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会宽容, 友善待人,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学会宽容, 友善待人,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和板书设计等八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本课内容选自叶一舵老师编著的《中学生心理健康》七年级第三单元《交往与友谊》的第六课。这节课为下一单元《情绪的调节》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学好本课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关心尊重他人,而且能促使学会用宽容友善这种美德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以便更好地适应中学生活。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渴望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待人接物方面已经有着自己的看法。在情绪调控、社会经验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生理和心理还不成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情绪情感的敏感期,人际误解和矛盾冲突时常发生,加上现在学生大都是独身子女,在家中备受宠爱,不懂得人际相处中需要互相理解和宽容,遇事容易斤斤计较,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往往使他们陷入极大的困扰之中。紧张的人际关系和不良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所以引导学生学会理解与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行,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尤为重要。三、说教学内容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材中,这六课的课题是《体验友情》,第七课课题是《珍惜友谊》。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因此根据我校七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我教完本课内容的教学反思,在原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和合并,确定本课课题为《学会宽容, 友善待人,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内容是利用活动、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宽容的含义,了解生活中宽容友善的重要性,增强宽容意识感,并在此基础上,学会正确运用宽容、友善的心态和情感,与同学、老师、与他人相处,从而增进身心健康。在此基础上,我将本节课的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1、了解与理解(1)理解宽容的含义。(2)了解生活中宽容友善的重要性,增强宽容意识感,懂得宽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2、尝试与学会:(1)学会在人际交往中,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他人。(2)尝试正确运用宽容、友善的心态和情感,与同学、老师、与他人相处。3、体验与感悟:(1)在活动中体验宽容,在体验中感悟宽容。(2)树立与人为善,宽以待人的人生观。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感悟宽容友善的重要性。确立重点的依据是:初一学生的领悟能力还不是很强,只有在活动中实践、体验,才能让学生深刻感悟,并将理论运用于实际。教学难点:如何才能做到知行统一,在生活中践行宽容友善。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人际摩擦时,能够真正地学会宽容他人。确立难点的依据是:俗话说“说到容易做到难”。在课堂中要开展多项模拟现实生活的活动,引导学生把理论用于实际。五、教法、学法及教学准备教法:这节课根据心理学科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了游戏、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营造满足学生情感需求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学会正确运用宽容、友善的心态和情感,与同学、老师、与他人相处。学法:1、情境体验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探索中主动学习;2、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设计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使课堂结构更加紧凑合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1、本课设计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团体热身阶段(名人故事,导入宽容)、团体转换阶段(情境讨论,理解宽容)、团体工作阶段(游戏体验,感悟宽容)、团体结束阶段(反省自己,学会宽容)。2、过程:上课前,让学生伴随着熟悉的音乐走进课堂,坐成几朵花的形状,一朵花六个人,并跟着音乐拍手哼唱,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一)团体热身阶段:名人故事,导入宽容 (5分钟)七年级的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因而生动有趣的故事最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启发他们思考,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上课前,我先给学生讲述美国总统林肯在竞选时化敌为友的故事。听完故事后请几个学生谈感受以及对林肯处世态度的看法, 引导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正是由于林肯的宽容,把反对自己的政敌变为支持自己的朋友,从而赢得了尊重,成就了事业。正如荷兰哲学家斯宾诺沙所说:“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去征服。”此时我揭示这次活动的主题《学会宽容,友善待人》。 我进一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宽容的理解, 宽容不仅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宽容还是一种美德、一种智慧、一种力量。(二)团体转换阶段:情境讨论,理解宽容 (8分钟)教学中,我们经常运用正面事例来教育和引导学生,但是,反面事例运用好了更能给学生以警戒和启迪。因此在这个环节,我为了强化学生对宽容的理解和认识,我采用反面例证,设计了两个因日常琐事而引发的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小品剧表演,之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小品剧一”中,假如你是故事中的a同学,你会怎么做?“小品剧二”中,两者是否都有错误?如果一方退一步是否会有所缓和呢?学生们积极分享他们的观点,我总结归纳宽容的意义和重要性。(三)团体工作阶段:游戏体验,感悟宽容 (15分钟)在这个环节,同学们通过游戏活动体验宽容、感悟宽容。游戏规则如下:⑴将全班分成四组,四组成员进行比赛,选四名同学作为裁判;⑵老师喊“一”时,全体举起左手;喊“二”时,举起右手;喊“三”时,拍左肩;喊“四”时,拍右肩;喊“五”时,全体不动。⑶当有人出错时,出错的人要举起右手高声说:“我错了!”,组内其他成员要大声回答:“没关系,我们继续努力!”⑷老师每下一次口令,整组同学都做对了,加10分,游戏时间为5分钟,游戏结束时统计每组最终的成绩,得分最高组为优胜组。学生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我适时引导学生用掌声既祝贺优胜组,也为善于宽容他人的自己喝彩!游戏结束之后, 我采访个别同学:在游戏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什么?提问有出错的学生代表: 当你自己出错时,有什么感受?听到组员喊“没关系,我们继续努力”的时候心情又怎样?接着提问没有出错的学生代表:当别人出错时,你当时心情如何?喊完“没关系,我们继续努力”感觉又有怎样的变化?最后提问全班学生:当别人出错时,你是怎样做到宽容别人的?分小组进行讨论,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总结归纳如何做到宽容待人,并用课件展示, 全班同学一起朗读。(四)团体结束阶段:反省自己,学会宽容 (12分钟)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总免不了各种各样的摩擦,别人也许在不经意间伤害过你,你也许在不知不觉中对别人也苛刻了一点。(稍停顿)如果别人曾误会过你或者你伤害过别人,你愿意首先跟他(她)握手言和吗?请鼓起勇气,走过去,亲口跟他/她说抱歉或者你们之间的误会, 如果不好意思说,请把要说的话写在纸条上,然后把纸条对折,在正面写上他(她)的姓名,再把纸条用双手郑重交给他/她,让纸条在你们之间搭起一座宽容的沟通的桥梁。学生们在《我只在乎你》的充满柔情的音乐背景下或娓娓诉说、或握手言和、或相拥相泣,冰释前嫌,场面感人。此后我用多媒体展示了同学们收集的关于宽容的一些名人名言。我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同学们,在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伟人,他们之所以伟大,更重要的在于他们人格的伟大,在于他们能用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去谅解别人,才使他们的人格更加崇高和伟大。接着我叫几位学生谈本次活动的收获和感悟,教师总结:宽容,使友谊变得亲近;宽容,使亲情变得深厚;宽容,使社会变得和谐美丽。拥有宽容,你就拥有了和谐的人际关系!最后教师寄语:同学们, 让我们手拉手,在真诚、宽容、友善的天空下自由地翱翔,快乐地成长!七、作业设计:拓展延伸,践行宽容本节课的作业时要求学生给曾经误解、错怪甚至伤害过自己的人(同学、朋友、父母、老师等)写一封信或者与之面谈一次,以宽容友善的态度待人。设计意图:将学生在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进一步深化本活动的难点,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八、板书设计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本节课的特点,我将采用提纲式板书:1、生活中宽容友善的重要性2.、在生活中践行宽容友善设计意图:这种板书能突出教学的重点,条理清楚,便于学生对教材内容和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教学反思:整堂课的设计,我本着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采用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从而有助于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去调整自己的某些观念,进而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我相信孩子们经历了这样一次情境体验后,对宽容会有更深的体会,相信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成为一个待人宽容的人,一个胸怀博大的人。这节课可以在体验、感知之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常常遇到的问题,并让学生畅谈这些问题及解决办法。今后我将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