、践行宪法,每个人都要树立尊重宪法、维护宪法的理念,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①②④正确;宪法规定了公民基本的权利和义务,③错误。故选:B。5.2022年是现行宪法颁布实施40周年。现行宪法自从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后,40年来,宪法与共和国共成长,不断发展、不断丰富新的内容。下面是现行宪法进行五次修改的时间轴:(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时间轴所包含的信息,写出相应的结论。(2)维护宪法权威人人可为、人人有为。你打算以哪些“微行动”践行宪法要求?【分析】(1)本题考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答案围绕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体现,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修改宪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宪法修改的次数体现了保持宪法的长期稳定,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全面发展回答。(2)本题考查增强宪法意识。答案围绕认真学习宪法。积极参加宪法晨读活动。做宪法宣传日的志愿者。在生活中,践行宪法精神回答。故答案为:(1)①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体现。②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修改宪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③宪法修改的次数体现了保持宪法的长期稳定,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全面发展。④宪法的修改,使得宪法能更好地体现时代的进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2)①认真学习宪法。②积极参加宪法晨读活动。③做宪法宣传日的志愿者。④在生活中,践行宪法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